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山,古名“莲花山”,宁夏南部南西列弧形山地组成成分。位于海原县西南部,北距县城7公里。南依月亮山,西北傍西华山,东南接寺口子南、北山,呈南东—北西走向,长20公里,宽6公里,总面积约205平方公里。中元古界片岩、大理岩构成,南端分布中下泥盆统雪山群(今暂定为中泥盆统老君山组)砾岩、含砾砂岩,并出露加里东晚期花岗闪长岩。南北边界为活动断裂控制。北麓断裂即海原断裂带,过断裂的沟谷和小山脊发生逆时针扭动。主峰马万山海拔2954米,是宁夏南部最高峰,名列全区第二。地表土质肥沃,年降雨量达600毫米,气候凉爽,植被以杂类草草甸和长芒草草原为主,山南有县属南华山牧场。山之中部,五峰耸峙,如桥形,古称“五桥山”。主峰北侧五桥沟内五泉环列,众水汇流,出山门后分为两股,一入南沙河,一经黎庄流向县城,是海城镇主要水源。北麓古洪积扇多被马兰黄土覆盖。灵光寺、五桥沟、水冲寺等处分布天然次生林,设有灵光寺林场,层峦叠翠,风光宜人,为海原县旅游景点之一。宋夏时期,该山与西华山合称“天都山”,名震边塞;因山形似莲花,亦名“莲花山”;又因山高气寒,春秋落雨成雪而称“雪山”。清代有“海城八景”,此山独占其三。北麓菜园至野狐坡一带保存有1920年海原8.5级地震遗迹。山之西北端水冲寺和菜园附近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东南有水冲寺遗址,山中有灵光寺遗址,可供游人一览。原中元古界长城系南华山群(今暂定为中元古界蓟县系海原群南华山组)命名地。马营河、苋麻河、杨明河、李俊河发源于此;形成的河谷川道主要有:相桐川、海城川、史店川、小南川、杨明、李俊川,等等。
十一、月亮山
月亮山,又名“七里宝山”,位于海原县与西吉县交界处,距西吉县城35公里。宁夏南部南西列弧形山地组成成分。东南经西峰岭与六盘山相连,西北与南、西华山和甘肃省靖远县境的崛山、吴山相接。北西—南东走向,长约40公里,宽近10公里,面积约525平方公里。下白垩统六盘山群砾岩、砂岩、泥岩、泥灰岩构成,西南坡零星出露西华山组片岩、大理岩。北东、南西边界均为断层控制。葫芦河与清水河支流西河发源地及葫芦河与清水河支流中河分水岭。山脊线紧靠山体西缘,呈窄条鱼脊状,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2633米,向北东逐渐降低到2100米。西南坡短而陡,比高400米,有白城子、新营川道。东北坡长而缓,前缘比高100米。扫竹林以北发育丹霞地貌,有扫竹林石窟、禅佛寺、石山寺、石城遗迹,等等。近观山岩,风雨侵蚀,形成奇峰怪状,千姿百态;远望奇峰,石林耸立,直插在云雾中。据史料记载,原名峗朱龙山,宋以后因山南有清泉,旧志称“宝河”,古人见水中有月,便传叫月亮山。植被以山地中生草甸和草甸草原为主,生长无芒雀麦草等优质饲料。火石寨一带分布白桦、山杨天然次生林3.3平方公里左右。东北麓海子堰为1920年海原8.5级地震滑坡阻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
十二、六盘山
六盘山,为陇山山脉主脉,古名“刚山”“陇山”,亦名“关山”“可兰山”“都卢山”“瓦亭山”“颓沙山(实指中北段)”“牵屯山”“笄头山”“络盘山”,等等。是宁夏南部的第一大山,中国主要南北向山地之一。屹立在宁夏南端及陕甘宁交界地带。因山体陡峭,攀山古道有六盘而得名。形成于末期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
宁夏境内,山体由下白垩统六盘山群砾岩、砂岩、泥岩、泥灰岩等构成,东西边界有断裂控制,走向近南北,长110公里,宽20余公里,面积约3857平方公里,包括两列平行的山脉。
西列称“大关山”,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米缸山(又称“美高山”)2931米。东列称“小关山”,海拔2100~2400米,最高峰2466米。大、小关山之间是宽约5公里的新生代断陷谷地,堆积古近系、新近系红层。是清水河、泾河发源地及与葫芦河之分水岭。主要川道,大的有清水河川、冬至河川、葫芦河川、沙塘川、温堡川、西峡川、盛义河川、红、茹河川。次之有红庄、张易川、马莲川、兴隆、什字川、好水川、凤岭川、焉旨川,等等。据海拔2840米的高山气象站资料,年太阳总辐射5264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389小时,年均温0.9℃,年平均降水量680.3毫米,大关山东坡西峡水文站1961年降水量达1174毫米,高寒阴湿,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和黄土高原上的“湿岛”之称。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土壤以山地灰褐土为基本特征,并具垂直分带规律。森林、草原植被兼有,主要出产木材、箭竹、中草药。动植物资源丰富。1982年始建六盘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673平方公里。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为森林生态和野生动物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国家林业局公布为“六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六盘山“扼控关陇,咽喉塞北之形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籍中曾有“泾谷之山”“洛畔道”“陇山”“大陇山”“大关山”“牵屯山”“马髦山”之称。主要的山脉山峰有:大关山、小关山、美高山、青杠嘴、马尾山、大雪山、秋木台、秋千架、乏驴坡、炮台山、堡子山、香炉山,等等。
宁夏境内还有许多较小而有一定名气的山地,为马鞍山(在灵武市境内)、麻黄山(在盐池县境内)、泉昭山(在中宁县境内)、照壁山(中卫、中宁界)和碱沟山(中宁县境内)、窑山(同心县境内)、云雾山(彭阳县境内)、王洼山(彭阳县境内)、云台山(西吉县境内)、黄峁山(彭阳、原州区界山),等等。
(第二节)河流
宁夏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省区之一,全区河流水面积只有386.827平方公里,占全部水域面积的25.8%。河川年径流量为9.4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18.3毫米,只是全国平均位(276毫米)的1/15,也只是黄河流域平均位(87.6毫米)的1/5。耕地亩均占有水量48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和黄河流域平均位(1344立方米和311立方米)的1/28和1/6。人均占有水量166立方米,远低于重度缺水区人均1000立方米的全国标准和黄河流域平均位(2146立方米和493立方米)的1/11和1/3。而且河流水质矿化度高、含沙量大。矿化度一般是0.5~0.7克/升,最高达到19克/升,被称为“苦水”,均不适合人、畜饮用和工农业用水。黄土丘陵区域的河流均含沙量100公斤/立方米~380公斤/立方米,最大含沙量1580公斤/立方米。黄河宁夏段的含沙量一般在5.90公斤/立方米,年均引沙137.5万吨,素有“斗水七升沙”之说。再加上宁夏年降水量平均只有1800~6500毫米,由南向北递减,最少地区只有166.9毫米。但是全区各地的水蒸发量都在1214.3~2803.4毫米,远远大于降水量,这就给宁夏水资源短缺带来了相当严峻的形势。如果把水污染的因素考虑进去,将更是雪上加霜。
宁夏境内河流,北部属黄河上游,南部多属黄河中游。上游较大的黄河支流有清水河、苦水河、都思兔河、祖厉河等;中游较大的河有泾河、葫芦河、汝河,等等。均分布于黄河右岸,大多以六盘山脉为中心南北放牧分布。上游支流皆北流汇入黄河,大都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水量小、泥河多、矿化度高。径流量变化大;中游支流皆南流汇入黄河支流渭河,一般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水量较大,泥沙较小,矿化度较低,有一定水力资源,但均无通航能力。
主要河流:
一、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古称“河”“河水”“大水”“大河”,汉代始称“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马曲(约古宗列渠),经青海、四川、甘肃3省,从甘肃靖远县流入宁夏中卫市南长滩。在宁夏境内河段古称“北河”“上河”和“西河”。流经中卫市、中宁县、吴忠市、青铜峡市、灵武市、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平罗县、石嘴山市,从石嘴山市惠农区头道坎出境,流程397公里。流域面积34823平方公里,均属于黄河上游(不包括黄河中游的泾河、葫芦河流域)。过境年平均径流量325亿立方米。最大洪峰量为6230立方米/秒~8010立方米/秒。含沙量3.85公斤/立方米~6.28公斤/立方米。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封冻。区内河道总落差201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03万千瓦。
1967年建成青铜峡水利枢纽,2004年建成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待建。沿河城市和所属区县市为宁夏工农业生产的核心地区,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宁夏段黄河还有较好的水运条件可供开发,而且黄河两岸风光秀丽,旅游景点众多,自古以来被称为“塞北江南”。
二、清水河
宁夏段黄河的最大一级支流,古称“洛水”“高平川水”“蔚如水”“苦水河”“葫芦河”,等等。发源于六盘山脉中段固原市原州区开城乡黑剌沟脑,北流320公里,流经原州区、海原县、同心县,由中宁县泉眼山汇入黄河,流域面积14481平方公里,穿越宁夏黄土丘陵和中部干旱带,水少、多沙、水质差,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属于干旱和半干旱河流。年径流深自上游至下游为105.3毫米,全河每年平均径流量2.02亿立方米,常年流量1.71立方米/秒~1540立方米/秒。年均含沙量229公斤/立方米,年流失泥沙1065万吨。上游矿化度小于2克/升,中下游矿化度2克/升~8克/升。有大中小型水库91座。
三、爱伊河(河西总排干)
爱伊河工程是集沟道整治、防洪排水、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为一体的自治区重点水利工程,是银川市防洪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爱伊河南起青铜峡水利枢纽坝下,北至平罗县沙湖,跨银川市永宁县、金凤区、贺兰县,平罗县,接引银西防洪的6个拦洪库和两个滞洪区,及永清沟、过江沟、二一支沟、第二排水沟、三一支沟、四二干沟、银新干沟、第三排水沟等沟道,沿途连接永家湖、七十二连湖、华雁湖、西湖、阅海、北塔湖、沙湖等湖泊湿地共5万余亩,尾水由第三排水沟排入黄河。爱伊河规划线路总长146公里,概算投资2.2亿元。目前,爱伊河已建成48公里,其中银川段景观水道32公里。爱伊河北京路至阅海段已于2005年5月1日开始正式通航运营。
爱伊河建成后,既疏导了唐徕渠和西干渠停水后的渠道积水,有效地保护了渠道工程,又接引了贺兰山各拦洪库的洪水和沿途的农田排水,实现洪水、沟水、渠水的再利用,为改善沟道水质、调节周边地下水位、提高城市防洪排水标准、保障湖泊湿地的生态用水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为美化人居环境、促进人水和谐、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爱伊河银川景观水道已经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形成了大银川城市建设的又一亮丽的风景线。
四、苦水河
宁夏黄河段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环县沙坡子沟。北流224公里,流经环县、盐池县、灵武市、吴忠市,由新华桥镇汇入黄河。流域面积5218平方公里。径流少、水质差,为干旱区季节河流。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只有268毫米,年径流量1550万立方米。平均含沙量325公斤/立方米,年流失泥沙1040万吨。平均矿化度4.5克/升。有中小型水库5座。下游流入银川平原后,成为青铜峡河东灌区的重要排水沟道,接纳灌区回归水,平均年排水量0.66亿立方米,占实际年径流量0.822的80.3%。
五、都思兔河
宁夏黄河段一级支流。俗呼“苦水沟”。发源于内蒙古鄂托克后旗八一农场,全长161公里,流域面积8.3万平方公里,仅河口段13公里为宁夏与内蒙古的界河,在宁夏境内长9.5公里,由平罗县红崖子乡王家沟汇入黄河。年径流量1408万立方米,含沙量平均0.104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13.3万吨,年输盐量6.05吨,矿化度28克/升。因水质极差,味苦涩,俗称“苦水沟(河)”,害大利少,无农田灌溉作用。
六、祖厉河
甘肃黄河段一级支流。又称“苦水河”。发源于甘肃会宁县华家岭,全长224公里,于甘肃靖远县汇入黄河。右岸少数支流流经宁夏西吉、海原县境,在宁夏境内流域面积597平方公里。1920年海固大地震造成堰塞湖5处。水文特点是径流少、泥沙大、矿化度高,每年平均水资源量为0.098亿立方米,结合径流深16.3毫米。
七、葫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