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业组织经济学
25861800000003

第3章 绪论(3)

在企业改革过程中,股份合作制成为制度创新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相当一部分小型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选择了股份合作制作为企业改革的方向。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倾向性问题,产生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矛盾,而且,对股份合作制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但是,作为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一种尝试,股份合作制受到了政府,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各地的企业改革都大胆突破了所有制的界限,这不仅表现为一部分原先的公有制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实现了所有制多元化,有的转变为混合所有制或非公有制形式,而且更突出地表现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计,到1991年底,全国城乡个体工商户达28QQ多万户,从业人员5500多万人,注册资金25QQ多亿元;私营企业8Q多万户,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注册资金3了00多亿元。私营企业迅速发展的一个突出事例是:1998年2月12日,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发行。该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希望集团旗下的新希望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是私营企业中的佼佼者之一。“新希望”的上市,体现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标志着中国非公有制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实行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多元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资料,到1996年末,我国企业法人实收资本的资本金中,国有资本占511°%,集体资本占215%,外商资本占1Q1%,法人资本占10.8%,个人资本占65%。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政企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基本上已不再对企业的生产、产品定价、物资采购、劳动用工、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等进行直接干预。企业在投资、兼并、实物资产的处置等方面的决策权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说,尽管至今政企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但是,从总体上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已基本上得以落实,企业经营者决策权过小的问题已基本上解决。

90年代中期以来,与企业改革极为密切的金融体制、投资体制以及银企关系也在进行重大改革。目前,中国的银行体制的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中央银行的调控方式也有了较大改进,加大了对金融特别是证券行业的监管和调控力度,采取了一些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并提出了要着手建立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监管三个体系,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在投资体制方面,开始全面推进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度和招标投标制度。股票、基金、债券等多种直接融资方式进一步发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増加。采用国际通行融资方式引进外资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的这些改革使企业改革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在积极发展国内融资和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一些企业还开始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积极开拓海外筹资的渠道。1992年2月21日,第一只B股(真空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1993年,第一只H股在香港上市;后来又有了N股、S股上市,上市地从香港、纽约延伸到伦敦、新加坡,并正在向东京、悉尼的资本市场进军。通过B股、H股等的发行,共计筹得资金135亿美元,差不多占所有内地企业证券市场融资总额的一半。截至1991年12月31日,B股已达101只,H股39只。此外,还有若干只N股和S股。(1)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海外融资,不仅有效地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也为国有企业増强国际竞争力创造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变化

大多数行业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是9Q年代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基本态势的最主要变化之一。近2Q年来,在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性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

在80年代后期以前,中国经济处于“短缺经济”时期。当时,宏观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社会需求大于社会供给。企业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几乎可以不必担心销售问题,因为市场上绝大多数商品都缺货,企业很容易把产品卖出去。那时,国有企业的主要困难是生产动力不足,因为,产品价格由政府管制,企业的工资、奖金也受政府的严格控制,企业多生产未必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制约。因此,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政策意向。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价格逐步放开,企业的自主权越来越大,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但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人工资的大幅度上涨),加之政府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经济从80年代后期进入膨胀时期,直到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一直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从图1一5中我们可以看到:在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中期之间,中国经济经过了一个明显的膨胀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货膨胀率(以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衡量)很高,甚至两度(1988-1989年,1994一1995年)超过了经济増长率,1994年的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高达21.7%。在这一时期,基础广业和基础设施发展的滞后,使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受到阻碍,当时,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经济秩序紊乱,导致企业生产活动难以正常进行,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在9Q年代初的经济膨胀时期,部分工业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就开始转变,尤其是在政府实行反通货膨胀的财政货币从紧政策之后,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了“市场疲软”现象。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1996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平稳増长时期,越来越多的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变得供过于求,大量的生产能力过剩。199了年下半年,根据对全国600余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调查,供不应求的商品仅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1)。在这样的供求态势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増强,外国产品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使国有企业同非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中外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这时,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变成了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许多国有企业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产品销路不畅,库存积压,债务沉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此时,市场竞争力强弱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许多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实际上就是其竞争力不强的反映。

进入90年代以来,为了争取生存和发展,各企业的市场竞争手段花样翻新:价格大战、广告大战、服务竞争、品牌竞争……此起彼伏,愈演愈烈。企业间的商战硝烟弥漫、惊心动魄。而正是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许多产业走向了成熟,突出表现是:质量趋于稳定、价格趋于下降、利润率趋于平均化、规模经济的作用増强、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有些产业的上市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水平迅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成长、壮大起来,成为实力强大的优胜者,并且有可能进一步超常发展;而所有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都日子越来越难过,陷入越来越严重的困难之中。因此,企业间的兼并、收购、重组、破产,成为199了年以来的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全国涉及兼并、破产的企业有298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占70%,涉及资产总额达4155亿元。

总之,市场竞争的加剧,是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之一。不仅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甚至一些在传统上一直垄断经营的产业(如通信业),其进入壁垒也被打破。即使是一些垄断性行业(如铁路运输),也开始感受到替代行业(公路与航空运输)的竞争压力。可以说,产业竞争,包括产业国际竞争,已成为几乎所有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特别是在产业国际竞争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产业集中度过低,企业规模经济差,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国有企业数量太多,平均规模太小,行业分布太分散,因此,有必要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在这方面,政府的具体政策包括:选择1QQQ家重点企业,组织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扶持18Q家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每年向宝钢、海尔、北大方正、华北制药、长虹和江南造船厂等6家企业投入不少于2QQQ万元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力争使它们在2Q1Q年进入世界工业5QQ强。在资金筹措、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力争到20世纪末培育5-1Q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大企业的行列。

随着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不断发生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国工业的行业管理体制孕育着根本性的变革。作为政府直接管理工业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已越来越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许多地方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已相继撤销,中央政府的各行业主管部门也正在酝酿进行彻底的改革。旧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将退出历史舞台,新的行业协调组织将发挥积极作用。而通过大公司、大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来实现产业整合,将成为中国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宏观调控体系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