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泥沙鬼魅:滑坡与泥石流的防范自救
25554200000016

第16章 滑坡泥石流灾害自救互救(2)

肘部弯曲,用狭长吊带支持。

上臂与胸部捆扎在一起,阻止上臂摆动。检查脉搏,确保血液循环。

如果摸不到脉搏跳动,可稍稍将臂部放直,观察能否恢复。如果断肘僵直,别硬要弄弯它。用加垫的夹板将它竖直固定,用吊带将断臂绑在腰部。

3.上臂骨折

从肩到肘用加垫的夹板固定。

腕部用窄带吊于颈部。

4.肩胛骨骨折

用吊带支撑受伤部位重量,用绷带将臂部与胸部固定。

5.锁骨骨折

用吊带支撑受伤部位重量,用绷带将臂部与胸部固定。

6.下肢骨折

需用“8”字形绷带将足踝与双腿都捆扎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断肢翻转或缩短。

7.髋部或大腿骨折

将一块夹板放于腿部内侧,另一块更长的夹板放于伤肢外侧,由胯部至足踝部,用绷绳捆扎固定。

如果没有夹板,可在两腿之间夹上衬垫、折叠的毛毯或衣物,伤肢绑扎固定于对称的另一条腿上。

8.膝部骨折

如果伤腿僵直,将夹板置于腿后,膝部加垫。如果有条件,用冰块冷敷膝部。如果伤腿弯曲,不要强行拉直,可将双腿并拢,腿之间加垫,绷带扎牢。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援助,那么应尽可能将伤腿绑直。

9.小腿骨折

从膝上部开始固定夹板,或者在双腿间加垫、捆绑。

10.足部或踝部骨折

通常不用夹板,抬高足部以减缓肿胀。用枕垫或折叠式毛毯包裹踝部及足。踝部以上绑扎两圈,足部绑扎一圈。另外,如果没出现伤口,可以不必脱鞋,以起到固定作用。

伤员足部不能负重。

11.骨盆骨折

表现为腹股沟或下腹部疼痛。

膝部及踝部分别绑扎,腿部弯曲处垫上衬垫,整个身体固定于平台上,担架、门板或桌面等都可以。分别于肩部、腰部及踝部绑扎牢靠。在两腿之间加垫,足、踝、膝和大腿之间分别用绷带绑扎固定,用两根更长的绷带绑扎骨盆部。

12.颅骨骨折

症状表现为血液或淡黄色黏液从眼鼻处渗出。伤员应放置于恢复位,渗液面朝下,允许黏液流出来,这样就不会压迫大脑皮层。仔细检查确保伤员能否正常呼吸。完全式固定包扎,尽可能让伤员舒服一些。

13.脊椎骨折

如果伤员颈背部疼痛,而且下肢可能失去感觉,应判断是否是脊椎骨折。轻轻触动伤员肢体,察看有无感觉;要求病人按指示运动手指及脚趾。如果没有希望获得医疗援助,此处又很安全,要求病人静静躺卧。用合适的物品,如行李或垫石支在身体左右,防止头部或躯体摆动。

14.颈椎骨折

怀疑颈椎发生骨折时,必须用适当材料围住颈部,阻止晃动。用卷起的报纸、折叠的毛巾、车坐垫等材料都可以,折叠成宽10~14厘米的带状物,根据伤者从胸骨至下颌部的距离,朝向面部的一侧要折叠得宽一些,围住颈部,用布带或鞋带系好。防止颈椎骨折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同时,将伤员肩部及髋部绑扎牢固,用柔软有弹性的物品垫在大腿、膝盖及足踝之间。用宽松的绷带绑扎双膝及双腿,全身固定。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滑坡与泥石流灾后的防疫

泥石流发生时常摧毁并淹没沿途的房屋、牲畜及杂物,所以泥石流活动结束之后应对必要的地段进行清理消毒或隔离,避免与防止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1.注重临时性水源的卫生

尽量不取用河水、湖水和塘水等地表水作为临时性饮用水源。山洪水流经地区淹没的水井,即使洪水退后直接饮用井水也不安全。首先要清理水井,包括抽干井水,清除淤泥,冲洗井壁、井底,再掏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消毒后再取用。要对水井进行水源防护,应有井台、井栏、井盖,井周围30米内无厕所。

2.注意饮用水安全

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然后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灭菌。受灾群众应尽量将水烧开后饮用,另外,盛水的缸、桶、锅、盆等要保持清洁,经常倒空清洗。

3.尽量不吃受水浸泡过的食物

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不吃被水浸泡霉烂变质的粮食、不吃受水浸的已经加工成米、面粉等的粮食制品。无明确毒物污染且又未变质的受水浸的冷藏、腌藏、干藏的畜禽肉和鱼虾,可经清洗后及时食用,不应继续贮存。受水浸的叶菜类和根茎类农产品,可用清水反复清洗多次后食用。

4.自行烹饪食物时注意卫生安全

生熟食品要分开制作和放置,制作时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饭菜应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剩余饭菜要及时冷藏,食前确保没有变质,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盛装食物的炊具、餐具和碗筷等要彻底清洗和消毒存放。

5.做好环境卫生

山洪水退去后,要消除未受损住所外的污泥,垫上沙石或新土;要将家具清洗后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灾区群众不要随地大小便,垃圾要尽量堆放在指定区域;做好居住环境的卫生清理,减少蚊蝇的滋生。禁止在灾民集中居住场所内饲养畜禽,及时收集居住点周围裸露的犬粪,漂白粉消毒后掩埋。

6.卫生厕所和粪便无害化处理

灾区群众应尽量使用卫生厕所。

兴建卫生厕所时距安置点最近不少于10米、尽量远离临时水源,地势稍高;建在主导风的下风向;土质较坚硬,不要选择松软的沙质土层。

在没有卫生厕所的区域,可将粪便收集起来,采用高温堆肥、厌氧发酵或脱水干燥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应急状态下可采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搅拌的方法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7.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自我防护

饭前和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天气炎热时预防中暑,温差较大时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保暖。

灾区居民如感觉身体不适,特别是有发热、腹泻、咳嗽、咳痰或咽痛等症状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避免蚊虫叮咬,帐篷中可使用蚊香,帐篷外可燃点干燥的野艾烟熏,夜间外出时应在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不要于外环境坐、卧;尽量避免和狗等动物接触。

泥石流灾难后人们的反应

人们心理的变化十分微妙,尤其是在灾难过后。通常灾难发生后人们的心理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即应激阶段、灾难后几天到几周之内表现阶段、恢复和重建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民众的心理与情绪反应也各不相同。

1.应激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灾难发生之后一段较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受灾群众会进行自救、他救、抢救财产。

且这时人们团结起来抗灾,大部分人希望自己能独立,掌控一切,乐观面对生活,以为很快能恢复到灾害之前,心理上的问题并不明显。

灾难中没有失去亲人的人可能充满了幸福、更珍惜眼前的生活,更爱惜身边的人,可是一些失去亲人的人却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灾后几周内

在这个时期,由于灾难破坏了日常生活的许多层面,许多幸存者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问题,如寻找失踪的亲人,寻觅暂时的住所、衣服及食物,申请经济补助、失业保险、医疗服务等一系列问题。

灾民在这个时期经常会因为许多琐碎的事感到失望和烦恼。灾难给人们的打击极重,尤其对一些灾难之前拥有较多,且经济实力等较强的人,更是一种打击,突然之间眼前一切为零,他们的自尊以及自信都会受到影响。

在这一阶段,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都会凸显出来,如果没有相应的心理援助,灾民马上就会因为发现灾难的损失和重建等困难被压倒,甚至遭受强烈的刺激。

这时应该“心理救灾”与“物质救灾”相结合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救助目的。

3.恢复和重建阶段

这个阶段的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因为重大的灾害给人们造成的物质损失、精神损失、心理伤害是长期的。

灾后心理重建

受灾地区面临的工作有很多,包括灾民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孤儿抚养、老人照料、交通和住房重建等问题,这些灾害重建工作主要依赖于国家经济积累和各地援助。

而另一方面,面对天灾,我们该如何平复人们内心的恐惧和创伤感,如何帮助灾区民众尽快从灾难的心理阴影里走出来等灾后心理重建问题,直接关系到灾民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值得重视。

泥石流灾害是公共创伤性事件,对于那些突如其来、出乎意料、不可控制,对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以及肢体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并产生强烈恐惧、无助感,有时会超出个体或社区应对能力的事件,心理学统称为“创伤性事件”。同时,对于阻止该类事件的发生我们无能为力,这类的突发事件会对民众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创伤性事件给受伤害者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严重者所患的身心疾病,这种疾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

1.灾后要注意的心理问题

(1)灾后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1、情感麻木、迷茫,希望破灭,易冲动。

2、容易漫无目的的行走。

3、经常失眠、恐慌、发怒、抑郁。

4、严重的会身体虚弱、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

(2)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迹象

1、经常回忆灾难发生的情景,梦中也会梦到。

2、经常出现幻觉,感觉灾难还要发生。

3、对什么的事情都不感兴趣,爱发脾气。

4、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3)灾后儿童心理反应

1、害怕黑夜,常常做噩梦。

2、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精神不振。

3、特别依赖父母,害怕陌生人和独处。

4、脾气暴躁易发怒,身体感到不适。

(4)家长对孩子的帮助

1、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多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让孩子了解到灾后每一个人都会恐惧,都会遇到很多心理问题。

2、帮助孩子恢复信心,鼓励孩子用现实、积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告诉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3、鼓励孩子们和其他小朋友多交流,让他们从朋友身上得到支持,减少不安全感,相互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渡过难关。

4、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2.灾后心理重建要注意的问题

一定要让心理受创者保持饮食的平衡,有足够的睡眠。

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给孩子提供机会和氛围分享他们的焦虑和恐惧,鼓励家长和孩子间进行真实的情感沟通。

鼓励心理受创者保持和外地亲友的沟通渠道,接受来自他人的身体和情感支持,有必要的话,和当地社区联系,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陪伴心理受创者重返被破坏的现场,树立重建家园的希望和愿景。

向心理受创者介绍灾后心理反应的康复周期,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积极心理应对方法,教授一些心理调节技术,提供可以寻求心理援助的方式。

3.专家提出的灾后心理干预的程序

灾后的心理干预一般分为7个阶段进行,通常需要2~3小时。

(1)介绍心理干预小组成员和干预过程,与心理受创者建立相互信任。

(2)要求所有心理受创者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提供地震灾难中发生的一些具体事实。

(3)鼓励心理受创者揭示出自灾后集中重建家园己有关事件的最初和最痛苦的想法,让情绪表露出来。

(4)挖掘心理受创者在灾难事件中最痛苦的一部分经历,鼓励他们承认并表达各自情感。

(5)要求小组成员回顾各自在事件中的情感、行为、认知和躯体体验,以便对事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6)要求心理受创者认识到,他们的应激反应是在非常压力之下正常、可理解的行为,并为他们提供一些促进身体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7)总结修改有关应对策略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