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中兴第一名臣成就大事的42种手段
26008100000017

第17章 处世之智(5)

5 为人处世,刚中有柔

曾国藩所讲的“刚柔”也可用“硬悔”来解释。他有这样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同样是一“悔”一“硬”,“柔”中显“刚”,可进可退。

曾国藩认为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不可有所偏废,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强;柔,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退让。在曾国藩的处事之道中,极为推崇刚柔相济。

曾国藩的孙婿,曾纪泽的女婿吴永曾口述一段故事,说明曾国藩刚柔并济的修身之法。这个故事是李鸿章说给吴永听的,应该可靠。李鸿章是这样说的:我的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立世的宝诀。我且讲一条与你听。有一家子,有老翁请了贵客,要留他在家午餐,早间就吩咐儿子前往集市备办稀蔬瓜果。日已过午,还未回家。老翁心慌意急,亲至窗口看望,见离家不远,儿子挑着菜担,在水田上与一个京货担子对着,彼此皆不肯让,就钉住不得过。老翁赶上前,婉语曰:“老哥,我家中有客,待此具餐。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过去,岂不是两便么?”其人曰:“你叫我下水,怎么他下不得呢?”老翁曰:“他身子矮小,水田里恐怕担子浸着湿,坏了食物;你老哥身子高长些,可以不至于沾水。因为这个理由,所以请你避让的。”其人曰:“你这担内,不过是蔬菜果品,就是浸湿,也还可将就用的;我担中都是京广贵货,万一着水,便是一文不值。这担子身份不同,安能叫我让进?”老翁见说不过,乃挺身就近曰:“来,来!然则如此办理,待我老头儿下了水田,你老将货担交与我,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身旁岔过,再将担子奉还,何如?”当即俯身脱履。其人见老翁如此,作意不过,曰:“既老丈如此费事,我就下了水田,让尔担过去。”当即下田避让。他只挺了一挺,一场争吵就此消解。这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

第一条到底“用意何在”,吴永说,他当时听了,“殊不甚明白”,但他“仔细推敲,一般来说,世间无论何事在局外议论呐喊,益处不大,必须亲身加入,挺身负责,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吴永对老翁“躬身入局”加以肯定,算是对故事有较深层的理解。现在有人说,这个故事说明了“心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这又是一种理解。实际上,曾国藩说的“挺”是刚强坚韧的意思,儿子与京货担子钉着,相互僵持,谁也没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老翁看到这种情形婉言相求仍是不行,便亲自下水,却一下解决了问题。他对京货担子的“恕”,和自己委身下人的“忍”,让他最终达成目的。

曾国藩将忍让之道放入他的“经”中,表明他赞同为人处事应刚柔相济,并且说明,有时外表的柔,其实是骨子里的刚的不同表现形式。

那么,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柔呢?曾国藩自有见解:但凡遇到的事是公事,应当刚强,而为了追逐名利,就应谦逊退让;开创家业,应当自强刚毅,而守家业刚应以安乐为上,懂得谦退;为人在外处事待物,应当刚强,在家与妻儿享受时则应以和睦谦让为主。

孔子说:“夫子之道,忍恕而已矣。”曾国藩把“恕”当成自身修养的一项重要标准。“恕”,是对人而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忍”,则是对自己说的,“好汉打掉牙,和血吞之”,便是善于忍。“恕”“忍”,都在“柔”学当中,曾国藩一生刚毅坚强,但又极重以柔克刚。他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只有自柔出,方显英雄本色。

曾国藩所讲的“刚柔”也可用“硬悔”来解释。他有这样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同样是一“悔”一“硬”,“柔”中显“刚”,可进可退。曾国藩一生处事做人以这种思想为准则,终于让他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这种思想更是曾国藩处世修身哲学的自然流露。

曾国藩早年供职翰林院,曾悉心研究《易经》,《易经》中“阴阳消长,刚柔相济”的思想对他深有影响,他的“悔硬”、“柔刚”之学便是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中感悟出来的。他为人处世以“悔”、“硬”相勉,“刚”、“柔”相济,是具有很大的人生哲理的。

曾国藩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处处有善气相逢。如觉我已无愧无作,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

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在外声名显赫,建功立业,另一方又贪图家财万贯,这两者太过于招摇,完全没有谦退的意思,那么这种人,家业、事业都不能长久。

同治九年五月,曾国藩作了一副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这副对联集中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两面性:一面战战兢兢,一面坦坦荡荡;一面悲观主义,一面乐观主义。他在极盛时想到极衰,这种思想引导他:征战生涯中生不忘死,居安思危,遭受屈辱时志不衰减求得荣耀,惨遭失败时发奋图强以求东山再起。这些也是曾国藩对“刚之柔出”的处世之法的思索。

曾国藩初次带兵打仗时,刀光血影,杀人如麻,人们称之为“曾剃头”,这是他人性中刚的一面。大半生一直与太平军交战,历经磨难,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咸丰四年正月中旬,曾国藩奉命出征,所带水师受到太平军痛击,遭到惨败。曾国藩满心沮丧,心里异常难受,灰心,决定跳水自杀,后被属员章寿麟奋身入水救起。战后,曾国藩回到长沙,遭受世人百般嘲笑,他误以为大势已去,极度悲观之下决心在四月初五又一次自戕,幸而塔齐布的捷报打消了他寻死的念头。曾国藩重新振作,埋头再募兵练兵,准备再次发动攻势,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湘军水师“总统”宿汝航克复岳州,取得暂时胜利,八月二十三日湘军克复汉阳,曾国藩以为胜利在望。不料,太平军将领翼王石达开力挽狂澜,咸丰四年二月十七日率兵攻克武昌,曾国藩苦战半年打下的城镇,得而复失,湘军精锐,溃不成军。曾国藩再次自杀不死,黯然逃回南昌,受尽天下人的冷讽热嘲。

曾国藩历经艰难,在困境中崛起,苦心经营,于“柔”中练就了刚的意志,终于壮志得酬,一举攻克天京,成就一番大“功业”。

为人处世就像李鸿章说的那个故事里的老翁一样,老翁的忍让并非示弱,外表的“柔”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刚”的目的,那么一味的“刚”也可暂时抛却,因为这种“柔”并不是骨子里的柔弱。

人生在世不可一味懦弱,但“柔”并非懦弱,一味的“刚”也不是处世的原则,做人应刚柔相济,身处逆境方能自强,得意之时方能自省,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