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加之企业可能已经有欠银行的贷款尚未归还。需要借款的企业告诉银行,它有一个预期盈利很高的项目,只要银行再向它贷款,就可以进行该项目的投资,获得盈利后一定能够归还银行贷款本息。但是,银行怎么能够相信这家企业呢?银行担心:(1)该项目的预期盈利高,那么,风险一定也不小,怎么会有预期盈利率高而风险又很小的投资机会呢?(2)企业可能隐瞒了投资项目的有关信息。所以,银行很难满足企业的贷款申请。除非企业有可靠的财产作抵押,银行提供贷款的行为将十分谨慎。所以,自1998年中国经济増长趋缓,发生通货紧缩现象后,加之银行体制改革强化了银行审批贷款的个人责任之后,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发生了所谓普遍的“惜贷”现象,即银行虽然有资金却轻易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贷款。所以,尽管商业银行的存款额大幅度増长,但贷款额却増长缓慢。中央银行连续多次降低利息率,也未能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也表明,价格机制对实现市场出清的作用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失去效率。
三、市场结构与市场出清
简单的市场出清模型假定价格机制的运行是没有成本的,但在现实经济中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我们考虑到价格机制运行的成本,就有必要来研究非价格机制在实现市场出清过程中的作用(上节中讨论的存货机制就是一种非价格调节机制)。
标准的市场理论实际上暗含着一个假定,即存在一个虚构的“拍卖人”Auctioneer),他无报酬地叫牌报价,调节供求实现市场出清。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只有金融市场和期货市场可能最接近于经济学教科书所描绘的市场机制,而在其他大多数的市场上并不存在叫价的拍卖人,市场运行的方式与教科书所描绘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现实的消费者进入市场必须花费时间成本,如果消费者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购买,则这样的市场对他来说是缺乏效率的。市场的功能不仅是要实现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而且是要以最低的成本来实现交易过程。
由于市场的运行要有成本,也存在效率高低的问题,所以,市场本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产业。这个产业也有其组织结构,一般来说,如果这个产业的组织结构是竞争性的,其效率就可能比较高。即使是证券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一定程度的竞争也比垄断更有效率。因此,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ewYorkStockEx-change)与美国证券交易所(AmericanStockExchange)形成竞争;芝加哥也有相互竞争的两个期货市场,ChicagQMercantileEx-change和ChicagoBoardofTrade。
期货市场是一种有组织的市场,仅仅依靠价格来调节供求,但只有少数产品适合于期货市场交易。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产品的同质性是仅仅由价格机制来进行调节的有组织的市场存在的条件之一。如果产品的差异性很大,消费者在选择生产厂商、购买时间、产品质量和品种上有不同的偏好,那么,仅仅由市场机制来进行调节的有组织的市场就很难运作。产品的差异性越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种等的可选择性要求越高,形成仅仅由价格机制来进行调节的有组织的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果不存在上述有组织的市场,厂商就不可能无代价地发现产品的市场出清价格,它们必须选择其他配置方式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除了拍卖价格(Aucticn-price)机制这种配置方式之外,还有其他各种产品配置方式,可以实现市场出清。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买方搜寻,即购买者在不同的售货厂商之间进行搜寻,了解各厂商所公布的价格。买方的搜寻成本就是市场运行的成本。另一种方式是,由生产厂商雇佣销售人员去了解各个买者的需求。采取这种方式当然很难发现市场出清的价格,但是有可能搞清楚哪些消费者可以获得产品供应,实现产品在各个消费者之间的有效配置。因为,厂商可以了解哪些消费者最需要这种产品,从而决定向哪些消费者供货。例如,在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的时候,价格难以作为产品配置的方式,通常采取直接了解消费需要程度后进行货物配置的发生。
如果考虑到买卖双方的长期关系,价格机制也不再是唯一的供求调节机制了。一旦买卖双方形成长期合同售货关系,价格通常具有较强的刚性,而不会像在短期现货市场上那样价格波动随行就市。买卖双方建立的交易关系时间越长,就越没有必要仅仅靠价格机制来进行供求调节。生产厂商可以通过直接了解买方的需要来进行产品配置,这就代替了拍卖者喊价的市场出清机制。当然,如果买者数量很多,而且,变动很大,不能形成买卖双方的长期关系,生产厂商也难以了解各个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对厂商和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又不高,则还是需要依靠价格作为具备的调节手段来实现市场出清。
可见,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实现市场出清的方式可以不同。例如,市场集中度(市场类型)、消费和生产的时间替代性、产品生产周期、产品的耐用性、供求双方交易关系的持续性等等,都会对市场出清的过程产生影响。
从产品供货方式来分类,可以把产业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订货生产(Produce-to-order),另一种是备货生产(Produce-to-stack)。订货生产的特点是,厂商先取得买方的订单,然后按订单的要求进行生产。备货生产的特点是,厂商先进行生产,持有存货,然后向买者进行销售。备货生产能够更快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并且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进行大量生产。订货生产却可以减少存货成本,而且可以为消费者专门进行设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特殊需要。对于存货生产,更需要采取涨价或降价的方式来达到市场出清。
有些产品,消费者可能持有一定量的存货,也可以通过存货调节的方式来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作出反应。例如,当市场需求量突然増加时,产品供应发生短缺,消费者可以使用自己的存货而暂时减少购买。等到市场供求关系恢复正常时,消费者再増强购买,补偿存货。这样,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减小,市场出清并不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来实现。
有些重要产品,例如粮食、石油等,政府建立有专门的储备机构,有些厂商也从事专门的仓储业务,当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存货吞吐也可以发挥调节作用。
在有些产业,价格一旦确定,在一定时期内不宜变动。但是,厂商在确切了解市场需求情况之前就要进行生产,因此,可能会发生因生产量不足而缺货的情况,这对生产厂商来说是一种很可能发生的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厂商必须多生产一些存货,以备调度。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存货与平均需求量的比率同价格与成本的比率有密切的关系。原因是:价格越高,产品脱销的机会成本就越高;所以,价格越高,就越应该増加存货。如果价格大大高与成本,生产的产量就应该超过平均的需求量。如果价格非常接近于成本,存货与平均需求量的比率就会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常常会发生产品脱销现象。
总之,尽管市场出清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的分析范式,有时,经济学家不加说明地假定市场出清的存在,依此作为理论研究的前提,而且,往往假定价格调节的高度有效性,认为仅仅依靠价格条件就能无障碍地实现市场出清。但是,现实经济与抽象的理论描述有很大的差距。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大量长期存在的市场未出清现象。
四、我国若干产业的市场供求状况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产业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高额利润刺激下的各地竞相上投资项目,投资体制缺乏约束导致的忽视市场风险、为争夺低价原材料而扩大加工能力、中外企业为争夺市场而进行的规模竞争,迅速地増加了产品的供给,而需求的増长明显滞后,使得我国现实经济远离市场出清状态。1998-1999年,价格水平持续下将,也未能使情况有明显改观。
1991年我国棉纺织生产能力就达3882万锭,国家制定了压缩改造1QQQ万锭棉纺锭的目标:一是各省负责压缩5QQ万锭;二是国家贷款压缩改造5QQ万锭,1998年完成此目标。但是,到1995年,棉纺锭总量不但没有压缩,反而増加了3QQ万锭,达到4190万锭。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停产半停产企业超过3Q%,亏损企业占33.6%。棉纺业生产能力盲目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各地大量建设了一批小棉纺厂。过去,由于国内棉花价格低,棉纺织企业生产成本较低,利润较高,棉纺织业又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棉纺织制品出口约占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总额的2/3。受利益驱动,一些部门和地区盲目投资建设小棉纺厂。1991年,我国棉纺织企业9353个,1995年増加到9475个。据统计,1995年全国棉纺锭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7%,约有1/4的生产能力过剩。1996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在建的棉纺项目55个,生产能力为121万锭。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中国纺织总会专家测算出我国棉纺织业最佳经济规模为年生产能力1Q万锭左右。而1995年在建的116个棉纺项目中,5万锭以上的仅3个,其余113个项目的建设规模合计约为19Q万锭,平均每个项目的年生产能力仅为1.8万锭。1995年,全国棉纺生产能力中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40°%,约有1QQQ万锭是需要淘汰的落后设备。无梭织机装备率在我国还不到10°%,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达到了30°%。·
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大关,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钢生产国。目前,我国钢生产能力已达到12300万吨,但生产能力平均利用率仅为81.6°%。1996年,在12个主要钢材品种中,生产能力平均利用率低于10%的有4种,其中轻轨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33.3%,中型材为381%,焊管为38.2%,重轨为50%。1996年底,全国钢材库存达到1795万吨。钢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利益驱动。1992-1993年因钢材价格高,可观的经济利益刺激了各地出现了“小炼钢热”,到1995年,全国炼钢生产规模已经超过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56.2%。但1996年全国29个省、市、区仍在搞炼钢项目,在建大中型项目52个,平均建设规模17万吨,远远低于大中型钢铁企业6Q万吨的规模。在建小型项目31个,平均建设规模3.4万吨。1995年,全国轧钢企业7363个,平均每个地、市有21个,每个县有3.4个。1996年,全国炼钢企业16QQ家,钢产量大于1Q万吨的企业140家,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90°%,其余10°%的产量分散在全国1400多家小钢铁企业,这些小企业的平均规模不足1万吨。
从1994年起,我国钢材市场在出现资料总量供大于求的同时,部分产品供不应求的缺口却很大。如冷轧薄板,我国年产量为374万吨,需求量为75Q万吨,自给率为49.9%。1996年,全国镀锡板消费总量约为70万吨,生产量21万吨,国内生产只能满足需求量的30%。冷轧硅钢片国内生产量为18万吨,进口30万吨,进口量是国内产量的17倍,自给率37.5%。不锈钢板生产量为46万吨,自给率仅为15°%。
我国钢材质量主要缺陷是:成分波动大、性能不稳、钢材尺寸精度不够等。1996年,我国生产的达到国际标准的钢材仅占钢材总量的46.1°%,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标准的占369°%;钢材实物质量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900万吨。在家电中采用的彩涂板,日本进口钢材的废品率为0.5%,而国产钢材高达15%。我国钢生产的工艺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存在相当差距。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除少数设备比较先进外,装备水平一般都是5Q年代和60年代的。这些设备生产的产品不仅不具备竞争力,而且消耗指标居高不下。例如,我国特钢生产吨钢电耗为600千瓦时,吨钢电极消耗为6千克一7千克,而发达国家只为4QQ千瓦时,3.5千克。在电机生产中,我国80%使用的是高耗能的热轧硅钢片,而国外早已淘汰了热轧硅钢片,热轧与冷轧相比每万吨硅钢片一年要多耗电1亿度。
摩托车生产周期短、收益快的特点,加之前几年摩托车业丰厚的利润极大地刺激了投资者的生产欲望。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一哄而上投资摩托车生产,使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在近1Q年的时间内,摩托车产量以年均40%的速度増长。1980年,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年产量仅为49万辆,199Q年増长为96.6万辆,1995年达783.6万辆,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消费大国;1996年产量进一步提高到929.5万辆。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表明,1995年摩托车的现有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616°%,月有5QQ万辆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然而到1995年底,全国摩托车在建项目27个,在建规模4Q8万辆,相当于全年产量的43.9%,势必进一步恶化摩托车生产能力利用率低的问题。1995年摩托车生产厂家189家,其中没有列入国家目录的达50多家。1996年底全国上目录的生产厂家发展到139家。摩托车生产的项目小型化十分严重,平均规模8.5万辆,远未达到摩托车年产2Q万辆的经济规模要求。(1)
1993年开始,微波炉销售每年以4Q%以上的速度増长。1995年,全国微波炉生产能力为259万台,而同年生产量只有100万台,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386°%。微波炉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张是这些年各地追逐利益,大量上马,重复建设积累而成的。最多时,全国拥有80多家微波炉生产企业。经过降价竞争,目前国内只剩30多家,产量呈集中趋势。1995年,微波炉生产前3名厂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1°%,前10家占95%,其他20多家仅占5%。专家认为,微波炉生产的经济规模在2Q万台以上,而我国达到这一规模的只有2家,绝大多数厂家的年生产量不足1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