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医本是道
25318400000031

第31章 咖啡

“我看还是这样吧。”潘向东说道:“先敷上一两天膏药,再来我们这里看看!殷勇,你看行不?”

“行,没问题哦。”殷勇倒是很爽气,可余江发现老李并不满意。

“那我们走吧,老李。”殷勇道:“膏药就在药店买几张了。”

老李嘟囔了几句,没有人听清楚,反正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跟着殷勇走了。

“你们下班后我就过来,让你们过把瘾!”殷勇走到门口喊了声。

“难道是蜂窝组织炎?”余江自说自话。

“蛮有可能。”潘向东道:“最好是挂点水,观察几天,只是我发觉他本人似乎不愿意。”

“过几天就清楚了。”余江点头道:“下班后去哪里?”

“看吧。”潘说:“没事我们就开车出去兜风!”

说来也巧,下班后,潘余两人去食堂炒蛋炒饭,小阳、国强居然也没有回家。原因很简单,这些都是家里没有农田的“闲人”。他们俩居然在食堂里自己动手做炒面!见潘余两位来了,还故意装出吃的喷香的样子。

余江端着炒饭,对国强说道:“我们换一半尝尝?”

“行。”国强又拿过几只碗,平均分了几份,几个人吃的有滋有味。

“突突突……”很明显的幸福250的马达声由远及近,潘向东紧吃了几口,对余江说道:“车子来了。”

“不就是那辆破250。”小阳不屑的说道:“你们没证,又不会开,兴奋什么啊?嘿嘿。”

“不管你什么事啊。”潘向东道:“我们又不去城里,乡下转转不行啊。”

“余江,你不要去啊。”小阳贼兮兮的说道:“他真的不会开车,万一有事你小命就没了!”

“你别瞎咒!”潘向东有点愠怒。

“没有证有什么关系,”余江明显袒护着潘向东:“我们等天稍黑的时候在出去不就行了。”

说话间,殷勇已经把车停好,走了过来。

“就听见你们几个叽叽喳喳。怎么,大医生们,就吃些这些小吃啊?”

“如今这年代,人医不如兽医啊,呵呵。”国强冷不丁来了一句。

“天还早,不如我们先去搞几局八十分?”余江出主意。

“好啊。”殷勇道:“我们四人去,不带小阳。”

“为什么不带我?我偏去!”小阳强调:“我还得参与,不然让你们也玩不成,哈哈。”

一行人来到潘向东的新房,开始游戏。

吵杂的声音很快引来了家属区没有回家的人们,不一会儿,房间里男男女女已有十来个人。余江和潘向东搭档,已经赢了小阳和殷勇两局了。国强在一边起哄了,让输的人下来。可是输了牌的人往往就是不服输,赖在椅子上不动。趁这时机,潘向东问殷勇拿了摩托的钥匙,说道:“还是我们姿态高一点吧,余江,我们让国强他们玩几把。”

“行啊。”余江还故作不情愿的样子,慢慢的站了起来。国强和另一个药库房的同事立马坐了上去。

这是天已经灰暗,街上的路灯也亮了起来。余江和潘向东来到停车场,潘向东插上钥匙,挂好空挡,踩起发动。

余江问道:“你真的会开吗?”

“开过两三次,还行。主要是换挡的时候离合不能忘了,油门要加的。”潘说。

“我可只开过雅马哈80,这车不行。”

“等到大路上让你试上一试吧,走。”随着油门的加大,余江坐在后面明显感觉速度加快了。

晚上国道并没有很多车,潘向东载着余江一路向东驶去,耳边是呼呼的风声。余江在后边问道:“你开多少码?”

“100码。”潘说道。

“准备去哪里?”

“随意,想到哪里就哪里。对了,你要不要试试?”

“我开不了,天黑,我对这车不熟悉,还是安全第一啊!”

“好吧,那我就开始加速了,抱住我啊。”

潘向东一直挂在高档位上,只有在穿过街道和集镇时少许放慢速度。不到半小时,居然已经到县城的西门。等了一个红灯,上桥便进入城区了。可就在桥上,车子居然熄火了了,余江笑道:“看来你也不是那么熟练嘛。”

“就是啊,正是这个原因才喜欢开车啊。等熟练后,也许就不想开了呢。”潘向东倒是很坦然,就地重新发动起来。

县城的夜晚也并不繁荣,多了几个行人和路灯,街上小店的生意也是稀稀落落。只是耳边开始传来一阵阵邓丽君的歌声,余江想起了上半年县医院实习的日子,就像昨天一样。

“我们去哪里啊?”潘向东开始问话了。

“你想去哪里?总不见得去医院吧,呵呵。”余江其实也在想着同样的问题。

“找个地方坐坐吧,脚有点迟钝了。”可不是,余江知道潘向东刚才肯定也是很紧张的。

“好吧。”余江想起不远处电影院旁边有个小咖啡屋,也是县城里唯一的一家,是几个小伙子合伙开的。便说道:“那我们到前面电影院门口停吧,喝杯咖啡。”

“行。”

不一会,摩托便在小店门口停了下来。进去一看,里面确实不大,只有七八张小桌,生意似乎并不怎样,有五六个年轻人在边喝边轻聊着,没有专门的服务生。店主倒是很自在,一个在谈着吉他,一个在和着唱歌。不过,在当时的年代,在一个小县城,这种场所,算是前卫的了。

潘、余两位在门口找了张位置坐下,余江随手掏出口袋里的三五烟和朗声打火机放在桌上。店主放下吉他,走了过来。没等他问话,余江轻声道:“两杯清咖,不加糖。”

“稍等,先生。”很有礼貌。

“你也不喜欢加糖?”潘向东问。

“加了就没有那种味了。”余江回答。

两人点起了烟。

潘向东道:“你以前来过这里?”

“没有,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开的,不过这店主我不认识。”

“你朋友是医生吗?”

“不是,应该是个文学青年吧,呵呵。”

两杯浓郁的咖啡端了上来。

“两位先生慢用。”老板笑了笑。

八十年代的咖啡店是不设最低消费的,一杯咖啡五块钱,也是明码标价的。余江打量了一下店里的装潢,还真有点艺术气息。车厢式座位,有几幅油画和印象画,顶上是几盏西式顶灯,吧台里面有几排洋酒和咖啡罐子。

“城里就是和乡下不一样啊。”潘有点感慨。

“是啊,环境是不一样。”余江回答道:“可人还是一样的啊。”

“这倒也是。”

“你爱人不就在城里工作吗?”

“是啊。邮电局。”

“不错啊。”

“恩,是不错的。工作相对较轻松,责任性比我们的工作小多了。”

“谁让我们选择了这一行呢?”余江似乎也有点怨:“医生这行当,不知道怎样做才算当得好!”

“我也经常在想这个问题,尤其是我们这类人,在乡下做外科医生,开刀么也就是这个等级和层次,技术上在上一档次可能性也不大。农村的病人,有钱的都往城里来,没有钱的,医院又不能贴着钱帮看病,难啊。”

从潘向东嘴里听到这话,余江心里的确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好在余江现在无牵无挂,上班以来也开了不少手术,而且都没有产生什么并发症,心中的体会不是那么深刻。所以立刻转移话题,道:“老潘,我们医院的救护车怎么老不在家的,我听说院长经常跑东海啊。”

“说起院长,我今天倒要和你介绍一下了。”余江一听有故事,两人又点了颗烟。

“我们院长是三年前从内地调过来的,夫妇祖籍是东海。”潘向东深吸了口烟,慢慢的吐着烟圈。

“这我知道的,听说他在内地也是一个镇医院的院长。”

“那个医院一共才七八个人!”潘说道:“性质就像我们这里的村卫生所。来的时候,他明显适应不了我们这里的医疗环境,还是我带他开的第一个手术呢。”说到这里,潘向东似乎很有成就感。

“前任院长倒是个外科医生,由于年龄关系,调到县卫生局干行政了。并且推荐了现在的院长做了院长。你来之前,就我们两个人做手术。你想啊,他以前没有做过手术,年龄又比我们大好多,自然手术的事情基本上都落在我身上了。幸运的是,老院长让他在县医院进修了一年,也就是在你实习之前那一年。可是回来后,他却做院长了,行政工作一下子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哪有时间开刀啊……所以真正盼你来的,是我啊。”潘向东呷了一大口咖啡。

“那你是不是也想调到城里来啊?”余江忽然问道。

“这倒不一定。”潘向东明显思考过这个问题,回答的很是直接:“原因是我已经工作5年多了,和在县医院的同龄医生比较,我已经是落伍了,毕竟手术没有他们做的多啊,在城里,竞争也是很残酷的,不是吗?”

“是啊。”余江点了点头:“那你看我们院长是不是现在还想往东海调啊?”

“很难说啊。”潘明显有点担心:“他是东海卫校毕业的,又是东海人,长辈们都在东海,孩子又去东海上学了,真的难说。只是有一次他跟我透露他想找一家东海的大医院,来技术扶持我们,不知道能否成功。如果成功的话,对你我可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