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地球日益温暖、干旱。气候因素势必导致自然界的植物为适应环境而改变自我,现在地球上存在4种耐干旱的植物,在遥远的未来世界,哪一种植物更有利于在“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适应未来干旱环境的植物,将是地球现存4种耐干旱植物:短期生长植物、休眠植物、深根植物和多肉植物可能成为未来存在的植物之一。根据科学预测,现在气候,将进入干旱、温暖的时期。2002年1月13日上海最高气温21.4摄氏度,在三九寒冬是不多见的,我国江淮以南,冬季气温偏高,而去年整个夏季雨水十分稀少,干旱严重。这种气候有利于多肉植物的种植,可急剧变化的环境对亿万年适应环境的植物来说却很难承受!
青蒿、青蒿素与疟疾
早在公元300年左右,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就记载了青蒿治疟疾,中医用作清热解毒药。青蒿原名草蒿。《本草纲目》载:香蒿、臭蒿、草蒿,其地上部分,味苦、微辛、性寒。用于湿痢、暑热、疟疾,在全国有广泛的分布。我国科技工作者从黄农蒿中分离出的一种对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效新药青蒿素,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品。世界上有近30亿人受到疟原虫的感染,每年近300万人死于疟疾,青蒿及青蒿素中甲醚具有免疫抑制和细胞免疫促进作用,在治疗艾滋病和相关的疾病显示了良好的前景。青蒿素甲醚效价比青蒿素高6倍,经1088例疟疾病人临床验证,疗效100%,无明显毒副作用,为一种低毒、复发率低、高效的抗疟新药。
蛇足石杉与早老性痴呆
早老性痴呆是一种脑记忆功能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群健康。80年代,我国科学家通过对中药蛇足石杉及近缘种植物的调查,进行了化学及药理等系统研究,开发了新一代胆碱酯酶抑制剂,发现其中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生物碱,是迄今在植物内发现的强效、高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可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石杉碱中的改善作用优于合成药“他克林”和“多奈哌齐”受到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秋色来迟的主要原因
近30年来,欧洲地区树叶变黄的时间逐年推迟,每10年推迟约1.3至1.8天。人们解释说这种现象与春天开花期提前一样,都是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结果。造成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可能直接影响到秋天树叶变黄的时间。科学家们将一片杨树林分成两块,其中一块被置于二氧化碳浓度正常的环境下,另一块则被置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下。与被置于正常浓度二氧化碳下的树木相比,被置于较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的树木的树叶保留的时间更长,颜色也更绿一些。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这种森林生态系统的秋季衰老现象将会延迟,这与温度升高无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更长,因此在秋天的大多数时间里植物能够保持绿色。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能够使树木产生富碳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延长树叶的生命。二氧化碳使树叶保持更长时间的活力,但同时也削弱了树木对为冬季和春季做准备的休眠期的控制,这可能使树木更易受到冬季严寒的影响。
苔藓可以有效吸尘
苔藓可以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细尘的有害成分。苔藓没有根系,其生存所需养分是通过其苔叶从空气中获得;苔藓带负电,有害细尘中的铵等物质带正电,苔叶就像静电吸尘布一样吸收空气中的细微尘埃。细尘中的许多成分如硝酸铵是苔藓的营养成分,苔叶上大量的菌类可以消化细尘中含重金属的有害物质,将其无害化。实验证明,每平方米苔藓每年可吸收20克有害细尘,而在德国交通繁忙的路段每年每平方米仅落下14克有害细尘。细尘是指空气中低于10微米的含有危害健康物质的尘埃。
绿茶提取物可防癌
绿茶提取物可以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去除人体中一些毒素的毒性,从而起到预防癌症的效果。美国亚利桑那癌症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绿茶中含有的儿茶酚能促进特定酶的生长,而这种酶能抑制人体内的致癌成分。科研人员对42名志愿者进行了研究,让他们每天服用从绿茶中提取的儿茶酚,4个星期后检测发现,一些人体内该种酶的含量增加了80%。科研人员说,当人体内上述酶含量较高且处于活跃状态时,致癌毒素的形成将受到抑制,毒性也会被去除;而当人体内该种酶含量较少时,致癌毒素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人们罹患癌症的风险。
赤潮海藻产毒理论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实验室中成功复制了赤潮海藻产生毒素的一连串化学反应,从而证实了赤潮海藻产生毒素的理论。这一成果有望为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遭赤潮危害提供帮助。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当海水温度和盐分促使某些海藻和海上浮游生物过度繁殖的时候,海水就会变色,产生赤潮。相当一部分赤潮是无害的,它们会自生自灭,但也有一些赤潮是有害的。美国东海岸1972年曾出现大规模赤潮,赤潮杀死了佛罗里达州的海牛。赤潮海藻能够产生毒素。制造毒素的海洋浮游生物腰鞭毛虫可能是通过某种酶启动此类化学反应的。
“植物大熊猫”的喜事
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地将曼地亚红豆杉的生长速度提高了两倍,这一成果有望改善有着“植物大熊猫”之称的野生红豆杉濒危的命运。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植物,从中能提取紫杉醇,通过临床试验,紫杉醇对多种癌症有治疗作用。因此红豆杉价格昂贵并遭到疯狂砍伐,目前是全球十大濒危物种之一,在中国是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有“植物大熊猫”之称。为更好地保护野生红豆杉,1996年,南京中山植物园从加拿大引进了36盆曼地亚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是东北红豆杉和欧洲红豆杉的杂交品种。这个杂交品种繁殖容易,而它的最大优点是紫杉醇含量比野生红豆杉高出不少。科学家在成功提取紫杉醇后,还研究加快曼地亚红豆杉的生长周期并取得了成功,通过改变温度、光照和土壤营养,将曼地亚红豆杉的生长周期缩短为过去的三分之一。这种速生曼地亚红豆杉是目前世界上比较优良的品种。用培育简单、成长快的速生曼地亚红豆杉代替野生红豆杉提取紫杉醇,是对野生红豆杉的最好保护。
瓜籽油可作生物燃料
马来西亚发现一种类似西瓜的植物的瓜籽油可以用作新型生物燃料。这种名为egusi的植物的瓜籽油比较轻,因此可作为生物燃料添加到汽油和柴油中。这种油具有脂肪酸低、易溶和燃烧率高等优点。在汽油或柴油中添加它,可节约20%的汽油成本或10%的柴油成本。另外,这种植物容易种植,且只需要3个月就可以成熟。
秋叶绚丽多彩
秋天,很多树的叶子会变成红色或黄色,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糖分等其它色素及营养成分。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色的合成受到阻碍,树叶中的绿色素减少,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就会表现出来。如花青素表现出来就是非常鲜艳的红色,叶黄素表现出来的就是黄色,所以秋天树叶的色彩有红色和黄色,深浅不一,非常绚丽。
室内净化四忌
利用花卉植物净化室内环境要注意一些禁忌,避免危害到人体健康。一是忌香。一些花草香味过于浓烈,会让人感到难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夜来香、郁金香、五色梅等花卉,尽量不要长时间放在居室内。二是忌敏。一些花卉会让人产生过敏反应,像月季、玉丁香、五色梅、洋绣球、天竺葵、紫荆花等,人碰触抚摸到这些花卉,往往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出现红疹,奇痒难忍。三是忌毒。有的观赏花草带有毒性,摆放时尤其应该注意,比如含羞草、一品红、夹竹桃、黄杜鹃和状元红等。四忌伤害。有儿童的家庭尽量不要摆放仙人掌类有尖刺的植物,同时儿童房里的植物不要太高,不要选择稳定性差的花盆架,以免对儿童造成伤害。
细胞分裂素的威力
1958年,一位名叫斯蒂瓦特的研究者用胡萝卜细胞进行人工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出了完整的植株。现在,国内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诱导分化形成完整的小植物体已达几百种,其中木本植物就有几十种。植物体内成熟的细胞怎么会长出一棵小植物来呢?这与植物激素关系很大,是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在发挥威力。
“神树”之谜
在植物这个庞大的“家族”中,大多数成员都“安分守己”,自己养活自己,但也有一些靠别人养活的寄生植物。槲寄生就是一种寄生植物,属木本植物。它高30~60厘米,枝丛生,有分枝,能开花结果和四季常青的叶子。正是槲寄生冬季常绿不凋,旧社会迷信的人称此为“神树”,给它烧香叩头,采神树枝治病,因为槲寄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所以竟有病治好的,结果越传越神。它主要半寄生在槲树、朴树、榆树、杨树等高大的树体上。种子传播方式很绝妙,主要靠爱吃它果实的鸟来进行广泛播种。大鸟把果实吞进去,因种子无法消化,又将粪便随意排在树上,小鸟因果汁粘嘴,靠鸟嘴在树皮上磨蹭,把种子粘在树上滋生萌发。槲寄生有根,并把根伸进寄生树木的皮层,吸收养料。到了冬天,寄生槲树落叶,而槲寄生青枝绿叶,它除吸收别人的养料外,自己也能进行一些光合作用,为此,植物学上称它为半寄生植物。
“树莓”有助生发美容
科学家把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的“羟苯基丁酮”涂到被剃掉毛的实验鼠皮肤上。4周后,树莓的化学成分“羟苯基丁酮”长生了生发功效。结果确认“羟苯基丁酮”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此后,对10名脱毛症患者进行试验,连续5个月每晚把“羟苯基丁酮”涂抹到头皮上,其中一半患者的毛发明显增多。
植物发电之谜
印度有一种非常奇特的树。如果人们不小心碰到它的枝条,立刻就会产生像触电一样的难受感觉。原来,这种树有发电和蓄电的本领。它的蓄电量还会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中午带的电量最多,午夜带的电量最少。有人推测,这可能与太阳光的照射有关。这种“电树”引起一些植物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注意。如果它发电和蓄电的秘密被揭开的话,也许我们可以按照它的发电原理,制造出一种新型的发电机来。早在1918年,英国有一名钟表匠托尼·埃希尔,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把两个电极插入一个柠檬,一边是铜钱,一边用锌线,然后把柠檬与一个小型钟表上的电动机和电路相连接。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钟表的指针开始走动,就像接通了电源一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小小的柠檬竟使这只表一直走了5个月。
麦田圈之谜
1966年1月19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一个叫多里的地方,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一片浅水礁湖中,不少芦苇被连根拔起,从岸上高处远远望去,这看似乱七八糟、四散倒状在水中芦苇,竟构成了一个非常有规律的、巨大的圆圈。圆圈内的芦苇全按顺时针方向折倒,圆圈外的芦苇依然挺立在那里。全世界迄今已发现了2000多个形形色色的类似麦田圈的原野怪圈,它们之中多数是一些非常标准的圆、椭圆、同心圆,最大的圆直径竟达600米,最小的直径不足1米。怪圈中的庄稼多数只有弯倒而不折断,过一段时间植株仍会挺立,人和动物一旦走到怪圈中间,常常会感到浑身不适。在怪圈中,录音机、收音机等电子仪器往往会出现故障。多年来,这些神秘圆圈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他们做出了种种推测,提出“地球磁场异常论”、“农作物病毒论”等多种观点,还有人把它们归因于飞碟和外星人。日本科学家认为在英国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麦地、玉米田中出现的神秘圆圈,既不是不明飞行物造成的,也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由自然界中的“等离子火球”造成的。这位教授已经成功地在早稻田大学的实验室里制造出这种火球。这种火球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电离气体形式,有压力和弹性,当它接触一个铺着铝粉末的盘子时,盘子中就会形成很多美丽的圆圈,这跟人们在麦地和玉米田中看的圆圈一样。自然界中的“等离子火球”是由空气中的电磁干扰形成的。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这种火球出现。当这种火球形成时,强大的向下压力就会压倒地面的谷物,形成圆圈。
植物自卫之谜
有的植物在受到虫兽侵害时竟能产生自卫的化学武器,这种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1981年美国东北部的1000万英亩橡树林,由于大量舞毒蛾的为害,叶子被啃得精光。可奇怪的是,第二年那儿的舞毒蛾突然销声匿迹了,橡树叶子恢复了盎然生机。原来,在遭受舞毒蛾咬食之前,橡树叶子含有的单宁物质数量不多,在被咬食后却大量增加了。害虫吃了大量含有单宁物质的叶子,就会浑身不舒服,行动也变得呆滞起来。这是单宁和害虫胃里的蛋白质结合的结果。于是,害虫不是病死就是被鸟类吃掉。橡树依靠奇妙的“自卫”方式战胜舞毒蛾的怪事,使人们想到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原始森林里的“自卫战”。当时,大量野兔威胁着森林,使大片的森林濒于毁灭。这时,野兔却突然集体生病,最后在森林中消失了。科学家经过分析得出结论,那些被野兔咬过的树木叶芽中,含有一种叫“萜烯”的化学物质,野兔吃了就会生病死亡。
远古开花植物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