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灵公篇”旨在警示人们应该有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能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事物,没有纵观全局的远见卓识,就必定会被始料不及的危难弄得措手不及。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做人要谨慎,身处顺境的时候,不能得意忘形,要树立忧患意识,想到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身处逆境的时候,不要灰心绝望,要有临危不惧的精神。凡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能够从容面对一切灾难。
15.1卫灵公问陈①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②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①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②俎豆: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关于军队作战布阵的事。孔子回答说:“有关祭祀礼仪的事,我曾听说过;军队作战的事,我从来没有学习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固穷者,固守其穷。”
朱熹注:“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处困而亨,无所怨悔,于此可见。学者宜深味之。”
张居正注:“陈,是军师行伍之列。俎豆,是礼器。昔卫灵公好勇而无道,故以战阵之事问于孔子。夫以孔子之圣,文事武备,孰非其所优为者?但灵公所问,乃军师行伍之列,攻杀击刺之方,此不过武夫战士之事耳,岂足以尽圣人之蕴乎?
舍其大而究其小,其不足与有为可知矣。故孔子不对,而明日遂行。所谓见几而作,可以速则速者也。”
解读
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向各个统治者宣扬自己“仁道治国”的思想。到了卫国时,卫灵公问起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而孔子关心的是“仁道”而非卫灵公所问的“霸道”,所以他避而不答。从总体上讲,孔子是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的。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孔孑:一生追求的是推行自己的学说,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艰难阻挠,但是他一直没有灰心,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或降低标准,或改变方式“曲线救国”,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仍然充满信心地去寻找自己新的希望。孔子对理想的坚持和执着,实在难能可贵,也是值得我们今人学习的。
在现代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还有多少人在固守着我们心灵的家园,还有多少人在一次遭遇困难挫折的情况下,仍然一次次站起来迎接新的挑战,向自己的梦想踏实迈进呢?我们的一生,会遇到数不清的失败和挫折,然而失败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被那些挫折磨灭了最初的志气,变得畏畏缩缩,裹足不前,不敢再坚持自己,不敢再去追求我们最初的理想。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波澜小插曲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坚持自己,绕过会阻碍我们前进的弯路,勇敢地接受挫折和失败的洗礼,一步步地接近我们的人生理想。
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②,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①愠:怒,怨恨。②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他的人都病得起不来了。子路很生气地来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但能坚持节操,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固穷者,固守其穷。”
朱熹注:“圣人当行而行,无所顾虑,处困而亨,无所怨悔,于此可见。学者宜深味之。”
张居正注:“兴,是起。愠,是含怒的意思。滥,是泛滥,言人之放溢为非,如水之泛滥而不止也。孔子既不对灵公之问,遂去卫适陈。至于陈国,粮食断绝,从者皆饥饿而病,莫能兴起。”
解读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始终能够坚持自己高尚的情操;而戚戚小人,在境遇不好的时候会变得歇斯底里,甚至会胡作非为。
中国古代对于君子的定义大都是品行端正,情操高尚。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是安贫乐道,达观知命。如孟子所说的,虽然“无恒产”,但是“有恒心”,所以能够安守穷困,“贫贱不能移”。而小人则是既“无恒产”,又“无恒心”,所以一旦贫困,就会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其实不仅仅是在经济穷困的时候,凡是人生路上遇到了挫折、事业上遭遇了坎坷、人到了穷途末路,都可以理解为“穷”的范围。而凡是到了这些关头,君子都应该具有“固穷”的胸襟和气度。而不应该“穷斯滥矣”,胡作非为,铤而走险或者投机取巧,甚至卑躬屈膝,苟且偷生。
说到底,这不过是一个人应当如何战胜逆境,走出困境的问题。自古雄才多磨难,圣人尚有断粮饿饭的时候,我们受一点穷困又算得了什么呢?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大大小小的挫折会层出不穷,不断地向我们的毅力宣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无论是经济的困窘还是生活的挫折,放开自己的胸怀吧!坦坦荡荡,泰然处之,坚守君子该具有的高尚情操,我们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15.3子曰:“赐也!女①以予②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注解
①女:通“汝”,你。②予:我。
译文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多学而又博记的人吗?”赐回答说:“是呀,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对呀,我只用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把它贯穿起来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子贡之学,多而能识矣。夫子欲其知所本也,故问以发之。方信而忽疑,盖其积学功至,而亦将有得也。然彼以行言,而此以知言也。夫子之于子贡,屡有以发之,而他人不与焉。则颜曾以下诸子所学之浅深,又可见矣。”
张居正注:“识字,解作记字。贯,是通。按一贯之旨,即尧舜以来相传心法,非子贡学将有得,孔子亦未遽以语之也。学圣人者,宜究心焉。”。
解读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在重视博学的同时,孔子也强调学习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重视的是用一个道理一以贯之,而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
孔子讲到的“一以贯之”,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这种“一以贯之”的“一”,不是提示性的线索,如关键词或关键的例子;而是贯穿性的线索,如原理、原则。
圣人在这里告诉我们,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人的记忆分两种:
一种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一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靠联想来记忆。只有把零散的知识利用联想、想象等多重方式用一根线穿起来,这样我们的知识才更有系统性,更成体系。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认真总结规律,找到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根本方法,用这种根本方法和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学习。
75.4子曰:“由①!知德者鲜②矣。”
注释
①由:孔子弟子。②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由!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由,呼子路之名而告之也。德,谓义理之得于己者。非已有之,不能知其意味之实也。自第一章至此,疑皆一时之言。此章盖为‘愠见’发也。”
张居正注:“义理之得于心者谓之德,非实有是德者,不能知其意味之真也。
若人而至于知德,则性分之乐,充然自足。倘来之遇,何所加损。凡小而是非毁誉,大而用舍行藏,极而死生祸福,皆无足以动其中矣。顾今之人,能知德者几何人哉!夫子此言,盖为子路愠见而发,所以深警之,使其勉进于德也。”
解读
孔子对它的弟子由说,懂得“德”的人太少了。而什么是“德”呢?“德”
者,得也。看来,它是某种仁义品德的成果和行为的最高标准,“德”在远古时期是与氏族有关重大行为的习惯法规,而后才解作“直心为德”的内在品质,最终演化为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和标准。孔子感慨真正懂得德的人太少了,也看出他对“德”的重视。
“德”对于个人而言,是修身立命的根本;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是和谐安定的保障。孔子在两千年前感慨“知德者鲜”,在如今这个国昌民富、民智广开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使很多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脱离了人之本源。很多人已视道德如草芥,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底线。重塑道德风尚,建立和谐美满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遵守公共道德,树立良好的公共意识从一点一滴中筑建我们社会道德的大厦。
15.5子曰:“无为而治①者,其舜也与?夫②可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
①无为而治: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②夫:代词,他。
译文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
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
张居正注:“无为而治者,惟舜为然也,然无为者,有虞之治,而无逸者,圣人之心。故书之称舜,不日无怠无荒,则日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盖无逸者,正所以成其无为也,不然,而肆然民上,漫不经心,何以有从欲风动之治哉?
善法舜者,尚于其敬德任贤求之。”
解读
“无为而治”是被道家所推崇的治国方略,也非常符合儒家的思想。孔子以舜为例来赞赏无为而治,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强调统治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人性,不强作干预,让下属和老百姓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相安无事。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不要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搞得民众怨声载道,无所适从。
“无为”不但不会有什么疏失,而且还能补救“有为”的弊端,抑制违反自然的行动。但是在当时社会动乱的历史条件下,无为而治是行不通的。
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该放弃则放弃,该坚守就坚持到底,做到有的放矢。人生苦短,但是却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和挫折。我们应该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明白自己身上的优势和缺点,按照事情的发展规律办事,虽然看似“无为”,而实际上却“大有所为”。
7516子张问行①。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②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③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④t乜,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注释
①行:通达的意思。②蛮貊: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在南,貊在北方。③参:列,显现。④衡:车辕前面的横木。
译文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诚老实,行为要忠厚恭谨,即使到了南蛮、北貊的部落里,也都能行得通。说话不忠诚老实,行为不忠厚恭谨,能行得通吗?站着时就好像忠信笃敬立在眼前,坐在车上就好像看见它刻在车前的横木上,只有这样才能处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衣带上。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学要鞭辟近里,着己而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言忠信,行笃敬;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即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以持养之,及其至则一也。”
张居正注:“行,是所行通利。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按此章之言,不独学者切己之事,在人君尤宜致谨,人君一言失,则天下议之;一行失,则天下背之,则怨之詈之。非细故也,诚能忠信笃敬,则所谓至诚与天地参者,亦不外此。而况于人乎。所以说王道本于诚意。”
解读
如何使自己能够走到哪儿都行得通呢?孔子认为,说话要忠诚守信,行为要敦厚恭敬,放之四海而皆准。孔子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子张把“忠信笃敬”
作为座右铭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有理走遍天下”,做不到这一点,则“无理寸步难行”。
孔子很重视人与人交往中的信义,他还说过“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忠信笃敬,首先就是语言的“忠信”,语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流露,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话一说出来就要对别人甚至是社会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做到慎言。而“笃敬”,是说行为要稳重。忠信笃敬,是作为一个有理性有道德的正人君子应该具有的基本标准。
生活中,我们要谨言慎行,说话之前要经过大脑考虑,问问自己能否做到言出必行;而在处理事情时,也要努力做到谦厚踏实,令人信赖。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正人君子,值得每个人尊敬也会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
15.7子曰:“直哉史鱼①!邦有道,如矢②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③而怀之。”
注释
①史鱼:卫国大夫,名鳝,字子鱼,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②如矢:
矢,箭,形容其直。③卷:同“捲”。
译文
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混乱,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混乱时,就把本领收藏起来而隐居。”
名家注解
朱熹注:“史鱼自以不能进贤、退不肖,既死犹以尸谏,故夫子称其直。事见《家语》。伯玉出处,合于圣人之道,故日君子。卷,收也。怀,藏也。如于孙林父、宁殖放弑之谋,不对而出,亦其事也。”
张居正注:“史鱼、蘧伯玉,都是卫大夫。矢,是箭。如矢,言其正直如射箭一般。卷,是收。怀字,解作藏字。夫以卫之小国而得此二贤,亦可谓有人矣。惜乎灵公无道,而不能用也,是故惟圣主为能容直臣,惟治朝为能用君子,有世道之责者,当知所辨矣。”
解读
孔子的处世哲学是任何时候都应当以“直道”事人,国家政治清明,就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服务;国家政局混乱,则应退隐,韬光养晦。由此可见,孔子主张通权达变,而并不完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在“进取”与“隐退”的问题上,常常有这样有趣的人和事。在进仕的同时,有人常常想着归田,比如陶渊明;相反,在习诗的同时,也有人不断敲打宫门,比如李白。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聪明人应该懂得“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恰到好处地处理好种种利害关系。而只有真正懂得急流勇退,在“进取”与“归隐”之间拿捏好分寸,才能在官场职场上如鱼得水。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遇到一些绕不过去的弯儿时,不妨变通一下,说不定东方不亮西方亮,同样,人生总是有起有伏,当攀上令人仰慕的高峰时,我们应该谦虚谨慎,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而如果暂时陷入人生的低谷,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而应该踏踏实实,虚心学习,积蓄能量。
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①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释
①知:通“智”,智慧。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孔子说:‘人之识见,有浅深不同,而我之语默,贵施当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