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26332900000006

第6章 孙膑与庞涓(2)

等到庞涓发现自己的疯子师兄不见了时,孙膑已经踏上了去齐国的路。捶胸顿足的庞涓这下才明白,自己不仅在兵法上不是孙膑的对手,在城府上也根本玩儿不过他。而从此时起,孙、庞二人的较量,才真正开始。

田忌赛马背后有高人

到了齐国后,孙膑被贵族田忌收留,成为田忌府上的一名门客。田忌是齐国的公族,和国君同一个祖先。

孙膑来后,田忌特别高兴,他心想:“这孙膑可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本事肯定特别高。”但是究竟有多高,田忌一时半会儿也摸不清楚。

那时候,赛马是齐国贵族最喜欢的娱乐项目。规则是每人挑选驷马参加比赛。这驷马分上、中、下三等,捉对厮杀,共赛三场。

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威王,他特别喜欢赛马,田忌这个本家兄弟也不得不陪着。因为田忌的马没有齐威王的好,所以他老输。

有一次,孙膑陪着田忌来赛马。比赛前,孙膑观察了一下田忌参赛的马匹,然后对田忌说:“赌注您随便下,我包您只赢不输。”

田忌听得一愣一愣的:“我的马就这个水平,跑不过就是跑不过,和大王比了多少次都是输,怎么可能会赢啊?”

孙膑微微一笑,说道:“您就等着瞧好戏吧。”

第一场比赛,照例是上等马对上等马。孙膑让田忌用跑得最慢的下等马去对付齐威王的上等马。

田忌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的上等马都跑不过,为何还要用下等马去跑,这不是明摆着找输吗?”

孙膑说:“对啊,就是找输,第一场咱们肯定输。”

最后,第一场以田忌的惨败告终。

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用上等马去对付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赢得很风光。第三场用中等马对付齐威王的下等马,也赢得很光彩。

齐威王就纳闷儿了,因为以前田忌的马从来没赢过,他怀疑田忌是不是偷偷给马吃了什么兴奋剂。钱不能输得不明不白,齐威王决定好好问问。

齐威王一问,田忌就一五一十地把孙膑怎么算计齐威王的事儿说了出来。被坑了赌金的齐威王不但不生气,反而鼓掌大笑道:“这小子是个人才,必须重用!”

就这样,孙膑成为齐国大军的军师,开始在战国舞台上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战国头号军事教学片

本来孙膑在齐国受重用这事儿跟庞涓没啥关系,你做你的齐国军师,我当我的魏国上将军,井水不犯河水。孙膑就是想报仇,也找不到机会。可是,如果魏惠王和庞涓自己要作死,那就谁也拦不住了。

和爷爷魏文侯相比,魏惠王还是差点儿火候。他虽然不乏雄心壮志,却选错了对象。魏文侯是因为团结了赵国和韩国,才能专心致志地揍秦国,成就了一番霸业。魏惠王却一心想统一三晋,结果四处树敌。

公元前354年,惠王派庞涓率八万大军和五百战车攻打赵国。这时的赵国很不禁打,再加上庞涓指挥有方,魏军长驱直入,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眼瞅着就要把赵国给灭了。

在这危急关头,赵国国君急忙派人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不想看到魏国一家独大,就让田忌做大将、孙膑做军师,率军八万去救赵国。

出兵之前,大将和军师开了个军事会议。田忌的意见是火速前往邯郸,跟庞涓决战;孙膑则另有想法。

孙膑对田忌说:“眼下形势错综复杂,邯郸离齐国远,离魏国近。庞涓的军队骁勇善战,咱们千里奔袭,人家以逸待劳,这种事儿绝不能干。看魏国这次的阵势,是铁了心要吞并赵国,肯定会派出绝对主力。那么,魏国国内的防守必定空虚。咱们应该乘虚率兵扑向魏都大梁。如此一来,魏军主力必然会放弃攻打邯郸,回师自救,这样不但可解邯郸之围,达到了救赵的目的,还可以在魏军长途跋涉、疲于奔命时,抓住战机,给他们致命的一击。”

为了不让庞涓察觉这个计划,孙膑还使了障眼法,先派出一支军队去打齐魏边境的一座城市,而且下令只许失败不准成功。等这支军队惨败回来后,孙膑又让一支装备得不好的小部队,直奔魏都大梁打败仗。

庞涓见齐军连遭惨败,就认定他们没有多强的战斗力,彻底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一心一意地集中兵力猛攻邯郸。

在付出惨重代价后,魏军终于攻克了邯郸。可就在庞涓陶醉于胜利之时,魏惠王派人告急,说齐军正以精锐之师进逼大梁,你们要再不回来救场,就成双方交换场地了。

庞涓刚刚拿下邯郸,正得意忘形呢,一听齐军兵临大梁,瞬间就着急上火得不行,也顾不得休整军队,更顾不得将士们疲惫不堪、伤痕累累,便下令日夜赶路,回救大梁。

庞涓没有料到,齐军主力早就在从邯郸到大梁的必经之路——桂陵——埋伏好了。数万齐军以逸待劳,等着给魏军当头一棒。

当庞涓率军渡过黄河,刚刚走到桂陵时,休整了好几天的齐军,突然如潮水般从四面涌了过来。魏军在邯郸打了很长时间的仗,路上又不停赶路,战斗力严重下降,根本不是齐军的对手。

最后,只有庞涓带着少数残兵败将突出了重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孙膑制定的围魏救赵的策略,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著名的战例。

玩儿转心理学的师兄终于雪耻了

桂陵之战后,魏惠王被迫讲和,把庞涓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邯郸还给了赵国。赵国也因为齐军的援救而继续存在,很快又恢复了生机。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十二个诸侯国会盟,一起朝见周天子,阵势搞得跟当年的春秋霸主差不多。

又过了四年,魏惠王以韩国没有参加当年的会盟为由,派太子申和庞涓率大军进攻韩国,企图一举灭亡韩国。

在魏国大军的攻势下,弱小的韩国哪是对手?很快,魏军兵临韩国国都,韩国国君没办法,只得派人去齐国求救。

这时候齐国的国君是齐宣王。齐宣王早就对魏国不满意了,想狠狠杀杀魏国的威风,但他手下的大臣却为这件事儿吵翻了天。

当时齐国的相国是美男子邹忌,他不同意救韩国。他说:“魏国和韩国狗咬狗,一嘴毛,跟咱们有什么关系?让他们两败俱伤岂不是最好!”

田忌却说:“如果现在不出手相救,韩国一定会被魏国吞并,这对咱们可是不利的。”

最后,孙膑出了个两全齐美的主意:“咱们可以,也应该去救韩国,但没必要为了维护韩国的利益跟魏国死磕。咱们可以先放出风去,告诉韩国人咱们一定会出手相救,然后让韩国跟魏国先死磕,等他俩磕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出手。这样一来,咱们的利益就最大化了。”

于是,齐国一面答应韩国的救援请求,一面又抱着膀子待在一旁看戏。直到韩军同魏军交战五次都失败后,田忌和孙膑的军队才晃晃悠悠地出发。

这一次,孙膑又故技重施,大军直奔魏都大梁。他隔空跟庞涓喊话:“我就打大梁了,有本事你别来!”

庞涓没想到孙膑又来这招,只得火速回军救援。结果齐国的军队一仗都没打,就都撤了。

庞涓气不打一处来:“好家伙,我玩儿命赶回来,结果你撤了。”这就跟狠狠地挥起拳头打到了棉花上,庞涓浑身都不舒服。

魏惠王也被整怒了,他立即下令,任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大将,率雄师十万,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嚷嚷着要打魏国,结果没打就撤,不是因为他没辙,而是因为他知道,魏军一向轻视齐军。齐军此时撤退,魏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

做戏做全套。在齐军撤退的途中,孙膑下令第一天挖十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五万,第三天减少为三万,给庞涓造成在魏军的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庞涓虽然比不上孙膑聪明,但也不是庸才。一开始,他的追击策略还是比较谨慎的,行军速度也不算快,各部队之间联络有序,互相照应。

但后来,庞涓发现齐军的锅灶一天比一天少,就理所当然地想:“齐国那帮胆小鬼,仗没打完呢,人就跑了一大半儿,真是天赐良机。”

庞涓让步兵留在后面慢慢赶路,自己率领精锐骑兵,马不停蹄地沿着齐军撤退的方向猛追不舍。他不知道,自己这一系列的行动,都在齐国侦察兵的监视之中。

孙膑计算着魏军到傍晚时分一定会到达马陵。马陵地势险峻,一条窄道夹在两山中间,道旁树木丛生,是设伏歼敌的好战场。孙膑命令齐军停止前进,砍伐树木堵塞道路,然后布下重重埋伏,准备围歼追敌。

孙膑还特意让士兵刮去路旁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色的树干上,用黑涂料写上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然后挑选了一万弓弩手,埋伏在山路两旁,命令他们只要傍晚时看到火把,就万弩齐发。

庞涓的骑兵果然如孙膑所料,在傍晚时进入了齐军设伏的区域。庞涓来到那棵被刮皮的大树下,发现上面有一行字,但是天太黑看不清楚,就让人点起火把照明。他字儿还没读完呢,两边就万弩齐发,把魏军全部射成了刺猬。

庞涓眼见败局已定,无法挽救,仰天长叹道:“吾恨不杀此刖夫,遂成竖子之名!”说罢,他便拔剑自刎了。

齐军乘胜追击,魏军全军覆没,连统帅太子申都成了战俘,这就是战国时著名的“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的霸权。与此同时,齐国声威大振,孙膑也由此名扬天下。

庞涓跟孙膑斗智的同时,秦国也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大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使秦国成为了战国首强,还为其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