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26191200000006

第6章 人格论——认知章(2)

——人格科学依据防御机制参与言行表现的压抑程度,自由联想可以表现出很多层次。自由而真实的表达是压抑最浅的一层,思想被防御机制抑制得较少。自由联想深度和个体对外界的威胁存在感程度成显着负相关关系,感觉到的威胁越大,表达抑制越强。

10、主题一句话

图式和模型的价值在于生命体可以借助它们完成迅捷的应对生存中类似的问题。图式和模型的复杂程度代表着一类生命体生存机制的进化水平层次。

【也称这些表象为认知结构,因为,和物理结构一样,这些结构可以组织我们的思维,其过程如同给它们找到一个存储的地方。我们已经了解了几种对认知结构的描述。例如,凯利认为信息是被组织在个体建构中的,米歇尔则归纳出“认知-情感”单元的五种分类。在下面的一节中,我们将讨论引起了大量研究的对认知结构的另两种观点。人格研究者称它们为图式和原型。】

——人格科学图式和原型都是认知结构中较稳定的认知模式,也是认知定式现象发生的心理机制基础。稳定的认知模式的形成,是认知活动有效性和简约性活动的生物存活节能需要。

11、主题一句话认知建构的发展性状态总处于相对不完善之中,如果说有巨大缺陷,那是“认知建构”系统能力的差异。

【有时候建构系统的不完善可能只是因为缺乏经验。】

——人格科学建构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是一个不断吸取、淘汰,不断更新的“生命属性(生物死亡则建构停止)”的存在系统。它包含的基本组件和整体形态总是在变化之中,基本组件和整体形态的关系如同“水涨船高”相关存在,没有终止、没有停歇、没有最终完善。如果建构终止了是因为生命的终止,否则就是建构系统的病态,如“老顽固”、古板、执拗等刻板现象的存在。

12、主题一句话先验性建构的缺陷在于事件发展的相关信息的绝对不完全,特别是对影响事件变化因素的作用效果难以准确评价。

【但是我们并不能认为建构系统是停滞的或是完美的。偶尔我们的建构系统就不能让我们预测事件。我们可能会错误地解释某种情境或发现,我们不能预测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

——人格科学对事件未来的推理或者预测,是我们认知机制的重要机能。对近期要发生事件的预测、期望是心理认知的“先验性建构”,也是“预备性建构”,是个体与内心对未来时间状态的“模糊模拟”。与其说是预测不如说是心理的预期及推理:对即将发生的事件会有预感,对长远的未来预期或是愿望。

13、主题一句话认知行为过程中脑机制遵循“对比参照-累加更新”法则。它体现了建构的细节,解释了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及变化原因。

【你可以问一下自己,当你第一次遇到某个人时,你最愿意知道他哪方面的信息?你头脑中最先出现的几种想法有可能就是你最初预测他人行为的建构。例如,你在遇到初次见面的人时也许会想到“运动员-非运动员”“有幽默感-无幽默感”。】

——人格科学认知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但不会有这样多的预测准备活动,它以即时性刺激反应的过程为主,先有的预测属于刺激后深度反应的思维过程。如上具体说,初次相见时不会用“运动员-非运动员”予以对比判断,而是根据从刺激施加的对象获取的信息,用自我已有的认知系统相关信息对比判断对象的各类属性或特征,如其健壮的体魄、习惯的举止、语言的内涵等信息和运动员特征相关,我们就会根据这些相关信息判断认知对象,是否具备运动员属性还是其他属性等。

认知建构是个体参照已有知识经验,对比当前接受的刺激,确认(自然筛选)判断认知对象的各项属性特征(因为每一个认知对象都是独特的复合体,都需要针对性定位认知),如果对象的某些属性是原有认知系统库所没有的,就会因为这一对象的认知从而添加“新的知识经验”,在定位对象属性的同时,完成了自我认知系统的进一步扩充构建。认知系统的构建,不是很复杂,刺激引发反应:刺激引起“相关”反应是原有认识的调用,刺激引起“新反应”的发生是新认知的添加构建(形成新刺激-新反应模式),然后是进一步或者说深度认知——应用获取的认知库中所有信息加工处理应对生存问题的思维想象决策过程。

因此,认知建构机制可以归纳为:“参照识别——累加更新”。累加是新知添加到原有认知库中,是新能力添加到原有能力库中,是新发生的添加到已存在的系统中;更新是系统库的新知能、新模式的添加原知能、旧模式的淘汰。认知行为的累加更新,是对个体承载的延续性遗传机能的诱发和拓展。

14、主题一句话生活情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活动,同样,我们的认知情境、内部建构的系统同样制约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时候受到伤害却没有意识到伤害的存在。

【在凯利的模型中,理解个体这个定义的关键是要明了每个人的个体建构系统。】

——人格科学认知系统的形成、行为模式系统的形成、情感系统的形成等个体活动系统的形成,都是经历“参照识别累加”活动机制的结果。例如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乔洪,觉得收一两万元贿赂是小数目。在庭审结束前,乔洪作了一个简短的陈述,称茅台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企业,而他在位时权力太大,面临的诱惑也太大了。“茅台一年的销售额是80~90亿元,这意味着每天有上千万的钱物从我手上过账。”他坦承自己当了几年老总后,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觉得一两万元(指对他的行贿款)只不过是小数目”,相对(参照对比)每天从自己手上过账的上千万元,一两万元的确微不足道。

15、主题一句话简单地说,快乐在结果或者快乐在过程,或者对比快乐在结果和过程的不同,都是缺乏前提条件的。快乐源于对压力的克服,是成就感的表象。

【达到目的可以获得有能力的感觉,但是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成功之后。……契克岑特米哈依指出,这时候感受到的就是乐观体验,因为人们都说,这时候他们感到很自然、很轻松。契克岑特米哈依把这种体验称为涌动(flow)。乐观体验是令人愉快的,但它不是出现在休息,娱乐的时刻。相反,大多数的涌动体验都是要求非常高的。“这种最好的时刻通常发生在完成很困难又很有价值的任务的时候,而此时身心都达到了极限。”】

——人格科学“解决问题的结果”是事物经历过程的一部分,属于最后的结尾,并不能将结果和过程完全割裂开来,事物总在延续的过程中。而且所谓的过程,也是由一个个即时性的“点”组合成“线”的过程。

我们总感觉过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受大于结果带来的快乐感受,并因此将快乐分为过程快乐和结果快乐。其实,引起我们产生如此对比感受的是我们脑机制——情绪感受深度机制的原因: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的快乐和最终解决问题获得快乐情绪的感受深度对比,取决于面临问题的“当前”压力,快乐感受的深度和个体当时感受的压力成正相关关系,压力越大,感受性越强,感受性越强留下的记忆越深刻——快乐感受、痛苦感受的深度产生等都是这种机制(如果超过个体一般接受的限度,如非常剧烈的刺激,则会进入个体的潜意识,导致“难以解释”的感受性反应)。情绪感受性的强度和压力紧密相关,和时间发生发展的阶段没有直接的关系,很多压力问题的“紧张面对”表现在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很多压力问题的“紧张面对”表现在最终,并非都是在过程中才会有深度情绪感受反应,如赌徒在押注后的等待中获得一种“煎熬”似的深度情绪感受,在赌博游戏的最后是强烈的“成与败”的情绪感受,赌注越大感受性越强;有的会因此发狂,如范进中举;有的会因此怒极、喜极而死,如宋大将牛皋气死金兀术自己喜极而死;有的喜极而泣,有的因悲伤狂笑。情绪感受性和压力显着相关,至于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使个体产生情绪感受的对比,并产生过程胜过结果的念头,也是因为“当前”压力大小的原因,或者是解决问题“全程”留下心有余“悸”的反应。

信念源于认知,认知源于意识,意识源于刺激,刺激源于信号差异,差异源于比照。参照对比是个体感受信号刺激、萌生意识、发现知识、形成信念的基本原理。信念的存在有的是盲目潜意识形式,如原始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都是类似的表现;有的信念是理性状态下稳定的认知,如意志、毅力的表现等。

信念存在于主体的心理状态不同,信念形成及改变调整的措施相应不同。盲目的信念用相关神秘的现象直接予以建立或置换,理性的信念用事实予以维持或者改变。不管是盲目的还是理性的信念,都是个体建立在已有的生存活动经验基础上,信任期待某一对象将有所作为,或者是个体对某事件达成某结果必然性的主观认定反映。

综合而论,信念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惯性期待的特殊表达,都具备期待认知的模糊性。信念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激发个体产生更大的心理动力、取得生存竞争胜利的需要,同时满足了个体获取自我支持和人际间相互支持的需要。从这里,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精神存在的特殊价值,生命存在不仅需要物质维持,更离不开心理动力等情感的支持。

16、主题一句话因人而异就是因为个体主观的不同,我们在以知己而知彼度人的同时,不能忽略差异的判断修正。

【我所认为的沉默寡言的行为在你的眼里就变成了令人伤感的行为。】

——人格科学视角不同(获取信息的差异)、拥有的机制不同(遗传及发生发展所获取的机制差异),导致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身心行为的倾向差异)。17、主题一句话同样的情境刺激于不同的个体,自我获取的信息不同、自我加工的方式不同,产生的行为结果也有所不同——因“不同”引起“不同”。

【两个人经历了同样的情境,为什么事后对发生了什么却有完全不同的印象?从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来回答这一问题,答案是这样的:我和我朋友加工信息的方式有很大差异,我注意并加工了的信息是有关那些古怪的音乐和那个孤傲的客人,而我朋友参加这样的聚会时早已做好了注意服装和家具款式的准备。】

——人格科学认知(含感知)结构、认知机制的差异,导致认知的倾向不同:遗传获取认知的生物性发展机制基础,在于生存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个体独特的认知机制——关注的角度不同、关注的范围不同、关注的深度不同等,如即使是同样的环境刺激,个体因为自我的独特性(主观性)认知机能使自我获取的信息有所个性化的差异,导致个体身心行为的差异。18、主题一句话我们脑海里的世界总和实际情况有所差异,但并不因此否认我们脑海里的世界是不真实的。主客观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可剥离的,纯客观我们难以获知,纯主观也不可能发生。

【莫雷还对真环境和我们感知的环境做了严格的区分。】

——人格科学客观和主观认知的关系是,当主观的认知越能接近于客观存在,认知越接近真理。但对于个体行为效能的影响则另作别论,很多时候真理的使用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出现。

主观和客观是一个存在现象的不同角度判断认知的结果,比另一个主观更接近实际的主观就是客观。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是主观认知的反应,完全是主观的,我们的认知都是主观加工行为的结果,至于行为的客观效果有多少,要看这一行为对环境的实际影响作用或价值。

对主客观的强调,根本的意义在于提升个体与生存环境交互作用的适宜性和有利于个体自我存在的行为价值。主观在于发生,客观在于效果。

中国哲学之本“易经”对自然特征的认知描述是正确的: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像等,事物是完整的统一体,分而剖析是为了方便认知、描述、应用,即使八卦图中阴阳鱼将阴阳共生的思想表现了出来,但八卦图的阴阳分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形式只能意会,并未能完全准确地将阴阳关系“互体变化趋势状态”表现出来。其实,有很多事物都可以将这一关系准确地表达出来,地球的极性、一块硬币的两面、手心手背,阴阳是同一事物不同视角,但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现象。19、主题一句话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是以引导患者向良好的身心状态发展为中心;治疗师中立的治疗,要对治疗过程控制高度、要有治疗技术技巧达成效能目标的中立。

【卡尔·罗杰斯早期做心理治疗师的失败经历使他意识到,治疗师不能替患者决定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他后来回忆说,“我突然明白,除非我有必要显露我的智慧和学识。我最好是依靠患者决定治疗过程的方向。”】

——人格科学这段话好像是人本心理治疗学派的注解。但是,这恰也是一个认知的偏差。所谓“最好是依靠患者决定治疗过程的方向”,更恰当的表达应是“因势利导、因患者改善需求”的方式,尊重、把握患者的发展层次,并因此应用“咨询师”的主导价值,引导患者获得良性发展。人本,并不是在于尊重患者主观表达的需要,而是在于对患者发展性需要的客观把握,目的是使患者通过“治疗师巧妙而又自然的治疗过程作用”,引发患者自我存在状态有效改善。如果仅是对个体所表达需求的无限尊重,而无对患者发展的客观需求把握,治疗是失偏于“患者主观”之颇的。罗杰斯对人本心理学这样的注解,很容易引起参照学习者的误会。

确切地说,人本的实质在于对患者独特的发展模式特征的把握,并以“因势利导”的途径、方式、原则产生巧妙地治疗效果——事半功倍。如对认知层次较低的患者,或者是对于冥顽不灵的人,就要用适当的方式予以改变,类似“愚民政策”、“宗教”作为国家统治工具表现时,都是具有“针对性”的社会统治巧妙方式。这不是要求为政者简单地遵从民意表达,也不是要求治疗师完全围绕患者的主观意图转,以体现患者中立和治疗师的中立,贬低缺失治疗师策略引导的重要作用价值。针对性因势利导治疗,客观否定了完全遵从患者主观表达需要和治疗师中立治疗的人本方式,也是对个体客观发展需要的尊重和那些事半功倍的有效治疗方式必要性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