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汽车上都配备了安全气囊。有气囊的汽车,也要系安全带。有人统计过,只用安全气囊不用安全带,发生撞车事故,保护率下降20%。如果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在事故中可以保护乘员安全,保护率达46%,若是只系安全带,保护率为41%。
安全气囊是安装在汽车上的一种高技术安全装置。装上气囊后,当汽车受到大于16千米/小时~32千米/小时的速度撞击时,由一种叫传感器的装置感觉出这一撞击,并发出信号,使点火装置点火,而氮气团体粒子释放出氮气,并立即充满原来折叠着的气袋,这个过程在千分之55秒~65秒内完成,保证汽车在还没有被撞瘪之前,膨胀起来的气囊能够垫在方向盘和司机之间,防止伤害司机。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需要紧急制动,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若是踩急刹车,轮胎被抱死不转或打滑,轮胎与地面呈现滑动摩擦,这样,几乎没有抓地力,制动性能很差。若是制动中轮子是滚动的,制动效果反而好。当制动时,若是把前轮抱死,汽车会失去转向能力;若是后轮被抱死了,会出现甩尾或调头,也就是跑偏侧滑。特别是在路面湿滑的情况下,更是危险。这时司机的驾驶方向盘也不能控制车的方向。资料表明,汽车侧滑造成事故占交通事故的10%以上。
为了防止制动时把车轮抱死,而失去制动力甚至发生事故,汽车上采用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RS)。防抱死是1932年由一名叫维柰发明的。先是用在飞机上,后来才引用到汽车上。它的作用是,检查出车轮有锁死现象,立即就“点放”刹车片,消除锁死现象,保持轮胎与地面抓地力,并把抓地力保持最大;而且能保证驾驶员控制行车方向。
防抱死制动系统,有电子式和机械式的,电子式防抱死制动系统效果好。这种系统是由转速传感器、电脑和调制器组成的。当汽车轮子转动时,传感器能产生交变的信号,信号变化频率与车速成正比。刹车时,电脑从传感器获得轮子转速的信号,若是信号频率降低太快,这说明刹车中轮子即将被抱死。于是电脑发出命令,使制动器油压不增加,之后再使油压减小点,接着再加点油压。一秒钟内多次重复这一系列动作,结果就能使轮子不被抱死。最好的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每个轮子各有一个。
德国的汉诺威交通事故研究组(由汉诺威教学医院和柏林技术大学组成),分析182起交通事故,得出结论,若是采用防抱死制动系统,可避免71%的交通事故;若是发生交通事故,也可减少139%的物资损失和减少174%的人员伤亡。
汽车上的防抱死制动系统,技术完善、成本低,美国的小汽车,1990年仅有2%-5%上装有防抱死制动系统。预计到2000年,90%的汽车会装上防抱死制动系统。从1992年开始,德国斯图加特市,ABS已成为轿车上的基本装置。
汽车上的防抱死制动系统,从1975年在汽车上使用,到现在仅20多年,但已发展到第五代。现在的防抱死制动系统,结构紧凑、质量轻、成本只有原来的2/3。现在的防抱死制动系统还有许多其它的性能,比如保证汽车稳定性、防侧滑、防止加速打滑等。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将大大提高汽车的价值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