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和中学生一起读《论语》
26603000000016

第16章 端正学习态度

1.学习容不得弄虚作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女:通汝,你。最后一个“知”通“智”。

孔子说:“子路啊,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聪明智慧。”

2.勤学好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孔子说:“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谥号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官员们都很在乎名声,包括死后的名声,因为死后要根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封一个谥号,比如,湖南人曾国藩,朝廷给他的谥号叫文正,后人叫他曾文正公,李鸿章是晚清名臣,内忧外患之际,为将倾的王朝勉力支撑,李鸿章死后,老佛爷慈禧太后说,非忠字无以明其德,故谥文忠。岳飞,又叫“岳武穆”,这“武穆”就是他的谥号。

明朝的那个大名鼎鼎的学者王阳明,阳明是他本人的号,死后被加谥为文成。孔子本人死后,鲁哀公前去吊唁,尊称他为“尼父”,后来的统治者,见到孔子就矮三分,从西汉到晚清,历朝历代统治者不断为孔子追加谥号,孔子后来就成了“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历史上所谓“盖棺定论”,在书面语言中叫“定谥”。文正、文忠、文成,这些谥号是皇帝给予的非常高的评语,留下这样的英名,子孙后代也都跟着自豪的,祖先没有给后代留下不好的名声——这一点对后代很重要。很多忠臣良将拼死也要和奸臣斗,也要保住自己的名节,在乎的也就是死后这一个字的评价。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明白了。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在西方哲学界,没有人怀疑苏格拉底的学问渊博吧?可是,苏格拉底却经常不耻下问,喜欢跟任何人,包括卖菜的小贩辩论。

有一个小故事: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同别人谈话、讨论问题时,往往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么才叫有道德呢?”人人都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就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为“精神助产术”。

这就是苏格拉底!他不会被身份和地位束缚,随时愿意向地位和学问都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识(志):记住。厌:满足。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几种我能有哪一样呢?”

此段正是做学问精进所应有之态度,人能做到如此,无有学问不成。默而识之,是说不能以一得而取悦他人,做学问应默然处之,平静对待。学而不厌,是说学不可间断,永不满足已经学到的收获,不可因一时的挫折而沮丧,不可因烦躁气虚而废学。诲人不倦,是说于人有求教于己者,都应静气而教之,不因己私而隐之。要做到此三者,并不容易,人当时时戒自己骄、躁、得失之心。学业相授,学生当恭敬虚心,师当仁怀而耐心,学生以师为模得道理,师以学生为镜得仁心。

做学问在乎用心之专,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夫子学乐三月不知肉味,心不思逸,可谓清澈宁静。心宁无外挠,思畅而神领,虽一日抵常人十日更或不至。学问愈深之时,用心更需精专,如上冰山,心躁而一滑千里,贵用心专始能上进。今之为学也有三月速成之法,然以金钱为本,浮饰矫揉,掠肤浅皮毛以为所得,实如散叶于空,未入学之门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人生是一个通过自己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都在为塑造一个成功的自我而努力奋斗着,在不同的人生转折点上我们有过迷惘、有过彷徨,时常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我会战胜困难吗,我的选择会是正确的吗”等一系列问题,这是我们的正常生存流程。想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一一化解。但我们好多时候明明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是没用勇气迈出下一步,自己做毫无意义的思想斗争,结果与成功失之交臂。

我有一位同学,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很优秀,很顺利地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可在上大学期间,面对着社会紧张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他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现实的社会,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陷入了无谓的泥潭,为了逃避现实,天天想些不着边际的事。结果自己的专业知识仅掌握了个皮毛,与同学的差距日益增大。

而我的另一位朋友,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他没有让人羡慕的家庭背景,没有令人向往的学历文凭,自己脚踏实地,从为别人打工做起,不断学习社会知识及专业知识,经过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奋斗,现在已经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把握自我、完善自我,未来的成功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日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什么才能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不多的人讨教。有十分的本领却像一点本领都没有,满肚子学问却像空无一物。别人触犯他,他不计较。从前我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人的。”

这是曾子怀念颜回的话,从中也可看出,曾子对颜回的评价,同孔子的看法一致,对颜回非常推崇,其原因何在?是曾子悟道而使其具备与孔子差不多的见地吗?圣贤人的品德,只有圣贤人之间了解得最深切。曾子多年以后,感慨从前的好友颜回,品行那样高洁,他平常遵循的那些品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是说颜回好学。“有若无,实若虚”是说他谦虚。“犯而不校”指颜回的坦荡的气度。曾子希望他的学生以颜回为榜样,好学、谦虚、拓宽心量,成为一个具备高尚品德的人。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门生哪个最好学呢?”孔子说:“过去有个颜回的学生,好德行,从不怨天尤人;知错就改,从不犯二回,不幸活了三十几岁就早早夭折了!现在我门下没有一个像他一样的了,所以也就没有听说哪个是好学的人了。”

在孔子的三千弟子当中,颜回当是孔老夫子最欣赏的好学生。正如现在把“德、智、体”都好的学生称为“三好学生”一样,孔子“六好学生”就非颜回莫属了,因为当年孔子讲学传授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他样样精通,而且学以致用,以德行著称;不然,当听到颜回的死讯时,孔子也不至于伤心得老泪纵横,哭得昏天黑地:“天丧予!天丧予也!”要知道,孔子的结发夫人和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他也没有这么哭过。孔子一句“回之仁贤于丘也”足以证明这个首屈一指的高足弟子,当列“德行榜”之首。

孔子说:“颜回真是个贤德之人啊!一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在孔子看来,一个正确的治学态度,一是要耐得住寂寞,能过“一竹筐饭,一瓜瓢水”简陋的小巷子生活,二是要知错就改,特别是“不贰过”。耐得住寂寞了,就不会杞人忧天而动不动就迁怒于人。知错就改,才能汲取教训,提高自己。

范曾是目前国内外最著名的国画大师和文学家,很多人都以为范大师应该是因为出身书香世家,天资聪明才成这么大的才的。其实不然。范大师之所以如此博学,完全取决于他的勤奋。他曾在《艺术人生》中谈到他在20多岁默默无闻的时候,每天带5个馒头,两分钱咸菜,提一瓶白开水,一个人一整天到历史博物馆的办公室里刻苦作画的经历。因为不关注于成名、得利,只专心于自己喜爱的绘画和书法,所以他的进步很大。就是到了现在,范大师仍然坚持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起床后要先读两个小时的书,然后写字、作画,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坚持不懈。他今年已经73岁了,他还能流畅地背诵屈原的长诗《离骚》,这在很多年轻的教授都是做不到的。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也是很少有的,独特的。特别是当今有很多名人教授一旦出了名,社会兼职多了,常常就忘了自己的本行,一味追逐名利去了。然而范曾即便在他成为大师以后,仍能坚持勤奋读书、写作、画画,这些尤为难能可贵。

3.每天反思自己的学习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明末清初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经历国破、家变、牢狱、拒仕等灾变,坚持“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5岁的顾先生将家产尽行变卖,孑然一身,游踪不定,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史载他常将随身用的两三匹马或骡子装书同行,遇到关塞险要的地方,就访问退伍老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

《日知录》是顾炎武花了30多年心血才完成的读书笔记,他在序中说他很小的时候读书,如果有点心得就记下来。记多了前后就有矛盾,常常拿出来比对改正。如果古人在他以前就有定论,他也反复修改。这样积累了30年,才写成这书,用《论语·子张》中子夏的一句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录》以考证历史著称,大如四海九州之名,小到草木家畜之称,作者都能一一细辨,令人豁然。然而其重头戏毫无疑问是“治道”的内容。《日知录》文章的锤炼也是作者人生锤炼。

培根在《论求知》中说: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学习,是人生中一项最重要的投资,一项伴随终身最重要、最划算、最安全的投资。任何一项投资都不能和它相比。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就是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可以实现经济上的富足,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宽裕。这种观点当然过于注重实惠,但是它却是真实地道出了读书带来的一部分真实收益。生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把握学习的大好机会,充实自己,成就自己。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说过:“花钱求学问,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如果有谁能把所有的钱都装进脑袋中,那就绝对没有人能把它拿走了!”

学习是人生获益最大的投资。

偶然的机遇不足恃,到手的财富不足恃,唯一可靠的保障是才能。才能从何而来?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给出了答案: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面对本领恐慌,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在于学习。但在今天这知识爆炸、知识共享、即时通讯、即时查询的时代中,学习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

在古代,武林高手们常常为了一本书大打出手,争得头破血流。在今人看来很难理解。为一本书,何至于此?这恰恰说明了古代与今天的本质区别:以前是知识垄断时代,今天是知识共享时代。“当今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可获得人类所有的知识、智慧和美的遗产。这样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中是首次出现。”

4.人人都能成才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不排斥任何人,而不是刻意去营造多元文化的教学方略。但因招生的“无类”,客观上形成了学生的背景、特点、经历的多元化。“文革”结束后,中国曾经有过77、78级“藏龙卧虎,五花八门”的校园文化,尽管当时禁止谈恋爱,但大伙儿侃大山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现阶段中国的学校没有把营造多元文化校园作为一种办学方略,而是以分画线,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大学以考分为录取的唯一标准,结果不是“无类”,而是学生仅此“一类”,同质的太多,连优点和缺点都相似,如此“一类”校园文化,学术生态不健康。没有了有教“无类”,只能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