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秘谋追记
25748500000016

第16章 范仲淹与吕夷简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经略西北边防时写下的词,不知他那时是否想起了保举他的政敌吕夷简。他们有着复杂的关系,也有着鲜为人知的矛盾。那么,他们是如何势不两立的?吕夷简最后为什么又要举荐范仲淹呢?

两次贬官

"不识时务"的范仲淹上疏朝廷,想要太后还政于仁宗,却被贬官。仁宗继位,他又因废后一事被远放江外。

1.闭门不出的学子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来迁居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范仲淹自幼读书非常刻苦。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攻读学业。对于新的学习环境,范仲淹十分珍惜,他昼夜不息地攻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笃信道教的真宗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当浩浩荡荡的车马经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时,整个城市都为之轰动了,百姓争先恐后地想一睹龙颜,只有范仲淹闭门不出,依旧埋头读书。

同年秋以及次年春,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了进士。在崇政殿参加殿试时,他首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不久,他就担任了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他又被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

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范仲淹奉命前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担任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

此后,由于修堤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了京师,做大理寺丞。从此,他进入了京官的行列。

2.越职言事

范仲淹首次在朝廷当官是在天圣年间。

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宋仁宗计划在冬至节带领群臣在会庆殿为刘太后上寿。范仲淹听到皇帝要与大臣们共同向刘太后行跪拜的礼节,也不管自己是否有资格,就贸然上疏给刘太后,说皇帝"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想要尽孝道应该到宫中率领亲王皇族行家人的礼节,否则就是"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

这份奏疏刚一呈送给太后,晏殊就严厉地批评了他,说因为这么一点事,你就越职言事,狂妄好出风头,一旦闯出祸来,连他这个推荐人也要受到牵连。范仲淹一听,感到很委屈,居然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说明自己的理由,使得晏殊也毫无办法。

或许是由于范仲淹的官职卑微,刘太后根本就没有搭理他,冬至节上寿的仪式还是照常进行。这时,仁宗皇帝已经快20岁了,早就到了亲政的年龄。

宰相王曾等大臣常常劝说太后还政于宋仁宗,太后听了很不高兴。这一年夏天,京城开封忽然电闪雷鸣,一团火光使得玉清照应宫着火,大火烧了整整一夜,数千间房屋在火海中变成了瓦砾。刘太后乘此机会指斥王曾管理不严,将他贬到青州(今山东潍坊)做了一个知州。

范仲淹等人认为刘太后确实有点不像话,便接连不停地上疏要求刘太后还政于仁宗,而太后根本不理睬他们。范仲淹无奈,只好要求外调,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做了一个通判。

当时,滕子京也随着范仲淹上疏言事,结果在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也被贬官,从大理寺被贬到了闽北邵武县。

3.再贬出京

直到刘太后死后,范仲淹才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谏(谏官)。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疏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发生大旱,同时又闹蝗灾。为了迅速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宋仁宗立即派人前去赈灾。

宋仁宗对此事没有理会,范仲淹便质问宋仁宗:"假如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应该怎么办呢?"仁宗听后,幡然醒悟,于是命令范仲淹前去赈灾。当范仲淹回来的时候,还带回一些灾民充饥的野草,将其送给了仁宗以及后苑宫誊。

这时的宰相是吕夷筒,当初他是依靠讨好刘太后逐渐获得高官的。刘太后死后,他又转而说太后的坏话。这种卑鄙的行径为人所不耻。

吕夷简,字坦夫,曾三次拜相。其祖吕龟祥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登进士,进殿中丞、知寿州,由于治理有方,因而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吕龟祥不忍离去,于是举家留居在寿州。所以,其子孙都是寿县人。

宋咸平年间,吕夷简中进士及第。宋真宗在位期间,他多次奏请皇帝取消农具征税,减省伐木民工的劳役。后来,他以刑部朗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初年,吕夷简担任了宰相。

吕夷简和仁宗的郭皇后有矛盾,他的宰相职务因此也被罢免。然而,吕夷简在内宫中的关系根深蒂固。没多久,他便在内侍阎文应等人的帮助下,重登相位,又和阎文应沆瀣一气,想借助仁宗的家务纠纷,将郭后废掉。仁宗皇帝也有意废后,并按照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议论此事。

消息传出后,范仲淹十分担忧。他觉得郭后并没有大过,轻易废后,有违伦理,会动摇政局,对于皇帝的名誉也有损,于是他联合孔子四十五世孙孔道辅等人共同上疏劝谏。

没想到,吕夷简早有了防备,在范仲淹等人上疏皇帝之前,就将他们几个人都贬出了京城,范仲淹被贬为了睦州(今浙江建德)知州。

第二次交手

范仲淹虽然被贬官在外,但是他在任上干得热火朝天,卓有政绩,当他再次回到朝廷后,又遇到了老对手吕夷简。

1.调任开封府尹

范仲淹被贬到睦州后,兴利除弊,注重发展教育。几年后,他又被调往苏州做知州。

在苏州,他看到这里暴雨成灾,伏天的大水过了秋天依旧没有退下,农田被淹,秋收无望,老百姓面临着饥饿、死亡的威胁。这样,刚刚走马上任的范仲淹开始了解水情,提出了疏浚五河、导太湖之水入海的计划。他还亲临现场,监督这项工程。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苏州人民的共同努力,河道得到了疏通,积水也被导入了江海。这次太湖水道的疏通对保障太湖周围苏、常、湖、秀四州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政绩突出,范仲淹又被调回朝廷,担任了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先前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新回到了朝廷。

吕夷简为了牵制住范仲淹,又将他调任开封府尹。

在开封,范仲淹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和弊政,将所有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没有超过一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被范仲淹治理得井然有序,京城中甚至传出了"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的歌谣,"希文"就是范仲淹的字。

2.无形的政治派别

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政因此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实际的调查结果,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呈送给了宋仁宗。

他指着图中列出的众官升迁情况,对宰相的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自然也不甘示弱,讥讽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于是连上四道奏章,指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则诬陷范仲淹勾结朋党,企图离间君臣之间的关系。

范、吕二人之间的是非曲直,很多人都看得很清楚。吕夷简老谋深算,他利用君主的势力并最终取得胜利。

仁宗二十七岁的时候,还没有子嗣。范仲淹曾经关心过宋仁宗的继承人问题,但吕夷简从旁中伤,使得仁宗觉得范仲淹的话有损他的自尊。因此,范仲淹被罢黜了待制职衔,被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差点又被贬死岭南。

台官韩渎为迎合宰相的心意,把范仲淹等人的名字,写成一榜,张挂在朝堂,引以为戒。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由于替范仲淹鸣不平,也纷纷被贬官,流放到了边远僻地。

范仲淹虽然多次被贬官,但因为和宰相吕夷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受到朝中被吕夷简打击的官员们的同情与钦佩,无形中树立了一个政治派别,他的名望也越来越高。

举荐政敌

吕夷简与范仲淹之间虽势不两立,但吕夷简一直认为范仲淹是个人才,所以在范仲淹被贬几年以后,又重新举荐他担任了重要官职。

1.西夏犯边

宋朝庚定初年,宋、夏之间爆发了战争。

党项族人原来居住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他们本来臣属于宋朝。但是从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忽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袭击了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

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朝廷内外都显得不知所措。朝廷内有的官员主张进攻,有的主张防守,吵成一团。宋仁宗对此也是举棋不定,莫衷一是。

宋夏边境上更是狼狈,因为数十年边境上没有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很少经过战阵,再加上边境宋将范雍无能,无法抵御西夏的进攻,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遭受了西夏军的洗劫或被其夺去。

2.吕夷简举荐之功

面对严峻的形势,宋仁宗和吕夷简商议,调范仲淹作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会同其他将帅一起抵御西夏的侵扰。

于是,已经五十多岁的范仲淹先被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然后又获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

范仲淹亲临前线视察,他发现宋军官兵在战阵、后勤和防御工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假如不改革军阵体制,并采取严密的战略加以防御,想要扭转战局是很困难的。

于是,范仲淹全面检阅了军队,采取了一些方法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并认真实行了裁汰与改编制度。他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大批猛将,从当地百姓中选录了不少民兵,又开展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此外,按照军阶高低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制,也被范仲淹取缔,改为依据敌情选择战将的灵活应变战术。

在防御工事方面,他根据种世衡的建议,先在延北筑城,之后又在宋夏交战地带构筑堡寨。

对沿边少数民族,范仲淹则诚心团结,慷慨优惠,订立赏罚公约。这样,在鹿延、环庆、泾原等路边防线上,渐渐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在范仲淹等人的苦心经营下,宋、夏边境的局势大大改观。这时,西夏国内出现了各种危机,西夏军将领也矛盾重重。至庆历二年以后,边界不断有从西夏向宋朝投诚的人。实际上,宋、夏两国的百姓都希望尽快停止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宋、夏双方正式达成和议,重新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实现了安定。

二人的政治作为

范仲淹与吕夷简虽然在政坛上斗得不可开交,但他们在政治上都有过一番作为。

1.庆历新政

从西夏王元昊叛宋起,朝廷的边防开支便一下子膨胀起来。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只好增加百姓的负担。于是,各地反抗朝廷的暴动和骚乱不断出现。

庆历初年,宋仁宗急于稳定政局,便将西线的统帅夏竦、韩琦和范仲淹一同调回了京师,将他们分别任命为枢密使、枢密副使,同时,仁宗皇帝还扩大了言官编制,亲自任命了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等人,这四人后来号称"四谏"。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不断催促范仲淹等人,尽快拿出改革的措施,从而改变局面。范仲淹、富弼与韩琦于是连夜起草改革方案。

特别是范仲淹通过认真总结从政以来酝酿的改革思想,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宋仁宗最终采纳了他们大部分的意见,施行新政。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

2.吕夷简的功与过

在处理宋和辽、夏关系,以及巩固边防方面,吕夷简还是卓有贡献的。他推荐范仲淹用兵西夏,并且派名臣出使辽国,与其达成和议,实现了和平,保护了国内安定的社会局面,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然而,在处理宋、辽关系时,吕夷简对辽夏让步太多,岁输银两、锦帛也过于沉重,这就加重了国内的财政负担。

在用人上,吕夷简对反对他的人显得不够宽容。这些人经常被他贬到远方当官,例如孔道辅、范仲淹等。

实际上,吕夷简虽为宰相,但也有一些苦衷。他当宰相时,国库已经空虚,而且机构臃肿,边境告急,盗贼遍布各处。宋仁宗赵祯刚即位的时候,刘太后临朝独揽大权有十余年,这使得吕夷简夹在太后与皇帝中间,举步维艰,难有作为,却不被时人所理解。

吕夷简逝世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关,当他闻知讯息后,撰文说:"得公遗书,适在边土,就哭不逮,追想无穷,心存目断,千里悲风。"他的悲痛之情实在是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