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26344700000046

第46章 穷国穷在制度上

世界贫富差距加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最不发达国家那些皮包骨的儿童图片催人泪下。但穷国贫穷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穷国过去曾受殖民者的掠夺,今日贫穷是历史的结果。但今天也有许多曾经是殖民地的国家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还有些未曾当过殖民地的国家仍然贫穷。怎么能总把现实的贫穷归因于遥远的历史呢?

也有人认为,穷国穷是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但战后国际机构与各国政府向穷国提供了不少援助,亦有私人资本进入穷国,技术也引进了,为什么仍然穷呢?

近年来还有人认为,全球经济一体使富国更富,穷国更穷。但事实是还没有哪个国家是由于开放而变穷的,相反倒有许多国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由穷变富的。

这些说法都把穷国之所以穷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其实一个国家之所以穷,关键在于内因而不是外因。找出穷国之所以穷的另一种方法是看看历史上那些曾经贫穷的国家是如何变富的。

在近300年之前,全世界都是穷国。但从这时开始一些国家走上经济增长之路,脱贫致富了,但仍有许多国家仍然在穷着。这些首先变富的国家中英国是第一位。使英国变富的不是资本积累,不是工业革命,也不是海外掠夺,而是制度,是一种与其他国家全然不同的新制度。在英国之前,中国已有相当发达的技术,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在海外掠夺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它们却没先富起来。这些国家所缺的正是这种制度。

英国变富的关键一步是16~18世纪期间圈地运动中私有产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一些人看来,这是“羊吃人”的罪恶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是经济增长的开端,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分。私有制符合人利己的本性,它保证个人努力的成果可以排他性地由自己占有。这就鼓励了人们努力从事经济活动。私有产权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贸易,从而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制度是一国富起来的唯一正确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度称赞了这种制度所带来的飞速经济增长,以及在改变世界面貌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的基础是私有权。但要使市场经济制度正常运行还需要有许多配套的制度。例如,有利于交易的货币制度,作为私有产权内容之一的专利与版权制度,保证交易的合约制度,市场运行必不可缺的诚信制度,按效率分配的分配制度,使企业高效率运行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与这种经济制度相一致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多元化意识形态。一个国家的这一套制度越完善,这个国家就越富裕。

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强调“增长的路径依赖”。这是指一个国家只有建立了私人产权和市场经济,才会走上增长的良性循环之路。人们都认为资本积累重要,但没有保护私人产权的制度,谁会储蓄和投资呢?人们还认为,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没有保护发明者权益的专利制度,谁会去发明呢?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人们都把企业家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没有按效率分配的制度,能有企业家产生吗?没有现代企业制度,有企业家的用武之地吗?有一套适应发展的制度,没有钱,会有钱;没有人,也会有人;没有技术,完全可以创造出技术。所以说,制度是一国致富的关键。

用这种历史的经验来看今天的穷国,它们缺的不是资本和技术,而是一套适于经济发展的制度。不是全球化使它们更穷,而是它们的制度注定了它们要穷。怨天尤人是没用的,指责历史上殖民主义如何也是没用的,致富之路还在于建立市场经济制度。马克思说过,一切落后国家都要走先进工业国家所走过的路。我想这条路应该是市场经济之路。

看看当今世界上那些最穷的国家,或者仍然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框架;或者战火纷飞,沦陷于种族仇杀之中;或者没有摆脱传统社会的约束。这些社会的共同特点是私有财产在法律和现实中根本得不到保证。没有走上“路径依赖”的轨道,何谈发展。发展经济学家讲了几十年的发展,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资金,结果呢?没有什么成果。正因为如此,发展经济学回到了新古典经济学,世界银行现在最关注受援助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回顾一下战后那些脱贫致富的国家,也不乏曾经饱受殖民主义摧残者,但在建立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之后,在短短二三十年间不就发展起来了吗?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也是制度变革的结果吗?天还是这片天,地还是这块地,人也还是这些人,但制度变了,一切也都变了。

穷国的穷,不穷在殖民主义历史,不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不穷在缺乏资金和技术上。它们穷在缺乏一个市场经济制度上。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前提,这是当今经济学家一致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