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牛虻》是英国女小说家伏尼契的代表作,1897年在伦敦出版。它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的殖民统治为背景,展现意大利的爱国者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所进行的革命活动。
作品的主人公牛虻,原名亚瑟。他出身于意大利的一个富商家庭,是母亲葛兰第斯的私生子。母亲死后,他受到比萨神学院院长蒙太尼里神父的爱抚和教养。后来参加了青年意大利党,秘密从事革命活动。蒙太尼里发现了他的活动,曾经加以劝阻,但未能动摇他的决心。当蒙太尼里被调到罗马当主教后,新任院长卡尔狄成了他的忏悔神父。一次,在卡尔狄神父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时无意泄露了自己和别人的党员身份,当天夜里,他和青年意大利党领导人波拉便被逮捕。出狱后,他心爱的女友琼玛误以为他出卖了革命战友,与之断绝了联系。这时,他又得知自己最崇拜的蒙太尼里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双重打击使亚瑟认清了教会的阴险与虚伪。于是他佯装自杀,悄然乘船前往南美,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南美,艰苦的生活把他磨练成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13年后,亚瑟隐姓埋名,重返祖国,从事革命工作。他常以“牛虻”为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和批判天主教会与反动当局。同时,他还秘密组织武装起义。但在起义准备过程中,不幸被捕。被捕后,敌人威胁他,蒙太尼里劝诱他,都未能得逞。牛虻在同伴的帮助下准备越狱,但因旧病复发没有成功,最终英勇就义。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牛虻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虚伪而又反动的天主教会。在艺术表现上,小说作者擅长于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严密的结构和巧妙的穿插。此小说自发表以来,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感人的英雄形象,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中国和前苏联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尤其受到进步青年的喜爱。
《牛虻》有力地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和欺骗性,《牛虻》表现出来的为民族、为集体利益而献身的忘我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鼓舞了包括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卓娅在内的各国青年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