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25845600000044

第44章 叶适的富民强国论

南宋大儒叶适是一位爱国政治家,主张通过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积弊,实现富民强国、恢复故土的宏图大略。他的富民强国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积极地借鉴意义。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叶适从政34年,力图改革社会积弊,希望南宋王朝转弱为强,从而恢复北方失土。叶适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贡献,突出于其反传统精神,并且较为全面系统。以下要点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对传统经济思想的发展创新。

义利观

叶适反对空谈,倡言功利。他说:“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这是对传统儒家义利观进行的深刻修正。在他看来,“利”与“义”不矛盾,而且是“义”的基础。他主张以功利为基础,利义统一,“崇义以养利,隆礼以致力”,把“义”作为养“利”的手段。

本末观

自秦汉以来,崇本(农)抑末(工商)是封建社会一贯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政策,叶适则认为这种思想和政策是不正确的。他反对重本抑末和夺商专利,主张工商业者参政议事、进入统治集团。叶适借孔子“有教无类”的说法,来为工商也可以进入士的地位,有权从事文化、政治活动进行辩护。叶适的这些思想正是当时工商之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要求取得进一步由发展的反映,在经济思想史有着重要意义。

理财观

传统时代的经济问题中财政是为关键。由于“讳言财利”,政治家们变法都小心谨慎地避“言利”、“聚敛”之名。叶适明确指出:“理财与聚敛异,今之理财者,聚敛而已矣。”叶适说理财的目的是,“上有余而下不困,斯为理财而已矣”,“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在理财问题上,叶适还特别强调百物生产的充足和百物流通的重要。他认为钱币的性能和作用无非是“为其能通百物之用也”,如果钱“积而不发,则无异于一物”。当时滥发滥用楮卷(钱票)以代金属钱币,从而造成通货膨胀。叶适看的这种危险的情况,他提醒当局者说:“然则天子与大臣,当忧其本而已矣!”叶适的这些理财思想应当说是相当深刻的。

富民观

传统儒家主张“藏富于民”,但这是从“富民是富国”的基础出发的。叶适发展了这样的主张,强调许民求富、保民之富,反对政府抑制,还公然为富人辩护。他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处理国家与富民的关系,强调富人出现的合理性,视富人为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强调富人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客观评价富人财富的积累和对生产发展的作用,主张保护富人。宋代以后,富民思想的发展、演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人地观

人口与土地的关系以及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到宋代尤其南宋凸显出来。叶适在这些问题上的认识也很独到。他提出:“为国之要,在于得民”,要合理利用民力,要人地优化配置,统筹全局合理分布,缓解人地冲突,缓和贫富对立,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力效益。他的“均民”主张,是对“适度人口”理论的较早理解。

总之,叶适在肯定功利的同时,强调商业利益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反映了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从富国、富民的基础出发,对经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其观点和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延伸阅读

爱国思想家叶适

叶适是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历任工、吏、兵三部侍郎,成就遍及文、史、哲三大领域,世称“水心先生”。叶适是一位爱国思想家,当南宋江山遭受夷狄女真族侵犯时,他主张抗击、收复故土。同时他通过揭露宋代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弊端,深入和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当开北伐失败后,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毅然受命带病出镇建康,组织兵民,抗击金兵,收复失土,立下不朽功勋。叶适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对孔子之外的古今经、史、百家都作了认真研究。他对旧说,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