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佛为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是即是中道之理体。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报身佛为卢舍那佛。意为光明遍照。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卢舍那佛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应身佛即释迦牟尼佛。佛祖应身又称应佛、应化身、应化法身。即佛为教化众生,应众生之根机而变化显现之身。特指释迦牟尼佛的生身。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众生所现的佛身。
四大
地火风水为密教四大元素,世间万物莫不由此合成,人身亦是如此。在人体中地火风水四大所对应的是分别是肌肉、体温、呼吸和体液。而在生命结束时,这四大元素将会逐渐分解消逝,身体相对的机能也将最终散去。
破瓦法
破瓦法是密教法门,是将精神意识迁引向佛陀净土中去的殊胜法门。有法身破瓦法,报身破瓦法,和化身破瓦法三种。破瓦法可以完全依靠修行者亡灵自身的力量完成,也可凭借其他有一定修行的人的帮助。它是藉由大悲心法力来固摄亡灵精神意识,不堕轮回,到达美好净土,但是如若运用不当,则不但不能度脱,反而还会堕入恶道。
大手印
大手印亦即空性大手印,是藏传佛教的噶举派之教义。大手印教义主张禅修,欲证得大手印,第一步即平静烦恼之心,进而关照内心,最终发现自心本质。只有悟得心的实体性即空性时,才是进入了领悟大手印状态。大手印是至高无上的一种领悟状态,代表着涵纳一切的圆满的无上法门。
净幻身
净幻身即释迦摩尼佛之色身,是指亡者在临终中阴时,将会见到一段短暂清净的心境,而此时意识则处于几将脱离肉身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即净幻身。净幻身不随肉体而生灭,亡者可以在此时通过对空性的直接体悟,证得本心的空性,因而它也是众生通往成佛之道的色身基础。
母子实相
母实相即空性本身,是宇宙间原本即存在的,是心念本身的本来实相,只有当人进入弥终中阴阶段时意识处于净幻身状态,而一切世俗杂念都被抛弃之时,方能体悟。子实相即观想空性的心念。是人在生前的修行中通过专注一心来观想体验到的实相。当具有较高禅修的人在弥终中阴的空明境界里回忆起生前所修子实相,便可以母子实相团聚,从而战胜黑暗,得到解脱。
禅定
禅,即自心不受外界干扰,定即内心保持宁静安祥不复散乱。生前禅定修行可以帮助人最终证得菩提,但是短暂的禅定并不是永恒的解脱,人之本性原本清净空明,只是迷惑于现象世界才导致散乱迷失,而只有当不论外界怎样纷繁扰乱而心都不为之所动时才是禅定的最高境界。禅定非苦苦求索而能得,而是一种自然融入的境界。密教认为禅定是发见心性和觉悟生死的最佳法门。
九住心
禅定修行须依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密教有九住心之说,具体为:内住,将心安住在一处,专注观想不受六根六尘烦扰。续住,一旦心念妄起,心意外散,及时将心收回。安住,反复经历前两个过程后,心会暂时的进入一个接近适应的状态。近住,此时心有了警觉,能够不断在偏离中回到正念中。调顺,在经过近住境界后,禅修者六根收放自如,近似调顺状态,会逐渐看轻尘世的色相和欲望,能过做到心意专注,初次体会到禅定功德的妙处。寂静,此时禅修者能够很清醒的判断记忆中的这个境相是否是其心所安住的境界,对于每一次心念的起动都会有清晰明白的认识,能将心意安住在它的境界中,而妄念也随之消失。最极寂静,此时的修行者对于任何一次心念的起动都能立刻判断出是非善恶,心念愈加清明,定力与警觉性都较高,能即刻降服生起的妄念。专注一趣,此时禅修者只要进入禅定修行,便可将全部意念都安住在它的境界上。等待,这是九住心的最后一层,这时心意能够在其所安住的境界里长久宁和的存在,既不再昏暗沉沉,亦不再妄念纷起。
即身成佛
这是密宗特有的成佛理论。所谓即身成佛,即修行者不须改变今生的肉身便可以成为正知正觉之佛。它与佛教其他宗派所讲的隔世、历劫、即心、顿悟渐修等都有较大区别。
五蕴
佛教上指构成人身心的五大元素,即色受想行识五蕴。蕴,在梵文中念作塞犍陀,有积聚之义。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是由一些最基本因素和合会聚而成的。其中色蕴,指现象世界,大体可以认为是有地火风水四大积聚组成。受蕴,即感受,是指众生经由感觉器官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及由此产生的喜憎等心理感受。想蕴,即想象、意识活动,是指在通过受蕴之后,对现象世界加以分析理解从而在其意识之中会形成某种知觉表象。行蕴,即行动,是指在对外界事物有所感受和认知后儿产生的一种行动意念,但这个行并非具体的行动而是倾向于心理活动,即“思”的意思。识蕴,即认识辨别或分别之义,主要指意识的作用,人在通过感觉和判断等认识过程之后,从而对外部世界产生的认知了解与辨别。
三密
梵文作trini gahyani ,即密教所说的秘密的三业,包括身密,梵文作kayaguya,口密又称语密,梵文作vag-guhya,意密又称心密,梵文作mano-guhya。其中,行者手作本尊印契及坐卧行住等凡一切事业,都是众生身密;口念真言及至于一切之言语,皆为众生口密;心中观想本尊,及至于随一切之因缘起念的诸般事业都称作心密。
手印
或称印契、印相、密印、印,藏语中为phyag-rgya,梵文则作mudra,音译为母捺罗、母捺罗、母陀罗。现在通常是指藏传密教的行者修行之时双手和手指的各种姿势。其中诸佛、菩萨、本尊之手印,象征着特殊的因缘和愿力,因此众生能结此种手印,便会产生身体上和意念上的一种特殊力量,这是与诸佛菩萨本尊之本位法力状况相对应的。在密宗中,手印是为了标志内证三昧境界,或者修行的人为表达其誓愿而在手上所结的印契。
宝部
或称摩尼部,是佛教密宗金刚界的五部之一。于万德圆满之中福德无量,就如同摩尼的宝藏.因此有宝部之称。宝部是宝生如来的内证妙用.因此又表示五智之中的平等性智。
五部
佛部、金刚部、宝部、莲花部、业部。
确顶
藏语,即佛塔。
三昧定
梵语作samadhi。即专心冥想,属于禅修的极高境界。其包含两层含义:安置一起,形成心灵。
业镜轮
即业镜,或称静颇梨镜。在幽幽冥界之中,可以之照临众生使其显现出生前所造之恶业。
三昧定境
是指一种心灵高度充盈,心中无一丝执着或妄念,属于极深的禅修境界。在三昧定境中,万物可随心所欲为心所转,任何不可想象之领悟皆可在此被引发,从而度脱无量众生。
化生
梵语作Upapaduka,与世俗所讲的怀胎生育颇有些相似,但化生是指无依附之实体的因随自然而生的方式。
乾达婆城
梵语作Gsndharvas,即蜃楼或寻香城之义。代表着眼睛所能见到的但实际却不存在的事物现象。故在佛教经典中,用乾达婆城喻指虚幻不实的物象。
莲花洞
藏文原意是“莲花的圆型花瓣中”的意思。莲花象征纯洁无暇,通常让人联想到观世音菩萨,被视为是众生和亡灵的庇护所。
俱生乘
或叫易行乘。是在金刚乘之后又从中分出的一支。词派主张佛身四身说(法身、报身、应身和俱生身),宣传自我是“与生俱有”(本性)的性质,同时也是其实现的目的,经典多以孟加拉等地方语言写就,其中很多是导师所传的歌诀,在实践上该派重视导师作用和秘密和仪轨。
无上瑜伽部
分为三部,分别是父部,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为本尊;母部,奉胜乐金刚、喜金刚为本尊;无二部,奉时轮金刚为本尊。三部各尊均有大量自己的“本续”、 “仪轨”和“疏释” 。
四种法
密教的祈祷法数量很多,总括来讲,主要有息灾、增益、敬爱、调伏四种,称四种修法。
五种法
在四种法之外,再加钩召,称五种法。
十八道法
十八是指包括金刚界九会和胎藏界九尊。十八道就是以十八契印建立之修法,也就是前供养。道,是曼荼罗的意思。总成一大曼荼罗,分开讲就有十八各大曼荼罗,故称十八道。又因为初入学法灌顶道场,以此缘佛为本尊,投华得缘佛,结诵十八契印与真言,所以称十八道。
真言
又称咒。梵语叫曼怛罗。真言就是诸佛菩萨及明王天等之本誓本愿。有三种:大咒(根本咒)、中咒(心咒)、与小咒(心中心咒)。在意义上,有本誓、名号和种子三种。真言能发神通,除灾患,与世间的咒禁法相似,所以叫作咒。
正念诵
正念诵就是念诵本尊真言,观与本尊彼此涉入之观法。有二种、四种、五种的分别。念诵本尊真言,可以好是二十一遍、百八遍,甚至千八百遍等。并且应当不缓不急,发诚信不疑。
五种念诵
包括:莲华念诵,发声念诵;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三摩地念诵,都不动舌,住定心观真言文字;声生念诵,观想心莲华上有白螺贝,从白螺贝出妙音声持诵;光明念诵,念想口出光明持诵。
护摩法
护摩法本是印度的一种事火外道的作法。具体是以火为天口,以火烧供物为烟使之上达于天,天食之,则令人获福。后来密教吸取其法,设立火坛,燃烧乳木,表示用智慧之火烧烦恼之薪,以真理之性火除尽魔害之标帜。梵语作护摩,又译作焚烧,表示烧除不净之作法。护摩法有二种,一内一外。外护摩就是择地作坛,召请本尊等众,安置坛上,中央备炉,供设种种器具及供物,在于炉中燃火,依次投乳木和供物等于火中。内护摩就是以行者自身,本尊火天,坛上炉火,俱六大所成,住本不生际,观此三平等不二,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以观智火,燃烧无明烦恼之薪。
荟供
在坛城或佛堂前,摆设水果、食子、鲜花等供品,经由上师等修法加持,转换成殊胜圆满之无量五妙欲供品,迎请圣地之众传承持明上师,及勇父空行(菩萨)、护法众、寂静、忿怒本尊(佛)、降临聚会坛城上,纳享供品;届时,上师、弟子、及所有金刚弟兄都会参加供养赞颂仪式,祈祷历代传承上师、本尊、护法、空行,及一切诸佛菩萨,忏悔自己无始以来所犯之戒律以及破三昧耶戒(誓言)等诸罪过,祈请消除自身所有灾难、病痛、烦恼和所知等业障,暂时成就人天中所求皆遂愿之福报,如障碍消除、事业顺利、脱离魔难、福慧增长,究竟成就持明(佛及菩萨)之果位。荟供是密法本尊修法仪轨中所必须修持的,在节庆日、佛菩萨及殊胜传承高僧上师之诞辰日和涅盘日、圣地等作荟供。藏传佛教一般在吉日、庆典或诸佛菩萨与上师诞辰之时举行,以每月初十的莲师荟供及每月二十五空行母荟供最常见。
火供
是一种以燃烧供品供养给本尊的方式。以火供功德回向法界,依修法者殊胜功德与诸佛菩萨慈悲之力合而为一,真正能令法界心喜,十方吉祥。其供养的出世间者为智能本尊,如阿弥陀佛、观音等;世间的护法神、赞巴拉、多闻天王等。在举行火供时,将炉坛观想为佛或护法神所住的坛城、宫殿,外在是火的形象,但内在分别为佛、护法神及其眷属。五谷杂粮、油、金银等供品,分别象征贪、瞋、痴、嫉妒、傲慢及各种业,这些普通的供品经过佛法加持转便换成殊胜无量的供品,透过供养来成就息、增、怀、诛,然后通过燃烧供品,达到诛灭贪、瞋、痴、无明、恶魔、外障(烦恼魔、蕴魔、天子魔、死魔),消除业障、烦恼、敌害、冤亲、,增长福德、智能、长寿等目的。
甘露丸
珍贵甘露法药甘露丸,其制作十分复杂,是在千百种高贵药材中,加入无数佛菩萨稀有佛宝舍利,和历代各传承祖师、法王或证悟大成就者的舍利,及加持圣物,再加上取岩大师自岩藏宝库中取来的珍贵大加持法宝圣物等荟集炼制而成。佛典说:即使不作禅修亦有成佛之道。而经由“尝味”即其中之一最胜法,也就是以尝食“藏密各教派如法修持本尊仪轨,经咒加持不断圆满制作之甘露法药丸”,而得以结下成佛之因缘。凡有大福报缘得以尝食甘露法药、甘露丸者,可可去除疾病,不受一切恶疾之侵扰,且清净此生之身、口、意的不净,可治无明业障,并能防御各种灾劫障难,清除烦恼,一切邪魔精鬼不能伤害,去除非时而死之意外,有助于行者禅坐修持,使其于心性的观照上更臻圆满。也可使人之智能、福德、寿命、财富、权势增长,同时命中不堕三恶道,有助于修法了悟,生往生净土之因缘。福报缘得甘露法药者,其自心必须绝对虔诚尽信;且尝服者必得佛菩萨、本尊的大加持。其现时与究竟之利益是不可思议的。
大礼拜
原为西藏佛教的一种特殊礼拜方式,又称磕长头。是密宗礼敬诸佛方式之一,为四加行之一。大礼拜是将这种特殊礼拜方式融入密教仪轨中的一种修行方法。行大礼拜时须五体投地,以全身伏于地面来顶礼,其中五体包括额头、双手、双膝,代表五毒,通过大礼拜将人深重的五毒忏尽。
三恩德上师
论典中将上师分六种:“一般引导誓言灌顶师,酬忏师与令解心续师,以及窍诀传承六上师。”即引导师,即引入法门的上师;誓言灌顶师,即赐授灌顶的上师;酬忏师,即忏悔罪业的上师;令解心续师即传授密乘续部的上师;窍诀传授师即传授修法诀窍的上师;一般传承上师即稍得法恩的诸大善知识。其中,赐予灌顶、讲解密宗续部与窍诀的称为三恩德上师。对这三恩德上师是必须十分尊敬的,绝对不应批评毁谤,这一条在十四根本戒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条。
三昧耶戒
是密宗的戒律,也称三昧耶,梵文作(Samaya,即“无越”、不可超过此界限之义。
了义法
佛菩萨根据众生根器不同,宣说高、低、权、实不同之法,以适应不同众生需要。其中权教:即权巧说的方便之法,亦名不了义教或不究竟教;实教:即真实流露如来境界之最高法教,又名了义教或究竟教。
现空不二理
现空不二也就是心经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显现外境山河大地草木事物之一切色法即是无生空性;即色空不二之义。
具相
具足圆满的资格。
生起次第
亦译作“起分“。即本尊及坛城观,就是把外境器世间观想为净土及坛城,把自己凡夫身观想为佛身,口诵密咒,这样就能训练转染境之世间成为本尊净土。此为密乘修法的初步。如是生起佛慢,次第建立坛城,所以叫作生起次第。又作本尊观时,先观空,由空中生起一种子字;由种子字自身变成观音,再观外坛城;一切由空及种子字而生起建立,因名生起次第。
圆满次第
圆满次第为“由有到无“之观法,亦译为”正分“。就是将外境坛城摄归自身,自身亦渐次消融于空性中。这是就嘎举派而言,是深一层的密乘修法,包括修气、脉、明点及拙火、幻化、中阴、梦修、转识和光明等六种成就法。其他各派修法名称虽有不同,但内容大致相同。
气、脉、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