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父母玩——孝心旅游
刚刚过去的日本盂兰盆节,32岁的旅游爱好者山田携父母去了京都、大阪等地,旅行归来后,山田在博客里这样写道:“这次愉快的行程令人难忘。小时候,父母牵着我们的手外出旅游,而今,长大成人的我们也要带着父母周游四方。”山田的做法并非个例,他的同学、同事、朋友们,在假期来临时几乎都会选择与父母外出旅行的方式来度过。可以说,这样的一幕幕场景,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本社会。
最近,为了更好地了解“3·11大地震”发生后的一年间,人们的旅行目的地以及同行人员选择等情况,日本旅行杂志《Jalan》在互联网上面向20~79岁的网民,开展了一项名为“Jalan住宿旅行调查”的活动,调查发现携带父母的“孝心旅行”所占比例连续6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34岁的女性携父母一同出行的比例最高。“3·11大地震”发生后,旅游者人数一度出现大幅下滑,之后又慢慢恢复。
深入探寻便不难发现,日本“孝心旅游”如此走红,其实有着深刻的文化原因和现实原因。
日本和中国同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重视孝道正是儒家代表人物大力提倡的。中国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典故,在日本,每逢母亲节、父亲节,幼儿园老师会教给孩子们为父母制作手工礼物。日本人一年用于孝敬父母的花费平均约14万日元,主要是为父母买礼物、一起吃饭和回乡探望。
上述调查中,20~34岁的女性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暂时没有“人到中年”时需要面对的沉重的家庭负担,而她们的父母多处于五六十岁的年纪,身体状况尚可,这些因素俱使得“孝心旅游”成为可能。除此之外,“3·11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核电站事故,是历史罕见的大灾难。这样的大灾难促使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重新思考家庭的意义,认识到亲情的可贵,而外出旅游正是增进亲情的绝好机会。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自2011年10月以来,“孝心旅游”连续每个月都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眼下,“观光立国”承担着振兴日本经济的重任。“孝心旅游”比例连续6年上升,对日本的启示意义在于:相比注重培训、改进服务这样的细节和长期工作,最新出现并呈现增长势的旅游趋势更具有方向性、更需要把握,只有抓住其中的商机,贴近游客需求推出适当的旅游产品,才能促使旅游业兴旺发展,真正实现“观光立国”。
论及游客,日本不能不考虑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在地理位置上,中国是日本的近邻,中国游客在赴日各国游客人数中始终处于前列,而且中国自古就有孝敬父母的传统,可以想象,如果面向中国推广赴日“孝心旅游”,定会商机无限。具体说来,就是将游览日本和关爱父母的举措结合,例如采用日本先进的医疗技术,针对赴日中国游客推出体检项目,开发日本的食谱,推广健康饮食。
对于旅行者来说,旅游是一个开眼看世界、增长见识、增进感情的过程,对于游览地及其所在国而言,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这样的双赢局面,是“孝心旅游”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学生时代的特色游——修学旅行
对于不少日本人来说,“修学旅行”是他们人生难忘的记忆之一。旅行中,有人交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有人明白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道理。
起源于1946年的“修学旅行”是日本学生最具特色的活动,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据前几年的统计,实施比率高中为94.1%、初中为97.0%、小学为93.6%。“修学旅行”中,日本学生在与平时不同的环境中增长见闻,在接近自然的同时体验集体生活,体格和意志都得到充分锻炼。而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学生们成天埋在“题山卷海”里,身体越来越差,视野也越来越窄。近年来,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地方具备了让学生们开展“修学旅行”的条件。“修学旅行”不是日本的专利,中国也应将其纳入教育中,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修学旅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善,日本开展“修学旅行”的经验或许能给中国一些启示。
首先,政府应将“修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修学旅行”是一项准公共产品,它同其他旅游商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教育性,是为了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综合能力,而这与以经济利益为最高目标的普通旅游市场是难以协调的,因而“修学旅行”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运作,而是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方向指导和政策支持。21世纪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弥补中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足,笔者认为中国也有必要像日本那样,由政府出面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将“修学旅行”确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应设立专门的“修学旅行”管理机构。“修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除了要依靠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保障外,还需要有一个专业部门进行细致的管理、具体的监督和指导。日本的财团法人日本修学旅行研究协会是一个很好的“样板”。中国也可以成立这样一个研究协会,下属于中国旅游局或者是中国旅游协会。该机构可以组织相关的人员开展对“修学旅行”的研究;定期组织相关的调查统计;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进行市场化、科学化的管理等。在学校、市场、政府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最后,中国旅游企业要适应时代需要,开发丰富多彩的“修学旅行”产品。目前,中国的“修学旅行”并未形成成熟的市场,不仅仅因为中国还没有形成像日本那样的完善的“修学旅行”实施制度,还因为旅游部门尚未大规模推出适合学生的“修学旅行”产品。中国所谓的“修学旅行”存在着产品单一、质量差,过于追求功利性等问题。中国现有的“修学旅行”产品大多采取“名校游”的方式,开发仅停留在较低的观光旅游层次,且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引导而纯粹交由市场操作,在“修学旅行”操作过程中,“修学旅行”蜕变成了普通的观光旅游,失去了其教育性。
当前,中国的大、中、小学生人数大约2~3亿之间,社会各界都逐渐认识到了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庞大的市场和良好的时机给中国的“修学旅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旅游企业要想抢占商机,就要开拓思路,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深入发掘“修学旅行”的内涵,设计差异化产品,重新进行产品的优化组合,抢先制定游戏规则。中国拥有庞大的“修学旅行”市场,更拥有很强的开发潜力,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中国的“修学旅行”还处在开发的初期阶段,秩序较混乱,市场还不成熟。中国是千年古国,拥有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幅员辽阔,风景数不胜数。从各个方面来评价,中国都有着丰富的“修学旅行”资源。中国应该合理使用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取日本发展“修学旅行”的经验,发展本国特色的“修学旅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日本长假综合征
多条高速路严重拥堵甚至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各地知名旅游景点的实际游客数量超过最佳接待量数倍,敦煌旅游区的骆驼“过劳死”……在刚刚过去的中国“十一”黄金周,近7.4亿人的出行客流创下了“黄金周”实施以来的最高纪录。游客人数的增加固然为旅游收入的迅猛增长做出了贡献,却也着实让交通管理部门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而且致使事故频发。继京津塘高速公路发生追尾造成6死14伤,青银高速淄博段又发生客车侧翻,导致14人死亡。一时间,“长假综合征”成为热议的话题。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并进行反思,专家则提出了恢复“五一”黄金周、落实带薪休假等建议。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日本人在假期集中出游,同样会面临交通拥堵、购票难、人满为患等问题。但是,在治理“长假综合征”方面,日本的假期制度和交通体系,仍然不乏许多可取之处。
提到假期,目前,中国每年除了春节和“十一”的两个七天长假,再就是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的“三连休”短假。相比之下,日本节假日众多,一年至少要过十几个节假日。节假日众多,也就不必非得赶在某个有限的时间段里匆匆忙忙出游,否则,旅途劳顿不说,游玩也无法尽兴。
在日本,不同的假期时间长短也不同。一种是法定假日与周末双休日组合而成的“三连休”。日本法律规定,法定假日如果与周六或周日的休息日重合,向后顺延挪休一天。这种“三连休”每年约有8次,日本人在此期间出游,以近距离的休闲活动为主,如爬山、垂钓、泡温泉,不至于对社会造成压力。再就是三个相对集中的休假期——最长可休息八九天的“正月”连休,假期在一周左右的“五一”黄金周和夏日连休。这些才是日本人假期出游的高峰期。尤其是夏日连休适逢“盂兰盆”节和暑假,大多数日本人在此时安排带薪休假,遂形成了8月上旬的出游高峰。
如果说为数众多且长短不一的节假日使得日本人可以更为宽松地安排假期生活,那么,日本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则为出行畅通、顺心提供了保障。
先说铁路,日本铁路以安全性高、准时而著称,铁路线如同蛛网遍布全国。公路交通也四通八达,至今,东北纵贯、九州纵贯、北陆中央等都已全线贯通,此外,还有东京内的首都高速、连接各高速公路的外环高速等。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日本在很多城市都设有港口。陆路、水路交通系统的完善分布,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旅客可以非常便捷地直达国内各处旅游胜地。
随着“自驾游”的兴起,在假期中,日本高速公路的经营者也会推出不同幅度的折扣。首都高速公路就实施有3折优惠。有的高速公路公司还规定,行驶距离越长,费率越低。为了预防优惠带来的拥堵,日本国土交通省建立了完备的网络更新系统,随时提供全国各高速道路优惠、拥堵情况以及拥堵预告信息,帮助司机提前选择行走路线,并且采用ETC(电子收费系统)以疏解缴费造成的拥堵。值得一提的是,日本ETC的利用率要高得多,装有ETC的车辆达到4996万辆,利用率达到86%。
旅途顺畅愉悦人的心情,游玩过程中交通顺畅则可以让人感到不虚此行。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日本下了不少功夫。城市间的长途车全天运营且费用低廉。电车提供一种经济实惠的套票,可以在有效期限内无限制使用,且适用于日本铁路经过的任何一条路线。出租车更是随处可见。中国各地解决长假期间的停车难、打车难等痼疾,未尝不能从中取经。
客观而言,“长假综合征”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毕竟,大量客流集中出行,必然会在短时间内给社会带来一系列压力和负担,发生事故也在所难免。解决这一难题虽非一日之功,但只要善于借鉴,取长补短,定能使情况有所改善。
“青春18”之旅
摇摇晃晃的车厢,耳边时而传来电车与铁轨摩擦的“嘎吱嘎吱”声,轻轻倚在座椅上,凝神盯着车窗外。四四方方的车窗正如一个偌大的相框,框出一幅幅最鲜活生动的风景人物画。一缕缕阳光就从这鲜活的画中射入车厢内,在指缝间慢慢流淌。
日本有一种列车票被赋予了一个浪漫的名字——“青春18”。每年在学校春暑寒假开始前,日本铁道公司就会出售带有一定使用期间限制的“青春18”车票。相比日本交通费的高价,“青春18”车票则显得平易近人,1万日元左右的车票,5天间可以乘坐电车“任意行”(除特急、急行电车外)。这对于生活稍显拮据的学生来说,是莫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