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26191200000026

第26章 人格论——行为章(9)

经历是亲身的体验,阅历是间接的模仿体验——知道某一种状态存在,幻想则完全在于自己大脑的认知重组——自我创新。我们的行为被意识目标“期望”左右着,很多过程性行为是没有明确反馈结果的行为,比如学习中的“开夜车”。大家都在开夜车没日没夜地学习,题海战术,但效果如何却没有及时性检测反馈,是投入过量还是投入不及都没有可以衡量的标准,更多的是无暇衡量,很多人都在做着,仅是朝向一个期望“奋力”的行动着,完全是只问过程不问结果的“风险投入”行为。从这个角度评价,多数人是自己人生价值的风险投资家。

71、主题一句话最初,人类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一直是人类乃及所有生命学习的主要方式。后来有了“浓缩知识的间接学习”方式——学校机构的建立,人们便将直接学习忽略。人的行为是刺激反应递级完成的结果。

【班杜拉的理论检验了在内在事件、环境和行为间的相互作用;行为主义把自己的研究局限在可观察事件中,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模式强调了如期望、预期结果等这样的内在特点;行为主义者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新行为的获得,而班杜拉的理论加入了观察学习。同时,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对行为主义所详尽阐述的基本概念也并不否认。】

——人格科学班杜拉的研究是对行为主义理论应用的细节化研究表现,期望、预期结果等都是刺激反应过程中的内容及表象。而观察学习的理论,是强调以生物的意识活动为主的刺激反应模式,或者概括为刺激反应体验模式间接形成的方式,不是个体的亲身经历体验学习,而是通过对“意识经验”的认知理解达到行为观念的建构。他人的体验虽然可以间接获取,但仍需要个体实践才能更好转化为属于个体的自主观念集合的组成部分,否则完成不了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内化建构——理论可以指导但不能完全代替实践体验的转化。

所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人类总结指导行为优化理论的精炼性、代表性,也不否认理论相对现实不断变化发展特点表现出的暂时性,并指出根据时事差异变通应用理论指导的方式,通过实践既是检验真理当前的科学性,同时也是通过实践修正理论存在的滞后性。以实践检验真理,是典型的将间接经验转化为个体自主理念的行动学习方式,这一过程既存在学习间接经验的过程,也存在实践中自我发现的直接经验过程。

并不是行动实践学习方式的效果总是最突出的。对普通人来说,应用行动实践学习方式收效最好;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阅读领悟式间接学习和行动实践直接学习的效果,不是通过方式的差异所能简单判定的。因为任何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都不存在仅仅使用单一的学习方式,而是间接和直接经历学习互相使用,每个人学习方式选择的特点仅是对某一种方式倾向的多少有所差异。善于将间接学习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使间接学习和直接学习最大的融合,这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的善于学习。

学习行为本身是个体机制的一种机能表现,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学习能力——简称“学习力”。

学习力不是简单的限定为学习的过程,因为实践本身就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学习力重点所指的是个体对两种(直、间接)学习方式的协调性使用及学习所带来的实际成果。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觉意识”甚至刻意关注自我学习过程中两种学习方式的协调。但学习力的差异,并不是通过有意协调两种学习方式就可以完全弥补不足,学习深受个体生理性脑机制及学习表现出的品质限制的。具体地说,学习力是受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得以体现的。个体的智力所表现出的领悟力、接受力、策略都对学习的效应产生巨大差异影响,个体的毅力、恒心、行动力等非智力因素同样对学习力产生决定性作用,学习力的强弱就只有通过个体的生存状态客观评定了——可以说,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测个体学习力强弱的最好工具。

非实践方式的间接学习,是间接的体验,在个体的神经系统中,体现为模糊的“虚拟刺激反应”事件重现过程,表现为诱发个体刺激反应的模拟体验。因为间接学习依赖的信息,相对影响事件实际发生现场的信息来说是大大缺失,最大的缺失是失去情景感和一些被描述主体主观忽略的重要信息等等。这些都是造成间接学习效果薄弱的客观原因。虽然现代技术有很多方式再现过去,但也是“再现编导的主体”主观臆想重新加工“再创造的结果”。间接地模拟体验可以形象地打个比方,如同常说的“杀鸡给猴看”行为模式“塑成”方式,人的间接学习是“别人家在竞争中你死我活,自己是旁观者”,善于“旁观”的人间接学习力就强,间接学习信息给予自我刺激引起的反应就更有价值。

刺激和反应是一组辨证存在的概念:观察到的一切都是刺激的信号,感受到的一切都是反应的结果。分析的视角不同,刺激和反应所指的对象不同。反应不仅可以指个体行为反应,反应是对刺激的逐级加工的结果。如声音的刺激传到耳鼓,在耳鼓中初步加工反应为声音神经传播信号,耳鼓继续向大脑中枢传递,反应生成的信号成为下一步神经机制加工的刺激信号。

简单地说,人与环境交互信号的刺激和反应状态是相对存在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并且是相互转化的。把信号区分为刺激和反应的属性或者类别,是为了认知分析神经机制活动的各类机能,是选定一个矛盾视角认知分析的方式。如我们可以将外界的环境对个体作用的传递信号看做刺激,个体相应发生的行为信号则看做反应,也可以将人类行为作用于环境的信号看做是刺激,环境相应产生的信号则被看做是反应;这是较宏观的分析视角。或者对神经机制系统传递神经信息过程做微观分析:初级刺激被初级机制加工为初级反应,初级反应的信号刺激于二级神经加工机制发生二级反应,二级反应作用于后一级机制……刺激和反应总是联系着,形式上环环相扣,依存转化,循环往复无穷尽。刺激和反应的名称,仅是人类为便于分析交互行为信号发生,根据不同视角、不同行为发生层次所确定的标识。

72、主题一句话行为的塑造需要“行为的镜子”,内省和外督促都是实现自我行为调控的有效途径。但事实上,我们是自己的盲人。

【自我监控法的一个好处是,观察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有治疗作用。例如,患者被迫去关注自己吃了多少或吸多少烟,有时甚至会在治疗还没开始的前几周的观察期里就会对这些行为有改善效果。(Mahoney和Amkoft.1979)】

——人格科学自我监控是通过增加自我观察的信息,诱发加强个体自省的心理活动,实现自主调控的目的。

内省是人类普遍拥有的自主行为调控的常用方式。来自于外界对自我行为的调控,个体相对被动些,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外界要我怎么做),来自于自主观察或者为自主需要的自主调控,个体行为表现相对主动些,是自觉自愿的(是我觉得怎么做)。对内省的使用莫过于孔子,孔子说,我每日三省吾身……可见,个体身心行为表现,很多为自主所不能觉察或不能及时觉察到的。

没有及时地觉察或觉察的忽略,导致行为发展反馈系统的残缺,摄取信息的遗失导致评价反应的不完善,使行为表现出脱离客观较多的主观性,表现出行为主、客观的不协调,更可能表现出脱离环境存在的极端自主的产生。我们都是通过外界的“镜子”看到自己的行为状态及结果,最近距离的自我行为我们无法看到——没有镜子你竟然无法知道自己走路的样式(当然,也并不是对自己一无所知,行为的决策和自我感受是个体了解最多的部分。再者还有潜意识指导下的行为部分也不能为自己了解)。遗憾的是,我们行为的外界镜子不是那么容易给我们应有的信息,出于各种原因,很多“我”的信息被“他人或外界环境的镜子”过滤隐藏、变异或者忽略了,使我们丧失有价值的认识自我的信息;并且,因为我们自身的认知能力及人格特征原因,虽然外界他人的镜子反馈了“我”行为有价值的信息,但是我们或感知不到,或予以忽略,或理解不透等,都导致我们的行为因为缺乏客观反馈评价,表现出行为发展的不适应,如同方向混乱的车船、脱缰的野马,拥有较大的张扬、任性自我的同时,失去了于生存环境的协调能力及有效改善自我生存环境的能力。明智的人在于有自知之明,一代帝王唐太宗因失去魏征而痛惜“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识兴衰”,可见“人镜”的重要。

73、主题一句话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行为的人为定向塑造,是人类对生命行为拥有更大控制能力的重要“工具”。

【传统行为主义确定了两种基本条件反射:当一个新异刺激与一个已经存在了的刺激-反应联系配对出现时,就产生了经典条件反射,当行为后面跟随着强化或者惩罚时,就出现操作条件反射。】

——人格科学这句话说明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命名的区别。

任何行为都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简单条件反射的叠加组合,不管组合得多么复杂,刺激-反应这一生命活动基本的程序是一致的。之所以加上经典和操作予以区别,实质是强调人为的行为控制作用——这也是行为主义发现在应用领域的最大价值。

但是,不管是人为还是非人为的条件反射,行为的发生都遵循刺激-反应的活动程序,区别在行为成效主体的差异,行为发生的奖惩原因或者动力需要并无本质区别。如同样是自行车比赛,几个朋友非正式的比赛,行为的反馈成效主体就是谁取得了胜利,成败在于比赛的名次;而正式比赛,有奖杯、有观众给予的荣誉、有奖金等比赛延伸的社会化结果,行为的反馈成效主体就被多样化了,存在很多变数——首先,行为得以继续的反馈成效主体不再仅是比赛的名次,还有奖杯奖金;其次,比赛的荣誉等其他因素会影响反馈成效的主体存在,有的以奖金为目的,有的以名次为目的,有的以参与为目的,有的以毅力展示为目的(坚持到最后的毅力表现)等。由此看来,经典和操作限定的区别在于强调条件反射形成的稳定性和时效性:经典条件反射形成于生命延续的过程中,表现出类似于“本能”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操作性条件反射则形成于当前刺激,表现出类似于“习得”的波动性和暂时性。同时,强调经典和操作的意义,还在于强调人为的对刺激反射形成的控制、也就是行为塑成方法的应用。

74、主题一句话身心行为是同步的,即使非期望的行为,也是心理行为的结果,心理的矛盾也必然通过行为的矛盾表现出来。

【阿尔波特·班杜拉提出,内部状态、环境和行为三者是相互作用的。人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人的思维是有目的并定向于未来的。班杜拉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加入了这样的概念: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但人是否会表现出通过这种学习获得的行为,取决于对奖励或惩罚的预期。】

——人格科学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仅是人类学习机制中原始的模仿学习体现,属于简单的刺激反应结果。

人类学习是建构自我的过程,行为依托于建构的自我,这使人类行为的学习和表现出现更多的可能,不再约束于简单的奖励和惩罚结果。如果将内部状态和行为分开,并与环境并列观察,是一种模糊认知的角度。个体的心理(内部状态)和行为是同步一致的,是存在的统一体,如果将这二者并列于环境,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于将心理和行为分离,等于将主体甲分成两个子体与另外并列的一个主体乙对等研究,是将甲部分和乙整体对比,必然表现为认知概念外延和内涵的模糊。

从另一方面来说,习得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习得的是全新的行为,很多习得行为是个体具备优秀的再现潜质,外界的奖励和惩罚仅是促进行为塑成的一个方面,影响个体某一行为产生的条件是多样的,遗传、自主性、外界刺激效果等等,不是单方面制约的结果。

75、主题一句话行为原理四命题关于C‐F(刺激-反应)的四个命题:生命个体有对刺激的自主存在需求(适当选择趋向)和调控反应的能力(最大利益原则)。个体的健康在于刺激反应回路的良性运转,个体的差异在于刺激反应回路的效能差异。

第一命题:隔绝生命个体某一机能发展需求的刺激,这一机能遗传的反应潜能趋于退化消失,从而使这一生命个体相对其他个体表现出这一机能的残缺。如不予其光则目将不明,不予其光则不见其色。

意义:个体遗传的机能及发展性机能的挖掘形成,需要必要的刺激——个体机能发展有对刺激的主动需求,个体机能有成长及提升发展的需要。

第二命题:客观存在的刺激施加于个体是多样、无法控制的(在一定程度上),“不适”的刺激导致个体机能的不良反应,个体产生“不适的行为状态”,降低自我生存价值及生活质量。

意义:机能的低能反应能力导致个体低价值感和低的生活质量,低机能反应源于不适刺激不良反应的积累(心疾之源、低能之本)。

第三命题:客观刺激虽然多样,但个体的反应有自主调控回路的效能。面对不适刺激,个体机能可以主动趋向自我接纳性转化,优化反应回路,个体自身从根本上提升了生存发展的机能水平。

意义:个体机能应对刺激的自主适应能动性(对反应自主优化调控的能力),是个体机能差异的原因之一,更是个体机能适应性提升可能空间存在的依托。

第四命题:能使刺激反应回路强化的刺激是显效发展性刺激,通常产生经验反应,伴随较明显的体验感受(含情感体验)。刺激反应的回路可以被正向(预期目标)强化,也可被变向(非预期目标)强化,选择合适的刺激施与个体,个体机能会产生预料或预期目标的反应。

意义:对个体机能的发展,可以通过提供预期反应相对应的“适当”显效刺激,从而使个体刺激-反应回路向预期目标发展。优化社会环境、优化个体自主机能,是社会人提升存在状态的内外途径。

命题总论:各种心理咨询治疗方式,都是促使个体机能C-F回路向预期目标改变的不同措施。都是在干涉刺激施加、优化习得反应回路,都要经历唤起、体验、重构的可控制人生模拟过程,优化行为。

76、主题一句话性如饮食,也成为社会人生存追寻的“必要条件”。

【同样,看过新近走红的喜剧片的人会发现,性已成为这些节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切似乎都在弗洛伊德的预料之中。】

——人格科学性元素被津津乐道地表现,是性需求被社会道德压抑的反映。当社会化人的性经历了原始的交配方式、文明的约束时代后,再到保证生殖繁衍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成人性约束的充分解放时代,性则渐渐会脱离人们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