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为人当自强自立
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说:“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曾国藩幼时家境贫寒,但他不卑不弃,于逆境奋发进取,终于取得成功。
曾国藩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说曾家后代继承了母亲刚强、自立的气质,所以才取得了一些成绩。他的信中对母亲的尊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曾国藩的母亲江氏,嫁入曾家时,曾家一贫如洗,但江氏谨守曾家家训,操持家务克勤克俭,在她的努力下曾家渐渐兴旺发达起来。江氏为人贤淑、孝顺,对年迈的阿公、阿婆照顾得无微不至。阿公晚年身体不好,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江氏毫无怨言,悉心照料。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阿公瘫痪3年时间里,江氏与丈夫照样日夜轮流守护在床边,有时阿公连屎尿都拉在她身上,她并无半点嫌弃的意思。阿公死时连说:“曾家有此媳妇,家门大兴啊!”
曾国藩曾高度赞扬母亲:“曾太夫人来到曾门,事舅姑四十余年,造次必躬,在视必恪,宾祭之仪,百方检饬。”
江氏嫁入曾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尺不寸缕,皆一年拮据。”曾国藩的父亲常常以“人众家贫为虑”,江氏总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劝,或以“谐语以解制苦。”
她常常对丈夫说:“吾家子女虽多,但某业读,某业耕,某业工贾。吾劳于内,诸子劳于外,岂忧贫哉?”
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幼时虽然家境不好,但母亲自强自立,不畏劳苦的精神却深深影响着他。一个人要生存在世上,不能没有任何能力,但千万不能逞能;无能会受人欺负,逞能则祸害自己。
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说:“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曾国藩一生崇尚自强、自立。他说:“人当自强。但是否如沅弟(曾国荃)所说自强者总能比别人略高一筹呢?我不以为然。至于说到一个人的强大,在我看来,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情况。曾子的自反而缩,也就是孟子将仁义和谦虚集于一身的强大,这种强大与孔子告诉弟子仲由的强大,大概可以长久。另一种强大是斗智斗力,这种强大就是逞强或逞能,有因逞强而大兴的,也有因逞能而大败的,如古代的李斯、曹操、董卓、杨素,这些人的智力可以说都是横绝一世的,但是他们的失败祸害也非同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等人都是我们所知道的自封的英雄,但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得以保全终身的。所以,我们在自我修养上求强是可以的,但在逞能狠斗上求强就不行了。由此看来,那些喜欢布施于人的人,就像那些喜欢逞强斗能的人一样,他到底强大还是不强大都是一件尚未可知的事情。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也是君子不屑一顾的方式。”
人之所以逞强斗狠,根本原因在于想通过逞强斗狠来满足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虚荣心理,从中获取优越感,从而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绝对的服从或者尊敬。但是这种优越感的获得往往以压制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也许你在特定的时间、场合、范围内确实征服了别人,但转换了上述条件后你又没有办法征服别人,这个时候,因你以前的所作所为,而激起的抗争越来越大,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最后一时的强大,把你逼进死胡同,身陷万难之地,又找不到可以帮助自己的人。从这点可以看出不追求本性中的自强,而把自强扭曲为逞强,带有这种思想,在人世中是难以立足的。曾国藩认为:平生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强”、“自立”的奋勉精神,但一定要知晓“凡事不能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在他看来,“自强”、“自立”的奋勉精神是极其宝贵的,“人苟能自立,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用兵之道,最贵自立”。
曾国藩以毕生的精力实践着以上信条,曾国藩年少时,一心要取得功名,有所成就,为求自强、自立,从此努力攻读。他26岁攻读二十三史时,曾立誓“每日读十页,间断不孝。”31岁后,每天“早起温经,早饭后读二十三史,下半日阅读诗和古文,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34岁后,“无日不看书,虽万事匆忙,亦不废正业”,“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满20页,多则不论”,“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误而今日补做。”35岁后,不管事务如何繁忙,“然无日不看书”。46岁后更是“性喜读书,每日仍看书数十页”,就算抛开繁忙的军务仍然是坚持看书。60岁后,身体“衰颓日甚”,每日“常思多卧多躺”,甚至公事无法细阅,但是看书未曾间断,不看则此心愈觉不安。
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为求自强自立,一生不断学习加强自己的修为。但是他仍然特别反对逞强,他一生为官,且位高权重,从未以此压制伤害别人,反而鼓励别人自强自立,也特别看重自强自立的人,厌弃逞强好胜的人。
曾国有一好友,叫罗泽南,幼时家境十分贫寒,却能发愤好学。家贫没钱买油点灯,罗泽南就借着月光读书,疲倦时,便在屋外露宿直到天明。他的道德学问,在当地为人所称道。罗泽南年轻时,连遭不幸,丧母、丧兄嫂接着又连丧三子。他的妻子连哭三子之丧,双眼完全失明。
罗泽南遭此打击,并未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曾国藩十分敬重他,称他为家乡的颜渊。罗泽南后来以儒生身份带兵征战,名扬天下。
曾国藩常说,一个人的自强,应该是在自修处求强。追求的不应是在他人面前有优越感,而是不断超越自我。这样就不会对他人形成威胁或伤害,也就不会存在征服与反抗的持久矛盾。因为,我们要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在提高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内心会产生许多的抗争,这些抗争就是旧我对新我的反抗;这些抗争,有时会让自己更加坚强,更坚决地征服自我。在新我与旧我的交替过程中,恶行得以消除,善举得以发扬,善举并在此过程不断前行。到了一定的程度,自己就会因为不断的自修,而完善和强大起来,这样的强大就是曾子、孟子和孔子告知仲由的强大。是每一个有德识的人要尽力珍惜、保持和追求的。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处处可见,以自修求自强,以自强求自立,自强而又不逞强的方方面面。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曾国藩出身寒微,历经千辛万苦,在逆境中奋起,求得自强。此后大半生从未一天放弃自修,加强自己对自强的理解,在他看来自强应是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人自强后不应逞强,因为逞强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伤害上的。他做到了这一点,也用毕生的言行实践着这一人生理想。
人立于世,必当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