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科学饮食DIY
25827700000006

第6章 中国人的饮食误区

近年来,中国人开始吃得越来越讲究,尽管饭桌上菜肴的日益丰盛,却难以掩盖中国人在饮食习俗与结构上的一些问题。

误区一:天天大鱼大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脂肪能量占食品申总能量的比率应该在35%以下,因此人们应以谷类食物为膳食主体,合理搭配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和各种豆制品。

误区二:只重口味,忽视营养

中国人吃饭注重口味,尤其喜欢用煎、炒、炸等方式烹制食品,从营养学角度来讲,采用蒸、煮这样的烹饪方法要远远好过煎、炒、炸等方式。烟熏、油炸、火烤的食物相对来说不容易消化,而且在烹制过程中还会在高温下发生裂变,形成一些有害物质,其中就包括很多的致癌物。

专家建议尽量采用蒸、煮等低温烹调方式以确保食物的营养。

偏好重口味也是中国人在饮食中的一大问题。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人每天食盐摄人量达到8-20克,而高盐饮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大隐患,因此从健康角度考虑,成人每天摄盐量不宜超过5克。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在追求口味的同时也要注重营养,口味尽量清淡一些。

误区三:崇尚吃野味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还有一种是崇尚吃山珍海味、珍禽异兽。

从山里的果子狸、蛇、狍子,到海里的鲍鱼、鱼翅、龙虾,乃至草丛中的蚂蝗、蝎子等,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餐。其实,现实生活中有相当多吃野味吃出怪病、造成健康受损的实例。据统计,灵长类动物、有蹄类动物、兔形目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种,但人们出于虚荣心或好奇还是愿意一掷千金。不少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去卫生条件好的酒楼就不会有事。但是,由于法律的禁止,端上餐桌的每一盘珍稀野生动物,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卫生检疫。

一旦吃了有病的动物,健康受损就在所难免。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工饲养动物的营养价值这一说法是不确切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科学家至今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含有任何其它动物性食品不能取代的东西。

误区四:吃什么补什么

由于缺乏科学的营养知识,人们形成了很多错误的饮食观念。

比如说很多人都认为”吃什么朴什么”,还有的认为自己喜欢吃什么就是说明身体里缺什么,这些观点都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中医确实有”以形补形”的理论,但往往被没有科学知识的人和别有用心的商家曲解了。一些动物的确有本能的调节能力,能根据需要摄取食物,但是人的身体里根本没有这种调节机制,全凭个人喜好来选择食物,那营养平衡就无从谈起。

合理营养是人类获得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的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前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对营养知识的了解,从而破除饮食中的误区,摒弃不良的饮食习俗。

误区五:感冒时吃补药

补品在人体内能产生较高的热量和能量,可使患者体温升高,加重病情。此外,朴品还会促进病菌生长繁殖,导致感染程度加重和炎症扩散。

误区六:饭后马上吃水果

水果中舍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很容易被小肠所吸收,但若被饭菜堵塞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形成胀气、胃部不适。所以,吃水果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为宜。

误区七:吃豆制品越多越好

营养学家认为,黄豆中的蛋白质能阻碍八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过量摄人黄豆蛋白质可抑制铁正常吸收,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等贫血症状。所以,豆制品也不是多多益善,应以适量为宜。

误区八:热油妙莱香

炒菜时,当油温高达200°C以上,会产生一种叫作“丙烯醛”的气体。它是油烟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极为有害。另外,“丙烯醛”还会使油产生大量极易致癌的过氧化物。因此,炒菜还是用八成热的油较好。

误区九:调味佐料不厌多

美国的一项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胡椒、桂皮、丁香、小茵香、生姜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险和毒险,如饮食中喜爱厚重之味,大量使用调味品有致人体细月包奇形、形成癌症的可能。轻者有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感觉,重者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疾病。

误区十:爆炒禽畜肉好处多

很多人喜欢快火爆炒食物,认为这样菜肴色泽口味都很好。但事实上,爆炒是一种很不卫生的烹制方法。禽畜肉尤其是动物内脏,通常都携带大量的禽畜病毒、病菌,爆炒时间过短,病毒、病菌不易被杀死,有的病毒要烧煮十几分钟后才能被杀死。吃了爆炒不熟的食物后,极易发生“八畜共患”。

误区十一:新鲜蔬菜比冷冻蔬菜更有营养

经过科学试验证明,新鲜蔬菜与冷冻蔬菜的营养价值是相等的,如果存在差异,只取决于烹调的方法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