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2594200000038

第38章 清太祖努尔哈赤福陵之谜

努尔哈赤的福陵气势宏伟,庄严肃穆,优雅静谧。雄狮蹲踞陵前,平添了许多威仪。飞檐斗拱,琉璃瓦顶,熠熠生辉。有人说,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的骨灰于天聪三年(1629)奉安于福陵地宫。但也有人说,直到康熙二年(1663)福陵才建造地宫。到底哪一种意见更为准确?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的陵墓,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北郊11公里的丘陵地带,前临浑河,背依天柱山,自南而北地势渐高,殿宇凌云,巍峨壮观,亦称东陵。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缔造者,女真族的杰出领袖,1616年在赫图阿拉即位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在他的努力之下,原本分散的海西、建州、黑龙江等各个部落逐渐统一起来。他创建了八旗制度,使女真的经济、文化有较快的发展,为清朝进兵关内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626年,努尔哈赤因病逝世,终年68岁。

福陵始建于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陵初成,皇太极命人从辽阳东京陵迁自己的母亲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与太祖合葬,同时迁继妃富察氏柩葬。初建的太祖陵十分简陋,清明节皇太极率众为考妣举行了隆重的安葬礼,“以奉安太祖高皇帝梓宫,上率诸贝勒大臣,诣太祖梓宫前,行告祭礼,奠酒、举哀”,“上与诸贝勒亲奉太祖梓宫出殿,诸大臣奉安灵舆,列卤簿,奏乐”。此后派兵守护,这里便成为皇陵禁地,不准闲杂人等到此樵采。天聪八年,又循古代帝王陵墓规制,建寝殿,植松木,置石狮、石马等石像生。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后,尊太祖山陵为福陵。顺治八年(1651),福陵陵区工程基本告峻。后康熙、乾隆多次增建,形成完整的陵园建筑体系。陵园内万松丛翠,大殿凌云,山陵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独具风格。

福陵面积达500余公顷。陵园两侧分布着下马碑、石狮、华表和石牌坊等,十分气派。陵周有土红色墙围绕,中为正红门,门内苍松林立,甬道长近千米,宽整平坦,两旁排列着形象生动的石虎、石人、石马、石骆驼等。一对挺拔耸立的华表上镌刻着鹿、龙、凤等飞禽走兽和游云。进入陵门,地势逐渐升高,一条108级的石阶在苍松之间斗折蛇行,盘山而上。攀上台阶,穿过石桥,迎面便是碑楼。碑楼内竖立着由康熙亲自撰文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文中歌颂了曾祖努尔哈赤开创大清国的丰功伟绩。碑楼北是一座古城堡式的方城,是陵园的主体建筑。城正面有门楼,四角建有角楼,城内正中是隆恩殿三楹,辅以东西殿各五楹,这是谒拜祭祀的场所。康熙、乾隆、嘉庆等多次东巡,曾在此祭奠祖陵。

清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努尔哈赤安葬后,每逢清明节,皇太极都要率领皇家子孙前往福陵扫墓,寄托哀思。祭祀分为大祭、旁祭、小祭和特祭四种。所用物品都有一定规格和数量。顺治年间规定,大祭用牛、羊、猪各1头,献果酒、点香烛、焚帛、祝词、读祝文、行大礼。清中叶以后,清朝统治者为了求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大清统治稳定,进一步扩大了祭祀的规模。大祭祭品增加到牛2头、羊4只、面800斤、油400斤。福陵每年仅祭祀就用银5万两。

方城后的大明楼,也建于天聪三年,面积近300平方米。楼高15米,重檐歇山式楼顶,是陵园里最高的建筑物,内有镌刻满、汉、蒙三种文字的《太祖高皇帝之陵》大石碑。方城后边为宝城,城正中的宝顶呈圆形,其下是地宫。

福陵川水萦绕,高山似拱,幽静肃穆。举目眺望,松柏参天,万树碧翠,殿阁林立,金碧辉煌。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掩映于松海葱郁、蓝天白云之间,极为优美和谐。清人高士奇有诗赞曰:“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福陵建筑群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雕刻精细,富丽堂皇,是我国古代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满族风俗的结晶,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有关福陵,尚有一些谜团需要揭晓。

清朝皇帝除合葬的皇后外,其余妃嫔都另建园寝,甚至死于皇帝之后的皇后,在男尊女卑的制度下,因“卑不动尊”的原则,需另启建皇后陵寝。然而回过头来看一下努尔哈赤的福陵,不但葬了皇后,而且还葬了妃子。一些史学工作者估计,福陵中的妃子可能不只一位。

努尔哈赤一生曾有过十几位妻妾,其中有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氏,二妃均葬入福陵。顺治元年二月,多尔衮以富察氏所生大贝勒莽古尔泰兄妹三人在天聪九年谋逆,将富察氏改葬到福陵外。第三位大妃叶赫纳拉氏虽早年死亡,但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汗位,尊生母为皇太后,谥孝慈高皇后,与努尔哈赤同时安葬地宫。第四位大妃乌拉纳喇氏阿巴亥为生殉,与努尔哈赤一同升遐,合柩入殓,火化后也有可能葬入福陵。当时随同大妃殉葬的还有阿吉根、代因扎二位庶妃。顺治元年(1644)二月,侧妃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明安贝勒女病逝,也未另建园寝,葬到福陵中了。其余诸妃生卒年不详,估计都在努尔哈赤前后死去,也不会单独建陵墓。是否属实,我们只有到了开启福陵地宫的那一天才会知晓谜底。

一般认为天聪三年,太祖努尔哈赤“奉安”福陵地宫。这种说法主要见于《清太宗实录》天聪三年二月条,说皇太极“至山陵,随奉孝慈高皇后梓宫,与太祖高皇帝合葬”。但有人不同意,认为按照清朝陵寝制度,皇帝及皇后陵要随葬香册、香宝(又称“册宝”)。香册是记载皇帝、皇后功业及德行的册文,香宝刻其谥号,均为木制。随葬时要由嗣皇帝亲自送入地宫,在地宫内备有石床陈放。据《清世祖实录》,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庚午,才恭上太祖武皇帝册宝于石座,“上于梓宫前伏地恸哭良久,哀恋,于将闭元宫时始退出”。如果太祖于天聪三年已葬,至此已17年,香册、香宝如何随葬呢?朝鲜国王太子曾多次随皇太极至福陵祭祀,据他说:“所谓墓则构瓦屋三间,前有小门如库间之状,而藏骨于其中云。”瓦屋三间其实是享殿,可以证明太祖的骨灰并没有安放到地宫中,而是寄存在享殿。《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年(1663)九月有改造福陵地宫的记录,至十二月完成,“安奉太祖高皇帝宝宫,设宝座、神牌于享殿”,宝宫就是骨灰罐。毫无疑问,这里的“改造”地宫实是首建地宫的隐饰。故意要把奉安时间提早的原因是《清实录》的作者有意隐讳满族早期习俗和对明清陵寝制度的附会,因为入关后所建造的皇陵都是皇帝生前建陵,死后即葬入地宫,这与清初把宝宫放在享殿的做法完全不同,清政府为了说明他们的典章制度很完美,竭力掩饰在关外时期的一些陋俗,类似方面《清实录》作了不少修饰和篡改。

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也存在着矛盾。前面既说恭上了册宝就算奉安了,但恭上册宝是在顺治元年,却为何又要以康熙二年的改造地宫才算奉安呢?因为两者相差了19年之久。天聪三年造的福陵到底有没有地宫,太祖的骨灰是否奉安地宫,这个谜团相信研究清史的专家会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