二、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
古代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称为五行。
五行相克(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水→克→火→克→金→克→木→克→土→克→水,五行的这一相生次序,是古人对季节气候的变化顺序进行分析总结而得出的认识。
五行相生(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兹生、互相助长的关系):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五行相克及其次序,源于古人在观察木火土金水这五种自然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直观而朴素的认识。
五行相生相克图
古代又把五行与五色、五方、五脏、五音等相配。见表1-9。
表1-9五行与五脏六腑、五色、五味、五方等对照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胆 三焦、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形体 筋 脉 肌肉 皮毛 骨
情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色 青 红 黄 白 黑
五音 宫指1 商指2 角指3 徵指5 羽指6
三、八卦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代表阴,再用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代表一种自然现象。八种符号相配又得64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即“乾”为天、,即“坤”为地;
,即“兑”为泽、,即“离”为火;
,即“震”为雷、,即“艮”为山;
,即“巽”为风、,即“坎”为水
太极八卦图
四、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亦称“十二相属”、“十二属”。是用于记录年的一种方法。我国古代术数家拿12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并且直接运用这些动物来作为年岁的称呼,比如2000年为庚辰年,便称之为龙年;2006年是丙戌年,便称之为狗年。见表1-10。
表1-10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属相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十二相属之说兴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者。我国少数民族也有生肖,只是大同小异,如:傣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象。外国亦有这种纪年方法,如印度的为:鼠、牛、狮、兔、龙、蛇、马、羊、猴、金翅鸟、狗、猪;法国的是天上的十二星座: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
第六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一、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影响巨大。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1909年清政府对秀才进行的贡员考试。
考试分为:
1.院试:凡入学者必须经过,录取者为“童生”;再经“岁考”,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由朝廷派官员主考。
2.乡试:每三年(一般在八月)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取中者为“举人”。举人就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俸禄,第一名叫“解元”。
3.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季(三月)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在京城殿廷举行,皇帝亲自面试,是最高级的科举考试。殿试中按成绩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状元(第一),榜眼(第二),探花(第三);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科名,进士是历代科举考试中最受重视的科目。
如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第一名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二、四书五经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宋代所定,朱熹集注,始名,是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汉武帝时定,四书也是封建科举必读书。
三、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化教条,对维护封建秩序起了巨大作用。
第七节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及避讳
一、姓、氏、名、字、号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的。从汉代开始,姓氏混二为一。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世代相传而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都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封地名氏。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封地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封地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封地名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达经多年研究发现,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一)姓
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如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商族姓子;平民和奴隶无姓。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因此“氏”是“姓”的分支。如:
1.子姓——华、向、乐、鱼
2.姬姓——孟、季、孙、游
3.姜姓——申、吕、许、纪、崔、马
氏的得名比较复杂,有的以受封的邑名——蔡、蒋、霍;以所居地名——西门、南郭;以官司职名——司马、乐正;或者以祖先的字或谥号——孔丘的孔战国以后,以氏为姓,氏姓混同,汉代通称为姓;也有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三)名、字
名: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出生三月以后由父亲命名。
字:男成年礼、女许嫁礼时取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男子的字前加伯、仲、叔、季,表排行。
字后加父或甫表性别;春秋战国时期有加子的现象。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
②反义相对:曾点(点意为稍黑)字子晳(晳为肤色白)。
③其他联系:如孔丘,字仲尼,是因其父亲在名叫“尼丘”的山上祈祷后出生的。
(四)号
可以自取,字数较自由。取号之风盛于唐宋及其以后。例如:陆游号放翁、丘处机号长春子、李白号青莲居士、陶潜号五柳先生、辛弃疾号稼轩、王安石号半山、黄庭坚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王冕号会稽外史又号梅花屋主。
另外,也有别人为其定号或以谥号为号的,如: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二、避讳
所谓“避”,是指躲开,回避。所谓“讳”,是指忌讳。就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帝王、圣人、长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人们在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不能乱用乱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时,必须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
中国古代的避讳常识就是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方法有:
1.改字:父母之邦之讳;秀才改为茂才,避刘秀之讳;玄武改为神武、真武,避玄烨之讳;恒山改为常山,避刘恒之讳。
2.缺笔;例如,唐代“世”字写作“世”(无最下面“一”),宋代“恒”字写作“恒”(无最下面“一”),清代“玄”字写作“玄”(无最后“、”)。
3.改变读音:如,林黛玉将其母贾敏的敏念做“密”。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书______。
2.2006年是丙戌年,那么1949年是________。
3.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是指某人在_____、________和殿试当中都取得第一名。这三个第一名依次称_______、______、状元。
4.明代徐宏祖著的_________,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岩溶地貌研究的人。
二、选择题
1.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_____。
A.唐代的玄奘B.明代的郑和C.西汉的司马迁D.西汉的张骞
2.在八卦中,象征天、地、水、火四卦是______。
A.艮、兑、坤、巽B.巽、乾、震、离
C.坎、艮、兑、震D.乾、坤、坎、离
3.中国在战国以前,氏是姓的分支。下面依次是以封地、官职为氏的是_________。
A.蔡、司马B.孔、蒋C.蒋、正乐D.南郭、孔E.霍、西门
4.人们在评价超前消费时常用“寅吃卯粮”的比喻,其中“寅”是指_________。
A.属兔的一年B.属虎的一年C.1点到3点D.3点到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