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是第7个年头,做辅导员工作是第4个年头。在这些年里,我做的工作可谓一大一小:大辅导员,小班主任。我深爱着我目前的工作,在博客里这样勉励自己:“我的爱心,要在这个工作岗位播撒;我的责任,要在这个岗位上体现”。我希望我的工作状态是:“豪情不变,理念常新,与时俱进,常怀期盼。”在这个岗位上,我经历了心理的成长和成熟。在为学生的服务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有艰辛也有收获,体会到了辅导员工作的酸甜苦辣,更感受到助人的幸福和快乐,因此,以《我愿意在陪伴学生成长中变老》为题,与同行分享自己的成长和感悟。
困难之时,竭力帮助
作为班主任,我像许多辅导员一样,在学生初入学时开始建立学生的个性信息库,信息库中内容林林总总,主要分为思想偏激、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健康、学籍异动等五类。依托这个“小账本”,我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帮助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因人因事各异。比如有的学生来到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学生因不适应大学生活过度焦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除了与学生谈心、网聊、串宿舍、请学生吃饭外,有时也会给学生写信。有一个陕西的学生,他时常缺课,入学第一学期下来,他挂了两科。我约谈了他,并同他吃了晚饭,他便改善了一段时间。但过了两个月后,他又缺课了。我给他写了一封手写的信,信里有这样几句话:“在你的总结和日常生活中透露着消极,这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积极心态营造积极人生,消极心态导致消极人生。是因为你同宿舍的旷课的同学带坏了你,还是因为你曾经体验过大学的滋味,或者是因为师范生有规划的前途让你没了新奇感?我等待着你的解释。但无论何种原因,对于师范生的自身认识,我始终这样认为: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的都是忧患,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在你所有问题上,你的心态、你的自身认知始终是最重要的。”此后这个学生表现一直比较积极,学习也大有起色,现在签约了理想的单位。
有一藏族学生,在入学之初发现胸部有肿瘤,需要做手术。根据学校规定,此病不属于报销范围。该生属师范生,家庭困难,昂贵的费用使她情绪焦虑。我向学院和学生处领导多次汇报此事,在各级领导的关照下,她的手术费终于有了着落,很快做了手术,并在同学的轮流看护下健康出院。我能感受到她解除负担后的释然,也从她给我发信息聊家常和汇报学习进步的消息中体会到了她的感激。
搭建平台,服务成长
2010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在校党委、教务处、学院和校团委领导的关怀下,我校师范生兄弟院(系)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了“未来教育家”这一全校性的师范生社团。社团成立后,我在日记中表达了我对师范生和这个社团的愿望:“‘未来教育家’这个名字在我心头已经萦绕了很长时间,因为她,我痛苦过,我徘徊过,我纠结过,我兴奋过,我快乐过。为她打造一个像样的成立仪式,让她有一种更坚定的使命感,我费了很多心思。她值得我这样为她付出吗?值得。因为,我希望通过社团改变她背后的千百个师范生,让消极的变为积极,让积极的变得更加理智,让理智的变得更加坚强;让他们拥有更坚定的信念,让他们拥有更强的技能,让他们拥有更优秀的品格。这是作为历史人的责任感,作为团委书记的使命感,也是我作为曾经的师范生的希望和对国家的回报。我希望他们做事有平台,能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为着自己的成长全身心地投入!”
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根据广大学生的需求与团委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先后组建了诸如“形势与政策”小组、计算机服务小组、新闻小组和历史学院志愿讲解队等多个兴趣组织,这些团体为学生搭建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平台。
抓住时机,传递关爱
辅导员的工作理念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我们在这个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不应僵硬地施教和空洞地说理,而是随时利用合适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点播、教育。如迎新时,我在《春秋人文报》写下对他们的要求和希望:大学是你们实现梦想的起点,是你们最青春、最自由的时光。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希望你们践行“立德、立功、立言”之古训,加强修养,砥砺品德,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襟怀,实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器识与宏愿。
又如,在我带的每个班级入学之初,我都会给班里的学生每人送上一本字帖,让他们苦练师范生的基本功。有许多东西一旦形成,就会伴随学生一生,比如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粉笔、钢笔字,这些都会让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增色不少,都能为学生在未来职场上赢得机会。练字是一个表象,我更希望他们能够通过练字养成耐心的习惯和坚毅的品格。
再如,当个别学生发邮件、发信息不加称呼和落款时,我便召开“现代礼仪”主题班会;当学生暑假支教归来时,便趁热打铁召开“分享与成长”主题班会。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我相信大理念可以依托小事情,大思路可以通过小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心灵感悟,让枯燥的说法变成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管理育人的过程就是在细节中传输关爱的过程。尤其是大一新生,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适应期,他们由原来教师宠着、家长看着,突然到了一个家长看不着、班主任见不着的环境,这时他们更需要特别的关爱和照顾。这个特别的照顾不是天天看着他们,而是关键时候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关心着他们。生日和节日是每个大一新生都特别关注的,每次班里开节日晚会,我都会给学生们买一些生活用品作为礼物。每年,我都会委托学生会为学生过一次集体生日,并发短信给他们送去祝福。信息的内容除了祝福,还有期末考试来临的提醒。我希望他们读到的不只是提醒,还有一份受关注的惊喜。
危机处理,尽心周全
2008年11月,凌晨1点钟我接到电话,说有两个研究生打架。我当时怀胎8个月,行动很是不便,但是事情紧急,只好让爱人陪着赶到保卫处。到了现场,发现学生没有受伤,但是受威胁的学生已经打电话给110,接到报警的公安干警正准备将我院学生带走。看到这一情况,加上没有造成学生流血事件,我的第一反应是要控制事态发展,将学生带到院内或者校内处理。但公安干警告诉我:事情已进入报警程序,必须按程序办事,要将肇事者带到派出所处理。我再三询问是否有其他处理办法或者怎样才能不带走这个学生。公安干警的答复是:办法是有的,除非报警人以未造成身体伤害为由,同意不将肇事者带走。我赶紧同报警的学生商量,希望他同意按照我的办法来处理。这个学生情绪激动,态度非常坚决:一定要让110带走肇事者,并说他的生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我对这个学生做了耐心说服工作,并答应将肇事者按校规校纪严肃处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说服工作,该同学终于同意按照我的意见处理。随后,我联系了其所在硕士班的班长,将这名学生临时安排到另一个宿舍,防止他们以后再发生其他冲突。
工作以来,我处理过学生电脑失窃、藏族学生歌厅被打、研究生打架等数件突发或紧急事件。在处理事件过程中,我都本着维护学生利益和学校声誉的原则,力求做到处理及时、周全、到位。
我像每位辅导员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看着学生成长,经历着生活,享受着工作。教师是我的职业,我把职业当成事业去完成,把事业作为专业去研究,用科学的态度,用艺术的追求去完成自己的事业。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成长路上我与学生在一起
王瑾
从事辅导员工作后,通过与学生深入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的困惑、迷茫和被动给他们心灵带来的种种痛苦。于是,开始在心理学的道路上探寻解决之策。西方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都把对“我”的分析作为核心内容,我国古代着作《老子》中也有一句哲言:“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由此可见,只有自己了解了自己,才有看清事物的能力。所以,从“关注自我”为入口,我经过反复尝试,探索出“团体心灵激荡与辅导”模式。
这种“团体心灵激荡与辅导”模式主要借助心理工作坊和班会的形式,定期在各年级中开展,主题涉及“性格分析”、“人际关系”、“职业倾向”及“亲情感受”等。下面以具体的活动为例,介绍开展“团体心灵激荡与辅导”的过程。
“性格分析与人际交往”工作坊
“性格分析与人际交往”工作坊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自我认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通过性格测试分析、人际交往技巧演练让学生自发地探索自己的性格和人际关系特点,从而在了解自我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其中“换位感受”游戏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参与感。如在“我来当教师”游戏中,我让学生扮演“教师”,站在讲台上授课5分钟,期间,允许听课者频繁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5分钟后,多位授课“教师”都表达了这样的感受:“我站在讲台上感到自己的辛苦如此不被尊重很生气,而维持课堂秩序又要耽误进度。唉,心里真不是滋味,想走,但强烈的责任感又让我不能走!”通过此游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面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会产生一种什么心理,以此促进学生自律,改善师生关系。另外,还有扮演“父母”和“情侣”等游戏,都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换位思考,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与技巧。
“性格与职业倾向”工作坊
“性格与职业倾向”工作坊主要是进行性格与职业方面的测试与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优势和职业倾向,从而更有信心把握好学业。工作坊上,我使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得出职业兴趣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供相应的职业,以供学生参考。虽然此测试不能完全作为选择职业的依据,但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坊结束后,有位学生对我说道:“已经是大三下学期了,在此之前,一直在考研和找工作上犹豫不决。我打心里也愿意继续深造,但又怕自己考不上,或者考上了也怕没有能力学好,只是混个文凭。今天通过这个工作坊,我发现自己在研究型上得分很高,得到了很大的鼓舞,所以我决定拼一把,选择考研。”
“在最后留下了什么”这个游戏,我让每个参加游戏的学生准备5个纸条,认真思考后在每个纸条上写下对未来工作的一个要求,然后与别人交换至少3次,看最后留下了什么。许多学生放弃了“高薪、舒适的环境”等物质享受的要求,留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纸条。可见,学生们虽然有时表面上有些“玩世不恭”,但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自己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后来,有位学生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老师,我家境很好,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网游和穿名牌等,但在游戏过程中与别人交换时,我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手里一直紧攥着‘实现自我的价值’,而把金钱和舒适的环境都交换掉了。我终于找回了平坦成长路上总以为丢失了的‘自我’,知道了自己多么渴望‘自我实现’,谢谢您!”
“亲情,你时刻感受着吗?”主题班会
“亲情,你时刻感受着吗?”主题班会是参加我校冯晓春老师主持的“健康人生,快乐成长”工作坊后,受其启发,开展的一个情感体验活动。在1小时30分的班会上,我和学生都被深深地感动着。
活动中,先是大家一起用手语演绎《感恩的心》这首歌。学生们用心做着每一个手势,从每一个手势中感受着温情,用每一个手势表达着他们对爱他们的人的感谢。接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个“命令传递”比赛。比赛的目的一是让班干部清楚,在这个位置上就必须毫无怨言、别无选择地承担起责任;二是让每位学生都明白有时自己的失误,不仅会导致整个团队的失败,还会让团队中的他人为自己的失误承担责任,因为你属于一个团体,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这个游戏的结果是:有一个班失败,班长要连续做80个俯卧撑。其他班的学生觉着太累了,就劝这位班长不要做了,但他很坚定地说:“这是我要承担的责任!”同学们一起为他鼓掌加油,班里的许多同学陪他一起做完,场面很感人。后来,学生们反映这个游戏让他们思考了许多,也让他们彼此更理解、更团结了。
在游戏结束后,学生情绪激动,掀起了一个小高潮,现场依次响起了《父亲》和《母亲》两首感人至深的歌声。暖暖的烛光,朴实坦诚的独白,融入了浓浓父爱、母爱的旋律,学生们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里噙满了晶莹的泪花,让自己的心灵接受着真情的洗礼。有一位学生给我回馈的短信是这样的:“老师,谢谢您!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是今天的班会让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我不是孤独的!我感受到了许久未有的温暖,感激我的父母和所有帮助我的人。生命总是精彩的,但要奋斗……”
借助“团体心灵激荡与辅导”这种模式,通过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互助,我油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我们追求的不是名、利和钱,而是在帮助一个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人,很有意义、很值得!我们要用真心真情对待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爱他们的教师。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灯萤然静谧馨香
刘佳旭
我相信每个辅导员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虽然常常忙得一塌糊涂,却又会因为自己的工作使学生受益而幸福不已。
上岗前,我一直在想,辅导员会是什么样子?是一副老练解惑的样子,还是一副领着“小孩”玩的孩子王模样?现在,我想说,辅导员应该是成熟稳重的,因为自己比学生们多了些岁月的洗礼;辅导员应该是追忆过往的,因为自己也曾走过大学的青春岁月;辅导员应该是意气风发,忙碌且夹杂着压力的,因为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承载着许多家庭的梦想。也许,我们并不是“身当冰雪妖邪灭”的圣人贤者,也不是能够“袖拂春风槁朽苏”的教育家,我们只是愿意陪伴学生成长,与他们携手共进的知心人。在那些青春迷茫的岁月中,我们是跳跃在学生身边的一灯萤火,能够给他们一点温馨。
在真情中和学生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