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由于对个人空间和领域的需求,迫使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从事于“掠夺”,并坚守和防卫着自己既得的势力范围。
人类需要保护部分属于自己的领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需要的程度究竟如何?研究身体语言,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弄清楚个人的领域空间有多大,当个人的领域空间受到威胁及破坏时,会有怎样的反应,他如何应对这种侵犯呢,是反击还是退让?
人人都需要私人空间
在与他人接触时,或站或坐,都有个离对方多远为宜的距离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个体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土。通常你既不想侵犯别人的这个私人空间,也不愿意自己的私人空间被别人侵犯。
在图书馆或一家咖啡馆里,如果我们对别人的空间有所威胁,一般事先会发出一系列歉意信号,比如先用话语问道:“请问这个位置有人吗?”等到坐下去后,就本能地垂下眼睑——这又是人体语言信号了。
要是某人在一辆满员的公共汽车上坐到一个刚空出的座位上,就会有另一种礼仪:他的目光僵直,尽量避免看旁边的乘客。
根据萨默教授的观点,用来捍卫私人领域的不仅有相应的人体语言信号——动作和姿势,还有座位的选择。要想坐在空桌旁而不受干扰,通常可使用两种技巧,要么坐在尽量远离干扰者的地方,要么干脆独占桌子。另一种技巧实际上是一种无礼举止,采取这种举止的人事先就占据了桌子其中一边的中间位置,它表示:“请让我一个人坐,如果你坐到这张桌子边,我会感到讨厌,你最好还是坐到别处去吧。”
萨默教授的观察还引出了别的结论:那些想单独坐在那儿,把自己尽量和别人拉开距离的人,坐下去时往往把脸背着门;想独占桌子、在不断防守的人是眼睛看着大门的。性格内向者倾向于坐到边角上,性格外向者倾向于排斥他人,独占桌子。
人不仅需要私人空间,而且对他人侵入这一空间也要进行反抗,因此,即使在稠密的人群中,人们还是要为自己寻觅一定的空间。如果人们在参加集会时,由于人多互相挤来挤去而使自己的私人空间受到破坏,对这种破坏的反应会改变参加者的心情,因为私人空间和领域受到侵犯时,大部分人会作出厌恶的反应。
在上司和下属的关系中,上司可以通过挤掉下属的空间而强调自己的领导资格。上司倚在下属的办公桌上,就会使下属心里不安宁。一个部门的负责人靠近他的下属,为的是检查他的工作,这同样使下属感到不安和害怕。正在训斥孩子的父母,如果同时把身体俯向孩子,便强调出孩子对父母的依附关系,使孩子易于屈服。
人在“坐”、“站”甚至在“行”时都是要有“感觉礼仪”的。掌握了这些,出门在外,才会使自己坐、站、行都文明得体,不给别人添烦恼,也不给自己添麻烦。
人到底需要多大的私人空间
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那么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私人空间呢?这个问题是必须回答但又是很难用一句话说清的。
情人相见,抱在一起还嫌远;路人相见,擦肩而过都觉得太近。因此,人们在接触时私人空间的大小,在很多情况下是以他们的相互关系而定的。身体语言研究者们正是从这个角度,对私人空间作了不同关系决定不同距离的分析。
美国人类学教授赫尔博士长期以来研究人类对周围空间的反应,他相信,人们如何利用空间和人际关系有关,并由它来决定亲近或疏远。他说,每个人都有私人空间的需要。现在,他试图以领域学的标准来确定人类平常所意识到的范围,他提出了一般人常用的四种不同的界限:密切空间、人身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密切空间可以是近距离的,比如真正的人体接触就属这种空间;它也可以是远距离的,即保持20厘米至60厘米左右的间隔。密切空间的近距状态多出现在谈情说爱时,出现在知心朋友间,出现在父母及偎依着父母的孩子间或一起玩耍的孩子间。
如果让两个成年男子处于这种距离之中,必定会使他们产生不安和不快。但如果是一对十分亲昵的男女处在这种空间,则相互感到快慰自然。要是不太熟悉的一男一女处在这种空间,则双方都觉得尴尬。
当你被迫和他人处在这种空间之内,比如在拥挤的车上,狭小的电梯里的时候,切勿盯着人看,那意味着你在用目光“抚摸”对方的身体,并尽量使自己保持直立不动的姿态,以免碰到旁人的任何部位。要是不小心碰到了,一定要赶紧移开。这种身体语言就表示在告诉对方:“对不起,我无意侵犯了你的空间,我将尽可能地尊重你,不再碰触到你。”
人身空间同样包括近距人身空间和远距人身空间。近距在60厘米和90厘米之间,在这一间距内,始终允许拉对方的手或捏住对方的手。
妻子若处在近距人身空间,她完全可以进而挨近丈夫。如果换成一个陌生女子处于这种空间,她和这位男子很可能有某种企图。近距人身空间是酒会上最舒适的人际间隔,它允许一定程度的亲密,所以非常接近于密切空间。
远距人身空间的人际间隔,根据赫尔教授的观点,距离将近1米至1.5米。在这样的空间里,接触对方比较困难,所以保持这一间隔的接触通常都不是私人交往。但也有例外,如两人在街上相遇,他们往往以远距人身空间的间隔寒暄。
人身空间的远距状态可提供一系列信息,一位不太亲密的熟人处在这种空间时,倘若他进一步靠近,那就说明他在献殷勤,或对另一方特别有好感。
在社交空间中也有近距状态和远距状态之分,前者的距离在1.5米至2米,我们处理非私人事务一般就在近距社交空间中。比如与客户谈生意、接见来访者或与某一部门的经理说话。
社交空间的远距状态在2米至4米之间,它适合于正式的社交活动和商业活动。一位要人通常都有一张很大的办公桌,它大得足以使他与下属保持在社交空间的远距状态,他同样可以用这一间隔坐着跟一位站着的职员说话,不会因此而显得低矮,这时,站在他面前的人从头到脚都在他的视野中。
公共空间的近距状态为4至8米,它适用于不拘形式的会面,如教师给学生上课,上司与助手说话。公共空间的远距状态一般适用于在大场合活动的权力人物,对这些人物来说,8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以上所谈的四种人与人接触的空间距离,是在不同关系的人和在不同场合的运用。掌握这种运用方法,就不会发生对他人和其空间的侵犯。
私有化的空间
所谓私有化的空间,是指那些具有个人性质的领地,像自己的家、自己办公室的桌椅、平日熟悉的场合,都很自然地成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些领地遭受入侵的时候,你会为了捍卫他们而战。
比如,家庭中的卧室就属于很私人的空间,相对客厅而言,它是绝对的个人领域。到别人家中作客,不经过主人的主动邀请,一般是不能随便进入卧室的。
在现代化的写字楼里,办公的位置一般都被隔成了一个个单独的空间,每个格子相对独立,给了工作人员一定的私密性,这种私人空间的建立是对人尊重的表现。在家庭成员的交往中,那种四世同堂的情况已经很难见到了,子女长大后不愿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就是个人领域感增强的显著体现。
此外,私人物品也属于私人空间的一部分,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也是不能随便接触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私人空间
每一种文化都在对人体语言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在空间问题上。
在日本,许多人挤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表示友好和亲密。在日语中没有和“私人领域”相当的词。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不知道私人领域这一概念,日本人把私人领域仅仅理解成他的房子和住宅,他把这个领域城看成是他固有的地盘,对任何入侵都表示反感,但他又很喜欢和其他人挤在小小的空间里,这和他的私人领域概念并不矛盾。
在中国,在过去的年代里,多是一家几代居住在一个宅院里。日本人和中国人往往把个人的空间扩展为集团的、家族的空间。这是东方人对空间概念的一种反应。但西方人对空间概念的看法就不同于东方人,他们认为空间是虚空的,就是人与人或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对待空间问题上,东方和西方世界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但即使在西方国家之间,也还存在区别。比如德国人和美国人对私人领域的理解完全不一样,美国人一般都背着一个直径为半米的“间隔泡”,如果两个熟人碰在一起谈些隐秘的私事,这时他们便靠近到使两个间隔泡连成一个。对德国人来讲,私人住宅里的一个房间可以起到“间隔泡”的作用,若是两个人在这个房间里亲密地交谈,而没有让第三者进去,他就会感到受辱。
英国人对空间又有另外一种看法,他们几乎不关心自己住宅的私人领域,但他们又和美国人不同,当他们想退进私人领域时,会保持沉默,不理睬人;换成美国人,他就会离开众人,独自呆着。英国人的这种观念也许和他们没有私人空间意识以及喜欢聘用家庭女教师的习惯有关。
在英国,私人领域是通过严谨的人际关系来保证的。在美国,人们通常与邻居交谈,因为他就住在近旁;英国人就不一定去和邻居搭讪。
法国的居住密度在一定程度上使法国人去关心和注意周围的人,这种居住密度造成了法国人独有的空间观念。也许是私人空间有限,人们相当珍重公园里的空草地,城市建设强调满足眺望建筑艺术的要求。
谈完德国、英国和法国,下面我们看看美国。纽约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当高的城市,所以纽约人对私人空间有一种特殊需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人到了纽约,认为那里的人不友好。然而,这种“不友好”,正是纽约人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的表现。他们不愿侵犯他人的私人领域,所以在电梯里,在地铁车厢里,或在摩肩擦背的街道上,他们干脆不理睬别人。
个人空间和个性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的个性与对侵犯私人空间的反应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约翰·威廉在其论文中指出,具有外向性格的人一般会允许别人更为接近他们的身体,而不会有任何不自在的感觉。性格内向的人则具有害羞的天性,表现为他们总是想跟别人保持至少一臂的距离,最好就是远得可以让他们能够密切地注意到对方整个人。一个正在沉思的人,需要各方面的捍卫措施来对付侵犯者,以保证自己的沉思状态。
莱波德博士通过一次别出心裁的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一批大学生首先接受一种个性试验,确定他们属于内向还是外向。然后,他们被送进一个办公室,在那儿告诉他们的学习成绩。
试验主任对他们下了不同的评语,这些评语分为批评、表扬和一般。批评类评语的内容大致为:“你的成绩如此之差,你没有丝毫的上进心,请到隔壁房间去等候,有人将和你谈话。”
这位学生于是走进隔壁房间,房间里放着一张办公桌和两把椅子,这两把椅子位于办公桌的前面或后面。
表扬类评语在告诉学生,他的成绩优秀,学习努力。而一般性评语很简单:“你对这次测验的反应,使我们有些看法。”
试验时,受到表扬的学生都坐在采访者的近处,受批评的学生则坐得离采访者最远。成绩一般的学生坐得不近不远。此外,在评语相同时,内向和胆小的学生比外向学生的距离拉得大。而外向型的学生则较前两者坐得近。
金泽尔博士在为美国联邦囚犯医疗中心工作期间研究出一种理论,这一理论也许为及早察觉和预言人危害社会的暴力行为指出了途径,甚至预示了通过治疗而部分地消除这些行为的可能性。
在以前的动物实验中,金泽尔博士发现,动物对侵犯它的领地经常用暴力行动来回答。当他后来在“危害社会的暴力行动者监禁处”工作时,看到有些男子喜欢单人牢房,这些曾一步一步地走向暴力行动的囚犯需要更多的空间,难道是为了不失去自制力吗?
金泽尔博士调查了事实,许多因侵犯行动而受到起诉的男子都申说受害者向他们寻衅,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被他们侵犯的人仅仅因为向他们靠得太近,别的什么也没干。他们的暴力也会在监狱内发作,这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