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在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死后他的高陵位置也成了大家讨论不休的话题。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66岁。二月,其长子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生前遗嘱,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自宋朝以来,曹操的墓不见了踪影,之后一种又一种说法出现了。
曹操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前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一位集奸诈狡猾和大智大勇于一身的乱世奸雄。不过这位一代枭雄却是薄葬的忠实提倡者。
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冀州后,突然颁布禁止厚葬的命令。建安二十三年,曹操提出古人葬所一般是挑选十分瘠薄的地方,他为自己选定了寿陵,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他还确定了自己下葬时的一些原则,说只要送终衣服四筐,“题识其上,春秋冬夏,日有不讳,随时以敛”。又说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件也不要。曹操死前,还遗令天下在其葬毕后,全部脱下丧服,大家还是各司其职,不要离开自己原来工作的场所,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坟墓里也不要埋藏金玉珍宝。魏文帝曹丕听从了他的嘱咐,全部照办。曹操提出薄葬的原因,有人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大概是主要的。如果天下安定,国富民实,想必他也不会主动提倡薄葬的。不过对厚葬的悲剧,即陵墓被盗的恐惧大概是薄葬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一个月后,魏文帝曹丕遵嘱将遗体运回邺地安葬。曹操被葬到哪里去了?《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在其生前就已筹建陵墓了,其位置大约在西门豹祠的西面,周围有公卿大臣的陪葬墓。不过邺地西门豹祠实在太多,周围几州都有西门豹祠,要想找到确切的曹操墓显然是有困难的。
后世有人依据晋朝陆机《吊魏武帝文》引的曹操“遗令”“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一语,认为曹操墓就在今临漳县西面的丰乐镇西门豹祠一带。而事实上丰乐镇的西门豹祠建于北齐天保年间,陆机指的肯定不是这里,说不定当时就在附近不远处还有一所西门豹祠。也有人认为陆机引的“遗令”有可能是假的,并不可信。
由于找不到曹操的墓,人们就浮想联翩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冒了出来。后代《舆图备考》、《方舆纪要》等认为,曹操死后害怕后人发掘其陵墓,设立72疑冢,使人真伪难辨,疑冢从临漳县的讲武城起,直至磁州为止,一座座如小山布列。他们强调72座墓中,必有一座埋葬着曹操的尸体。有关专家认为,这种说法的出现大概是从宋代开始的。因为自唐之后,曹操墓园逐渐荒废,陵上没有任何标志,人们只见农田一片,而不知陵墓的真实位置。宋代以后,曹操在人们心目中渐渐成了奸臣的形象,大家都想到了他狡诈的一面,遂有了72疑冢的说法。范成大、俞应符、京镗等人都写有“疑冢诗”。如范成大说疑冢在讲武城外,“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俞应符说:“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用余机到丘垄。”丑化曹操的倾向愈浓烈,72疑冢就更成了他奸诈欺世的罪证。
建国以后,考古专家对这些疑冢进行了调查,发现从晚清以来被老百姓盗掘的这些墓葬,大部分是北魏、北齐时代的王公要人墓,里面皆有尸骨,有的甚至有二至三具。曹操设疑冢的目的是怕后人盗墓,不可能每个墓内都有尸骨。这些墓大多是有墓志的,志石大小虽然不同,但个个都详细介绍了墓主人的姓名、性别、籍贯、年龄、官职、业绩、死亡时间、下葬地点等,其中有齐献武帝第八子、第十一子、安丰王妃冯氏、魏兰陵郡开国吴郡王云州刺史景公等。一些史学家推测,72疑冢可能是曹操生前所设,主要是为了迷惑后人,而北朝的这些王公命妇是“坐享其成”。但也有专家认为,曹操的疑冢其实是宋元人的不经之谈,是值得怀疑的。1988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正式作出结论,长期以来在民间传说是曹操72疑冢的河北磁县古墓群,已查明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是134座,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有人认为,以曹操的智慧,既然能弄出72疑冢迷惑世人,使人不知其葬处,其真墓必定不在其中,而是在另一个人所不知的地方。那么,这第73座墓究竟在何方?有人认为曹操的墓不在地上,而是在漳河的河底。魏文帝颁布过《止临淄侯植求祭先王诏》,内中说:“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既然祭于河上,就有可能墓在河底了。这种说法到了清代就被演绎开了。一本叫《坚瓠续集》的书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均说,在河底发现了曹操冢,不过地点不同,前者说在临漳,后者说在许昌。《坚瓠续集》把此事说得有鼻子有眼:“顺治初,漳河水涸。有捕鱼者见河中有大石板,旁有一隙,窥之黧然,疑其中多鱼,乃由隙入。数十步得一石门,心怪之,出招诸捕鱼者入。初启门,见其中尽美女,或坐或倚或卧,分列两行,有顷俱化为灰委地。内有石床,床上卧一人,冠服,俨如王者,中立一碑,渔人中有识字者就之,则曹操也。众人因跪而斩之,磔裂其尸。诸美人盖生而殉葬者,地气凝结,故如生人,既而漏泄其气,故遽成灰,独操以水银殓,其肌肤尚未朽腐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演义故事,信不信由读者自己决定了。
一种观点认为,唐代以前曹操高陵的具体方位人们是熟知的,根本不是什么历史之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有南朝至唐代内容涉及高陵的诗歌29首,均未谈及墓的真伪问题。1998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了后赵建武十一年(345)鲁潜墓志一方,上有文字云:“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从这块墓志来看,后赵建武年间高陵在地表还有墓园,不然怎么会有“西北角”?曹操虽曾说不封不树,但看上去没有得到彻底的执行。
曹操葬高陵后,有关部门根据汉制在陵上设祭殿。文帝黄初三年(222)的诏书说“高陵上殿屋皆毁坏,车马还厩,及服藏府”。曹丕还约见于禁,派他先北诣邺谒高陵。还让人在陵屋内绘上关羽战败于禁的图画,于禁一见,发怒而病死了。这些事例可知,高陵上确有殿堂,不过不久就被毁坏了,但陵园似乎存在了很长时间,至少当时还有一片树林。《乐府诗集》中所收吟咏高陵的诗歌几乎都写到它的树林。唐太宗也曾在贞观十九年(645)率军征高丽途经邺地,“自为文祭魏太祖”。至少到这个时候,曹操的墓还是人所周知的。《通鉴》胡三省注谈到曹操的高陵在邺城西,并引曹操遗令说:“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唐《元和郡县图志》“相州邺县”条说,魏武帝的西陵在“县西三十里”。元代纳新的《河朔访古记》等说在邺县“西南三十里”。
这种观点认为,曹操的高陵位于邺城西南约30里处,西门豹祠西原上。西门豹祠在安阳县丰乐镇一里处,遗址中有很多汉砖汉瓦当,据考证在曹魏时就已存在,当是曹操所指的西门豹祠。如此,高陵应当在安阳县安丰乡高穴至渔洋一带,高穴村的村名或即因高陵而来,高穴也许是高陵的隐语别名。鲁潜墓北临漳河,其南面不远处即魏武帝陵。这里是一片广阔的农田,正东十四五里处是西门豹祠,此处应是曹操的长眠之地。
有人认为,曹操自己就参加了盗掘东汉帝王陵墓的行动,对前代帝王陵墓种种惨不忍睹的结局不可能不有所惧怕,他在无奈之下做出了薄葬的决定。由于实行简葬,加之陵墓不封不树,又临近漳河,而漳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曹操陵墓很有可能被大水冲毁而不知具体位置了。
近年来,有学者根据《邺乘》、《述异记》、《彰德府志》等书,结合1975年在临漳习文村发现的东汉晚期墓葬实物,得出曹操陵墓位于今河南安阳灵芝村与河北临漳习文村一带的结论。这种观点认为,今灵芝村、习文村一带,恰好在仁寿里西门豹祠之西六七里,周围都是平原,与曹操当年的遗令吻合。灵芝村、习文村一带是当年邺的中心地区,曹操为自己选墓地,不可能选择邺的边远地区。今距习文村北4里、灵芝村西北约6里处有东太平村,原名驼村,是铜驼村的简称。史载曹操陵墓有铜驼,驼村大概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关于曹操陵墓还有一种说法,在曹操的故乡今安徽亳州城南,有一处庞大的曹氏宗族墓群,人称“曹四孤堆”。有关专家认为,这里很有可能是曹操归葬亳州的墓地。
据《亳州志》和《魏书》记载,曹操死的那年,魏文帝曹丕没有去邺城,而是返故里“亲祠谯陵”。这座“谯陵”建在据说是曹操31岁时称疾返里时筑的精舍处。人们猜测,曹操为人奸诈多疑,既为精舍,又称谯陵,很可能是曹操的真实墓葬。这座陵墓在郦道元的《水经注》里也有记述,说当时还残存有庙堂、柱础、碑碣以及对峙的石阙、石马等。
笔者推测,这座陵墓很可能是曹操的家族墓地,由于后人飞黄腾达,在此进行了重新建造,陵墓地下和地上想必都会建有殿堂,摆放许多石刻。至于曹操是否埋在里面,恐怕可能性不大。当然最终结果还需待考古发掘后才能揭晓。
曹操墓究竟在哪里?今天我们仍无法揭开这个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