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学
2548600000050

第50章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首要工作。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从各方面首先了解人。”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就必须全面地、经常地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使班主任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研究学生个人和班集体两个方面。了解学生个人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及社会交往等。了解集体包括:(1)班级一般情况。如学生总人数、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团队员人数、姓名等。(2)班集体形成情况。班集体形成所处的阶段、特点;班级中存在的团体及团体的核心人物;班级干部情况、班集体舆论倾向、班风班貌等。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有:

1.观察。

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然后记述、评定的方法。观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直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的常用的方法。班主任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团队活动中通过观察获得学生多方面的真实情况。班主任在观察学生时要注意几个问题:(1)观察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防止“假象”出现。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各项活动中去,同学生打成一片,尽可能多地获得真实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2)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作系统观察,并写好观察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复杂的,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需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长期而又多方面的观察。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积累经验是为制定教育措施作准备工作。(3)观察要细致。个别学生的异常表现往往是教育问题的先兆,细致观察、敏锐地捕捉新情况,才能防微杜渐,不致贻误教育时机。

2.谈话。

谈话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和学生通过问答的方式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教师在与学生的直接交谈中,可由学生的表情、态度、用词等了解学生内在的世界和看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究学生的情况和内在的思想,以补充观察的不足。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态度要诚恳、亲切,平易近人,使学生愿说真心话,方式上要注意启发、诱导,并有接纳之心,理解之意,使学生敢说真话。

3.分析和研究书面资料。

有关学生的书面材料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1)学生档案材料:如入学登记表、学籍卡、成绩册、体格检查表等。(2)班级记录资料:如班级日记、班会和团支部会议记录、好人好事登记簿以及图书借阅登记表等。(3)学生个人写的资料:如作业、日记、周记等。分析、研究书面资料可以掌握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可以了解学生现状和发展趋势。

4.调查研究。

调查访问的方法是采用访问、开座谈会以及书面问卷等方式,向家长、教师、学生以及社会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其中家访是重要方式,是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措施。

通过观察、谈话、分析和研究书面材料和调查访问等方式,班主任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这基础上,班主任还应科学地研究学生。班主任既要看到现象,又要分析原因;班主任既要看到现实的表现,又要找出历史的原因;既看到学生个人的表现,又要考虑学生的家庭、朋友、社会对他的影响。班主任要注意做到:(1)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有些学生行为表现相同,但问题成困和性质有异,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2)要分析学生思想行为的主流和交流。主、支流倒混,会造成教育失误,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大忌。(3)对了解的情况要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切忌做表面的、片面的、肤浅的文章。

5.测验法。

这是一种规格化的考试方法,可分为智力测验、学习能力测验、性向测验等。这种方法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它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一定依据。但由于目前各种测验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师不可过于迷信测验的结果。

了解学生是一件长期的、复杂的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综合各种方法,汇集多方面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为教育好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健全的班集体既是班主任培养教育的对象,又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组织和培育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几十个学生编在一个班级,形成一个群体,但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班集体。一个真正的班级体应具有以下标志: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坚强的集体核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由班群体发展为班集体有一个培养与提高的过程,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组织和培育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明确的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集体活动。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组建过程中起着导向、推动、激励和规范的作用。创建班集体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帮助、指导学生制定班级目标。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符合以下要求:(1)方向性。班级的奋斗目标必须和国家的培养目标一致,而且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同时,它必须得到师生的队可,成为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成为统一全班认识和行动的纲领。(2)鼓舞性。目标应适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鼓舞作用,并有利于各小组开展竞赛活动以推动全班的工作。(3)可行性。奋斗目标要体现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可将目标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保证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确定班级目标时,教师应尽量让全班学生参与,使目标真正被集体成员共同认可。目标确定后,班主任要组织全班学生认真讨论,定出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步骤,围绕目标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并以此检查督促班集体,使它成为班集体前进的动力。一个目标实现后,班主任要及时总结、评比,并提出一个要求更高的目标,以推动集体不断向前发展。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集体的核心。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指出:“要带好一个班,不怕有后进生,就怕没有得力的班干部;一个好的班干部核心一旦形成,就能很快使一个松散班级,变成为团结同学、教育同学的小熔炉。”的确,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有力助手,是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力量。班级工作能否开展得顺利和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的能力。所以,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就成为班主任经常性的、需要认真做好的一项工作了。

班干部的人选方面,可考虑选一些品学兼优,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并具有一定组织工作能力的学生为主要干部。同时,恰当地选一些虽不完美,但有某方面优势的同学担任班干部,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长善救失。

班干部的选举方式有多种,如先委派后选举,先推荐后选举,自荐与选举结合等等。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意愿来确定。条件成熟的班级也可以采用班干部轮换制,每学期或每学年轮换班干部。还可以采用“值日班干部制度”,即除委派一个常务班长外,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轮流当值日班长,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对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学生自理、自立、自治能力,培育学生爱护班集体以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更大作用。

挑选干部固然重要,培养和提高干部尤为重要。班干部要严格要求班干部,教育他们以身作则,不断提高修养水平和工作能力,谦虚谨慎,团结同学。班主任对班干部既不苛求又不偏爱。对他们工作的成绩要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工作中的失误要正视,帮助他们改正。班主任还要着重培育班干部和班集体的自治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班集体的活动。班主任的一切教育工作都要着力于使学生成为班集体的真正主人。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班集体存在着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这两大关系,两大关系中又包含着更多的小关系,如教师与学生干部之间、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等。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不仅对班集体的建设影响大,而且对学生的发展乃至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有影响。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十分必要。

首先,要优化师生关系。在班级社会关系中,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班集体的形成影响更大。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班主任。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尊重、理解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全面关心学生,班主任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班主任真诚的付出必能得到学生真心的回报。

其次,要优化同学关系。学生中存在着班干部与一般学生的关系,男生与女生的关系,优生和后进生的关系等等,能否处理好这些关系对班集体的形成亦有深刻影响。班主任应指导学生学会交往,并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及体谅别人、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的良好情操。

4.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通过开展集体活动逐步形成的。只有在实现集体目标的共同活动中,全班学生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才能充分交往、相互了解,为集体的形成奠定情感基础;只有在活动中,班级的组织机构才能发挥其功能,班干部得到锻炼;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只有在活动中,班级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班主任要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使班集体的形成有切实的落脚点和有效的途径。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舆论是在集体内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成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影响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无形然而却是有力的力量。舆论有正确与错误两种,错误的舆论会使是非不清、正气不扬、善恶不分。只有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才能使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成为教育的主体。

正确的舆论是在多种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以认识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的。为此,班主任应经常组织学生学习政治理论、道德规范,提高学生的认识。对班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道德上的是非问题,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以积极引导,澄清是非,为形成正确的舆论打下思想基础。此外,正确的舆论还是在正确的表扬与批评的过程中形成的。班主任要坚持原则,敢于扶正抑邪,把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