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堆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的《葬花词》被贾宝玉听见后又引发了他的死亡意识:
……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便可解释这段悲伤。
总体来说,中国人的死亡意识并不发达。死亡意识是时间意识的强化,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意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投江而死的。由于数次劝谏楚王,他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直到国都沦陷后,他才自杀了。与其说屈原是个殉君者,不如说他是个拘国者;与其说他是个殉国者,不如说他是个自杀者。屈原有鲜明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他在《离骚》里写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与此相应的是,屈原的诗中反复表现了他的死亡意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就此而言,屈原的自杀是其生命情感和坚贞人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人的死亡意识之所以不发达,主要是因为奴性太深、依附性太强,活着是为了别人,死也是为了别人。所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明的并非死亡意识,而是忠君观念。为君而死,死得光荣。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中国文学中有一种特殊题材:悼亡诗,按说这种诗应该最能唤起生者的死亡意识,然而,悼亡诗往往对死者进行倾向于赞美的回忆,同时表达自己的悲痛和哀思,却很少能直面自身的死亡,从而产生死亡意识。就此而言,中国人的死亡意识始于屈原的《离骚》,在曹雪芹的《葬花词》中达到高潮。因而,这两首诗是表达中国人死亡意识的经典之作。
二死神的面影
死神长着一副什么样的面孔,只有临近死亡的人才能看见。事实上,临近死亡的人看见的多半是梦中的死神。作为一个到处推行仁政、力求显身扬名的人,孔子有很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不考虑死后的事,所谓“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因岁月流逝和事业无成而产生的焦灼感当中。因而,当他来到岸边,看到流淌的河水,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孔子的生命意识还表现在他的梦里,他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是制订周礼的人,是孔子效法与钦慕的圣人。因此,他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梦到周公而认为自己衰老了。孔子还有一次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时的孔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了: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礼记。檀弓上》)
这段文字记载了孔子临死前的一个梦。孔子是殷人,殷人死后送殡时是置于两楹之间的。他梦到自己坐在了两楹之间,这岂不是预示着自己要死了吗?也许只有在梦中,人们才能一睹死神的面孔。死神长得什么模样呢?孔子说死神长得就像梦里的自己。
陶渊明特别了不起的作品是《拟挽歌辞》。这三首诗就是他想象中的死后三部曲:首先,他想象自己一死,亲友们围着他的身体哭泣。随后进行吊唁,所谓“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面对亲人的盛情,诗人说他“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意思是诗人想跟亲人们再说两句话,可是发不出声音;想辨认一下身边的人都是谁,眼睛却看不清楚。最后,给自己送殡的时刻到了:“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哭泣,吊唁,送殡,每个人死后几乎都是这样。只不过陶渊明在想象中把别人的尸体换成了自己的尸体。死神在一个超脱者的心中提前来临,它的形象就是自己的尸体。身体作为一个被照顾多年的对象,就是在它完全失去运动能力之后仍然显得那么亲切:“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同时,诗人又对未能满足身体生前的嗜好深感歉意:“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最后,“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从母腹出发进入坟墓,身体走完了它完整的一生。
作为一个不由自主的身体事件,死亡与性、梦以及病有深刻的联系。人在病中往往失眠多梦,病往往是由于精神思虑而导致的身体不适。在各种思虑中性焦虑尤为强烈,所以性失意是导致身体成病的强劲力量。同时病作为连接生死的桥梁也往往会促使死神在梦里现身。在通往死亡的路上,有的人为了钱财,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的人为了功名,就像那个一心受招安的宋江;有的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在《红楼梦》中,那个可怜的单相思患者贾瑞把王熙凤作为自己的情欲对象,求之不得,痴心不改,被情欲诱惑以致不能自拔,在强烈的性吸引下向死神俯冲。第二次被凤姐捉弄之后,他恨凤姐耍他,但是“再想想凤姐的模样儿,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内”,于是失眠、手淫,加上两回冻恼奔波’这个一心想满足自身欲望的人就病了:“心内发膨胀,口中无滋味,脚下如棉’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后来,有个道士把写着“风月宝鉴”四个字的镜子交给他,并嘱咐他只照背面,三天后其病自好。
他一试,却是一个骷髅立在里面。于是,他看了一下正面,“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摊精。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直至死去。在这里,作者借用一面叫“风月宝鉴”的镜子写了贾瑞的性梦,镜中的凤姐像白花花的银子和亮闪闪的功名一样成了一把带血的刀。正如古人诗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贾瑞说这种病是“非药可医”的,那么,如何会好呢?不要妄动风月之情即可。《红楼梦》之所以又名《风月宝鉴》就是此意。然而,“生我之门死我户,看得破时忍不过”,这才是贾瑞们的共同悲哀:“看得破”是一关,“忍得过”又是一关。贾瑞后来也看出了点什么,但他并没有“看破”,更不曾“忍得过”。显然,他连第一关都没有过去。这种对性欲的追逐和对名利的追逐一样都是变相的自杀。对于像贾瑞这样的人来说,死神的形象就是一个长得像王熙凤那样的美女。
在《金瓶梅》的人物当中,读者一般倾向于同情李瓶儿,因为她生性善良。但是,为了给西门庆做小妾,她气死了自己的男人花子虚。这和毒害武大郎的潘金莲有什么不同呢?所以,李瓶儿之所以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固然是受了潘金莲的“攻击”—一她的儿子官哥被潘金莲“吓死”了,自己又得了血山崩,但是,被气死的丈夫花子虚难道不是她的一块心病吗?李瓶儿在患病期间总是梦见被她气死的丈夫。有一次,西门庆来看她,李瓶儿对他说:“我不知怎的,但没人在房里,心中只害怕,恰似影影绰绰有人在跟前一般。夜里要便梦见他,恰似好时的拿刀弄杖,和我厮嚷。孩子也在他怀里,我去夺,反被他推我一跤。说他那里又买了房子,来缠了好几遍,只叫我去。只不好对你说。”西门庆听了说道:“人死如灯灭,这几年知道他往那里去了!此是你病的久,神虚气弱了,那里有甚么邪魔魍魉、家亲外祟!我明日往吴道官庙里,讨两道符来,贴在这房门上,看有邪祟没有。”贴上符以后,到了晚间,李瓶儿还是害怕,对西门庆说:“死了的,他刚才和两个人来拿我,见你进来,躲出去了。”随后,西门庆又用各种办法来挽救李瓶儿,并尽量安慰她,而李瓶儿却说:“我的哥哥,你还哄我哩!刚才那厮领着两个人,又来在我跟前闹了一回,说道:‘你请法师来遣我,我已告准在阴司,决不容你。’发恨而去,明日便来拿我也。”死者的亡灵一再纠缠,看来李瓶儿已经在劫难逃:
且说李瓶儿唤迎春、奶子:“你扶我面朝里略倒倒儿。”因问道:“天有多咱时分了?”奶子道:“鸡还未叫,有四更天了。”叫迎春替他铺垫了身底下草纸,拍他朝里,盖被停当,睡了。迎春与绣春在面前地坪上搭着铺里,刚睡倒没半个时辰,正在睡思昏沉之际,梦见李瓶儿下炕来,推了迎春一推,嘱咐:“你们看家,我去也。”忽然惊醒,见桌上灯尚未灭。向床上视之,还面朝里,摸了摸,口内已无气矣。不知多咱时分呜呼哀哉,断气身亡。可怜一个美色佳人,都化作一场春梦。正是:阎王教你三更死,怎敢留人到五更!
李瓶儿死得似乎极其平静,竟然无人知晓。她的死一是因为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二是因为气死了丈夫,这两条命硬是把她早早地从人间拉走了。李瓶儿的爱欲主要体现在她的移情别恋,她这一移情气死了丈夫,不能说不是罪过。而在读者尚未因此对她产生愤恨时,她的儿子已经被另一个火热的欲望烧死了,这又有点令人同情。像这样忽热忽冷,一颗不乏仁慈的心怎不成灰?这两个人的死在她心里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直到她在无人知晓时离开人世。像李瓶儿这样一个并不狠毒的女人为什么也会听任欲望的驱使,以致气死自己的丈夫?这和她的好性儿是否协调?害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丈夫)终害己这样的话是否适用于李瓶儿?如果不是欲望的大火烧昏了她的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些都是李瓶儿身上的谜。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李瓶儿眼里,死神的形象就是被她害死的丈夫。对于那些出于不同原因杀害他人的人来说,死神长得就像那个被他害死的人。由此来看,死神的面孔真是多种多样。从根本上说,死神的形象取决于正在死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临死者一生的情感经历塑造了死神的形象。
三执子之手
死亡是难的,尽管人们相信今生之后还有来世,所谓“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但是,此生来之不易,来世遥遥无期,人有什么理由把自己的生命轻易地交付出去呢?即使那些不止一次遭遇死亡的人也不例外。
南宋末年,文天祥受命出使北国,却被羁留在那里,后来获得机会逃脱,历经艰险,一路辗转回到永嘉。在文天祥看来,这是一条蜿蜒于生死之间的漫漫长路: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俄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鸣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旁徨死;如杨州,过瓜洲杨子桥,竞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盾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鸣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决非贪生怕死之辈,他之所以一直未与死神执手,是因为他还想着“将以有为也”。后来,他再次被俘,宋王朝也随之覆灭。文天祥被关押在大都多年,多次拒绝了元政府的劝降,其中既有女儿的血泪书,也有元世祖的亲自劝降。但是,文天祥坚定地选择了死,践行了他在《过零丁洋》中所写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果说文天祥是为了青史留名,碌碌于金帛的人在与死神握手时,心里想的自然还是财富: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著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著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