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时尚“折”学
25995700000022

第22章 饰·品(2)

20世纪30年代-随着有声电影的发明,好莱坞的女影星风靡了整个美国,珍·哈露和玛雷娜·迪特里希等女演员都选用了铂金饰品,这让铂金从此风靡全球。但好久不长,战争打碎了人类的歌舞升平,随着美国被卷入二战,铂金在美国被宣布为战略金属,用于制造武器,并被禁止用来制造首饰。但战争结束之后,铂金迫不及待地再次风行,在1947年的纽约“白色热潮”展览会上,一批珍贵的铂金和钻石首饰被展示——从此以后,铂金与钻石天长地久地成为饰品中的“绝色奢华”。

与铂金钻饰那天外绝响般的奢华相对的,则是彩金,彩金是灿烂的、多变的、更有红尘气息的。人类在黄金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成份可以得到彩金,但要等到科技足够发达的二十世纪,彩金才被大量地生产并用于饰品制造,那些如同彩虹般的、环佩叮当的彩金,与铂金一道美丽了人世的眼睛与财富的心灵。

金饰传奇

劣质银

16世纪之初,西班牙挖险队在南美发现了金矿,在开采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矿物里有一种貌似白银的重金属与黄金伴生,这种叫“铂”的该死金属熔点比白银还高,很难将它们从矿物中提炼出来,这为黄金的生产带来了麻烦。于是,西班牙人将铂当做黄金生产的附生产品加回运回国内,以比白银更低的价钱买给了首饰作坊,这些不老实的工匠们将铂称为“劣质银”,“劣质银”被掺入黄金与白银之中,制造含有“假黄金”“假白银”的饰品出卖,而有些奸商则把它们用于铸造假金币假银币,金融市场因此而大为混乱。

西班牙国金愤怒了,他下令禁止从南美运回这些“劣质银”,并在全国收缴它们,最后,从公众中选出诚实可靠的代表监督船只出海,将这些今天价值连城的铂金全部倾入滚滚波涛之下。

这就是精英与英雄的命运,当他们被公众不认识的时候,只能被歧视与消除。

铂圣杯

最终是饰品业辩认出了铂金的价值,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之后,1788年-为了不被自己的法国对手所超越,另一位铂金狂热分子西班牙国王卡罗斯三世下令弗朗西索·艾罗索制作华丽的铂金圣餐杯,以呈献给教皇比加六世。圣餐杯高为12英尺(30厘米),重达41/2磅(2公斤)。稀有而稳定的铂,被铸为神圣的用具,倒也不失为最佳选择。但这种从劣质银到圣杯的经历,怎么不让人感慨万千?

猫王的铂金戒

从国王教皇,铂金在高高的天穹上闪光,但慢慢地它也成为婚礼的见证。1967年,在拉斯维加斯阿拉丁酒店,猫王艾尔维斯与爱人普里西拉举行了秘密结婚仪式。他们的结婚戒指为铂金制品。如念,铂金成为最主要的结婚戒指和新娘首饰,许多新娘佩戴着铂金首饰说出:“我愿意”。

神的光芒与皇室的荣耀,也会落在铂金钻饰的新娘身上。

K-gold

18K(75%)金加上一些金属元素,就是K-gold 18K时尚金饰,意大利维琴察展览局与世界黄金协会近所来致力于推广这种属于22岁到35岁人的饰品。而香港的周大福、周生生等金行也推波助澜。

在K-gold ,曾出现过经典的“梦游仙境”、“飞跃华丽”、“视觉盛宴”三大设计风格。“梦游仙境”却是捕捉童贞与纯真气息,首饰玲珑精致充满幽默的创意,比如一颗拙状的心型胸饰就让人忍不住淡淡一笑,带着超现实与魔法的味道,这也是成人化的哈利·波特。其中的流行元素包括9·11之后曾广为流行的重生和快乐的符号——蝴蝶、心形、儿童笔触下的事物、精灵小动物。

彩金,将传奇演绎到了每一个爱美的普通人身上……

关山漂泊腰肢细

或许是生来就是多情种子,或许是看过了太多的人世沧桑,每一块钻石总会让我想起一个美人,于是那些钻石就有了生命,追溯着它们在时空中流落之路时,我能够感觉到它们的疼痛或欢乐,寂寞与哀愁。“多情是佛心。”虽然尚未成佛得道,但璀灿的钻石本身就能让我也多情起来。

一个在钻石面前也不曾心动的人,一定是个无情的人。

纳萨克,这颗与“奥尔洛夫”一样来自于古印度神像眼眶的钻石,让我想起了吴伟业《圆圆曲》中的佳人陈圆圆,名钻与美人形像已溶为一体。

纳萨克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马拉他人聚居的一个市镇,马拉他人崇拜印度教中的湿婆神,在一座庙宇的湿婆神像眼中,就镶嵌了这粒巨大的宝石金刚石“纳萨克”,那闪烁着光芒的眼睛,使以残暴毁灭著称的湿婆神看来更为栩栩如生。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英国于1818年打败了马拉他人并占领了纳萨克,军队将这枚大金刚石当作战利品,上缴给印度总督和最高军事指挥官哈斯丁斯侯爵,而侯爵又将金刚石转送给“东印度公司”。公司用古老的琢磨方法,将它制成了一粒重89.2克拉的三角形钻石,命名为“纳萨克”。它的“腰肢”瘦了一次。

后来,拉戴尔布里奇公司对纳萨克再度琢磨,使它的质量大为提高,但仍为三角形,重量减少10克拉左右,磨好之后,1831年这粒钻石售出,但正值经济萧条,仅卖了相当于白送的7200英镑。

1837年纳萨克在伦敦举行的拍卖会上再度卖出,新主人是威斯敏特侯爵一世,他将纳萨克镶在自己的佩剑上,带着它参加过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岁生日的庆典。“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然后纳萨克竟然在侯爵家沉睡了近90年。1926年又落入巴黎珠宝商乔治·莫伯辛之手。

莫伯辛东奔西跑也找不到卖主,欧洲无人愿意购买,美国则要征收高税。后来大名鼎鼎的哈里·温斯顿买下了纳萨克,又请专业工匠进行一次琢磨,使它再次消瘦了一圈,只有43.38克拉,但纳萨克也终于变得完美无缺。又经过了几次转让和1970年的一次拍卖之后,1977年,沙特阿拉伯国王买下了纳萨克。算是给它找到了流离颠沛之后的一个好归宿。

诗曰:“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纳萨克与陈圆圆均是此命!

它的名字就叫“茵多尔”

这是个只有轮廊的钻石故事,当时间的手掌轻轻地从大地上抹过,故事的主人公已经在岁月的烟尘中面目模糊,淡成若有若无的剪影,甚至连故事也飘缈成一声悲情的叹息。而钻石仍旧万古常新,永恒在它的透明与火彩中讲述着昔日的城南旧事。

那依旧是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说——

它只有一个名字,却有两颗钻石,为什么?因为它是一副耳坠,其中一颗重44.62克拉,另一颗重44.17克拉。当然它不是第一流的大钻,如果没有那段爱情,就凭它的重量和无平淡无奇的出身,将会默默无闻下去。哪怕它是非常漂亮的梨形,哪怕它的净度分别为内无瑕和VVS1。

一桩异国婚姻、一次在拍卖会中创下的世界记录成全了它,让它成为世界名钻。

——时间深处还能隐隐约约看到故事的影子,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1926年,印度大君土可奇三世因与舞娘发生奇恋而放弃江山……两年之后,他又娶了西雅图一个金矿主的女儿南茜,这桩异国婚姻格外受人瞩目。而爱情信物,即为土可奇所拥有这副耳坠。因为它象征着爱情,所以,一夜间名声大噪。

而略为反讽的是,它的原石产于印度,此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歌中如是唱,“笑容太甜/泪水太咸/山盟海誓到了最后难免会变……”所有爱情信物到了最后也会变成一声沧凉的叹息:1946年它被一个叫哈利的人买走,又被重新进行切磨,经过哈利三买三出,最后,在l970年苏富比拍卖会上,它以7311764美元的价格被卖出,创下了当时历史上艺术品的最高价格。

不是最大的名钻,却卖出了最好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