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2594200000045

第45章 孝庄太后昭西陵建造之谜

孝庄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清世祖顺治帝的母亲,死后其孙子清圣祖康熙皇帝为她建起了一座暂安奉殿安放梓宫。这座大殿建在东陵大红门外东侧,顺治皇帝孝陵的南面。之后雍正皇帝为她建了方城、明楼、地宫,命名为昭西陵。人们不禁要问:皇太极的昭陵远在沈阳,昭西陵为什么要建在千里之外的东陵?

在东陵大红门外东侧,有座昭西陵,葬着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氏出身于蒙古贵族,13岁那年,在她的兄长吴克善台吉伴送下到达后金,嫁给了皇太极,并先后生育了三个公主。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永福宫庄妃。1638年,庄妃生皇九子福临,即日后的顺治帝。福临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孙玄烨嗣位,尊为太皇太后。死,谥号孝庄,史称孝庄文皇后。

这位孝庄太后,人极其漂亮,又聪明能干,颇有谋略。传说1641年,清军俘获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洪坚决不降,一心打算以身殉国尽忠。皇太极派庄妃穿上汉族服装前去说服,在她的一番劝说下,洪承畴再也守不住坚强意志,第二天就投降了清朝。

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年方6岁的福临即位,皇太极弟多尔衮为摄政王。福临即位后,多尔衮的权势不断扩大。1644年,他率军攻占北京,明朝百官对他山呼万岁,关内外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在这种形势之下,福临的皇位岌岌可危,于是孝庄文皇后按照满族父死则妻其后母,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下嫁给多尔衮。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嫁来笼络和控制多尔衮,巩固福临的地位。这个政治婚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延缓与阻止多尔衮夺位称帝的作用,使多尔衮至死也没有自己登基。

在正史中,孝庄下嫁是没有明确记载的,因此许多人对下嫁之说十分怀疑。但更多的人认为,孝庄下嫁是可能的。南明鲁王大臣张煌言听说这件事后,曾讥笑清廷的悖德乱伦,有《建州宫词》说:“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又说:“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暗示顺治帝不是龙种。因为多尔衮母亲死后,哥哥皇太极收养他在宫中。孝庄进宫时,仅比多尔衮小一岁,难保两人以前没有暧昧关系。多尔衮决定立福临为帝,可能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孝庄是顺治的生母,但她比顺治还多活了20多年,直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才病逝于慈宁宫中,终年75岁。孝庄的陵墓在马兰峪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称为“昭西陵”。那么昭西陵为什么会建在东陵大红门之外?

据《清圣祖实录》,孝庄在临终遗诏中对孙子康熙说:“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奉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安厝,则我心无憾矣。”太宗即皇太极,他的坟在沈阳昭陵。按常例,博尔济吉特氏应安葬在昭陵附近,方尽情理。但她为什么不葬到昭陵呢?难道仅仅是心恋顺治、康熙父子吗?恐怕也不尽然,或许还有另外的原因,而这原因又使她和清室都有难言之苦衷。顺治初年,她以国母之尊,以嫂嫁叔,又成了摄政王多尔衮的老婆。这对满洲贵族来说虽不是惊俗之举,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罕见的事情。多尔衮在世时位极人臣,飞扬跋扈,死后成为众矢之的,被削夺尊号,声名大坏,她自然不愿葬多尔衮。皇太极是她前夫,但她既已嫁小叔子,从伦理和宗教迷信的观点出发,她似乎也无颜葬昭陵,所以只好提出于孝陵近地安葬。

康熙遵照她的遗言,令人模仿她生前居住的地方,初步为孝庄选定了一处临时的安厝梓宫之处,这就是今天的昭西陵所在地。但对于孝庄的万年吉地,仍未能确定,所以称孝庄停灵之处为“暂安奉殿”。

孝庄文皇后生前对于康熙在慈宁宫东侧为她所建的一座宫殿十分喜爱,多次加以称赞。康熙在祖母死后,不顾隆冬严寒,命人务必于第二年四月之前将这座宫殿拆卸开来,再按原样在东陵重建,不得有丝毫损坏。从拆到装,暂安奉殿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建成。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孝庄文皇后暂安于孝陵大红门外东侧。新宫殿五间居中为享殿,其后另建暂安奉殿以安置梓宫。因未能最后定议孝庄是否于此永远安葬,所以未建地宫、宝顶和宝城。

康熙在世时,始终没能解决孝庄的建陵问题,因为事情的确有难度。直到雍正二年(1724),雍正才决定就地为她建陵。由于孝庄暂安于此已经30余年,没有地宫和宝城、宝顶就不成陵寝,雍正想将暂安奉殿改为陵寝,遂命诸王大臣等进行讨论。康亲王冲安议奏说:“圣祖仁皇帝遵奉孝庄文皇后遗旨,奉安暂安奉殿,至今30余年,圣祖仁皇帝福寿康宁,四海生民乐育,诚稀有之吉兆,允宜定为陵寝。”雍正下旨说:“著即择日兴工。”这年十一月初八日,雍正借为康熙皇帝行三周年祀典的机会,诣景陵隆恩殿,以孝庄奉安日期告祭于圣祖仁皇帝。接着他又下令为待改建的暂安奉殿定名,十一月二十七日,诸王大臣等恭拟为昭西陵。

从定名来看,陵墓还是与皇太极在沈阳的昭陵相对,所以叫昭西陵。在清陵中,顺治妃子的孝东陵,雍正皇后的泰东陵,咸丰后妃的定东陵,都在皇帝主陵的附近。惟独昭西陵与昭陵相隔千数百里,夫妻遥遥相望而又不可及,这是清陵中的一个特例。从昭西陵定名与陵址选择在孝陵近地来看,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所以昭西陵的碑文上说:“念太宗之山陵已久,卑不动尊,惟世祖之兆域非遥,母宜从子。”文中不提多尔衮一字,可以想见,这位国母在她后夫去世之后,其处境也是相当微妙的。

昭西陵于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动土兴工,十六日将孝庄文皇后梓宫由暂安奉殿奉移于前面的享殿。陵墓规制主要是仿照孝东陵,起建地宫及方城、明楼,至十二月竣工。十二月初十,孝庄梓宫安奉于地宫内宝床上,并陈设宝册,随后关闭地宫石门。

由于孝庄在清东陵所有入葬人物中辈分最高,按雍正帝的谕旨,前朝和后寝两部分均由两层红墙环绕,还增建了神道碑亭,增设了下马碑,昭西陵的建筑规制,在清朝皇后陵中是等级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