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2656500000018

第18章 婚姻感卿珍重报流莺(5)

她与其他人是那样不同,气质沉静,带着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干净气息,直到顾贞观引着她走到纳兰容若的面前,微笑着介绍说,这位便是明珠府的纳兰公子,名成德,字容若。

她笑了,他也笑了。

有时候,钟情,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

沈宛终于见到了自己倾心已久的纳兰容若,一如她无数个夜里,看着对方的信笺所暗自想象的那样,脑海里的影像与眼前的人影逐渐重合起来,最终成为现实。

沈宛双颊上飘起两朵红云,然后朝纳兰容若轻笑一下。

看着眼前的女子,纳兰容若脑中却突然浮现出另外一位女子的音容笑貌来。

那天,卢氏也是这样对着自己嫣然一笑,仿佛三月的桃花般,连周围的景色都为之绚烂起来。

这年年底,纳兰容若便正式纳了沈宛为妾。

这场婚礼并不是很隆重,纳兰容若的好友们还是纷纷送来了祝福,祝福这一对璧人的结合。

在其他人的眼中,纳兰容若还那么年轻,也早就该从卢氏亡故的悲伤中走出来,去寻找属于他的幸福,而沈宛才貌双全,又和纳兰容若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难道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吗?

对纳兰容若来说,个中的滋味儿,也只有自己才知道。

我倒是觉得,纳兰容若与沈宛之间,其实更像是朋友。

他们在诗词上有着共同语言,如果沈宛如顾贞观等人一样是男性,那么,纳兰性德便是又多了一位知音好友,但沈宛偏偏是女子,而且还是江南小有名气的歌伎才女,所以,如果说纳兰容若与沈宛之间只是纯洁的友情与惺惺相惜的话,那似乎很难让人相信。

纳兰容若与沈宛,两人之间是友情也好,爱情也罢,总之,无论如何,沈宛若与纳兰容若交往,确实也只有成为对方姬妾一途,因为她的身份地位,又是汉籍,纳兰容若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沈宛接进明珠府里去,所以,他才在西郊德胜门为沈宛置了一处幽静的宅子。

两人相处的日子,是愉快而且充满诗情画意的。

也许是某一天的午后,纳兰容若与沈宛正在说话,不知何时变成了沈宛在说着江南的那些名胜古迹,还有流传于民间的传说。

据说在昔日吴宫之处,有香水溪,是当年西施沐浴的地方,所以又名叫脂粉塘,只是,如今西施早已不见踪影,而奢华的吴王皇宫也早已不复当年的巍峨与华丽,往日种种,已随着时光的流逝变成了历史里的一缕烟尘,只有燕子依旧每年飞来飞去,衔泥做窝,年复一年。突然,马蹄声传来,路上一骑飞驰而过,一叶小船缓缓地从藕溪上划过,船上的人,是要往哪里去呢?

在沈宛娓娓的描述中,纳兰容若觉得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一幕画面,带着江南水乡氤氲的雾气,淡淡的,悠然的,如同倪瓒笔下的一幅山水画。

相比于京城的繁华,或许这样的悠然,才是纳兰容若内心真正想要的。

沈宛在描述这些的时候并不知道,在看到纳兰容若因为这番描述而写出来的这首《浣溪沙》的时候,也并不知道。

她只知道,纳兰容若在欢笑之余,不知为何,有时会突然陷入沉思,怔怔地发呆,那是一种自己从未见过的,寂寥的神情。

那是不该在纳兰容若这样一位天之骄子脸上出现的表情。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采桑子》)

在德胜门别墅居住的日子,沈宛逐渐发现,身旁的男人,不知什么时候,总是会面露愁容,神情寂寥,尤其当他一人独处的时候,那孤零零的身影,像是写满了“寂寞”两个字。

沈宛有时候忍不住,很想去问一问纳兰容若,你是在为谁叹息?但总是问不出口。

她并不笨。

其实可以说,沈宛是聪慧的,她从纳兰容若的这些神情中看出了蹊跷,但从不多嘴,更不会像市井泼妇那样,抓着丈夫声嘶力竭地咆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她只是默默地,和以前一样,伴随在纳兰容若的身边。

但午夜梦回的时候,她偶尔会从身边男人呢喃的梦话里,依稀听见另外一个女人的名字,还有“三年”的字句。

沈宛知道,纳兰容若心中念念不忘的,正是因为难产而身故的妻子卢氏。

那早逝女子的身影,原来已经在他的心里刻骨铭心。

于是纳兰容若无意中的叹息,传进沈宛的耳中,她也渐渐带上了忧伤而寂寞的色彩。

他终究还是寂寞的呀!

也许,沈宛也想过要怎样才能抚平纳兰容若的忧伤,去安慰他内心深处的寂寞,但是对纳兰容若来说,曾经的激情,已经消散无形,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如今却变成了一道沉重的枷锁,不光是牢牢地锁住了他,也锁住了沈宛。

沈宛虽然从不说,但她心里真正想要的,恰恰是纳兰容若所无法再给予的。

纳兰容若也知道,自己对沈宛,实在是已经付出不了太多。

沈宛要的,他偏偏给不起。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半夜三更的时候,纳兰容若常常会独自站在院子里。

四周,花丛里淡淡的花香在夜色里缓缓地飘散着,若有若无。银白色的月光如水般洒在院墙上、地面上,仿佛笼了一层薄薄的银纱。

此情此景,在纳兰容若的眼中,却与记忆缓缓地重合了。

多年前,是谁,也曾和自己一起这样站立在月下的庭院,看着天边的弯月,如今,那陪自己赏月之人,却是去了哪里?

此情可待成追忆啊,暮然回首,当年的记忆,仿佛是做了一场梦一般。

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纳兰容若惊喜地回头,在见到来人的一刹那,脸上的喜色旋即变成了失望的神情,动作是那么快,快得来不及掩不住内心的一点一滴,在那一瞬间都毫无保留地敞露在沈宛的面前。

沈宛还是一如既往温婉地微笑,秀美的面孔上并未流露出其他神情,只是关心地替他披上外袍,但眼中,一抹无奈的神色却是清清楚楚地落进纳兰容若的眼中。

纳兰容若对沈宛是喜爱的。

但是,喜爱不是爱情,所以,半年之后,沈宛还是走了,回到了江南。

两人分别的时候,平平淡淡未有任何的波澜。

她离开,他去送行,临别之际,纵然有千言万语,最终也不过是变成轻轻的一句“一路顺风”。

不是不想挽留,而是纳兰容若觉得,他给不起沈宛想要的爱情,既然如此,与其在未来的岁月中让沈宛越来越落寞寡欢,还不如让她去继续寻找自己的幸福,去寻找能给予她爱情的人。

沈宛离开的时候,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枝分连理绝姻缘。”

这是沈宛《选梦词》中的一句,当时写下这首《朝玉阶》的沈宛怎么也没想到,那时无心的一句话,如今却已成真。

孔雀东南飞,本以为看的,是别人的故事,哪知到了最后,竟应在了自己身上。

离开的沈宛完全没有预料到,她这一走,便是永别。

从此阴阳两隔。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

在电视剧《康朝秘史》中,这首《采桑子》,是纳兰容若送与青格儿的。

青格儿是电视剧里面杜撰的人物,身世迷离,后来远嫁耿精忠之子,三藩之乱后便失去了踪影。纳兰容若随着康熙南巡下江南,无意中再度相见,那时候,青格儿已经改回了自己真正的姓氏“沈”,取名“沈宛”。

虽然是电视剧里的情节,也算交待了沈宛这位纳兰容若生命中最后出现的女子的前尘往事。

作为陪伴了纳兰容若最后岁月的沈宛,尽管也存在着不少的疑虑,但是相比于“青格儿”那位传说中的恋人,存在的证据就确凿得多。

对沈宛,纳兰容若心中是隐隐有着愧疚的吧?

“而今才道当时错”,如今回想起来,才说当初做错了,还来得及吗?

这句其实出自宋代晏几道的《醉落魄》词,“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日错”。

说起晏几道,其实此人与纳兰容若也有几分相似。同样是天才的词人,同样才华出众,同样不愿被世俗约束,同样出身高门却不慕权势。

纳兰容若是颇推崇晏几道的,在他给梁佩兰的《与梁药亭书》中,这样写道:

仆意欲有选如北宋之周清真、苏子瞻、晏叔原、张子野、柳耆卿、秦少游、贺方回,南宋之姜尧章、辛幼安、史邦卿、高宾王、程钜夫、陆务观、吴君持、王圣与、张叔夏诸人多取其词,汇为一集,余则取其词之至妙者附之,不必人人有见也。

其中提到的“晏叔原”,便是晏几道。

他出身高门,乃是晏殊的第七子,黄庭坚称赞他是“人杰”,也说他痴亦绝人:“仕官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由此可见,晏几道孤傲清高,不喜权贵。而且晏几道的词工于言情,十分有名,与父亲晏殊不分上下。不管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还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在词风上与李煜颇为接近,情真意切,工丽秀气。

而纳兰容若会比较推崇晏几道的词作,也在情理之中了。

“而今才道当时错”,当时分开,如今回想起来,竟是如此地后悔,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但是为时已晚,“心绪凄迷,红泪偷垂”,窗外,春风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

“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早知道后来已经无法再相见,那么强颜欢笑着述说当初那些欢乐的日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别如斯”,梨花在枝头上绽放过,如今再度落尽,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是,还会有相聚的日子吗?

在这首《采桑子》里面,一句“而今才道当时错”,写尽多少无可奈何,写尽世间多少的不完满。

月有阴晴圆缺,而世事何尝不是像那天际的月亮一般,此事古难全呢?

只是那时的遗憾,纳兰容若已经没有机会再度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