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否涉及道德问题一直是中外经济学家争论的中心之一。一些经济学家强调“经济学本身不谈道德”。另一些经济学家则把这种观点称为“经济学的道德误区”,强调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经济学应不应该涉及道德问题呢?这涉及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名词。哲学家对方法论的解释和争论往往使外行人困惑。用最通俗的话说,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这里所说的方法论就是经济学家认识世界、分析经济问题所用的方法。
理解经济学方法论的关键是区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排斥价值判断,只客观地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预期经济行为的后果。这就是研究经济学的实证方法。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以此为依据评价经济现象并制定相应政策。这就是研究经济学的规范方法。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是对价值判断的态度;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而规范方法以价值判断为依据。价值判断是对经济行为社会价值的评价,即对某种经济现象好还是坏的看法。大而言之,可以是对一种经济体制的评价;小而言之,可以是对某种具体经济现象或行为的评价。价值判断属于社会伦理学范畴,有强烈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经济现象或行为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经济学的道德与不道德实际上就是是否涉及价值判断,因为价值判断正是道德问题的基础。
实证方法排斥价值判断,也就不涉及道德问题。经济现象有其内在客观规律。实证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规律,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研究这些规律应该像研究物理与化学一样抛开价值判断。实证方法是人们客观地认识世界的工具,完全可以抛开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是不涉及道德问题的。
19世纪之前,经济学被作为一门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的道德科学。此后经济学家开始了经济学实证化的努力过程,力图摆脱价值判断,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经济学在这条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步,深化了人们对经济世界的认识,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决定设立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正是对经济学实证化的肯定。用实证方法研究经济学仍然是当前经济学的主流。经济学家在认识世界时要客观、冷静,经济学不涉及道德问题无可厚非。
但是,经济学还要帮助人们改善(而不是改造)世界,运用于政策制定。经济学的目的应该是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即所有人的效用最大化。效用是主观的,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当然也不能脱离价值判断。从这种意义上说,经济学又离不开道德问题和规范分析。
经济学有认识世界与改善世界的双重任务。在认识世界时,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这就是经济学的不道德。制定政策是以对经济本身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的,但一项正确的政策离不开价值判断。这就是经济学的道德。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道德与不道德并不绝对排斥,要看解决什么问题,用在什么地方。
那种认为经济学离不开道德问题,反对实证分析的观点并不正确。比如我们研究经济增长的规律完全可以超脱价值判断。经济增长率和影响这种增长率之间的因素(劳动、资本、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研究这个问题时完全可以不涉及价值判断或道德问题,得出适用于各个社会的客观规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道德显然无关。这时经济学是实证的,不道德的。但在制定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政策时,就要考虑增长的目标,增长与社会福利等有关的价值判断问题。这时经济学是规范的、道德的。
经济学与人们的利益太密切了。利益格局的决定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色彩。因此,经济学超脱价值判断,不涉及道德的观点难以被接受。这也是不断有人就道德问题向主流经济学提出挑战的原因。把经济学本身与经济学的运用分开,把客观规律的探讨与规律的运用分开,你就知道,其实经济学道德与不道德本身并不是一个真问题。我们应该要探讨的不是经济学道德与否,而是什么情况下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什么情况下要有人类关怀。这样经济学才不会陷入道德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