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忠信放到一起来谈,是由于很难把忠诚与守信截然分开,应用到当今,夫妻之间要相互忠诚,同时也要互相信任。按当时曾子的说法,似乎该事君以忠、交友以信、使民以礼,即下对上忠,平等交往信,上对下礼。但是孔子也说过要“与人忠”,也说过对朋友提出“忠告”,这些都是真诚、诚恳的意思。一般情况下的用语,还是忠上,信友,礼下。
忠该怎么表现,似乎是唯命是从,其实不然。忠就是“心”“中”,就是把心摆中、摆正,最好不要三心二意,最低要求是不要吃里扒外,否则就是奸了。国君做得不好,去规劝是忠,“忠焉,能勿诲乎”。孔子反对从一而终的愚忠(如果他像彭祖那样长寿,不知道他会怎样评价三姓家奴吕布)。忠信乃立国之本,立人之本。
作为今天的中学生,“忠信”二字仍是我们成长中最基本的要求,最根本的原则。那就是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爱情。对人做到诚信。以“忠信”作为立人之本,处世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鲜(显):很少。犯上作乱:冒犯尊长,颠覆国家。
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中国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孝治国,有二十四孝图之类的东西。孝的文化,博大精深,蕴涵几多治家治国治世的道理。只可怜,商品经济的大潮,使父子相间,孝道不复存矣!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孝敬父母,顺从师长,自然就不会作乱犯上,一个人的仁爱之心就渐渐培养起来了。
就眼下而言,且不说“仁”之如此高的境界,单一个“孝”字就能感受家庭观念在我们这个社会的地位,孝心在当今社会还重要吗,我们怎样尽孝心呢?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分散在五湖四海,各自为自己的前程忙碌着,我们有没有在某个没有应酬的夜晚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呢,有没有想起他们那爬满皱纹的脸和那颗有缘牵挂你的心呢?会不会在梦中被父母的呼唤惊醒,而在午夜时分泪流满面?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代人不得不为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四海漂泊,到异乡去寻找我们的天地和梦想。守候在父母身边尽孝,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模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