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2594200000002

第2章 秦始皇陵之谜

秦始皇陵是动用了浩大的人力、物力,竭天下之用修筑而成的,历经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任世人艳羡、鄙夷、惊叹、痛骂,逝去已久的人、事、物,有谁能说清它的种种过去。

中国人历来有希望长寿的心态,古代的帝王尤其如此。传说秦始皇曾派人去寻长生不老之药,遗憾的是并没有人能够找到。在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同时,秦始皇还动用全国的财力物力,征发民工70万,修建自己死后的陵墓。从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修建,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为止,长达36年之久。

始皇陵规模宏大,背靠骊山,面临渭水,形势异常雄伟。陵墓地面原有内外两城,内外城之间有角楼、寝殿、便殿。封土堆现有高度76米,底部南北长350米,东西345米,是一个夯土陵丘。今日的陵墓上栽满了石榴树和柿树,四周环绕着两重白杨林带,景色优美。

秦始皇为什么将自己的归宿地选在骊山?一些专家认为,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民间传说也认为,秦始皇是葬在“枕金蹬银”的风水宝地,而骊山的确符合依山傍水“乘风气”的风水观念。此外,秦始皇陵选在这里还与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园葬在临潼以西的芷阳一带有关,作为晚辈的秦始皇陵园选择只能在芷阳以东,这样葬在骊山之旁也就恪守了古人晚辈居东的礼制。

不过也有人指出,将陵址选在骊山北麓恐怕不是秦始皇自己的主意,因为选定陵址时秦始皇才13岁,不太可能是他拿定的主意,这应该是太后与吕不韦的意思。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贡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修筑这样一个大型的工程,所需役力人数是巨大的,有人说他们全是秦国的刑徒,显然人数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有农民、少量的军功地主、以劳役抵债的奴婢及其他不明身份的人。这是十分奢华的陵墓,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修筑秦始皇陵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材料要由四川、湖北等地运输。骊山的河渠本由南向北,为防止河水冲击,保障陵墓安全,需大量的劳役改变河道,使其向东西流,同时骊山上石料缺乏,大量石料需由渭北诸山采运,当时有歌谣:“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千人一唱,万人相钩。”其工程之大可以想像。

根据目前考古调查发掘,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有下列七个特点:一、陵墓有内外两重城垣,呈南北狭长的“回”字形;陵墓近于方形覆斗式,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二、在陵墓西边墓道的一个配房中,埋有成组的车马,既有髹漆木车,又有彩绘的铜御手和铜车马。三、在陵墓西北角的内外城之间,发现有左右饲官的建筑遗址,饲官是陵寝中供给饮食的官。四、内城中心有宏伟壮观的寝殿建筑。五、内城的东北部有一长方形区域,向北有门可以通向外城,向南有门可以通向陵寝,可能是管理陵园的官吏和供奉陵寝的宫女居住的。六、在陵墓内外城的南部以东,有一长条南北向的陪葬墓区,当是一些亲属和大臣的葬地。七、在陵墓东边外城以东1000米处,正当东门大道的北侧,有3个兵马俑从葬坑,组成了面向东方的庞大军阵。

关于秦始皇陵,尚有许多问题我们至今仍不能明白,如秦始皇陵的朝向为什么是正东方?秦始皇陵是否被盗?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到底是什么性质?等等。

后代的帝王大都以面南为尊,而秦始皇陵是坐西向东。为什么会这样?

著名学者杨宽认为:“陵园整个朝向东方,在东方正中设有大道和东门阙,因为按照礼制是以东向为尊的。陵园的东门大道,相当于后世陵园的‘神道’,是整个陵园的主要通道。”“秦始皇创设第一个皇帝的陵园,并不是凭空设计的。他有战国时代各国君王的陵寝作为蓝图”,也是“按当时国都咸阳设计的”。始皇陵的布局“对西汉诸帝陵园发生了直接的影响。西汉陵园的布局有许多方面是沿袭秦的礼制的”。赞同这种说法者都认为,秦汉之际的礼俗决定了陵墓的朝向。《礼仪·士冠礼》云“主人东面答拜,乃宿宾”。《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时,“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都说明,战国到秦汉时期,主人是朝东坐的。秦始皇生前是天下共主,死后的陵墓便理所当然要坐西向东。

有人认为,秦国本偏西隅,建陵向东的目的是为了表示自己征服东方六国的决心。全国统一后,陵还在继续修,但布局朝向没有改变,这主要是为了使自己死后仍能注视着原来的东方六国之地,以防有人东山南起。照笔者看来,这种说法多少有点牵强。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除了要显示雄踞天下的威风之外,也可能因为他仍然在祈求生死轮回,寻求神仙境界。生前无法觅到不死的秘方,死后也要在地下瞻瞩东溟,以求神仙引渡天国。秦始皇为长生不老,出巡到琅琊,命方士求仙取药,派徐福带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并多次亲自出巡,东临碣石,南达会稽,在琅琊、芝罘一带停留,虽多次东巡,仍无法到达日夜思念的仙境。万岁的天子不长寿,结果照样不能违背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还是得病而死。徐福没有回来,仙药也没有求到,秦始皇感到十分遗憾,死后他要面朝东方,求神仙把他引导进天国。

有人发现不仅仅是秦始皇陵,秦国其他墓葬大多也是坐西向东的。考古发掘证实,越是秦国早期的墓葬,几乎全是朝东方向。有学者认为,秦人的祖先来自东方,他们对自己曾经劳动和生活过的地方怀有特殊的感情。然而路途遥远,中间相隔了许多敌对的国家,他们很难回到自己原来的家园,只能死后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叶落归根的感情。

部分人对秦人的祖先来自东方不以为然,认为秦人的祖先来自西方,他们之所以采用头朝西方的葬俗,主要是寓意他们的祖先是从那儿过来的。

也有人认为,甘肃地区曾流行过屈肢葬,这与当地的古文化和某种原始宗教信仰有关。秦人西首向东的葬法,应该与他们的民族特性相关。

地宫是秦始皇陵墓建筑最核心的部分,是放置秦始皇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2000多年来,由于深藏地下,后人对这个神秘的地宫一直缺乏直观的认识、了解,使之成了先秦文化最大的谜团之一。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建造及相关情况,最早的历史文献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录,此后如《汉书·刘向传》等从司马迁处进行了演化:“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在《贾山传》中又说:“死葬乎骊山,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下彻三泉。合采金石,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观游,上成山林。”此后《水经》、《三秦记》、《三辅故事》等书均有记载。

地宫的核心部分叫玄宫,是存放秦始皇尸体的棺椁所在处,也叫椁室。一些学者认为,秦始皇陵的玄宫是一个巨型的石砌周壁的竖穴墓圹,附设有一些回环相连的隧道式别室和墓道耳室。这是一个内部结构由石、砖、木料组成的多级桁架式穹隆顶的群体建筑,与一般陵墓相差不多。地宫大致分为墓室、别室、墓道三个部分,根据探测,秦始皇陵地宫上口范围很大,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面积达25万平方米。

关于地宫,谜团重重,众说纷纭。其中地宫的深度是研究者争议最大的问题。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了地宫的深度:“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在《汉旧仪》一书中也有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50岁生日时,丞相李斯向他报告:“我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连火也点不着了,凿时只听见空空的声音,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当代最大胆的推断出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他们推断地宫的深度约在500~1500米之间。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这个数字难以置信,有人推断地宫的深度至少在50米以上。著名的秦陵考古专家袁仲一先生根据发掘的一口秦代水井,发现当时地下水位距地表深度为16米,而水井处地平面较地宫中心部位低约7米,因此他认为,地宫部位的地下水位距离地表应当在23米左右。相邻地区也有相似的数字可供参考,如1976年至1986年之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陕西咸阳凤翔县附近的秦景公陵墓,这个陵墓的发掘对研究秦始皇陵起到重要的作用。经勘测,秦公大墓深度为24米。

秦始皇陵考古队曾经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在陵墓地宫的东、南、西方向都有厚厚的夯土建筑,夯土建筑最深处位于陵墓的南端,达39.4米,最窄处深度在陵西,为23米。考古专家认为,这是地宫的防水大坝。秦陵地宫南、西、东三面较高,从而推断地宫的深度将低于30米,否则地下水将从高处渗入地宫。秦俑坑的发掘者、考古专家王学理先生在研究始皇陵后得出地宫深度是33.18米,他认为这是高精度的探测结果,应该是可信的。钻探人员曾经在地宫之上进行钻探,深至27米仍然属于当初回填的熟土。

秦始皇陵地宫结构尽管至今仍无法确切地了解,但考古专家们进行了认真地推断。他们认为,竖穴石圹的墓室,其跨度和进深肯定是超巨型的。王学理先生认为墓室底部面积达1.92万平方米,地宫的主体建筑顶部作穹庐形,覆盖在椁室之上,呈天圆地方的格局。

司马迁对地宫的文献记录中,惟一可验证、且已经验证的就是关于水银的记载。上世纪80年代以后,考古工作者曾对秦始皇陵先后进行了两次测试,他们在陵墓封土之上钻眼取土作为地质样品,发现汞含量较高,认为始皇陵地下埋有大量的水银。封土中的汞异常是地宫大量存在的水银挥发造成的,其分布呈有规律的几何形,这证明了司马迁所记载的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内容属实。其实,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弘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以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汞还是剧毒物质,一旦吸入一定浓度的汞气,即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以毒死胆敢闯入的盗墓者。

如果打开秦陵地宫,《史记》中记载的弩弓是否还能发挥作用,这也是人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地宫内安装的弩弓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机关,现在人们并不能确定,但就目前秦俑坑出土的弩弓来看,其弓干和弩臂均较长,材质可能是南山的山桑。

秦始皇陵直接影响了后来封建帝王陵园规划和建筑的模式,这种厚葬的习俗,历代封建帝王无不尊崇。那么,建造如此大规模的工程需要花费多少时间?需要多少人力呢?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1979年,在秦陵封土西部1600米的赵背户村,发掘出当年服役人合葬墓104座,这里的村民都知道当年发掘的情况,他们说挖出的都是堆堆白骨。从赵背户村出土的瓦文可以知道,这些来自山东、河南、江苏、河北的修陵人,就是当年72万人中的一部分。

秦始皇陵以其宏伟的规模、大量价值连城的陪葬品而闻名遐迩,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地宫有没有被破坏呢?

一些人认为,这座精心建造的帝陵并不能使秦始皇在死后仍与生前一样过上帝王生活,反而使帝陵成为贪婪者的目标,历史上曾遭受过多次破坏,其中较大规模的破坏有三次:一次是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中后,曾掘其陵墓,燔烧宫观,30日运物不绝,这是最大的一次破坏。据《晋书》记载,后赵国君石虎时,又一次盗掘了秦陵。到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又经过一次大规模的破坏。所以清代文学家袁枚曾说:“生则张良之锥荆轲刀,死则黄巢掘之项羽烧,居然一坯尚在临潼郊,隆然黄土浮而高……”国民党统治时期,从陵底到陵顶,遍修战沟,有几处挖得特别深,陵顶上还挖了一个很大的坑。

另有一些人认为,秦始皇陵并未被毁,被毁的只是陵园的附属建筑,秦陵地宫并未被盗,它仍在现存的秦始皇陵封土下、兵马俑坑身后一千多米处。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根据陵区周围的含汞量分析,发现地宫中心有大量集中汞的成分,而且分布具有一定规则,这从化学成分分析印证了《史记》中关于墓内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描述。通过对地宫周围水银含量的勘测,考古人员断定地宫依然完好,地宫表面检测出的大片强汞区,成为秦陵地宫尚未被盗的有力证据,如果秦陵有通往地宫的盗洞,水银早已顺盗洞挥发掉。《史记》中明确记载了地宫中有防盗的“机弩矢”,并且能做到“有所穿近者辄射之”,如果秦陵被盗,必然有盗墓者被机弩所伤,但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对此都没有任何记载。再通过对秦陵封土堆的全面探测,只发现有一个盗洞,而且深不到9米,未能接近地宫,整个封土的土层为秦时的原状。总之,地宫的宫墙没有被破坏痕迹,地宫中水银分布有规律,可见秦陵未被盗毁。考古专家的分析给我们带来了一线希望,或许秦始皇仍安然无恙地躺在巨大的棺椁中。如果有朝一日秦陵被发掘,那么,人们就会发现一座灿烂文化艺术宝库,到那时,关于秦始皇陵的所有谜底都将会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