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一句话心理学中有关男女认识的定位是社会化的人格表达,生理学中男女分为男性和女性。
【女性原始意象(阿尼玛, anima)指男性具有女性的一面,男性原始意象(阿尼玛斯, animas)指女性具有男性的一面。不管一个男性化的女人多么不愿意承认,但她的内心深处是女性的。每一个女性化的妇女在内心深处都是男性化的自我……】
——人格科学男性化、女性化都是社会化的概念部分,是人们社会认知倾向的一种典型反应。
虽然个体从一出生,就接受社会化的塑造,但是,社会个体的生物性本质,并不能因为社会化的简单标准而有完全的一致化转变,男性生理特征不会自然变成女性,男人还是男人,女人还是女人。男性化和女性化本身仅是一种行为倾向性的反应,而且,并没有任何一种气质特点是某一性别专有的,如男人有莽汉,女人有狮吼。因此,既然是一种倾向,也就是说个体的特质表现,某些方面倾向于男性普遍的特征或女性普遍的特征。但个体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不一定和社会化的性别标准相符合,如女性表现出果敢、冲动,男性表现出扭捏、犹豫;男人爱女性化装扮;女人爱男性化装扮等。这里既有生理特质成分的影响作用,也有认知形成的影响作用。男性化和女性化是社会认知后的概念产物,并没有一个也不会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仅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观念。
对社会人来说,男和女的区分,是人们自己的认知扩展给自己设置了认知的障碍。社会人在生活中根据普遍的感受,总结定义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概念,但却因为对个性化个体的忽略、普遍现象的完全扩大化,产生认知的矛盾,用普遍的倾向衡量所有的个体,必然产生错误认知观念。实质是,男人、女人和男性化、女性化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男女的分辨有两种角度,一种是“是非”标准,即根据生理性别划分为男性和女性;另一种是“倾向”标准,即不管生理性别如何,根据个体性格特质行为表现出的突出特征与社会化性别倾向的对比的划分,即将社会人划分为男性化人和女性化人。对于社会作用来说,不同的划分标准其社会意义不同:根据生理标准划分,更多的是服务于社会伦理文明道德的要求,如厕所的区分;根据性格特质划分更多的是服务于个体的社会价值作用的需要,如任务的分配与完成,有的需要女性化的个体,有的需要男性化的个体,以便更能顺利完成相关任务。
男性和女性是可以截然区分的,但是,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不可以截然区分的,任何一个社会化个体,都同时具备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质,如女性更多表现出温柔体贴,男性也有;男性更多表现出刚毅果敢,女性也有。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人,同时具备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质是客观存在的,否则刻意地塑造某一性别化,就是失去特质平衡性、极端特质特征的社会化强迫变态人。
2、主题一句话男性化和女性化有其积极的社会分工意义,但也存在应用的弊端,如“假男人”和“假女人”的“污名”。
【例如,一些研究者描述到男性化的男人和女性化的女人都好像拥有一个稳定的性别图示。
(Bem.1981)可是,其他研究者发现,把他们分成两种类型的人更有用。这些心理学家提出,性别定型的男人拥有一个稳定的男性化图示,性别定型的女人拥有一个稳定的女性化图示。(Markus,Crane,Bernstein,&Siladi.1982;Payne,Connor,&Colletti,1987)有实验支持这一模型。
在一项研究中,男性化者有准备地回忆起了男性化的单词,而不是女性化的单词;女性化者正好与此相反。(Markus et al.1982)但是,有些心理学家提出第三种方法。他们质疑说,对“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描述是否集合了所有关于性别的行为。( Edwards & Spence.1987;Spence.1985)】
——人格科学性别化图式是认知模式的一种,至于如何按照一定的性别标准将所有人组成的整体分类,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无性化等,我们首先要考虑研究的价值,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或者说社会生活的需要,否则就是自问自答式的无意义探究。
对于性别化研究的价值,充其量仅是从一个角度对人类社会化塑成人格行为的理解,使社会化服务更适于个体的性别倾向需要(这种需要也是暂时的)。但性别社会化的片面强调却带来人格的“污名”,如“假女人”等。客观上,每一个个体并不缺失人格系统的任何维度,都具备所有人格维度的表现特征,差异在于核心维度的不同、同一人格维度的不同倾向表现。
个体人格特征(如性别社会化)所处每一人格维度的位置并不能因为生殖性别的差异予以决定,而是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决定因素,如非指导性别的生物遗传信息、环境刺激、主体的能动性等。因此,过多的研究性别化问题是个有失偏颇的研究方向。每一个个体都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模式活动,既然已作为模式是因为具有稳定性,而稳定不是固定,生命的属性是活动变化,有淘汰有更新,每个个体的性别社会化都是一个独立自适应的变化延续过称。因此,通过带有污名效应的性别角度将人类的群体予以分类、将个体给以性别的人格标签固定是不合适的,也没有必要。
3、主题一句话任何社会化的事物都是有其意图,总是代表这一部分人的某些需要,男性化和女性化也不例外。如封建社会对女人“三从四德”的要求,是为了满足男人控制性社会地位的需要。
【性别定型者更可能根据有关性别的线索进行信息加工,然而这种加工倾向对其行为的作用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局限。】
——人格科学我们可以提问:什么样的人是性别定型者?以什么标准?有无可以确定的标准?
为了什么给予性别定型?研究者已经发现,“这种加工倾向在生存活动中表现出局限和不适”。
所谓的性别定型完全是“硬造”概念,也没有太多社会化应用的价值,是人类对生殖性别社会认知泛化的一个暂时的表现。只有在特殊情境中,我们才会这样思考,“我是男人,我必须怎样”“我是女人必须怎样”。
4、主题一句话尊重人类行为发展过程中的生物性限制,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人类社会化生存需要某个阶段的产物。
【按照性别图示理论(Bem,1979,1981,1985,1987),那些具有很强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的人是性别定型了的,也就是说,这些人比大多数人更可能按照性别来认知、评价和组织……】
——人格科学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表述观点的牵强:“那些具有很强的……是性别定型……”
我们可以反问,是谁来定型?什么需要定型?定型的根据和意义是什么?性别化(不同于生殖性别的区分)的区分源于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特征因素的界定,和生产方式相关,确切地说,和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相适应。男人和女人在生殖系统,也就是生物特征上有所差异,必然导致人格的倾向差异。但并不因此使某一性别个体缺失了某一人格维度的特征表现,也并不是性别差异决定了个体人格维度的差异,而是生殖性别差异对个体行为表现倾向在某一人格维度上的位置会产生影响。
生殖性别差异是遗传过程的偶然结果,本身是双性综合的结果,身心拥有的特征是双性性征的重新融合。因此,生物性性别差异的遗传获得影响、生存环境的标签塑造是个体产生社会化性别倾向的表现特征。很强的性别化个体仅是群体里的少数极端,但我们不能说十分男人的男人没有温柔的时候、十分女人的女人没有强悍的时候。
生殖的性别差异是生物性的存在,衍生出生存社会化需要的人格性别化差异(性别化属于人格范畴)。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理性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机制将逐渐发展得更协调,生物性的性别差异和人格的性别差异将缩小矛盾,规范道德的发展将越来越有利于人类最优化生存的需要:同性恋是个体自由的选择,变性仅是普通的商业行为,感情结合会更加融洽自然或自由(自由是对今天受约束的人类感情行为而言,自然是对未来感情关系的存在状态的描述)。人类理智的发展,不在于完全脱离生物性约束(手脚受伤了,不是把它砍掉,而是好好地善待医治,使康复的手脚为自由的身心服务),是尊重生物性影响的存在,尊重个人的选择,以最优化生存为目的(仍然是因势利导的中庸之道:因自我生物性存在之势,为自我生存优化的向导)——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的标签或者其污名性的存在必被很快淘汰,人类需要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化生存需要的人格维度特征,不在于“为性别化而性别化”。
5、主题一句话对异性喜欢的因素是将社会化生存需求标准和生物性需求标准混合在一起形成的,至于哪一部分所占的比例多一些或少一些,他人难以分辨,任何选择都符合个体的自我需要。
【另外,男女在寻找未来伴侣时所喜欢的特点已经超出了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天性,野生动物的基本需求与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类的需求已经大相径庭。比如,许多女性喜欢一个肯花时间陪伴自己的男友,而不是一个倾尽心力于事业,一心往上爬的男性。】
——人格科学谁能否认,男性化和女性化从人类生命一开始就已经“潜伏着”,是随着对自我生殖性别的认知而逐渐发生的。男性和女性的认知也是由原始潜意识状态到自我觉意识状态发展的,由不分男女发展到“男女授受不亲”的极端化表现,男女社会关系的约束都是后来社会规范的衍生。因此,异性选择的第一条永远是性本身生物性吸引因素,其次是社会化生存竞争的吸引因素。如果美貌是生物性吸引,那么美德就是社会性吸引。而男性化和女性化个体的行为表现特征,则属于性别社会化吸引的人格魅力范畴。
6、主题一句话生产劳动方式塑造人类不同社会时期性别社会化的分工角色,生存的能力决定了社会存在的人际关系模式,决定了性别的社会化角色的内涵,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
【这些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男孩仅仅模仿男性榜样,女孩只模仿女性榜样。相反,儿童首先会注意到某种特定的行为通常更多地表现在某种性别的人的身上。( Bussey & Bandura,1984;Perry.& Bussey 1979)男孩女孩都会发现,男人更多地干技术性的工作,女人很少干。需要安装设备时,父亲往往要挺身而出。所有的汽车修理工好像都是男人。】
——人格科学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社会化塑造,首先是由生存中生产劳动方式对男人女人生物性体能体力特点的需要决定的。生产劳动是财富和生存延续的根本,男人拥有自然赐予的体力,使男人拥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劳动及延伸的生存保护的角色;女人是生殖承载的身体,使女人拥有相适应的养育细致体贴及延伸的生存看护者的角色。生产劳动方式塑造人类不同社会时期性别社会化的分工角色,母系社会,女人创造了生存延续的生产资料的主体,女人是社会的主体,父系社会相反。未来的社会发展,女人不再是人类的唯一延续承载体,现代工具的使用、人力劳动的缩减,也使男人坚强的体魄退出生存所需的力量创造的主体地位,未来社会男女角色的可能会是另一番情景。
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塑造还体现在社会文化的塑造上,可想而知,每一种社会文化,都是当时生产活动决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表达。物质基础总是决定上层建筑的倾向,以此类推,在以往的母系社会,男人的社会地位该是多么窘迫。归根结底,是生存的能力决定了社会存在的人际关系模式,决定了性别的社会化角色的内涵,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
7、主题一句话男性和女性可以截然分清,但男性化和女性化不是截然对立的。
【贝姆还反对适应良好的人是性别角色与性别类型相匹配的人。相反,她认为适应最好的人是同时具备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人,她把这称作双性化。贝姆认为,只有男性特征或只有女性特征的人缺乏适应能力。】
——人格科学男性化和女性化或者双性化,都是个体适应社会、适应自我需求的结果,不是我们所指定哪一种好就选择哪一种,是多数个体的共性选择形成了社会选择的倾向。男性和女性是自然生殖性征的选择,完全是遗传的需要;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塑造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是维护社会生产关系的需要。个体自出生以来,任何性征都是潜能的方式存在,某些性征存在些许的遗传差异,但是否能被刺激发生发展如何,取决于生存环境的条件;在相同或相类似的生存条件环境中,决定个体生存能力的是个体的遗传性征,特别是个体的自主能动性水平。所谓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都是人为标识的结果。个体一出生,具备所有社会化的潜能性征特质,虽然某些特质的潜能大小有所差异,但每一种社会性征特质都不会缺少,至于哪一种性征特质被激发,哪一种性征特质被特别强化,哪一种性征特质被消退,都是社会化作用的结果。所谓的两性性征是任何个体客观存在所有特质的反映,虽然仅限于社会性别角色化描述的意义。至于贝姆将女性化和男性化特质对立,则是对性别角色社会化发生认知的模糊。事实上,并不存在为某一性征个体所特有的特质,我们至今乃至永远都不能确定“果断”为男人所独有,“温柔体贴”为女人所独有。男性化和女性化本身就是个泛泛而在的概念,也仅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反应,不是一个能和生殖性别相一致、有明确分界的区分标准,仅是对生殖性征男女区别称谓的借鉴衍生使用。
男性化和女性化性征的内涵不是完全对等的,社会化性征不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对立面,所以,就会出现“不能因个体的男性性征不高就能推其女性性征如何”的矛盾。比如,假设个体性征特质有十种,每一种都存在连续强弱两级的表现,社会化男性性征的内涵可能仅包含一、二、五、六、七项强极端表现,社会化女性性征可能是三、四、六、八、九、十项的强极端表现。这样就好理解某一个体男性性征强的不一定女性性征就弱,男性和女性性征也并不都是绝对对立的特质,还有重合的部分特质。而且,男性化和女性化社会化性征虽然有通俗的标准,但对于个体来说,作为判断依据的是一个无确定内涵的社会化性别标准,为我们所看到的仅是个体的某一项或者几项特别突出的性征特质,我们往往就是根据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一项或几项特质来以偏概全地定义个体的男性化和女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