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清十二帝
2656200000109

第109章 内忧外困的苦命天子——清文宗咸丰帝(15)

当时四春娘娘,都已料圣驾将临,眼巴巴的在园探望。偏这杏花春慧心独运,捷足先登,数日前已遍赂值园宫监,叫他留意迎驾。那宫监得了好处,自然格外献功,咸丰帝未入园门,狡太监已先探报。杏花春即带领宫眷等,至要路迎迓,遥见御驾徐徐过来,早已轻折柳腰,俯伏在地。是时因太后丧期,妃嫔等都遵制服孝,杏花春浅妆淡抹,越显得云鬟鬒黑,玉骨清芬。咸丰帝瞧将过去,好似鹤立鸡群,分外夺目,多日不见,益令人醉。忙龙行虎步的走将拢来,令她起立。杏花春珠喉婉转,先禀称臣妾迎驾,继禀称臣妾谢恩,然后站起娇躯,让咸丰帝先行,自率宫眷等后随。到了寝宫,又复叩首请安。

咸丰帝叫她不必多礼,并赐旁坐。这时候的杏花春自然提足精神,殷勤献媚,把这咸丰帝笼住不放。留连至晚,即留宿在杏花村馆。

翌日,复由咸丰帝特旨,开群芳宴,传谕各宫妃子贵人,都到杏花村馆领宴。那时六院三宫,接奉圣谕,就使心中未惬,也只好联翩前来。

园内的牡丹春、武林春、海棠春,满肚子含着醋意,终究不敢不到。只有钮祜禄后,领袖宫闱,天子不能妄召,所以未尝与宴。

还有一位那拉贵人,奉了命,竟叫宫监回奏,称病不赴。咸丰帝圣度汪洋,总道她身怀六甲,无暇责备,谁知入宫见嫉,她已别有心肠。那拉氏之心术,已露一斑。

是日,杏花村馆,大集群芳,“花为帐幄酒为友,云作屏风玉作堆”,说不尽的绮腻风光,描不完的温柔情态。咸丰帝至此,乐得不可言喻。恐怕此时的欢乐,只有咸丰帝一人,杏花春或尚得其半,此外则阳作欢娱,阴怀妒忌,未必尽如帝意也。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圆则易缺,满则易倾,咸丰帝一生,也只有这场韵事,算作极乐的境遇了。

——民国·蔡东藩《清史演义》

对于四春娘娘的文字记载,可查的最早来源就是这部由蔡东藩写就的《清史演义》中“那拉氏初次承恩·圆明园四春争宠”一回。另外则就是民国时期的小说家许啸天所着的《清代宫廷秘史》一书。那么,四春娘娘是小说家的虚构,还是历史上的真实呢?

四春娘娘有无其人

至于四春娘娘有无其人,先让我们看一下咸丰帝的后妃全纪录:

萨克达氏——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钮祜禄氏——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他他拉氏——庄静皇贵妃、佟佳氏——端恪皇贵妃。

其他妃嫔:婉贵妃——索绰络氏、玫贵妃——徐佳氏、璷妃——那拉氏、吉妃——王氏、禧妃——察哈喇氏、庆妃——张氏、云嫔——武佳氏、容嫔——伊尔根觉罗氏、璹嫔——那拉氏、玉嫔——那拉氏、玶常在——伊尔根觉罗氏。

现在可以一目了然了,正史之中,并没有这四个人的名字。不过这并不代表四个人从未存在过。要知道,中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咸丰皇帝再没有任何才干,也是一国之君,史官们是不敢什么都写的。而野史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因此,四春娘娘有无其人,还不敢下一个定论。

话又说回来,无论四春娘娘是否存在,咸丰帝逃不开酒色财气这四个字是肯定的。正如《清史演义》中的评价:

“酒色财气四字,为人生最大之魔障,而色之一关,尤为难破,其酿祸亦最甚。士大夫之家无论已,试观历朝以来,亡国之朕,大半由于女色。若仅仅酗酒,仅仅嗜财,仅仅使气,虽不能无弊,国尚不至于亡。咸丰帝颇号英明,当时称为小尧舜,观其闻选女之谠言,不加以罪,反褒奖之,其器识已可见一斑,然卒未能屏除肉欲,幸那拉,嬖四春,为主德累,四春尚未足亡清,而那拉实为亡清之张本,夫岂真遗碑成谶,非人力可以挽回者?主德可以格天,主不德,天数始不能逃也。”

咸丰之死

千年国耻,火烧圆明园

1856年,英法以修约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了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进而向北京进犯。英法联军一边与清政府议和,一边继续进犯北京。在通州击败清军后,进攻北京。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命恭亲王奕留京议和。奕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北京条约》。

最令人痛心的是,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一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熄。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和杰作,就这样被付之一炬。特别是园里面收藏的中华五千年的文物宝藏或者被焚毁,或者被抢掠。而圆明园收藏的这些文物宝藏个个都是价值连城,它不仅仅是收藏了清代文物,而是中华有史以来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可以说,圆明园被焚毁,被抢掠,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沉痛的浩劫。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法·雨果正如法国着名作家雨果所描绘那样:火烧圆明园是英法两国携手制造的世界艺术史上最大的一场灾难。

与此同时,英法联军等侵略者用武力闯进了皇宫,进了天坛,让天子脚下这块本来最安全的地方的老百姓遭受涂炭,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外国侵略者第一次侵入北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空前浩劫。

避暑山庄?避难山庄?

面对这场浩劫,身为一国之主,身系天下下苍生之安慰的咸丰帝却在外敌入京、义军蜂起、社稷多难、江山危急之时,逃跑了,而不是身守社稷。英法联军一打入北京,咸丰就暗示大臣,给他上奏章,让他去木兰围场打猎去,借这茬儿就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留下恭亲王奕在北京主持这些事情。

在大敌入侵之时,他不尽职守,不守国门。既没有与英法联军决战的诏书,也没有作战决心,更没有没有周密的作战部署。

起初,当英军18000余人、法军7000余人陆续开赴中国侵略时,面对不足三万人的“远征军”,咸丰皇帝并没有发动起抵抗力量,甚至连一份诏书都没发。对于拱卫京畿的要地——天津大沽炮台、塘沽海口,也没有增派一兵一卒。最为荒唐的是,当侵略者隆隆的炮声响彻北京防线的时候,咸丰,这个一国之君,却在圆明园里大张旗鼓地庆祝30岁“大寿”。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在圆明园的同乐园里连看了四天的庆寿大戏。

此时,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一片欢声笑语中加紧了进攻。

堂堂的一个大清帝国,数以百万计官兵,敌不过数万侵略军,是不可能的。但咸丰皇帝还是跑了,躲在热河闭目塞听。

咸丰皇帝的死因

世人皆知,咸丰皇帝有四大癖好:

其一,咸丰贪恋美色,在避暑山庄,他依旧不问窗外风雨,今朝有酒今朝醉,只图自己逍遥快活。据书中记载:奕置兵败于不顾,携妃嫔游行园中,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又自我麻醉。据野史记载:山西籍孀妇曹氏,风流姝丽,脚甚纤小,喜欢在鞋履上缀以明珠。咸丰帝召入宫中,最为眷爱。国难当头,他却依然沉浸于美色,不思进取。

其二,贪丝竹,他把一个戏班挪到承德,上午唱叫“花唱”,下午要“清唱”,天冷在屋子里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每天乐不思蜀。

其三,贪美酒。咸丰贪杯,一饮即醉,而且大耍酒疯。野史记载:“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每怒必有一二内侍或宫女遭殃,其甚则虽所宠爱者,亦遭戮辱。幸免于死者,及醒而悔,必宠爱有加,多所赏赐,以偿其苦痛。然未几而醉,则故态复萌矣。”

其四,贪鸦片。咸丰继位不久,违背祖训,吸上鸦片,并美其名曰“益寿如意膏”。而且咸丰在热河期间常常吸食鸦片来刺激自己、麻醉自己。

咸丰如此折腾自己,自然就离死不远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北京时,咸丰帝就因为被酒色掏空了身子,面黄肌瘦,时常咳嗽不止。后来医生开出药方,说鹿血是纯阳之物,可以长期饮用,滋阴壮阳。于是咸丰帝就养了百余只鹿,每天取血引用。后来到了热河,鹿群留在北京,而他又不知休养生息,成天沉溺声色之中。

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老毛病终于又犯了。这次没有鹿血滋补,咸丰帝终于走向了死亡的边缘。十五日,咸丰帝病重,临死前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八名心腹重臣为顾命大臣。两天以后一命呜呼,结束了他年仅31岁的生命。

附:咸丰帝大事年表

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

正月,道光帝病重,召载铨、载垣、端华、僧格林沁、穆彰阿、赛尚阿、文庆等,公启秘匣,宣示御书“皇四子立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为恭亲王”。道光帝逝。皇太子奕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咸丰元年。封皇七弟奕为醇郡王。十二月洪秀全于广西金田起义。

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

二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八月,选叶赫那拉氏(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入宫,封为兰贵人。

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

二月,封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钮祜禄氏(即后来的慈安太后)为贞嫔。

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

一月,在籍侍郎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此为湘军之始。八月,上海小刀会起义。英驻沪领事阿利图征得美使马沙利同意,宣布上海海关由英美领事代征。十月,太平军北伐军抵达张登镇,京师大骇。是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咸丰四年(1854年甲寅)

二月,曾国藩所办团练湘军练成,会集湘潭,发布《讨粤匪檄》,攻击太平天国运动。

十一月,晋兰贵人叶赫那拉氏为懿嫔。三月,以皇五子奕屡失礼节,罢一切职任,令回上书房读书。谒西陵。

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

二月,西林教案发生,法国以此为借口与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八月,太平军发生内讧,韦昌辉杀杨秀清等。九月,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七年(1857年丁巳)

十一月,英、法军攻入广州。

咸丰八年(1858年戊午)

四月,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大沽炮台。六月,桂良、花沙纳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

六月,八国联军入侵北溏。七月,僧格林沁退守通州,与英法联军激战八里桥,英军攻陷天津。八月,咸丰帝携后妃皇子仓皇逃往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办理抚局。

英法联军入京,火烧圆明园。九月,亲王奕奏因英法联军退至天津。签订中英、中法、中俄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十二月,立总理外国事务衙门,派奕、桂良、文祥管理,办理对外交涉。

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

七月,咸丰帝病危,宣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肃顺等八大臣赞襄政务,随即病逝。定明年为祺祥元年。九月,慈禧联合奕发动政变,扳倒八大臣。十月,恭亲王奕为议政大臣,在军机处行走。诏改年号祺祥为同治。载淳御太和殿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同治元年。十一月,两宫太后垂帘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