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求知文库-太阳与照明秋色平分
26580200000040

第40章 卤素的作用

玻壳里充进了惰性气体,装上了性质均匀的双螺旋灯丝,白炽灯的发光情况比以前好多了,特别是使用寿命长了许多。

但是还不够理想。

一方面,惰性气体的保护作用随着充填气体压力的增加而加强,为此要求玻壳的体积越小越好;另一方面,为了使蒸发的钨不致把玻壳很快变黑,又要求玻壳尽可能做得大一些。这就又是一个矛盾。

再说,以上一系列的努力只不过是使钨丝的蒸发速度有所减慢。钨丝仍在蒸发着,而且逃脱不了这样的规律:温度越高,蒸发越快。钨粉落在玻壳内壁上,时间一长,玻壳变黑,钨丝白炽灯的寿命一般只有1000小时左右。

原因在于惰性气体分子对于蒸发的钨原子只起阻击的作用。阻击不可能万无一失,漏网的钨原子会通过惰性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溜到玻壳壁上去,而一旦钨原子来到玻壳壁上,赖着不走,惰性气体分子对它们也就无能为力了。

怎么办呢?能不能找到一种物质,它们既能抑制钨丝蒸发,又能在钨原子溜到玻壳壁以后,跑过去把“逃兵”抓住并送回到钨丝上去呢?

很多人都在琢磨这个问题,设法为钨丝找到一位“新朋友”。直到1959年,一位名叫弗里德里奇的美国人,才终于找到几位能够担当这一任务的“搬运工”,它们就是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包括氟、氯、溴、碘等几个成员。它们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能够同钨化合,生成氟化钨、氯化钨、溴化钨、碘化钨,统称卤化钨,而在更高的温度下,它们又会顺利地分解成钨和卤素,恢复本来的面目。

这个特点具有根本的意义。

你看,人们往玻壳里充进一点卤素,接通电源以后,灯丝发热放光,同时开始蒸发。蒸发出来的钨,大部分被惰性气体顶撞回去,还有一部分向玻壳壁运动,并在温度逐渐降低的情况下与卤素结合,生成卤化钨气体。卤化钨气体反过来又向灯丝方向扩散,大约在距灯丝只有几毫米远的地方,又因高温而分解成钨和卤素,分解出来的钨可以重新沉积到灯丝上的,卤素则返回玻壳内壁附近去参加下一次反应。

热心的卤素这样来来回回地奔忙,像是一个勤奋的“搬运工”,把从钨丝上蒸发出来并溜到玻壳壁上的钨原子,一个个地重新搬回到钨丝身上去。它也像一位尽心尽职的“保姆”,总是不厌其烦地把走离了家的“孩子”送回家去。

钨和卤素的这种反应是循环重复地进行的,所以被叫做循环反应。钨和卤素在不断进行的循环反应中化合而又分解,消失而又再生,所以又叫再生循环反应。

这样看来,卤素所做的工作确实要比惰性气体有效得多。惰性气体对钨原子只是采取阻拦战术,阻拦不住只好听之任之,毫无办法。卤素实行的却是积极进取,主动争夺,要是漏网的钨原子跑到玻壳壁上,它们会赶上去把“逃跑者”“揪回原籍”。

既然卤素能把蒸发的钨原子仍旧送回到钨丝上,那么钨丝的工作寿命不就可以无限地延长了吗?实际情况并不这么简单。

卤族元素的4个成员,都能在钨丝灯泡里进行再生循环,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只是发生循环反应所需的温度不同,与灯内其他零件和杂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活泼程度也不一样。

在碘、溴、氯与钨的再生循环中,从玻壳壁上被送回来的“再生钨”可不是一下子就沉积到灯丝上的,而是先在灯丝附近徘徊,然后才寻找合适的安身之所的。如果灯丝各部分的温度不尽相同,那么钨在温度高的地方蒸发得快,而在温度低的地方沉积得多,于是钨就会慢慢地“搬家”,不断地从温度高的地方搬迁到温度低的地方。

事实上,灯丝不管做得如何均一,总还是有的地方粗一点,有的地方细一点的。电灯点亮以后,灯丝比较粗的地方,电阻比较小,发热比较少,温度比较低;而灯丝比较细的部位,电阻比较大,发热比较多,温度比较高,钨在这里蒸发离去的多,沉积回来的少,如此久而久之,细的部位将会越来越细,灯丝最后就在这里断成两截。

由此可见,灯丝上的高温热点是它的致命伤,灯丝通常都是在这样的点位损坏的。

只有氟是例外。

在氟钨循环里,氟化钨在3000℃以上才分解,比普通灯丝工作温度还高。因此,氟化钨里的钨,总是分解沉积到灯丝上温度比较高的地方;哪里有高温热点,它就到哪里去分解沉积。这样,氟钨循环既防止了在灯丝上出现高温热点,也消除了钨原子沿灯丝的迁移现象。从理论上来说,这种灯的灯丝的工作温度可以接近钨的熔点,并能获得无限长的使用期限,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命灯”。

可是,氟钨灯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氟的个性过于活泼,爱跟各种元素打交道,对于灯里的许多零件,及至玻璃泡壳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因为这个缘故,充氟灯泡直到现在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卤钨循环原理其实早在107年前就被发现了,往白炽灯里充进卤素的设想也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可为什么第一只卤钨灯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姗姗到来呢?

关键是材料和工艺方面的问题。卤素是化学性质极活泼的元素,对灯内的金属零件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容易造成导线支架的过早损坏。另外,当时用作玻壳的都是普通玻璃,体积很大,灯泡点亮时玻壳的表面温度只能达到100—150℃,这样的低温不足以促成卤素和钨的化合,而且钨的卤化物一定要在温度超过250℃时才挥发,可当时用作玻壳的普通玻璃根本经受不了这样的高温。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对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有意思的是,在应用卤钨循环原理方面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不是白炽灯,而是在航天技术的红外辐射器中。

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为宇宙航行进行模拟试验,制成了一批管形石英红外线加热器,它用钨丝作红外线发射源,试验要求在短时间内每平方米的辐射功率达到数万千瓦。开始试验时,由于钨丝工作温度很高,使石英管很快变黑。后来在辐射器里放进少量的纯碘,钨丝工作温度即使达到2700℃以上,石英管仍能保持剔透明亮。这一突破性进展看来似属偶然,实际上是在卤钨循环原理研究,以及石英玻璃制作、封装工艺等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取得的。

这一成功直接推动了卤钨灯的研制工作,使电光源工作者深受启发,他们抛弃了球形玻壳的传统观念,采用直径只有10—12毫米的管形玻壳。电灯工作时玻壳温度很高,但是耐高温的石英玻璃、高硅氧玻璃承受得了。过去人们总以为改进制灯工艺的方向是使灯泡里的气体纯净更纯净,免得发生会使照明设备遭到破坏的化学反应,而现在却要往玻壳里充进卤素,故意制造卤钨循环反应,并利用它们来提高白炽灯的发光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就这样,第一只卤钨灯在1959年问世了。卤钨灯的问世使白炽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揭开了白炽灯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