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美术卷)
26178800000003

第3章 美术教师成长的内容和方式

美术教师的成长主要是基于课堂和教学实际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从而获得专业发展。

一、问题发现——艺术教师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一般过程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拟方案—实施尝试—反馈评价—总结”,而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来作为研究的内容,一般来说,问题的提出应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问题本身是否构成问题,二是问题本身是否有研究价值,三是问题能否通过研究得以解决。这几点是研究的基础,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避免“无的放矢”、为研究而研究以及浪费人力物力精力等做无价值劳动的情况。

那么,怎样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主题呢?

可以通过事件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反思自己艺术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及时整理当时的感受、触动和困惑,用新的课程观念和教育理想与自己的实践相对照,或将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的经验进行比较,也可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以此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内容。

如在美术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如何落实和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文化素养、教学手段?

2.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3.美术教学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如何突破?

4.如何理解学科和学科能力?美术学科能力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5.美术学科的能力发展、知识技能如何落实?

6.什么是美术课的教学目标?美术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7.如何根据目标制定教学任务,克服随意性?

8.在美术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9.如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10.如何根据个人所长选择教学策略?

11.如何进行思维训练?

12.“多不等于丰富”,美术课如何组织教学内容?

13.活动配置怎样与内容相容?

14.活动安排怎样与容量的难度、强度相适?

15.如何巧用媒体?

16.美术课如何发挥示范的作用?

17.如何对教师进行评价?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18.美术课怎样科学地安排训练?

19.美术课程如何落实校本化实施?

……

发现问题以后,可对问题进行分析:这个问题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长期的还是临时的?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前是怎样应对的,效果如何?不足之处是什么?打算怎样做?根据是什么?研究的范围是什么?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足是什么?需要哪些帮助?自己做了哪些准备?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去研究?怎样清晰地表达?研究范围如何确定?……

二、行为改进——典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问题1:简单相加。在课堂观察中有的教师简单地将艺术课上成“1 1=2”的模式,将“音乐”、“美术”知识技能简单相加进行教学,忽视了艺术课程中艺术的元素、艺术的语言、艺术的法则的整体领悟和学习,忽略了文化的渗透,审美修养的养成,艺术评论和鉴赏能力的提高等,导致教学出现“拼盘”、“大杂烩”和“蜻蜓点水”等现象,使艺术课失去了它内在的综合价值;有的老师则人为地将艺术课进行机械分割,即把艺术教材中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部分割开来,进行单一的枯燥的知识技能教学,没有实现艺术课程“整合”、“融合”的要求,使艺术课程的实施走入了困境。

教师的探索:

开展群众性的学生戏剧展演活动。戏剧领域的教学是体现综合艺术课程最好的板块。在戏剧教学中,不仅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得到提到,也加强了艺术教师之间的合作。如“让梦飞起来——艺术课程戏剧教学展演”活动,由音乐老师指导排演、配乐等,由美术老师指导道具、舞美、化妆等,本着节约、有效的原则,与孩子们一起创作出短而精的儿童剧,从开始选材到最后演出,学生都积极投入,非常喜欢,乐于参与,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艺术课。

如在《鸭子骑车记》儿童剧排练活动中,艺术老师不再盲目学习对方的技能,也一改往日音乐、美术老师单打独斗的作风,积极协作。音乐专业的王老师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亲自动手制作头饰,而是担起了排演、音效的重任,融入了生动有趣的歌舞表演,颇具百老汇的风范。而美术专业的刘老师也知道指导这么新颖的儿童剧不是她的专长,她便利用艺术课来制作面具头饰,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道具,包括树、房子和栅栏。学生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头饰,会更加珍惜,表演起来也会更加投入。刘老师更多的是协调沟通,甚至是动员整个艺术组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分配任务,大力合作,随时为对方提出好的建议,共同改进。学校行政也非常重视他们的艺术活动,不遗余力支持他们。老师们说:“别说学生,就连我们自己都想参加他们的演出,哪怕是演个一动不动、没有台词的道具。”

问题2:畏难情绪。从教师访谈中了解到,新的艺术教师只经历了短暂的培训,他们在教材的认识程度、课程的把握程度上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老艺术教师旧有的教学观念产生的惯性还在;艺术课程实施需要综合型人才,但音、美教师专业技能的现有水平,给综合教学带来一定的限制和阻力,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同时艺术课程的实施也碰到了很多其他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方方面面的压力,有的老师感到困惑,有畏难思想;有的老师不理解,有排斥情绪;还有的老师不参与,有反对言论。

教师的探索:

抓常规教研活动,建立艺术教师团队。如分片分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开展“协作式备课”方式,在提高个人艺术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同时,倡导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艺术教师分不同的小组将相同的内容设计成完全不同的教学结构,研究分析“同课异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的效果,实现艺术课程多方位、多渠道切入教学,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为加强艺术教师的相互交流,促进艺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艺术教师中开展“1 1师徒结对”的传、帮、带活动。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艺术教师与艺术骨干教师或老教师结成“1 1”师徒,师徒共同学习,相互帮助。

问题3:条件有限。由于艺术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多、门类广,对教学条件和资源要求提高了,而实际情况是艺术课程相对其他主流课程仍然不被重视,相比而言,管理层热情减退,学校投入不大,与艺术课程相关的设备设施和资源比如艺术教室、器材、配套资源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当地的博物馆、艺术馆等硬件不足,特别是农村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专业支持不大,教师素质不全,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合作少,学生人数偏多,特别是中学教师感觉课程的实施困难更大。

教师的探索:

开发美术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当地的艺术课程资源。农村地域宽广,山青水秀,民俗风情浓厚,蕴涵着极其丰富而宝贵的艺术资源;民间艺术既是宝贵的艺术课程资源,也是重要的传统文化,可把民间剪纸艺人,二胡、笛子高手或京剧爱好者请到课堂里来,或给学生表演,或给学生谈学习之道,或教孩子们学习。这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学生的感受非常深刻而且效果也非常好。教师应根据学校特点和个人特长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推进艺术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中岭艺术教师在校本艺术课程开发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他们成立了舞狮组、笛子组、泥塑组、雕刻组,给学生们学习艺术拓展了空间,他们并且将学生的作品、表演拍成照片,制成宣传栏,让学生欣赏、评价,使他们的艺术视野、艺术实践活动得到了拓展;为拓宽艺术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当地周边的艺术教育场所进行艺术教育,艺术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省市博物馆主办的各种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听音乐会,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

问题4:缺乏创意。在课例研讨中,一些美术教师的教学仍然缺乏个性和创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自主、合作、探索性的学习,经常会走老路,不能很好地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有的美术教师仍然难以摆脱“教”的作法,没有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开发潜能、发挥创意;另一种现象则相反,课堂上教师变“满堂灌”为“满堂问”,学生的回答没有遵循老师的“预设”就“誓不罢休”,同样也“绑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的艺术课堂上盲目、无效的活动占据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教师的探索:

营造多类艺术能力形成的生态环境:(1)通过实物、音乐、画面、角色表演等创设愉悦和谐的艺术情境。例如《小雨沙沙》一课,老师用壶喷水制造春雨的意境,用多媒体呈现春天的美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春天春雨的意境,聆听春雨的声音,使他们马上融进春天的怀抱,不自觉地歌唱春天,描绘春天。(2)为了加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等发展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和能力。如《好妈妈》一课,老师将学生家长请到艺术课堂上来,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在充满爱和情感的氛围中用唱歌、绘画的艺术形式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爱。(3)广泛吸取各种艺术历史文化的营养,如经常主动和家长配合,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参观各种展览,到音乐厅听各种音乐会等。(4)围绕人文主题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形成艺术能力。《小鸟的家》一课中,一个学生画了一幅画,画中小鸟的眼泪变成“泪雨”,滴在伐木者的机器烟囱里,他说:“小鸟想让机器变坏,人类就不会破坏它们的家了。”(5)让孩子们在良好的学校艺术氛围中得到熏陶。如农民工子弟学校——民主西街小学的艺术老师杨一平年过半百,身体欠佳,但他凭着对艺术的执著和对孩子的爱心,做到了“艺术教学要关注困难生,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艺术的魅力”,利用最经济的办法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她的精心设计下,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用画框展出了学生的美术作品。如果你路过该校的艺术教室,不时能听到各种乐器发出的动听声音,这是学生在李红最老师的艺术课上拿用树叶、花草、藤条自制的乐器弹奏出的优美旋律。这所简陋而窄小的学校笼罩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6)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如《多彩的面具》一课执教者刘老师说:“课前我与孩子们一起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信息,将课题定位为‘奇异的面具’,外形、五官抓住这个‘奇’字,再加上鲜艳的色彩,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制作方法则轻轻带过,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创作。由于课前准备做得充分,孩子们准备了许多材料,加上课堂上大量的信息,强烈的视觉刺激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创作灵感,孩子们的作品出乎我的意料,极富创意,孩子们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参加狂欢舞会,玩得可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