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雪下得很大。在马路边上,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女生,她坐在路边草坪的护栏上,伸着腿,叉着腰,指着马路上正在为她叫车的爸爸喊着:“快一点!你要是叫不着车,我迟到了怎么办?”只见她那可怜的爸爸,一手抱着女儿的书包,一手不停地挥动,满头大汗,不停地跑前跑后……
这种事情我们经常遇到,上学本是孩子的事情,迟到也是由孩子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做。而我们许多的父母,往往忽略这一点,给孩子包办一切,从小就让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不良习惯。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父母,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的责任意识就完全不一样。下面这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群美国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到中国生活了几天,他们吃住在中国人家里。戴瑞是最小的一个,刚刚11岁,她给中国学生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与她年龄不大相称的大背包。一天,游天坛公园时,同行的一名中国学生想助人为乐,便走过去对戴瑞说:“我帮你背包吧!”不料,戴瑞睁大双眼,疑惑不解但又彬彬有礼地说:“谢谢你!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拿呀!”其实,戴瑞的父母和兄长就在她身边,而且他们各自背的包要轻巧得多。一位中国记者问戴瑞:“外出都是自己拿东西吗?”她微微一笑点点头。这天,她背着足足有三五公斤重的包,但仍玩得很开心。
有些父母就因为害怕孩子年龄太小,“做不好”、“做砸了”,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孩子自己做主去尝试的事,一般是他们自己在估量了自己的“实力”之后能胜任的事情。再说,即使“做不好事情”又有什么大不了呢?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去做一件事,就是成功的开端!因此,父母不要用过度的爱去窒息孩子身上可贵的独立意识;而应该尽最大限度地留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凡是孩子能做主的事情,就尽量地让孩子主动自觉地去干。
在孩子独立自主地干好自己的事情,以自己的能力进行生活自理的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思想上对孩子进行启发,使他们自觉地增加独立思考能力,做到独立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自觉主动而不依赖别人的良好习惯。
父母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做事,给孩子锻炼独立自主精神和自理能力的机会,不妨留意一下这些细节:
1.让孩子制定一个完成任务的计划。制定目标和计划时需要量力而行。一旦任务和目标确定,一定要让孩子独立完成。在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但基本工作应由孩子自己去做。
2.孩子独立干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他,让他去干别是事。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善始善终的毅力。
3.鼓励孩子,不要因为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而责备埋怨他。否则,孩子会因此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感。
当然,放手是有策略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放手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
首先,放手不是放任。放手是放与不放的交替进行,是精心培养孩子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开放教育思想在具体行动中的体现,并不是孩子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而是完善、引导、鼓励孩子去怎样做,并要高度关注孩子的变化,在恰当时候要一分为二地与孩子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指出缺点,明确方向,鼓励其前进。
其次,放手不是放松。家长放手就是让孩子学会自主,充分发挥孩子的内在潜能,放飞孩子自由的心灵和无限的想象。真正的放手应该是一种艺术,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也犹如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虽然管得不多却非常到位。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的日常言行了如指掌,操作时才可“视而不见”。
再次,放手不是放纵。放手也是对孩子一种自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在自己自由的空间中感受约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肩负责任。要引导孩子辨别是非,做事必须遵守规则,恪守诺言,诚信为本,在实践中加强孩子的规则意识。
四是慢一点给帮助。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刻上去帮忙。有时孩子自己干什么事做不好也会哇哇大叫,但是过两分钟自己就做好了。
五是适当称赞。小孩做事不会很完美,比如孩子收拾玩具,往往会把玩具叮叮咣咣地乱扔进玩具箱,只要她做到了,就要夸她做得好。
有一个叫丹丹的女孩,4岁。丹丹的妈妈可能觉得她是女孩子,有时挺惯着她的。平时在家里,女丹丹若是不小心摔倒了,妈妈绝对是百米冲刺的速度,急匆匆地抱起丹丹,“小心肝”、“小宝贝”地一通叫,本来不怎么哭的孩子被妈妈这么温存着,也觉得自己不知受了多大委屈似的,非要扯开嗓子哭它个昏天黑地不可。而女儿和爸爸单独在一起时,不小心跌倒了,爸爸一般不会去扶她,而是告诉她自己跌倒要自己站起来。她泪眼婆娑地望着我爸爸,但是不理丹丹,丹丹自己觉得好没意思,也就站起来了。然后,爸爸抱着丹丹,大声夸奖:“我们丹丹真勇敢,摔倒了是自己站起来的。”
一句及时简单的夸奖,就激励了丹丹的勇气,也让丹丹知道跌倒了要自己站起来。
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做事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不能善始善终。对此,父母不可视而不见或迁就放任。
军军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干什么事都没有长性。有一段时间要学画画,我们就给他报了班,他学了几个周末就不去了;后来又吵着要学小提琴,并保证好好学,开始表现不错,老师也表扬他,但是不到一个月,又说不好玩,死活不去。他做什么事都这么虎头蛇尾,开始决心很大,干劲很足,但是三天热乎劲儿过去就稀松平常了。
案例中,军军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也有广泛的兴趣,但往往学什么都不能坚持下来,结果什么都没学会。其实,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很多父母也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但孩子的兴趣往往不能持久,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别人的交谈,窗外的声响,做事过程中的障碍或困难等等,都会使孩子扔掉正在做的事情。
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做事专心致志,有始有终。所以说,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父母要关心和指导孩子做事。例如,安排好孩子画画以后,父母不要就此甩手不管,专心去干自己的事,而要时不时地来看孩子画画,加以肯定和指导,并提出新要求。单纯给孩子提供大量图书和玩具,是不够的,即使孩子在独自玩玩具,也需要父母适时作些指导。父母还应该掌握好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如果要求他坚持某种活动的时间过长,或过难,都会使孩子半途而废。
孩子做事不能善始善终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对事情本身缺乏兴趣、缺乏恒心、缺乏责任感、缺乏自信心等等。这时,应当让孩子多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孩子容易获得成功,可以从成功中感受到快乐。认为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利用小孩子的好胜心,可以经常地和他开展竞争比赛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以此去鼓励他坚持把事情做得更好。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当在旁边鼓励孩子,使孩子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
培养孩子做事情能有始有终,父母应该分析自己孩子的个性、原因,然后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这样的习惯。
一是做孩子的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连任的教师,孩子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神观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模仿着、学习着,往往在你还没有觉察的时候,你的言行举止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句俗话:“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那么“上梁必须正”,必须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圆满地完成,做孩子的表率。
二是从严要求,坏的习惯,非严格要求不能矫正;好的行为,非严格要求难以形成、巩固。有的家长兴之所至,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情,起初能坚持督促孩子去做,日后,当孩子不肯做时又轻率迁就,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三是坚持鼓励为主,如果孩子做事中途退缩,不想完成,成人切忌唠叨个没完,或者张口就骂,动手就打,更不要讽刺、挖苦,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致伤害其自尊心。而应细心观察,对于他们产生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使他们产生愉悦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孩子树立坚持完成任务的决心。
四是应重视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培养,自制力就是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动的能力。它表现为既能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各项任务,又能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往往有头无尾,所以,要根据以上特点,从孩子生活习惯方面入手,先提出小的要求,让其通过不大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地学会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完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五是让孩子负一点责任,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不爱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废。针对这些情况,父母应故意把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一个任务交给他,比如,家里喂养了小动物,要求孩子给它们喂食、让孩子去取牛奶等。孩子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责任,也就增加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渐养成了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有一群小鸟,为更好地生存,它们决定飞过太平洋。每只小鸟都找来一截树枝,它们开始远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这样它们就可以停在浮在水面上的树枝稍稍休息而不至于累坏。
一天傍晚,飞了一天的鸟儿们好累,于是纷纷把嘴里的树枝扔到水面,停在水面上休息。突然,水底出现了一条鲨鱼,由于鸟儿们的倒影像一群鱼,所以它慢慢游近鸟群,向它们发起了攻击。鸟儿们纷纷飞起,虽然它们安然无恙,可是由于鲨鱼的捣乱,鸟群急忙飞起来,没有来得及抓起水面的树枝,飘在水面上的树枝被冲散了,有的也被鲨鱼咬断了。鸟群把水面上的树枝寻找回来,可是数目并不够,有的小鸟没有树枝,没有树枝就等于没有休息,这样的话根本飞不过太平洋。于是它们有的把两个树枝拼在一起来承受三只鸟的重量,有的就两只鸟轮流用一截树枝休息。最后,这群鸟儿全部跨越了太平洋。
从这群小鸟的协作中,我们看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集父母、祖父母的关怀于一身:家中一切好吃的东西,孩子优先;好玩的东西任其玩耍,从未有人和他们争抢;遇到事情,即使是不合理的,家长也会谦让。在家庭中,他们常常缺乏交流的同伴,养尊处优,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这无疑助长了他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是一种总是围绕自我进行直觉和判断的意识倾向,表现在交往过程中,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顾及他人,甚至刻意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却很少为别人着想。下面这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家庭,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教育孩子这样团结的精神。
居住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黑人唐纳德夫妇,总共生养了6个女儿。尽管唐纳德和妻子塔丝都十分勤劳,但是,他们的家庭依然十分贫穷,根本没有能力让他们的6个女儿将来都能上大学。
一天,唐纳德的大女儿唐娜放学回来以后突然问母亲说,妈妈,“佣人是什么?”唐娜说,她们学校的白人孩子对她说,他们长大以后要当医生或者当老师,而我长大以后只能当佣人。父亲唐纳德听了以后非常气愤。唐纳德对唐娜说,“你去告诉他们,孩子,就说你长大以后要当博士。”
为了鼓励孩子们刻苦学习,将来真正成为一名博士,唐纳德在一次吃饭的时候让6个女儿在饭桌旁坐下,唐纳德对孩子们说,“听着,孩子们。为了吃饱肚子,我给别人挖地沟,你妈妈给别人当佣人,我们可不希望你们将来也这样。假如你们将来成为博士的话。”孩子们完全明白父亲的意思,她们回答说,“可是,爸爸,要当博士就得上大学。我们上大学的钱从那儿来呢?”唐纳德接着说,“听着,孩子们。只要我们全家人团结合作,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