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嫉妒自己的人,不但不恨,反而为之排忧解难,铺路架桥,这是减弱嫉妒的妙法。改革开放以来,发家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有的农民一两年一跃而为“首富”,几万、几十万的资产,令人“眼红”,嫉妒之心可想而知。为了减弱嫉妒,他们为乡亲们办好事,出资办厂、办电、办学,抚恤老弱,救济贫困,结果不仅减弱了嫉妒,而且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相反,有些“万元户”却不懂得弱化嫉妒的道理,他们和乡亲们的关系过度紧张,因而经常为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忧心忡忡,坐立不安。
3.对小名小利退避三舍
竞争胜利者切忌:利无论大小务必抢先。事业上获得成功,已经成为嫉妒的目标,在有关引人注意的小事上还要争先、“把尖”,可谓火上浇油,实在是下策,如果能够将更多的名利给予不太如意的人们,便可以慰藉其焦急之情,减弱一点嫉妒。
有些不明智的领导者,一遇评先进、选劳模的事儿,务必挺身而出,惟恐落人之后。殊不知,这会越来越加剧下属对自己的嫉妒,导致自己“后院起火”。
早在先秦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就主张:“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不要同下属争名逐利,凡事抢先。他认为同下属争名利,必然失去下属的支持,失去自己的地位,“金玉满堂,莫能守之”。现代的人们,确实应该仔细玩味一下“不敢为天下先”的真谛,以减弱嫉妒。
6.不要与当事人轻易地分道扬镳
受强者的刺激而产生的嫉妒,往往又是弱者希望成为强者的病态心理,这种欲念,毕竟也是“一线光明”。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与嫉妒行为的当事人是一致的,差别在于怎样由弱变强,是用“有饭大家吃”的作法拖住强者的后腿呢?还是用“好马劣马,拉出来遛遛”的作法与强者进行正常的竞争?
如果你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你就有可能在交往中找到消除嫉妒行为的正确途径——求同存异,以同化异。也就是说,仍然把具有嫉妒行为的当事人作为正常的交往对象,增强他为“一线光明”的欲望去努力的信心,并诚恳地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弱点,正视自己的这些弱点,真心地帮助他克服这些弱点。这样,他的心境就会趋于平和,不再把强者看作自己的威胁,自然也就有了容人之大度。当然,这首先需要被嫉妒者有容人之大度。既然人家把你视为嫉妒的对象,就说明你有胜人之强处,那么,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了对方给你的这份荣誉。对于如此看重你的人,你有什么道理要排斥呢?只要你能够帮助对方实现由弱变强的目标,你就会在对方的心目中树立起“货真价实”的强者形象;而且一旦对方从弱者的地位奋起,最终变为强者,也就会从根本上剔除那种病态的心理。如果你没有这种博大胸怀,就等于说你也存在惟恐人家超过你的病态心理,那么,你也无需去责怪他人的嫉妒行为了。
7.竖起正义的旗帜
嫉妒行为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在交往中不能因为惧怕关系的复杂性而退避三舍,更不能对流言蜚语听之任之,甚至人云亦云,对遭受中伤的人物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能够带头挺身而出,主持正义,就有可能冲破嫉妒者所布下的迷雾。
在交往的过程中,作为领导者如果能够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能够按照原则协调各方关系,那么,他所在的交往圈就是一个气氛清明的、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场所。
总之,面对别人的嫉妒,要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首先是自己“不欲施”嫉妒行为,然后才能够在交往过程中帮助别人“不欲施”嫉妒行为。嫉妒之火实在是精力和能力的无谓消耗,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宽大为怀”好。
批评下属要懂得委婉用词,不要刺伤对方的心
小马由于固执而犯下错误,心里很内疚。
老板却没当面批评他,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说:“小马,你犯了一个错误,不过,我以前也常犯此类错误。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力不是生来就有的,那是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我在你这样年纪时,还比不上你呢。我实在没资格批评你,不过依我的经验,假如你这么做的话,结果会更好些。”小马听了,后悔莫及,为了弥补过错,他工作更加努力。
看来,批评下属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运用了正确方法,可得到积极效果,相反只会使事情更糟。那么,什么样的方法易于对方接受呢?如下方法可供参考:
1.要富于同情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员工发生错误一般都是因为过失造成的,员工故意犯错并不常见。员工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工作出错,造成不利后果的时候,通常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很可能使他的心理处在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之下。领导者在批评员工时,一定要了解犯错的员工的这种心理,并给予理解和同情。
实际上,任何员工都不希望被领导声色俱厉的批评,这种批评也不会被他们所接受。而从领导者自身来说,对犯错误的员工抱一定的同情心,可以使自己练就豁达的胸怀,不至于对员工的错误吹毛求疵,否则,只会使员工认为领导在故意“找茬”而引起员工的不满,这无助于员工纠正错误,其结果是非常不利的。
2.点到为止
虽然领导与员工的谈话旨在纠正员工的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领导可以毫无节制的谈论员工的错误。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有自知之明,员工一般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乐意对错误加以纠正。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批评员工时一定要顾及员工的感受,照顾员工的自尊心。批评员工时要点到为止,最好能一两句就使对方明白,然后转至其他话题,不可滔滔不绝,这样只能使对方陷于窘境,最终对你产生反感。
3.扶强抑弱
别人做错了事情,我们对其不妥之处固然须加以指正,但对其可取之处更须加以极大地赞扬,这能使对方心理保持平衡,心悦诚服。
如果像三明治一样,将批评夹在好评中间,比较容易让人听得进去。
“施”比“受”更好,适用于任何事,用这句话比喻批评再贴切不过。任何人都喜欢批评人而不喜欢被人批评,没有一个例外。
如果批评得当,不仅不会令人丧气,还会有激励效果,激励者必须经常指出员工的问题。人往往会养成习惯而不自觉,在这种自我蒙蔽的情况下,激励者必须提供信息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在哪里,告诉他们怎么改进。领导不妨强化被激励者的优点,减弱被激励者的缺点,“扶强抑弱”的意思就是强化优点,弱化缺点。减弱组织的缺点,组织会变得更强。进一步强化组织的优点,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扶强抑弱是非常有用的激励工具,运用这种秘诀可以让员工发挥潜能。通常组织雇用某人而舍弃其他人,主要是因为他具有别人没有的优点。要培养一个人突出的优点,往往得容忍他的缺点,但缺点毕竟也需要指出,以图改正。恰当的批评方式是:批评员工时,要像三明治一样,将批评夹在好评当中。某些人实在乏善可陈,但只要努力去找,定会发现优点。
在赞美员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当众表扬,背后批评
当员工有过错时,应该记住一个原则,就是当众表扬,背后批评。对于员工的功劳当着众人的面给予表扬可使员工又惊又喜,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工作热情空前高涨;而员工有错误时则不宜当众批评,以免挫伤员工的自尊心,最好是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给予严厉的批评,使其既认识到错误,又保全了面子。
2.夸奖要诚实
夸奖被激励者的关键是诚实。经理、父亲或老师如果做不诚实的夸奖,很快就会被识破,这比批评还糟糕。
3.批评要清楚
描述问题要力求精确,如果不能说清楚问题,最好不要提出来。批评还应实事求是,不宜使用夸张的语言,诸如:“你怎么老是迟到?”,“这个问题告诉过你无数回,你还是没记住!”这种夸大其词的批评,会招致对方的反感。说:“你今天怎么迟到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曾经告诉过你,你怎么没记住?”等等,对方不但心悦诚服,还会及时改正,你批评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提出解决方案
领导者批评员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员工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加以纠正,使其以后不再有类似的错误发生。这一目的决定了领导者绝不能因为批评而批评。正确的做法是在指出对方错误的同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是员工可以据此判定自己的行为,更加有效地防止类似的错误发生,而且可以使领导者的批评更具说服力,更容易被员工所接受。
5.重视批评之后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