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与人交谈时,虽然对方看起来对你的话题很感兴趣,然而实际上你却总感觉到他有些心不在焉。
其实,正是对方身体的朝向角度给了你这种感觉,因为身体的朝向角度也是一种可以表达个人态度,体现双方关系的无声身体语言。
伪装的面具
在生活中,我们常用戴“面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在公司里,我们必须板着脸孔,不苟言笑;在舞会上,我们则得笑意盈盈,轻松活泼。因为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动作,早已充满了一套训练严谨的“假面”了。
自小起,我们就受到长辈和师长的教化,要求我们举止大方、衣着得体、彬彬有礼。因此,在公众场合,尽管我们本身并不愿意,但我们依然要衣帽整齐,刮过胡子,梳过头,皮肤清洁。
日复一日,年过一年,人们隐匿着真实的自我,小心地控制着自己,谨慎地一言一行,以避免使身体语言不自觉地暴露出内心的信号。人们脸上常常挂着微笑,因为它不仅反映愉快和诙谐,也隐含着道歉、谦恭和请求原谅。
我们几乎是整天都要对人微笑,虽然客观上我们并不一定那么想笑,微笑后面可能充满了愤怒和烦恼。在交易场合里,我们要对顾客笑,对老板笑,对职员笑。平时,我们还得对自己的孩子笑,对邻居、丈夫、妻子、亲友笑。我们的微笑已经不大具有真正的意义,几乎可以说,微笑只是我们所带的“面具”而已。
我们戴“面具”的方面还有很多,绝不仅是面部肌肉的运动,而是遍及身体各部分。女士穿着又短又瘦的裙子时要有恰当的坐姿,避免失掉身份和暴露过多的“隐私”。
尽管如此,但在有的时候,我们也会除去一点“面具”,或者在某一刹那、疏忽和十分疲劳的情形下,也会露出一些真正的自我,自卫的防线会被倦怠、郁闷及激情冲垮,我们因之忘掉关于矫饰自己面目的训练。你不防留意一下,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地铁里和下班时的人,奋斗了一天后,身体和脸上便露出了一些本来面目。
怎样摘下面具
戴面具的优越性,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使我们越发不愿意轻而易举地取下面具。在一些情况下,我们戴面具,可能会突破或建立一种关系,一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系,或者借此而免遭被拒绝的危险。但是戴面具也会使我们受到欺骗,不识真相,而失去各种我们所需要的关系和重大时机,毁掉大事。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法斯特曾接待过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对他说:
“有这么一个小伙子,我们每天都乘同一辆公共汽车回家。我下车时,他也下车。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很讨人喜欢,很想认识他。我猜想他也是喜欢我的,但是我怎样才能接近他呢?”
法斯特知道只要想个办法摘下两人的面具就可以了,他建议这位姑娘在下次乘车时带两件又大又沉的行李箱,为了让这出戏演得更加真实,他让这姑娘认认真真地反复练习了几次,以保证下车摔跤时把行李扔得老远。
让心理学家法斯特大为惊异的是,这一招居然奏效了。小伙子替这位姑娘拿起行李,于是两人都撤去了伪装。在这位姑娘与小伙子一同到达家门口的时候,她已能够请他进去喝杯可乐了。
我们中的许多人因为找不到脱掉自己伪装的方法而陷入某种怪圈。如一些大龄青年很想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却又往往显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孤傲神情。这种时候怨天尤人是没用的,你必须自己摘去你脸上的面具。
说谎的“假”动作
说谎是令人痛恨的不良行为,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也不管谎话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说谎就意味着欺骗,所以很少有人能在说谎的时候镇定自若,而总是借用某些肢体动作的掩饰来减轻欺骗他人过程当中的心理压力。这些动作传达的性格信息往往会被善于观察的人捕捉到。
通常的假动作有:
一、掩嘴
用拇指触在面颊上,将手遮住嘴的部位称作掩嘴。有时候人们也用几根手指或者紧握的拳头遮着嘴,有的人也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势。
行为心理学家戴斯蒙·莫里斯博士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研究人员测验护士,要她们有意地对病人的病情说谎。通过录像观察,这些护士要比平常实话实说时使用了更多的用手掩饰嘴部的动作。由此得出结论:手遮嘴的动作有说谎的嫌疑。
此外,如果说话的时候对方也捂着嘴巴,则表示对方觉得他们正在说谎,提醒他们不要继续说下去或立刻转换话题,否则继续谈话将毫无意义,甚至会出现不愉快。
用手遮住嘴巴,就如同把食指竖立在嘴唇前说“嘘”的手势一样,都是一种表示非礼勿言、不得罪人的手势。“嘘”的手势是父母常对孩子做出的举动。当孩子成为成年人以后,这个手势是提醒他们不要随意表达内心的想法。
二、触摸鼻子
古时候的人通常认为“鼻子直通大脑”,这样一来鼻子就成为一种为大脑传达信号的工具。而某些研究显示,一个人在说谎时,鼻子的神经末梢会被刺痛,摩擦鼻子是为了缓解这种感觉。另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认为,当不好的想法进入大脑之后,下意识就会指示手去遮住嘴,但又怕表现得太明显,因此,会就势在鼻子上摸一下,马上就把手放下来,有时候让人察觉不出。
采用这种动作的人是为了掩饰心中的慌乱,或是希望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其他部位更容易暴露出自己正在说谎。
当一个人不是在说谎,那么,他触摸鼻子时,一般是要用手在鼻子上摩擦一会儿,或搔抓一下,而不是只轻轻触一下。
三、摩擦眼睛
古语云:“非礼勿视”,这种姿势表示大脑想遮住眼睛所看到的令自己怀疑的事物;或者是在说谎时,避免正视对方的脸。是人们“心口不一”的一种下意识动作,如果你看到谁在说话时,不自觉地有揉擦眼睛的小动作,对他所说的真实度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另外,如果你看到对方在说一些重要的事情时,目光游离,不与你对视,明显感觉出他往别处看,或看天花板、地板,可以断定他有撒谎的可能。
男人通常揉擦的比较用力,如果说的谎过于大时,大多数是在眼的下方揉擦,目的在于避开对方的注视,有时他们也会下意识地把目光从听话者的脸上移开,往别处看,但与男人相反的是,女人通常会用眼睛看着天花板。
如果你在说话,听者面部带着虚假的笑容,目光游离,则表明他对你的谈话内容产生怀疑,或有抵触情绪。这时,作为一个好的沟通者,就会从他这一体态中捕捉到负面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或语气语调。
四、拉衣领
行为心理学家戴斯蒙·莫里斯博士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说谎时,往往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因而就必须用手来揉或搔抓。说谎的人感到对方怀疑他时,脖子似乎都会冒汗,这时他有意识地拉一拉衣领。
但是,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或者遭遇挫败的时候,也会用力将衣领拽离自己的脖子,好让凉爽的空气传进衣服里,冷却心头的火气。
有些关键场合的交谈中,如果你看到对方下意识地使用拉衣领的姿势,只要问他:“请你再说一遍,好吗?”或“请你再讲清楚一点,好吗?”如果对方说的是谎言,在接下来的重复回答中会出现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进而再注意观察对方的神态,对方是不是在撒谎,会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如果对方是因愤怒或沮丧,你的及时插话,对方会感觉你善解人意,同时还会帮他缓解一下负面的情绪。
五、搓耳朵
这种手势常暗示着听者没有听出谎言。搓耳朵的变化形式还包括拉耳朵,这种手势是小孩子双手掩耳动作在成人动作中的一种重现。搓耳的说谎者还会用手拉耳垂或将整个耳朵朝前弯曲在耳孔上,后一种手势也是听者表示厌烦的标志。
六、挠脖子
用这种动作掩饰说谎行为的人通常有两个相似之处,那就是都用右手的食指,被搔的部位是耳垂下边的颈部。有人对此做了细致的观察,发现说谎者搔颈的次数通常都在五次以上。这种动作也代表了怀疑或不能确定的意思。
当有人向你说:“我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之类的话时,如果同时伴有用一只手的食指搔抓耳部下方或脖子的一侧,他此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则是“我难以理解你的想法”。也就是说,他口头上向你传递的是一种正面信息,而他的体态语言则传递的是一种负面信息,这种负面信息表示怀疑或不肯定。这时就要避免轻信他的话。
假装扯线头的动作
先看一个例子:某单位正在召开一个评选先进工作者的会议,在领导提名之后,要求与会者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展开了讨论。有人赞成领导的提名,讲出赞成的理由,也许有人不赞成,提出不赞成的理由。这都是态度明确的。在大家热烈讨论中,有人既不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而是低着头在自己的衣袖上扯着根本不存在的线头。
这位假装在扯线头的人,通常会双目低垂,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看似漫不经心地做着无关紧要的小动作。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他实际上是在用一种非语言的方式表达他反对的意见。有的身体语言学书籍上认为“当某人不赞同别人的态度或意见,又拘束自己不发表意见时,就会采用这种非语言表示”。一般人认为这是感情转移姿势,是由压抑自己的意见而产生的。扯着衣服上根本不存在的线头就属于这种姿势。
表示这种消极思想情绪的行为还包括抠树皮,抠墙,抠桌子的边缝等。如果四周没有可触摸的东西,他还会抠自己身上的任何一件东西,比如袖口或指甲或者是包之类的东西。
这种人在做这种微细、不相关的动作时,通常不看别人而是看着地板。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表示不赞同的信号,当听者一直扯着线头时,正是表示他不喜欢对方所说的,虽然他可能口头上会说赞成。
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对扯线头的人摊开手掌说:“你认为呢?”或“我看得出你的一些意见,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然后靠后坐,摊开手掌等他回答。如果他继续不吭声并继续着他消极的体态,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采取另一种方式,以便使他最终说出他企图隐藏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