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逝的王朝:中国古代王朝秘史追述
25741300000020

第20章 军力三百年不衰的大明王朝(1)

曾几何时,一提及明朝,人们想到的是惨烈的党争之祸、恐怖的厂卫制度、昏愚无能的皇帝,明朝在国人眼中成了一个极端专制、腐朽不堪的没落王朝。那么明朝究竟是一个“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强盛王朝,还是一个专制腐败、积贫积弱的孱弱王朝?明初为何建都南京,而后朱棣又为何迁都北京?军力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明军为何屡败于满清八旗?

一个被弱化的王朝

都说明王朝有三大特色:宦官专权、特务统治、官僚结党。这一观点长期以来占据着评价明朝历史的主流地位,导致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始终笼罩在灰色的迷雾中。

1.军力孱弱的谎言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明朝对内不足以安众生,对外不足以抚四海,似乎是一个对外孱弱不堪,对内弊端丛生的王朝。

在世人眼中,明朝军队曾蒙羞于倭寇,又接连败于八旗铁骑,最后百万之师竟被十数万八旗军打得灰飞烟灭,明军因此成了人们嘲讽的对象,甚至成了连宋军都不如的孱弱之师,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明朝是一个被世人弱化的王朝,明朝军力孱弱的观点也只是谎言。翻看历史资料就会发现,明朝军力的强大超乎人们的想象,而由强大的明朝军队支撑起来的大明王朝竟被误读了三百年。

2.军力最强盛的王朝

确实,明朝军队在倭寇的骚扰下曾一度疲于奔命,明朝军队没有像南宋一样在蛮夷入侵的情况下守住半壁河山,最后一败再败,竟至河山沦陷,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从客观上来说,我们必须承认明朝军队,尤其是明初时的明朝军队,他们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完全可以与汉唐铁骑相媲美的虎狼之师。这样的说辞并非是对明朝的吹捧,而是一个客观的评价。

要知道,明朝军队是在与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军的作战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彻底驱逐蒙古人的文明,明朝军队是当时唯一能够深入蒙古人的腹地,并迫使蒙古人臣服,最终取消皇帝称号,接受明朝册封的军队。元末,蒙古军虽较之其鼎盛时期气势已衰,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事实上蒙古军,特别是退守塞外的蒙古军依然延续了骁勇善战的传统,依然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元朝末年的蒙古边军在与周边的几大蒙古汗国的较量中都取得了胜利,即使在元朝败退大漠以后,他们依然可以将前来趁火打劫的其他汗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并在草原重新站稳了脚跟。他们虽然是瘦下去的骆驼,但依然是凶猛的虎狼。能够战胜这样强大的对手,也从侧面映衬了明军当时的强大。

历史上,秦隋王朝威风一时,声震天下,但昙花一现;强汉盛唐历来为世人所乐道,其实也都是百年而衰;元朝兴于朝,败于夕,转眼便急遽地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满清自康乾之后国屡蒙羞,就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明军自初建之期,扫元军,征漠北,平安南,荡倭寇,败日军,收台湾,屡建奇功,其军力竟保持近三百年不衰,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十分罕见的。

3.明朝的机械化正规军

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始终未减,从建国到灭亡,明朝的军费一直都在国库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巨额军费除了用于供养数量庞大的军队外,相当一部分用于火器的研制和生产。明朝军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这也是明朝军力强盛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火器的蓬勃发展,明军普遍装备了火器。让我们看一下明代正规军的装备:每一营(约5000人)用霹雳炮3600杆,合用药9000斤,重八钱铅子90万个;步枪、大连珠炮200杆,合用药675斤;盏口将军160位(盏口将军是明代对野战重型炮的称呼),另外有1000骑兵。由此可见,明朝的军事实力相当强,有重炮,有很多使用火药的攻击武器,明军其实是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军队。有着这样高科技装备的明朝军队又岂能说是软弱之师呢?

传奇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明朝开国之君,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起于寒微,不懈奋斗,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推翻蒙元,建立大明王朝。

1.龙兴之地

据明朝大臣危素根据朱元璋口述而写的《御制皇陵碑》记载:“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也就是说,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之东乡,这种说法在明初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后来朱元璋的出生地在各种传说中逐渐发生了变异,形成了一种朱元璋生于泗州盱眙县的说法。

那么,朱元璋究竟是生在濠州钟离,还是生在泗州盱眙呢?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朱元璋的出生地呢?最准确的根据就是朱元璋的自述,也就是说他父亲五十岁的时候居住在钟离之东乡,而朱元璋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因为《世德碑》和《皇陵碑》中都说朱元璋生在“钟离之东乡”,而两者都是朱元璋自己亲笔或认可的,朱元璋既然可以向天下昭示自己的贫苦出身,自然没有必要隐瞒自己的出生地,所以其中的记载应该可信。

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据《御制皇陵碑》记载,“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朱元璋自称父亲去世时自己十七岁,可是《皇陵碑》和《太祖实录》却说朱五四(朱元璋的父亲)是在50岁时生的朱元璋,这在时间上就产生了分歧。因此,很多人据此认为朱元璋生于“钟离之东乡”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实,虚说年龄凑整是古人的惯例,况且当时贫穷之家,颠沛流离,朱元璋记忆有误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既然朱元璋的两个哥哥都不是生在盱眙的,朱元璋就更不可能是在盱眙出生的了。

2.从朱重八到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其实,朱重八不是朱元璋的乳名或是小名,而是曾用名。因为按当时元朝的规定,汉人老百姓是不能取名的,只能依据父母年龄之和或者兄弟排行取个编号。

朱重八自幼家庭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灾荒和瘟疫,孤苦无依,于是入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但是,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重八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在做了三年的游方僧之后,朱重八后于至正八年(1348年)又回到皇觉寺。

然而,汤和的一封信让朱重八明白:天下即将大乱,自己的命运或许会从此改变。于是,朱重八就参加了起义军,在郭子兴手下,他率兵出征,有攻必克,他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还很讲义气,这一切让他有了崇高的威信。于是,郭子兴渐渐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智囊,还让他作了卫队长,并将其招为女婿。

也就在此时,朱重八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所谓“璋”,就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诛元璋”,朱重八把自己比作了诛灭元朝的利器。而朱元璋这个名字在以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让元朝统治者闻之皆丧胆。

3.华丽的转身

朱元璋在成了郭子兴的乘龙快婿后,开始在元末乱世中崭露头角。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计降驴牌寨地方武装3000人,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精壮2万,严加治理,后率兵克滁州,拥众3万余,号令严明,军容整肃,甚得民心 。十五年春,朱元璋又率部克和州(今和县),奉命总领诸将。时元军10万来攻,声势滔天,朱元璋守城三月,屡次设计击退元军。后来,郭子兴病故,朱元璋统其军,被小明王韩林儿授为左副元帅,奉宋龙凤年号,以令军中。

不久,朱元璋统领军队渡江攻占集庆(应天府),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招纳贤才,积极整顿秩序。1363年,在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先用火攻,继扼湖口,水陆伏击,歼灭陈友谅大军60万,并击杀陈友谅,创下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范例。1367年,朱元璋又命徐达、常遇春率师出征,灭掉张士诚。第二年,朱元璋正式于应天即位,建国大明,号洪武。

那么,明朝的“明”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又为何定国号为“大明”呢?我们知道,朱元璋起初奉小明王韩林儿为主,而韩林儿本为韩山童之子,韩山童则是元末活动于河南、河北一带的白莲教首领。韩林儿承父衣钵,自然成了白莲教的首领,可他为什么叫“小明王”呢?原来,这个“明”又与明教有关。其实,白莲教吸收了明教的教义,即“明王出世”,以号召天下百姓反元。后来,小明王韩林儿沉入江中身亡,就有人传言是朱元璋安排的。而朱元璋称帝后,建国号为“大明”,更是让世人生出诸多疑问:朱元璋是否是明教弟子?朱元璋与“明”有何不解之缘?如今,这些已经无法考证。

朱元璋君临天下,正式完成了华丽的转身,由一个近乎乞丐的游方僧摇身变成了一代开国之君,而在挥师北上、逐鹿中原之时,大明帝国的蓝图在他心中也日渐清晰。

五征漠北

1.谁点燃了这把火

永乐初年,蒙古贵族势力内部互相残杀,遂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三部之间经常互相攻伐,并不时侵扰明朝边境。明太祖朱元璋对蒙古贵族势力始终采取积极通好,努力防御的两手政策。明成祖朱棣继承了太祖德威兼施的政策,他一面与之修好,封蒙古部落酋长为王,赐予金银、布帛、粮食等诸多物品,以达相安无事。三个部落中尤以鞑靼部最为强盛,鞑靼首领本雅失里因此恃强而骄,对明朝的敌意越来越重。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派遣使臣郭骥前去鞑靼,希望与之交好,结果竟然被杀,这件外交事故成了战争的导火索。

朱棣忍无可忍,遂决心征讨鞑靼,由此拉开了五征漠北的序幕。

2.亲征漠北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亲率50万大军于德胜门誓师出发,北征鞑靼。

五月,大军北进至斡难河,与本雅失里遭遇。斡难河是成吉思汗的发迹之地,是蒙古人心目中的圣地。就是在此地,明军击溃了鞑靼军主力,本雅失里丢弃辎重畜产,只带着七名随从仓惶渡河,向西逃遁。随后,朱棣以神机营为先锋,又大败阿鲁台,毙鞑靼诸王以下百余人,阿鲁台脱身远遁。时值炎夏,明军缺粮断水,朱棣遂下令班师回朝,第一次亲征至此结束。

明军回师后,瓦剌部乘机兴起,击败鞑靼部,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一月,瓦剌部首领马哈木率部向漠南进逼。次年三月,朱棣发兵五十万,再度亲征漠北。朱棣以神机营发铳炮攻击敌人中路,自率精骑冲击敌阵,杀瓦剌王子十余人,士卒数千人,迫敌败退。明军乘胜追击,至土刺河,“生擒数十人”,敌酋马哈木、太平等“脱身远遁”。此战,明军重创瓦剌,但是自身伤亡也不小,朱棣遂下令班师。

永乐十九年(1422年),阿鲁台率部进犯兴和,朱棣闻报,又发起第三次亲征漠北之战,大败兀良哈蒙古。永乐二十一年,朱棣闻阿鲁台将率部南掠,于是,又第四次亲征。九月,鞑靼知院阿失帖木儿、古纳台等来降,十月,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属归降。永乐二十二年,鞑靼阿鲁台部袭扰大同、开平,朱棣决心发起第五次亲征漠北之战。四月,征讨大军从京师出发,但未见阿鲁台部踪影,朱棣遂下令班师,中途病逝。

3.背后的秘密

朱棣身为九五至尊,竟能够躬亲沙场,先后五次亲征,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朱棣五征漠北,经过前两次的打击,鞑靼和瓦剌实力大为削弱,均已无力大举进犯,朱棣的后三次亲征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既然如此,朱棣为何还要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顾群臣的反对而坚持御驾亲征呢?这其中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曾八次北征蒙古,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才子解缙就征伐蒙古之事上万言书,有“何必兴师以取宝为名”之言。这个“宝”就是传国玉玺,朱元璋远征蒙古不仅仅是为了肃清残元的势力,还是为了能得到传国玉玺和氏璧。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学生周敬心上书,对此说得更清楚:“臣又闻陛下连年远征,北出沙漠,臣民万口一词,是因为没有得到传国玉玺,陛下想要得到它罢了。”

因此,朱棣承其父之志,也想拿到传国玉玺,给自己正名,以昭示天下其“君权神授”的正统地位。朱棣虽然没有拿到传国玉玺,最终抱憾而终,但是他五征漠北,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保障了边境的安宁。

靖难之役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元璋尸骨未寒,就祸起萧墙,上演了一出叔争侄位的闹剧。明太祖的第四子朱棣起兵夺取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继位为九五之尊。史称“靖难之役”。

1.传孙不传子,埋下祸根

身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孙,建文帝生性“仁明孝义”,一点也不像他的祖父。那么朱元璋为何立孙不立子?为何把生性文弱的朱允炆立为储君以致酿成“靖难之役”这出惨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