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还应该经常向他的员工解释他的经营理念和目标,使他们能够彻底了解。如果经营理念只是纸上文章,那就毫无价值;必须使它存在于每位员工心中,与他们融为一体,才会产生效果。因此,利用各种机会向他们反复说明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要让员工有实际了解经营的机会,也就是说,经营者必须以身作则,借助日常作业逐渐启发员工对经营理念的认识。
另外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是,经营者应该充分授权给员工,使其能够在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内,主动进取、勇于负责。培养人才的目的,不外乎造就经营人才,所以不要只是发号施令,这样只能培养一些只会听从吩咐而工作的庸才,无法激发员工和部属的管理能力。
训练人才重在启发独立。
事情交给部属,难免会因考虑不周或技巧不够,而造成一些缺憾。在这种情况下,上司总会习惯地指示部属应该如何去做。当然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上,是绝对有必要给予具体的指示方向或遵循的原则。但问题是,如果指示过于详尽,可能使部属养成习惯,形成依赖心理,唯命是从,不愿开动脑筋。一个命令一个行动,只是机械性地工作着,谈不上做事的方法,又怎能培养人才?
训练人才最重要的事是要让他们多动脑筋,多思考,然后自己制订计划和策略,付诸实行。能独立自主,才能独挡一面。一位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启发部属自主的能力,使每个人都能独立作业,而不是变成唯命是从的傀儡。
不景气的时候正是育人的大好时机。
显然,不景气是不受欢迎的,遇到不景气的时候,货物很难销售出去,货款很难收进来,公司的经营也陷入困境。但是,若反过来想,景气何尝不是不景气的前兆?在不景气时,不能只是干着急,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可以用人为的力量使景气恢复,最起码这是一个教育员工和强化公司体制的大好机会。
不可雇用朋友。
想要你的朋友来公司工作或者帮忙,最好先问问他:“你到我的公司来,是否有员工意识?如果有,欢迎你;否则的话,你最好不要进公司来,在外面帮帮忙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有言在先,他就会成为你公司“内部的朋友”,而不是你的员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当彼此的意见对立时,因为你要顾及到朋友之道,本该严肃处理的事情也无法严肃处理了,甚至你决断的时候,他会不同意,进而产生对立,这样的对立比一般同事的对立更容易涣散人心,影响士气。
不要挖墙脚。
松下幸之助从来不挖人墙脚。挖墙脚可以挖到人才,可是反过来细想,如果你也被挖了墙脚,该作何感想?因此松下幸之助始终反对这种做法。在松下公司几万员工中,当然有辞去别的公司职位自愿来松下工作的,可是公司一向都不去主动挖墙脚。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挖墙脚挖来的人,不一定全部都是优秀人才,虽然可以信任的的确不少,可是还是有些不可靠,还是不做为好。
这七招集中反映了松下幸之助的人才观,为日本松下所信奉,也成为松下在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思想。
以引进人才为例,北京松下彩管有限公司的人事总务部负责人对松下幸之助的70%人才法作了阐释。他说:“所谓人才,不一定就是指高学历、高职称的那类人。受过教育的当然好,不过我们要视岗位而定,我们的150位管理人员,知识结构高一些,95%以上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他岗位如全自动设备的维修,也需要高学历的,起码要有大学本科毕业的文化程度,否则是难以胜任的。人才是否优秀,要看他是否有发展的潜力,是否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优秀人才在相对意义上说就是那些高素质,高智力能适应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他们强调的便是松下幸之助特别强调的“适用”人才。
另一家松下在华合资企业,1993年成立,当时只有5名筹建骨干人员,后来的人员都是通过招聘进来。最初通过报纸广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了一批员工,使企业有了基本员工,然后针对个别空缺,以参加人才交流市场、大型人才交流会及网络查询等方式单独招聘。这些人员首先必须清楚和接受公司确立的企业文化(即“机会均等,全面参与,竞争原理,公正评价”)和企业精神(即“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合作,卓越创新,礼貌谦让,实事求是,尊重服务,自觉守纪”),以此来要求、鞭策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我们逐渐拥有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首先让员工执行明确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这又是松下幸之助的真传。
松下一生出版著作达60余部之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著作是他的影子作家——PHP研究员根据他的讲话记录整理而成的。著作通俗易懂,语言口语化,如从松下心田淌出。其中不乏抒情色彩,这又是松下理想主义的折射。
20世纪90年代日本有一部名为《日本商魂》的权威著作,该书介绍了三位跨世纪的杰出企业家:石田退三(丰田汽车大掌柜,被誉为丰田中兴之相)、上光敏夫(曾任石川岛播磨重工与东芝公司总裁),另一位就是松下幸之助。
石田退三与上光敏夫都是彻底的务实派,而松下既务实,又务虚。该书作者池田政次郎如是评价松下:
“在更早以前,他就是一个‘精神主义’的实践者,他的经营方法已经非常突出了。晚年的松下幸之助,与其说是经营者,更应该说是教育家、道德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更可说是宗教家。他的形象确实令人眼花缭乱,很难局限在‘经营之神’的小框框里。”
商海无常,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有的人采取以毒攻毒、以牙还牙的方式,而松下却能采取善意的态度安身立命、为人处世,追求道德的完美,实在难得。
日本作家藤田忠司在他的著作中说:“经商,是一种不是生、就是死的竞争。自己公司的业绩愈向上提升,相对的,就有愈多的同业逐渐没落。即使松下幸之助本人没有扼杀同业生机的意念,可是在松下电器产业急速成长的阴影下,不知有多少日本的同业相继倒闭。”
松下曾由此而十分痛苦。然而,他一旦悟透企业使命之后,便不再烦恼。松下认为,与其让众多企业生产口质较次、价格较贵的商品,不如让少数优秀企业,大量生产质优价廉的商品,这样一来对业主、对顾客、对社会都有利。
松下电器由一家小作坊发展为拥有700家子、孙公司的产业集团,这有个漫长的扩张合并过程。松下从不乘人之危吞并,而是遵循商业道德的协商合作。正因为松下的善意,几乎所有的合作者都是自动提出归属松下的旗下。
在松下电器的所有产品中,惟有松下精工生产的电风扇不使用乐声牌商标。事情缘起为1917年松下创业之初,松下生产插座失败,工厂面临倒闭。正在这时,川北电气给松下一批风扇底盘订单,救了松下一命。
投桃报李,1950年,松下电器大量生产销售电风扇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川北电气。松下给了川北电气大批的风扇订单,川北电气生产转为景气,这等于救了川北一命。川北电气生产的电扇是交松下的销售网销售的,按惯例须标乐声牌,而松下自己用川北老牌号KOK。
川北后来成了松下的关系企业,并入松下精工。
在松下自己的著作与他人评价松下的著作里,围绕在松下周围的,都是充满善意的人。年幼时,他们教育帮助松下;年轻时,他们鼎力辅佐松下;年老时,他们尊敬褒奖松下。松下自己说:“在人与人的结缘上,我是非常幸运。”
这能仅仅归结为幸运吗?主要是松下以善意待人,即使是一个品行不高的人,松下也尽量去看人家的优点。
1963年,《朝日新闻》公布“国民人缘排行榜”,松下幸之助名列第一。可见其人缘极好。其他进入前10名者有日本首相池田勇人、棒球明星长岛茂雄、歌唱家美空云雀等人。
正如“一千只大雁,并非都排行飞行”一样,日本社会对松下的人品持有微辞者仍不乏其人。他们斥责松下道:
“又要经商赚钱,又要大谈道德,实在是虚伪!”但是,这种论调随着时间推移,自然而然销声匿迹。
这是有原因的,这些人抱有陈见,先入为主。日本古代臣民的排列是:士、武、农、工、商。商人是下下者,无奸不商,无商不诈,为国为民所不耻。所以在他们看来,商人是没有资格谈论道德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逐渐以商为荣。特别是日本跃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后,人们更意识到商人对日本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松下一生,求财得财,求名得名,求寿得寿。当人们向他请教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的很简单:“是我的运气特别好”。
松下认为,人不可摆脱命运的支配。人的成就,90%是机遇带来的,10%是靠人的智慧左右。“伟人就是运气好的人。”松下得出这样的结论。
松下对命运笃信不移,但他绝不是听天由命的悲观主义者。既然人可以支配成功要素的10%,就要万分珍惜这10%。松下说:“要学会忍耐,忍耐到底,就会等到时来运转。”松下在好几次处于绝境之时,就是持这样的信念等待接受命运的安排,最后结果,正如中国古代贤圣所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一次,松下与松下电器工会会长丹羽正治谈话。丹羽说:“我听过不少人向你请教成功的秘密。你总是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比我聪明能干的人数不胜数,我能取得比一般的人稍高的成就,一定是命运特别关照我这平凡之人吧。’在我听来,还是很难信服于人。所以,再一次向你请教。”
松下笑了笑:“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我想可能还是我对命运的态度吧。”
松下接着说:“一般人都把成功归于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把失败归咎于运气差。我的态度恰恰相反,当经营顺利时,我会认为这是运气好的缘故;当经营不顺时,我会认为这是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
松下的这席话,道破了经营者该如何把握命运的真谛。
总结松下一生,可用16个字概括其奋斗的一生:“脚踏实地,坚韧不拔,锐意改革,积极向上。”松下幸之助,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代表,而是成功的象征。他的经营思想不再为松下电器所专有,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史册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其影响已为世界企业界、学术界所认可和赞扬。
“为富不仁”与“为富颇仁”,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必将遭人唾骂,后者必受人敬仰。松下则是后者,为了培养创世纪高级政治经济人才,他于1980年创办了“松下政经塾”。
创办政经塾的构想缘起于与大德寺立花大龟师父的一席谈话,大师说:
“政治就好比玉珠子,串联珠子的丝带就是宗教心,也就是仁慈心。玉珠如果没有丝带,将散落一地,很难收拾。政治如果没有仁慈心,就不会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
松下想:政治、企业、宗教虽然彼此不同,但目的却又相同,这就是以仁慈之心造福众生。因此,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积极培育高级政治经济人才,把他们造就成具有仁慈心的领导人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松下电器出资70亿元设立松下“政经塾”。
松下政经塾的全称为“松下政治经济研究所”,是一座以育人为主,相当于研究生院的高级研究机构。1979年经日本文部省批准,1980年正式对外招生。松下任塾长。
政经塾的招生对象为国内外大学毕业生,或大学毕业工作未满3年者。入学考试极为严格,录取率大约1%。松下坚持宁缺勿滥,即使录取了一名,也要为他开课培育。
第一期至第四期的学生总数才63人。
政经塾学制为5年,基本课程为2年,专业课程为3年,其中1年赴国外研修。
基本课程:除普通政治与经济科目外,还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文化、英语会话等,另外还有茶道、剑道、佛道、政经塾精神、中国古代伦理、中国古典文学等。可见该校对学生世界观及道德修养的重视。
专业课程以学生自我研修为主,范围无所不至,但必须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例如:
21世纪日本在世界的地位,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能保持多久;
水稻与国计民生;
儒教对企业的影响;
社会发展与家庭的变革;
日美贸易摩擦之我见;
如何看待中国的巨大市场。
松下为政经塾设立100亿日元教育基金,其中的一半由公司的盈余中拨出,另一半由松下本人捐赠。松下一生求贤若渴,惜才如命。可该校的毕业生,并不留在松下电器服务,而是鼓励他们参加民意竞争,从事社会活动,服务其他企业,或自己创办公司。
由此可见,松下办学,毫无利己之心。他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向着人类的21世纪。
家族传承中国松下
松下幸之助一手创建了这个庞大的财富家族。在1961年的时候,他就从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来,松下退居二线后,那时公司正值景气。在1973年松下电器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松下面对记者及同僚说了下面一席话:“用虚岁来说,我今年正好80岁。创业55年来,该做的事我都做了。现在,连我都想摸摸自己的脑袋,说一句‘做得不错嘛’。我希望建立新生代的松下电器,所以决定辞去董事长一职,转任最高顾问。”
松下每次讲话,众人都会做好鼓掌的准备。现在却一时愣在那里。马上有记者发问,松下平静地道:“该说的我都说了。”
留出来的董事长之位,由专务董事高桥荒太郎继任。总裁一职,仍是松下正治。这年的11月27日,公司高级主管在大阪皇家饭店为松下祝寿,同行举行“感谢顾问会”。松下携夫人梅乃出席酒会。在此之前松下曾表示:从此自己会彻底隐退江湖,致力于一些研究工作。
就在松下寿辰的前一个月,埃及与叙利亚对以色列突然袭击,由此而爆发石油危机。严重依赖海外资源的日本产业立即陷入困境之中,赤字如瘟疫般在各企业间蔓延。
松下人生经历中经过三次重大危机。第一次是20年代末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二次是日本战后国民经济崩溃,松下被指定为财阔;这是第三次。
因此,“感谢顾问会”实际上成了“挽留顾问会”。松下在席间一再表示:一定与数万员工一道共渡难关。
松下说:“临事只顾个人安危,是弱者的表现。处于这种非常时期,惟有抱着大我的观念,摒弃私利,才能摆脱困境。”
由于松下人齐心协力,松下电器很快从不景气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松下总是在公司最景气时,激流勇退,在公司陷入危机之际,身先士卒,与公司人一同共渡难关。
1997年1月17日,松下电器总裁松下正治在东京的记者俱乐部,发布了上一年11月的公司结算:11月份年营业额为13600亿日元,比上一年度增长23%;利润为842亿日元,比上一年度增长了92%。
年营业额及利润涨幅这么大,委实令人吃惊。接着,松下正治发表了更令人吃惊的讲话:“下个月2月18日的股东大会后要进行董事改选,内定董事长高桥荒太郎退位后担任顾问,松下正治接任董事长,山下俊彦董事升任为新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