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用于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中,机遇与风险并存,一旦“围”错了方向,不但救不回“赵”,说不定还会惹来“杀身之祸”。因此,经营者必须要具备一定条件,以过人的眼光和超群的才智发现和寻找机遇;抓住对方的实质,采取避实击虚、后发制人的经营技巧;要有敢于冒风险的胆魄,有机遇出现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以达到趋利避害,赢得效益的目的。人们都有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心理习惯,这在斗智的阶段就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盲点,围魏救赵的“围”是手段,“救”才是目的,要达到“救”的目的,就要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要想成功地运用此计,既要注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又得讲究策略,着实搔在对方的“痒处”,避免“明火执仗”,过早地暴露自己。
“围魏救赵”是一种目标转移法,面对来势凶猛的敌人,不必硬碰硬,以避免造成双方的两败俱伤。避其锋芒、转移目标、以攻为守,这是摆脱困境、绝境逢生的最佳方法。我们在社会上谋求个人的发展时,总觉得对手的实力太强了,或者是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度坚决去闯,或者是不战而退。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走这两条极端道路,我们应该既要对自己有信心,又要清楚对方的实力。我们要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发挥自身的优势,趋利避害、转移目标、赢得先机,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3.隋文帝下诏陈罪状
【原文】
戊寅,隋主下诏曰:“陈叔宝据手掌之地①,恣溪壑之欲②,劫夺阎闾③,资产俱竭,驱逼内外,劳役弗已④;穷奢极侈,俾昼作夜⑤;斩直言之客,灭无罪之家;欺天造恶,祭鬼求恩;盛粉黛而执干戈,曳罗绮而呼警跸;自古昏乱,罕或能比。君子潜逃,小人得志。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⑥钳口,道路以目。重以背德违言,摇荡疆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天之所覆,无非朕臣,每关听览,有怀伤恻⑦。可出师授律,应机诛殄;在斯一举,永清吴越⑧。”又送玺书暴帝二十恶;仍散写诏书三十万纸,遍谕江外⑨。
【注释】
①手掌之地:言地方之小。
②溪壑之欲:言欲念之大。
③阎闾:里巷之大门,这里是指民间。
④弗已:没完没了。
⑤俾昼作夜:以白昼当黑夜,谓晨昏颠倒。
⑥衣冠:指士人君子。
⑦伤恻:凄怆,伤痛。
⑧吴越:这里是指古代吴、越之地,即今江苏、浙江等地区。
⑨江外:中原之人以江南为江外。
【译文】
隋文帝下诏说:“陈叔宝据有手掌大一块地方,肆意扩大贪欲,劫夺百姓,资产都被抢光,驱逐在内外,劳役没完没了;穷奢极侈,晨昏颠倒;杀了直言的人士,灭掉无罪的家人;欺天造孽,祭鬼求恩;美人们玩弄兵器,盛装为帝王开道;从古以来的混乱,没有比得上的。君子偷偷逃走,小人洋洋得意。天降灾,地生孽,物为怪,人成妖。正人君子闭口不言,道路相逢用眼睛互相示意。加之违背道德,波及疆场;昼夜倒置,鼠窃狗盗。所有天下百姓,没有一个不是我的臣民,每当听到或看到他们的苦难,就伤怀思念。可以出兵讨伐,顺应天命,诛灭逆贼;平定吴越地区,在此一举。”又送盖了印玺的文书揭露陈帝二十条罪恶;还散写诏书三十万张,向江南广泛宣传。
【心鉴】
先声夺人
“先声夺人”在兵法中是指在两军对垒之时,先行抢占声势,以便对敌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威慑,从而在心理上战胜敌人。自古以来,军事家多以主动进攻为上,目的就在于要从气势上压倒敌人。势,是克敌制胜的综合因素,是未战先胜的明显征候,是因地制宜而形成的有利趋势。
公元588年,隋文帝为了灭陈,他首先在声势上抢占上风。隋文帝下诏将陈叔宝的罪恶德行一一陈列,并声称自己不是逆臣,而是为了百姓替天行道,济人于水火之中。他揭露陈帝二十条罪恶,并加盖了印玺写成文书,散发三十万张,向江南广泛宣传。隋文帝正是善于造势,他对广大百姓宣传其战争的正义性,以便赢得众人的支持,从而赢得了有利的机会。孙子从“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的自然现象中受到启示,强调善战者造势,其对手便“其势险其节智短,势如弓弩节如发机”。
孙子说:“善战者,求之于势。”所谓“势”指的是充分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锐不可当、压倒敌人的有利态势。有了这种态势就有了胜利的基础。因此,孙子认为“势”的优劣完全可以与政治的好坏结合在一起来作统一的考察。善于造势的将帅,指挥军队作战就像转动木石,进攻时如圆木滚动,不可遏制;防守时如同木石置于平地,十分稳固,这样才能达到用势成事的目的。善于用兵的人,一定要设法造成有利于自己的作战态势,有利的态势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力量,势者——无形胜有形。在这种态势之下,士卒就会勇猛无比,战斗力就可得到充分的发挥,部队的行动就会像高山滚石一样飞驰而下,锐不可当。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势”的重要性,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战略上的造势方面,而不要在小事上纠缠不休,这样才能发挥优势,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国时期,曹操的力量逐渐壮大,于是就开始了争霸的进程。可是第一步应该怎样走呢?荀彧及时地表示:“拥护皇帝顺从民望,乃大顺;秉持天下公道以收服豪杰,乃大略;坚守大义招致人才,乃大德。即使遭到其他军团的围剿,也难不倒我们,要及时决定长远大计,等到别人也有所行动,就来不及了!”此时,“奉戴天子”成为各路诸侯议论最多的话题。从重建天下秩序来看,汉献帝虽早已名存实亡,但在一片混乱的政局中,他仍是天下人心所系。曹操决定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将汉献帝由洛阳迎接到许都。曹操具有远见卓识,先在声势上占据优势,把自己的小兵团变成了皇家军团,为他的最后成功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古人说:“先人有夺人之心。”其意思是说,如果需要抢先取胜,就必须要有一下子压倒对方的势力,大张自己的声威以威胁对方,在行动上要抢先一步,争取掌握主动权。在游说活动中,尤其是在外交商务谈判活动中,采取主动措施更为重要。如果自己一方不采取主动,就很容易被对方牵制调动,从而按照对方的计划和步骤进行谈判,而一旦纳入了对方的步调,自己一方往往就会变得束手无策。相反,如果我方主动道出自己的方案,谈判一开局就以自己的谈判方案为基础展开讨论,那么就容易得出接近我方方案的结论。这种争取和控制主动权的方法,就是“先声夺人”策略的具体运用。
用兵打仗,不但要善于识势、造势、借势,更要善于用势。在同样的社会环境、时空条件、文化背景、政策法律的形势下,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飞速发展,而有的企业则缓步不前呢?究其原由,其中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先声夺人”这种造势的策略在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应用。企业若要发展就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品牌效应可以使你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可是,有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有时也显得无能为力,甚至花费了大量的费用也无法完成品牌提升的过程,这就需要企业应用“先声夺人”的策略,为其产品造势。
“先声夺人”重点就是要吸引消费者的听觉和视觉,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能够创新,生动形象地展现产品的特点,消费者受到感染,便有可能接受这种新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每出售3只手表中,就有一只标有“天美时”商标的手表。“天美时”手表的成功经营策略,就在于其新推出之际,首先先声夺人,在造成声势的情况下,以引起轰动的效应。有报道说:“‘天美时’的推销方式是完全按照马戏团吸引观众的方式来进行的。”这在保守的手表行业中是前所未有的。“天美时”的推销员在访问零售店时,把手表猛摔在墙上,或浸入水桶里以证明其防震和防水功能。公司因其摔打试验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它在做商业广告时,以实况转播“天美时”手表被系在飞奔的马尾上,或从135米高处投入水中,或被束缚在冲浪板上面或水陆两栖飞机后面,人们仍可以看到它继续不停地走动。因此,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商战中,要善于造势,以“先声夺人”的策略来取得自身的优势。
《韩非子·难势》中说:“势必于自然,则无为言于势矣。吾所为言势者,言人之所设也。”不能只凭借自然之势,还要自己设法造势。只有自己努力设法造势,做到“先声夺人”,才能使弱势变为强势,使小势变为大势,才可以获取胜利的先机。例如在新产品上市之前,商家推出即将应市的产品信息,消费者未见其形,已闻其声,在有意与无意之中就能获得新的消费动态,了解先进的商品知识,从而有利于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形成产品概念及品牌概念。“先声夺人”的气势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新产品的上市规模甚至上市后的成败。因此,企业应该着眼于自身的产品和企业的文化底蕴,为自己的产品造势,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4.孙膑巧计杀庞涓
【原文】
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①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②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③之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④利者蹶⑤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⑥其行,暮当至马陵⑦,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⑧。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⑨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注释】
①田婴、田盼:都是齐国贵族。田婴是孟尝君田文之父。
②直:径直,直接。
③三晋:指韩、赵、魏。
④趣:同“趋”。
⑤蹶:摔倒,比喻失败或挫折。
⑥度:估计,推测。
⑦马陵:魏地,在今河南范县西南。
⑧相失:各自奔逃。
⑨竖子:小子,鄙视的称谓。
【译文】
齐国因而兴师,让田忌、田婴、田盼率领部队,孙膑为军师,以救援韩国,径直地奔赴魏国都城。庞涓听到消息后,离开韩国而返回。魏人大规模地出兵,让太子申担任主帅,以抵御齐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韩、赵、魏的士卒向来剽悍勇猛而瞧不起齐国士卒,齐军被称做怯懦者。善于作战的人应顺应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孙武《兵法》说:‘走百里去争利的,先头部队的将领会受挫折,走五十里去争利的,队伍只有一半赶得到。’”于是让齐军进入魏国领土后修砌十万灶火,第二天修砌五万灶火,第三天修砌两万灶火。庞涓行军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我国领土三天,士兵逃跑的就超过半数了!”于是,庞涓舍弃步兵,与他的轻骑兵日夜兼程追逐齐军。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天黑时应该到达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且两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军队,于是便砍剥大树的树皮,在露出白底的树干上写道:“庞涓死此树下!”接着命令齐军擅长射箭的人携带上万的弩弓,沿马陵道旁埋伏下来,约定好天黑后看到举火把就一齐发射。庞涓果然夜间来到被砍剥的树下,见树干白底上有字就用火把照亮它去读,还没等读完,万弩一齐发射,魏军大乱,各自逃窜。庞涓自知智竭兵败,于是自刎,说道:“这下可成就了那小子(指孙膑)的名声!”齐军顺势乘胜大破魏军,俘获了魏太子申。
【心鉴】
抛砖引玉
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诗人常建非常钦佩赵暇的诗才。一次,常建听说赵暇要去苏州灵岩寺游玩,便事先在灵岩寺前一个显眼的地方写了两句意犹未尽的诗。赵暇来到灵岩寺看后,果然在这两句诗的后面续了两句,成了一首完整的绝句诗。常建用自己的两句诗换来了赵暇续的两句好诗,于是,后人就称常建的这种做法为“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之计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当魏国的大将军庞涓得知齐国军队直奔魏国都而去,他便迅速率领一部分军队从韩国撤离转而直追齐军。齐国的军师孙膑施计佯装败退,并每隔一段路程就减少一部分锅灶,庞涓误以为齐军中士兵大多逃亡,已经溃不成军,所以他就率精兵两万,与太子申分路日夜兼程,捉拿田忌、孙膑以报桂陵之败,不料却中了埋伏,命丧黄泉。孙膑所用的就是“抛砖引玉”的策略,他用小的利益来迷惑敌人,以诱敌深入,最后再给敌人以致命一击。“抛砖引玉”中的“砖”是指小利,用来做诱饵,“玉”是大的胜利,是作战的目的。这就如同钓鱼需用鱼饵,先让鱼儿吃到一点儿甜头,这样它才会上钩;同样道理,只有让敌人先占一点儿便宜,它才会误入圈套。
《百战奇略·利战》中有言:“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以击之,其军可败。法曰:‘利而诱之。’”只有先让敌人尝到甜头,然后才能引他吃到大的苦头。“抛砖引玉”实际上就是利用这一点,先设计给敌人一点儿甜头,使其上当,最后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在商品市场的争夺战中,商家也要针对消费者的心理状态,以小利益相引诱,方能抢占市场获得先机。解放前,美孚公司在上海推销洋油,他们规定,凡买两市斤洋油就奉送刻有“请用美孚油”字样的一盏油灯。由于当时洋油很便宜,所以人们争相购买,仅在短短的一年内,美孚公司就送掉油灯八十多万盏,亏了大本。但百姓家里有了洋油灯,就得去买洋油,于是有油灯的人便都成了美孚公司的主顾。美孚公司就是用“抛砖引玉”的方法来抢占旧中国的市场的。从此,美孚公司的洋油在旧中国盛销不衰,得利无穷。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里,顾客越来越精明,为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诸多商家都使用了这种“抛砖引玉”的方法,以让小利来赚大钱。经商虽在于谋利,但不可尽贪,贪得无厌的商家,由于过分注重自己的私利,不仅会伤害自己的顾客,还会伤害自己经商中的合作伙伴。而“抛砖引玉”的方法不仅能够吸引顾客的购买欲,还能够招来更多的合作伙伴,从而使你的财源滚滚不断。可是,现在有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这种谋略来进行违法活动。他们利用目前某些产品销售比较困难的情况,事先虚构一个公司,先撒点儿香饵,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用事先履行部分合同的办法来对一些企业骗物骗财。所以,企业应该事先设法了解合作伙伴的有关信息,包括他们的银行兑付能力、固定资产、社会背景、历史沿革等等。我们不要被一些眼前小利而蒙蔽,以免痛失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