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划痕
26241300000032

第32章 躬身者的人文背影

一类人隐没或浮现在这城市的各个角落,如蚂蚁似蜗牛般在朝朝暮暮的时光轮换中忙碌着。他们多数不修边幅,或衣衫褴褛,或泥汗满身,就那样行走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似乎从来不曾注意自身形象留给大众的印象,毕竟他们不是绚彩华灯舞台上的模特,不是躲在轿车及高级公寓里的白领。

他们仅仅是一群背井离乡,怀揣梦想,有的只是满腔热情与干劲的年轻人。这是怎样的一群人,起早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晨雾与夕阳中的光膀上淌着晶莹剔透的汗珠,攀爬在万丈高楼架上,默然举步在沙尘乱舞的工地里……无所不在,总出现在城市的新生区域里。也许这样的生活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可谓无比艰辛,流不尽的淋漓汗水,歇不完的劳累疲惫,这是一群流离在城市中的躬身者,终月终年踏在淹没足踝的淤泥里。

弯着似镰刀的身姿,播种着来年的希望。却欣慰踏在这片孕育着万千生灵,有嫩芽冒尖与花开花落的大地上,嗅着原始的生命气息。那花儿,那草儿,那种子,那脑海中期待的丰收之季,在固定的日子里获得应得的报酬,大约是他们最美好的愿景。

这是一群躬身于繁华喧闹都市中的打工者。

被淹没在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的拥挤人流中,在一座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里,人们的目光也许只会注视到那些腰缠万贯的致富者身上,关注及羡慕他们有着怎样巨额的产业,往往忽略了那群躬身者。

如果说城市是个等级显明的区域,生活在这最底层地便是这群躬身于不同角落里的打工者们。他们的身价似乎还比不上豪宅温室里的一只哈巴狗。的确,如今一只生活在富裕人家的狗无论精神还是物质甚至都胜过这群流离的打工者。舍别故乡,不辞万里,只为来到自己梦想的“淘金园地”,却也一副勤勤恳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寄人篱下,不得不这样。尽管一路忍受着城市里主流人群的异样目光。在主流群体中,躬行者只是游离在钢筋水泥,五金机械等噪杂打工场所,度过着饥一餐饱一顿的餐风饮露生活的,缺乏人文精神生活的人群。

记得一日,因忙碌到下午时分,肠肚饥饿难忍的我来到一家路边小饭店,此时帘卷大铁门已被拉下大半,旁边的小门却虚掩着。我用手一推便悄然走了进去,店内桌椅整齐,不见一个食客的踪影。由于那时饥饿感越发强烈已让我无法抵挡,听到一些细微声响,于是试图往店内的厨房方向走去,以为老板还在那里忙碌。尽管此时非正常营业时间。就在我前脚刚抬起时,一个人突然从不起眼的楼梯口冒出来,那人不等我开口询问,便已不分青红皂白地盯着我这不速之客:“现在饭店已关门了,走走走,快出去!”还没等我作解释便被那店面老板下了逐客令轰出去了。

只因为我在一个非正常营业时间进到那里,而且那日衣冠不整的像个务工者,从那老板的眼中似乎看到他在轰走一个乞讨打工者。虽然是一场误会却也让我感到那群寄人篱下的躬身者们生活在怎样的缺乏人文敬重的环境下。

打工,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沧桑的词,在人世海洋里捞来捞去,捞到得似几张薄薄的钞票与日渐褪去的青春。在这样的环境下,躬身者们地精神是空虚寂寞的,于是在打工闲暇之余尝试寻找乐子。他们在背井离乡之前也曾接受过正规人文素养的熏陶,也曾拥有过美好的学生时代,由于种种因素不得不放弃了之前的生活,为生计,为梦想,为美好蓝图。只是现实却总是残酷的。

在噪杂,机械式管理的厂房中度过着冷暖自知的岁月,或许仅存的人文素养早已成荒漠,加之处在一个快餐阅读时代,主流人群大多数早已失去静心修读厚重底蕴文字的耐性,更别说这群居无定所,漂泊流离的躬身者们。他们心灵空虚,文化荒漠逐渐显出,现代价值无法建立起来,接触到的是打工场所里隐藏的却无处不在的职权纷争,躬身者们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许会烦躁不安,无奈学历的低微唯有默默忍气吞声,以其他方式寻找心理及情绪上的宣泄,以人文方式宣泄情绪的寥寥无几。

在城市主流人眼中,他们只是低廉之价的劳动力,一日三餐随意解决,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无安定之所,伴随周身的只有无尽的辛劳与微薄的工资。然而却是在这样的底层环境中,一位外来务工者在厂区的流水线中以那似宣泄似描绘似告知的文字书写出躬身者的真实生活境况。

读到她的诗《铁》:它的尖锐总是那样的明亮/像烧灼的铁一样/不断地烧烤着肉体与灵魂/我把生活摆在塑料产品,螺丝,钉子/在小小的工卡上……风吹走了我的一切/我剩下的苍老,回家。

一位从四川远乡来到广东东莞一间五金厂的打工妹写的诗,五年间在厂区流水线的她从未被人叫唤过名字,取而代之的是纳冷冰冰的数字编号,便是在这样的底层环境里她写下了那些被自身深深感受过的诗句。她在诗中说道:过去,理想,未来,它们与爱情,亲人纠缠/似一根古老发黑的枝条,等待某个春天的来临/我的往昔已沉入蔚蓝的天空,剩下回忆似星辰/若隐若现,安慰着我孤独而温暖的心。

她在诗中温暖着自己被打工岁月摧残得摇曳飘摆的心,这诗句似言语者向外道出这群躬身者内心精神世界的沉浮。这位来自四川的务工者始终在以真实的笔触记录着打工环境及内心世界的点滴。她也因这才情被赏识,被应邀参加诗歌研讨会的她始终木讷看着其他豪情澎湃的诗人发言,自己只默默在一处聆听并不时微笑着。

这女孩便是郑小琼,一位在多个打工场默默摸爬滚打多年的打工写诗者,用文字在躬身者这底层中绘着不同的心灵图片。这大约是作为躬身者的她以最真切的诗作流露出真情实感。又想到另一位底层打工者:王十月,他坦言自己笔下的小说多是反映底层打工群体的心理及生活状态。如果没有躬身者的圈子也许就没有他们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那是笔耕的源泉,更是一笔默默自知的宝贵财富。

然而,这又是一群很容易被社会遗忘的人们,在快速的社会变动中,他们是城市里特殊的亚文化群体,既难以再从乡村传统资源中获得精神支撑,又难以从消费者主义价值观获得现代的人生意义。往往被抛入一个两边不靠岸的尴尬境地,一个连灵魂都不得发言的境地。

旁人评着那些透着浓浓打工气息的作品时,只说这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宣泄,是内心与灵魂被烧灼的呐喊,可若是不呐喊又怎能让主流人们知道那些默默岁月里甜苦辛酸的故事,他们只想让主流人们知道这不是一个人文缺失的群体。他们不是一群只会埋头在机械厂房麻木作业的务工者,不是在每个夜晚不务正业地般地游离在街头巷尾,他们也有自己内心的人文情感世界。

郑小琼在她的《安慰》里说道:我有一颗明亮而固执的,它有自己的懊恼/忏悔,茂密的不幸与劳,微笑的怨恨/它们侧身过来,浸入我身体柔软的部分。虽寄人篱下不得不终日躬身劳作,那腰身始终不曾被无尽的劳苦压弯,再次直起身发现阳光还是那般灿烂,那最柔软的还是被打工岁月浸染过的双手。因而一批拥有厚实人文素养的打工者于边缘岁月里记录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也许只有当机器砸在自己手上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疼痛,不是蛹化蝶,不是嫩芽冒尖,那些只是瞬间的痛感,转眼间便被周围的美好之景迷住而忘却了痛楚。躬身者们终年在岁月中历练,灵魂肉体在艰辛环境中沉浮着。

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群体,生存困惑,文化冲突在这样一个特殊人文环境中被坚韧地以人文形式表现出。

躬身者的人文背影是那么地平实而又真切,无论视角的远近,我始终看到一股厚重的人文底蕴萦绕在那片踏着深浅不一脚印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