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2552900000016

第16章 蒙元首设行省——“宁夏”行政域名出现(2)

灵州治灵州城(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始置的古县。北魏先改为薄骨律镇,后复为灵州。隋唐增设回乐县和灵州、灵武郡,郡州、县同治一城。唐朔方军节度使亦驻节州城。唐太宗曾于贞观年间在灵州大会百王,召开西北民族团结大会,被各部族首领推举为“天可汗”。“安史之乱”中,太子李亨曾在灵州继承帝位,升灵州为大都督府,成为挽救李唐王朝的中兴名城。北宋仍为灵州。后入党项,被夏人称为“西平府”,元昊称帝建国后,仍为灵州,并驻翔庆军于此城,夏人视为陪都,称“西京”。元朝仍复为灵州。先后上隶属于西夏中兴等路省、宁夏省和宁夏府路。有无领县待考。管辖范围大约相当今宁夏吴忠市、灵武市大部和中卫市、青铜峡一部分地区。

鸣沙州治鸣沙镇(今宁夏中宁县鸣沙镇)。北魏始置鸣沙县。后增会州,又改为“鸣沙镇”。隋唐仍为鸣沙县,一度增设西会州。北宋仍为鸣沙县。后入党项,仍为县,又升为州。因其地近黄河多沙地,人马践之有声,异于余沙,故曰“鸣沙”。

先后上隶属于西夏中心等路省、宁夏省和宁夏府路。有无领县待考。管辖范围大约相当于今宁夏中宁县、中卫市沙坡头区黄河以南和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大部分地区。

应理州治应吉里寨(今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汉为眴卷县领地。北魏、隋、唐和北宋间属鸣沙县辖境。入党项后新置力吉里寨。元朝始置应理州(亦作“应吉里州”,疑为蒙古语译音)。上隶属于西夏中兴等路省、宁夏省和宁夏府路。下无属县。州境相当于今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全部和中宁县部分地区。

定州治定远城(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境内)。汉属廉县辖地。南北朝改隶于怀远郡。唐代先后设定远军、警州和定远县。北宋前期先后为定远镇和威远军。入党项后改为定州。元朝因袭夏制,仍为定州,先后上隶属于西夏中兴等路省、宁夏省和宁夏府路。有无属县待考。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宁夏石嘴山市全境和贺兰县大部。

元朝宁夏省(府路)的各州属县,由于史志记载不详,不能尽考,已知有怀远、灵武、河渠3县。

怀远县与中兴州同治一城(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即古县怀远、宋怀远镇(兴州)和西夏国都兴庆府、中兴府。元朝改为“中兴州怀远县”。先后为省、府路、州的治城和中兴州属县,辖境范围与今宁夏银川市基本一致(不包括灵武市)。

灵武县疑即汉唐间灵武县,治所在今青铜峡市邵岗乡境内。西汉始置古县,因地近贺兰山灵武谷而得名。后迁往黄河东岸今平罗县陶乐镇境内,曾改置历城郡及建安县、广润县(大润县)。原在黄河西岸的灵武旧城称为“胡城”。隋朝迁回河西旧址,复灵武县名。北宋改为灵武镇。入党项后升为顺州(亦书“归顺州”)。元朝仍复灵武县。是中兴州属县。辖境约为今青铜峡市东部和永宁县西部地区。河渠县据文献记载,只知该县是中兴州属县,但治所、建置沿革和辖地均不详。

(第三节)开成府路兴衰

元朝期间,今宁夏南部六盘山地区各市县基本上属于开成府路(州)的管辖范围。开成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一个畸形的地域军事政治中心,在宁夏历史上如流星划过,仅仅辉煌了30余年就黯然无光了。

一、开成崛起的背景

开成,原来只是一个小山堡,它位于六盘山腹地——六盘山主峰米缸山(海拔高度2931米,古称“美高山”)下不远处。六盘山是蒙古人心目中的圣山,因为蒙古大帝国的缔造者、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是于1227年在六盘山归天的。至于六盘山是否也是成吉思汗的葬地,到目前为止仍是史学界探索的悬案,但在真相大白之前,六盘山为大汗葬地也是不能完全排除的一种答案。所以在蒙古人的思想情感中,对六盘山的情结是深厚的,这座山是他们需要世世代代牢记和纪念的圣山。爱屋及乌,于是六盘山主峰下的这座普通小山堡也就引起了蒙古贵族的特别关注,而平地飞升,一步登天很快成为元朝在西北乃至全国的大都会,甚至被称为“上路”“上都”。

另外,六盘山还是蒙古大军统一全国、南征北战的重要军事基地和前进阵地,也是当时南北、中西交通的枢纽,地理区位非常扼要。所以成吉思汗的几代继承人都与六盘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元太宗)继任大汗以后,就展开了灭金征宋的战役,而六盘山恰是横亘于蒙古大军南下的锁钥要地,不肃清六盘山地区的州县,大军就不能顺利南下,不把六盘山地区建成巩固的后方大本营,南征部队的兵员、粮草和补给也会受到影响,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从深层次来分析,当年成吉思汗不只是到六盘山“避暑”,实际上是要把他的军事总部放在六盘山,这步棋是一个有预见性的战略部署。而后来从他的儿子元太宗窝阔台开始,到其他继承者们都重视对六盘山地区的经营,尤其是第五任大汗、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早在1253年时,就“受京兆封地”,驻军于六盘山。可以说六盘山是他建功立业、登上帝位的发祥之地。综合起来看,蒙元统治阶级重视对六盘山地区的经营绝不是其个人行为和偶然的产物,而是从国防建设和军事布局大处着眼的一件国家政治重大决策。再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开成这个小山堡,它地处六盘山腹地,四面环山,中有清水河穿流,形胜扼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四周的山上树木葱茏,山下草场丰美,而且是北达河套沃区,南往关中和内地,西通中亚的交通枢纽中心,正是军事基地选点的理想地方。再加上气候宜人,也是惧怕炎热的大漠民族蒙古人宜居的好地方。所以,综合政治、军事、经济和自然地理等多种因素,小山堡命中注定要迎来一段飞黄腾达的历史。

二、开成王府建设

蒙古第四任大汗元宪宗蒙哥,于1258年7月,从六盘山军事基地誓师南下,攻打南宋属地四川。为确保六盘山大本营的安全,他命将军浑都海率一支精锐部队留守六盘山地区。但就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蒙哥病死于前线。1260年3月,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继承汗位。4月,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不服,也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哈拉和林)宣布称汗。六盘山驻军将领浑都海站在和林一边,举行叛乱,反对忽必烈。“浑都海之乱”很快被平息,忽必烈的汗位也巩固下来。忽必烈唯恐六盘山地区再生事端,就在1271年宣布建立大元王朝的次年,把自己的儿子忙哥剌封为“安西王”(后加封为“秦王”)。安西王王府在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而他又在六盘山深处一个叫开远堡的地方另建王府和行宫,以充作夏宫,并设立王相府进行管理。这个山堡就因为王府、行宫的修建而地位上升,并改名为“开成”。开成之意是什么呢?是新开辟而成的一座新城吗?还是“开府成功”的寓意?不得而知,反正不是明代以后狭义上的“开城”之意。

1276年冬,安西王率部北伐,开成驻军将领、南平王秃鲁却乘机举兵叛乱,矛头仍然针对忽必烈。叛乱很快被平定,忽必烈越发对六盘山地区加以重视,便进一步加强安西王的权力,使他享有安西王和“秦王”的双王封号,还另赐“金印”一颗,这种一藩二金印的待遇在众藩王之中是少有的。安西王实际上成为代表皇帝分治秦、蜀及西北(新疆除外)和西南广大地区的最高统治者,享有种种特权,俨然是朝廷和皇帝的代言人,有发布特别命令的特殊权力。他的命令被称为“教”,比皇帝的圣旨“敕”略低一等。各级地方官员和驻军将领都要遵从。

安西王“其府在长安者为安西,在六盘者为开成,皆听为官邸”。王冬居长安,夏驻开成,“岁以为常”。为此,大兴土木,在开成营造王府、行宫、花园和官署。地以人贵,开成成为安西王的行宫后,地位大不一样,在行政建置上就超常规破格设立过开成路、开成府,并被“视为上都,号为上路”,成为仅次于省一级的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