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海上角逐
25882200000021

第21章 罗马崛起

西方有一句谚语:“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同时还有一句话叫作:“罗马无敌”,这绝非一种文学夸张,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因为如果你通读了罗马史、并且深刻了解罗马的崛起过程的话就能明白为何有这样的感叹了。

罗马在经过王政时期后就进入了共和时代,而罗马的真正崛起的步伐应该从这里开始。自共和制的罗马国家建立后,它就开始了长达700年的征战,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争。罗马从第伯河畔一个小小的城邦逐渐发展成西方世界无以伦比的巨大帝国,先后击败拉丁同盟者、伊达拉里亚人、高卢人(含山内高卢和山外高卢)、萨莫奈人、意大利人、伊庇鲁斯、叙拉古、迦太基、西班牙人、马其顿、科林斯等希腊城邦、条顿人、森布里人、塞琉古、脱勒密埃及、本都、凯尔特人、以色列、帕提亚、萨尔马提亚人。到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在图拉真皇帝时期达到最盛,其面积达173万平方英里,人口达6000万-7000万,均居世界第一位——而所有的这一切这些都是罗马军队用战争和鲜血换来的。

在今天我们总以为罗马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国家,这没错,但从军事和国家实力来看,罗马的军事威力颇为出人意料,因为无论在它早期的王政时代还是共和时代、甚至已经进入帝国时代,它都不具有明显的军事优势,甚至多数时候看起来都是处于劣势——一个国家大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不足为奇,但在长达700年里总能保持一种以少胜多的态势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在这一点上在世界历史上罗马可以说绝无仅有。

现代谁都清楚国家实力是赢得战争的保障,但罗马从一开始就几乎不具有任何优势可言:从天时上讲,罗马城诞生之初,它与周边邻国处于相同的社会条件下,这一时期罗马与周围部落的战争常常以失败告终,但也正是在这时罗马民族奠定了一个基本信条——无论胜败,都要百折不挠,战斗到底;当它开始向外扩张的时候,西地中海南有海上强国迦太基,它不仅强大,而且相当繁荣、富足;罗马的东边则是亚历山大帝国,它当时尽管已经过了鼎盛时期,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之一,是一个陆地霸主;从地利上讲,罗马建在亚平宁半岛上,这是一个平原,毫无天险可依,亚平宁半岛海岸线悠长,这使得罗马总是面临海上威胁;从人种和军事资源来讲,在主要依靠士兵身体素质的年代,罗马人是南欧人种,与日耳曼人相比矮小瘦弱的多;而罗马又并不出产大量的马匹,这就是说罗马不具备大规模发展骑兵的条件,他们只能依靠步兵战阵;从财力上讲,罗马与欧洲其他地方一样,是一个贫瘠的土地,没有储量丰富的金银矿,也不处于主要贸易线上,罗马人无法从贸易中获利;从战略态势来看,罗马无论是在早期还是在帝国时期,它经常几条战线同时作战,有时候甚至处于相当危险的境地,如同盟者战争、萨莫奈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意大利战争、斯巴达克起义等等。所以说,罗马在多数时期与它的对手相比,可以说从来没有决定性的优势——在它最初崛起的时候,它与周边部落实力相当;在布匿战争时,迦太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海上帝国,尽管人口相当于罗马的一半、但在罗马发起挑战的时候迦太基的经济力远超罗马;在东征马其顿时,亚历山大训练出来的马其顿方阵曾经有让罗马军团的战略战术相形见绌;在马略迎击条顿人和森布里人、凯撒北上进攻高卢的时候,罗马军队与众多的蛮族相比没有数量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少得令人吃惊的;而当以步兵为主的罗马军队远征帕提亚的时候,帕提亚草原上波斯人的骑兵部队终于让罗马付出了全军覆没的代价,但总体而言,罗马还是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崛起为一个无与伦比的帝国。

从战争的总体效果来看,罗马的敌人始终没能撼动罗马的根基,而罗马在付出少量代价的同时却总是从地图上抹去一个接一个的国家,在罗马崛起到帝国鼎盛时期,罗马在战争中损失很少,却战果辉煌,如马略击溃森布里人和条顿人的波河之战来说,罗马先后杀死敌人近35万,而罗马军自身损失甚微,而罗马此番征战派出的军团不足5万人。还有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凯撒征服高卢等往往都是以区区数万人的力量赢得战争的彻底胜利,甚至在罗马帝国后期帝国已经腐朽不堪的时候,阿埃丘斯在沙隆之战中仍然顶住了如日中天的匈奴帝国的进攻。即使在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后,东罗马仍然坚守了1000年,顶住了亚洲游牧民族、阿拉伯人疯狂的进攻,以至于汤因比用一种轻蔑的口吻写道:“东罗马帝国的烛火,烧死那几只飞蛾,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了。”这“飞蛾”指的就是被东罗马灭掉的蛮族国家如西哥特、旺达尔等。

罗马帝国何以如此呢?

因为它们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契尔不舍、善于学习。

罗马征服希腊后几乎完全接受了希腊的一切;当攻占马其顿后,他们有学习了马其顿的步兵方阵战术;当他们在与加太基进行海上争霸失败后立即模仿迦太基的战舰建立了一支同样强大的海军;当他们发觉无法用一场战争解决北方蛮族的问题后,他们学会了用“长城”战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不列颠;当他们在帕提亚全军覆没的时候,他们适时地与亚洲握手言和;但他们征服加太基后,他们背信弃义地彻底毁城灭族,这导致加太基整个民族和国家从历史上完全消失——他们总是能凭借一种坚韧的精神找到最有效的对付敌人的办法,因为他们学习,但从不墨守成规;他们发动战争,但从不放弃、从不逃避、从不心慈手软。

归结起来,罗马能成功崛起为一个大帝国尽管有它先天不足的地方,但也并非仅仅是一个奇迹,它仍然符合帝国崛起的规律。

罗马崛起的第一个因素应该归功于它的公民权制度。这个因素在谈论罗马文明的时候往往是被过分强调的,在讨论罗马军事崛起的时候却也往往是被忽略的。罗马的伟大,首先就伟大在这个公民权制度,因为有公民权的人才成为重装步兵,也就是说,作为罗马军团最具战斗力的军人都是罗马公民,他们拥有罗马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就昭示了一个战争原则:罗马公民是在为自己而战,而不是为王公贵族而战,也就是说,他们是战争的最大承受者,也是最大受益者。对军队的战斗力,这往往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与其他国家那种“驱人为兵”有了一个本质的区别。

第二个原因是制度的威力。罗马人没有天然优势可以利用,没有浩瀚的戈壁保护自己、没有成群的马匹组建骑兵,他们没有天然金银矿,他们甚至没有铁矿和炼铁技术,他们是被日尔曼人嘲讽为“意大利矮子”,这并非没有道理,但罗马人建立了严厉的制度——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都是强有力、毫不动摇、不可更改的,人的情绪在冰铁一样的制度面前唯有服从。罗马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确立公民兵制度,到高卢攻陷罗马之后确立国家供给武器的制度;马略时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军事改革;到2世纪以后把军队由步兵为主力逐步转变为以骑兵为主力,罗马军法的严明,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十一抽杀律”和“棍棒死刑”了。——罗马始终能够及时的修正自己的制度使之合乎实际需要。

罗马称雄的第三个原因,是其优越的攻防技术。罗马军队的营盘,号称“能用石头建筑就绝不用其他材料”。而它的攻城能力,更是达到了同期的世界最高水平。在罗马军队面前,没有攻不克的坚城。而罗马扩张到哪里,哪里就矗立起壮丽的城市。

罗马称雄的第四个原因,是由地产奴隶主为主体、大商人为辅助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这是一个颇为适合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且也富有效率,同时却在最高决策层保持了一种帝王和民主融合的独特制度,罗马的王政、共和、帝制三个时期的政治决策制度都是与罗马的发展相匹配,因此罗马没有因为制度而导致内耗——在进行政权更迭的时候发生的战争实际上相当于一种权力优势选择,这如同非洲草原上狮群选择首领一样,尽管残酷,但是一个短暂的选择过程,对罗马长期而言是一种有利而适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