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26631900000014

第14章 现代科技生活(2)

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在一千多年前由我们祖先发明的。当时的火药主要是硝酸钾、硫磺、木炭三者粉状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易燃,燃烧起来相当激烈。着火易燃是它的主要特性。之所以被称为“药”,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对硝石、硫磺早就有认识,曾被作为药材。如在汉朝的《神农本草经》中,硝石曾被列为上品药的第六位。硫磺也被列为中品药的第三位。就在火药发明之后,也曾被列入药类。在明朝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治疮癣、能杀虫、辟湿气、治瘟疫。同时,火药的发现,来自制丹配药的实践,所以火药的名称也就由此而产生。

火药的发明,绝不是那个人的功劳,而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是群众的创造。它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完成和完善的。

从商周以后,人们就逐步认识了炭、硫、硝三种物质的性能,为火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由于医药学和炼丹活动的发展,特别是人们长期的实践,至迟在唐朝,人们在使硫磺伏火的实验中,发现点燃硫磺、硝石、木炭的混合物时,会发生异常激烈的燃烧。在《诸家神品丹法》载有唐初孙思邈的“内伏硫磺法”,能见到有关火药最早的记载。唐朝中期的《铅汞甲辰至宝集成》中,清虚子在“伏火矾法”里也有同类实验的记述。通过这类试验的反复进行,经验不断积累,认识逐步提高,人们终于掌握了火药的配制及其燃烧爆炸的性能。

火药发明后,经过不断试验和改进,到宋代,大量被用于军事方面,创造了火炮、火球和火蒺藜等。到了北宋末年,出现了以爆炸为主,杀伤力较大的“霹雳炮”、“铁火炮”。同时,火药武器朝着管形枪炮方向发展。公元1132年出现的“火枪”,就是最初的一种。到了明代,除了出现铁质、铜质的火铳外,还出现利用喷气原理的“火箭”、“水雷”之类的火药武器。

火药除用于军事外,在南宋,人们还用火药制成了各种焰火,供人观赏。

火药从公元十三世纪起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西班牙传入欧洲。

鸟枪的始祖

狩猎的鸟枪是从明代的一种军事火器演变而来的。有人以为鸟枪是从外洋传入,这是不对的。

大家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发明的,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古代的炼丹家只把火药使用于炼丹和炼金银。到了唐代后期,火药才使用于军事方面,从此出现了使用火药的军器。后经不断改进,到明代中叶,出现了一种鸟嘴铳的军器,这就是鸟枪的始祖。

这种鸟嘴铳的铳管是用钢铁铸成的,长六寸,铳管象大拇指一般粗,管内装有机关,铳管顶端有一口,称为铳门;铳管末端加上木柄,供握手用;距握手的木柄约一寸处的铳管上,有香眼,称为药门,这是为点燃火药用的;子弹是细小的铁珠,掺和着火药,从铳门灌入;用药线叭香眼的药门中点燃火药后,子弹就从铳口射出,射程可达二百步。《明史’兵志》

曾这样记载说;“鸟嘴铳为军中所用火器,以钢铁为管,以木橐承之,中贮铅丸,所击人马洞穿。”

避雷针溯源

提到避雷针的发明人,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十八世纪的罗蒙诺索夫和富兰克林。其实,最早的避雷针是中国人发明的。还在公元1688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戴马甘兰在游历中国后,写了一本《中国新事》的书,书中写道:“……当时,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上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

这样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由此可见,中国人发明避雷针,确实要比欧美国家早得多。

关于我国建筑物上的避雷针装置早于欧美一事,我国的科学家也曾有论证。如华南工学院建筑系龙庆忠教授就在科学论文中提到:我国三国和南北朝时代的建筑物,就曾有“避雷室”的设置。宋朝以来的建筑物也都有不同形式的“雷公柱”。他认为,现在的广西真武阁四柱不落地,德庆县文庙四柱不顶天,都是古代建筑师为了使厅堂有人的地方避开雷击,消除了电学上称为“跨步电压”的危险。类似这些事例,在我国《谷梁传》、《左传》、《淮南子》等古代着作中都有记载。

塔的祖先和兄弟

自从东汉明帝时蔡愔从印度取了佛经回来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布,我国造塔的风气也兴盛起来了。塔在印度语中原称“窣堵波”,翻译过来时写作“浮屠”。印度的塔本来是用作供奉高僧的骨殖的,所以塔在印度被视为同陵墓一样的东西。然而当它流传到我国以后,固然也有用作供奉。“舍利子”的,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登高远眺的建筑物了。而且,塔的建筑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完全模仿印度的那种四方型的“率堵波”,而是渗入了我国固有的亭、阁、台、楼的形式,并加以综合创造,出现了六面型、八面型的塔;高度上也发展到九级甚至十三级的层次,庄严宏伟而美观。

不只是印度,其他各国也有各色各样的塔,它们可以说是印度的塔兄弟,但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在中近东国家,伊斯兰教的塔是从城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广州市光塔街的清真寺内可以看到这种类型的塔。埃及的金字塔本身就是一个帝王的大陵墓,里面放着古代帝王的“木乃伊”。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圆筒形的,好像是古代欧洲的剧场的缩影。英国的伦敦桥桥头有两座塔,是古代桥头堡的变形。缅甸仰光和曼德勒的大金塔,四周围着几百个小塔,成为一个塔林,更是别具风味。

橡胶简史

橡胶的老家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生活在那里的印第安人最早懂得使用橡胶。1819年,苏格兰化学家马金托希发现橡胶可以溶化在一种从煤焦油提炼出来的挥发油中。于是,人们用煤焦油、松节油、石瑙油等来溶解橡胶,得到了大批防雨制品。1839年,美国化学家查理·古德业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把橡胶汁与硫黄一起加热,制成的橡胶用品可以克服冬硬夏粘的弱点,而且弹性和强度大为增加,这就是着名的“硫化法”,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橡胶消费量急剧增加。为了开辟更为广阔的橡胶来源,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开始寻求用新的方法获得橡胶。经长期努力,科学家发现橡胶是一种碳氢化合物。1875年,化学家布查达用合成方法制造出来似橡胶的物质,并从松节油里制出人造橡胶。1907年又从酒精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上受到封锁,天然橡胶来源断绝,于是研究成功并大量生产了一种叫甲基橡胶的合成橡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近一、二十年内,合成橡胶工业在世界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类型已有了几百种。虽然合成橡胶全面综合性能比不上天然橡胶,但在某些特殊性能方面,却显得特别优越。如硅橡胶既能耐摄氏零下一百度的严寒,又能抗摄氏三百度的高温。

农药春秋

远在三千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与蝗虫、螟虫做斗争,一千八百年前,已应用了汞剂、砷剂和藜芦;一千年前,已经应用硫、铜、油类及其他植物性杀虫剂。鱼藤精农药,就是我国劳动人民首创出来的。

公元1596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叙述了一千八百九十多种药品,不少就是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

化学药剂的出现,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事情;滴滴涕、六六六、有机磷剂的合成,又是化学农药史上的三次重大发现。

1874年,德国齐德勒氏合成了滴滴涕,当时,仅为有机化学制备理论的研究,其杀虫效能和实用价值在1936-1939年才被瑞士米勒氏发现。1942年传到国外。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发现的人工合成的最有价值的杀虫药剂。

1825年,英国物理兼化学家法拉第,研究出六六六的合成与化学性质。但直到1942-1943年才肯定了它的杀虫效力。这是继滴滴涕以后,发现的又一种极为优越的药剂。

1947年,法国化学家希拉德尔对有机磷剂的研究宣告成功,这标志着农药的发展已进入“高效”时代。因为,这些有机磷农药的威力远远超过了六六六、滴滴涕。近年来,这种有机磷已有一○五九、一六○五、乐果乳剂等四、五十种了。

水利小史

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一直重视治水工作,并且表现了惊人的智慧。相传在四千多年前,大禹曾领导劳动人民疏通了九河,使当时泛滥横流的洪水驯服地流入大海,使遭受洪水威胁的人民安居下来。公元前五百多年,吴王阖闾为了军运和灌溉,凿开了堰渎,把太湖和长江沟通。以后,秦、汉、隋、元、明各朝又大加扩充,到清朝就成一条从北京直到杭州的世界有名的大运河。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太守李冰,领导人民在四川灌县附近的岷江左岸修成的都江堰,以规划合理、设计科学、受益显着闻名于世。此外,我国劳动人民还很注意修建渠、堰、塘、堤。其中象秦渠、汉渠、唐徕渠、郑国渠,都能灌溉万顷农田。

我国对地下水的利用也很早。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代,有老人击壤而歌,歌词中就有“凿井而饮”的话。黄河以北和西北干旱地区,历来大都利用井水灌溉。在新疆古称“火州”的吐鲁番地方,地处荒漠,气候炎热干燥,为了引用天山上的融雪灌溉农田,我国人民在二千多年前就创造了“坎儿井”(即在地底下挖一百几十道暗渠,再凿开井眼,把天山雪水从地下引来灌溉)。据推算,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共长二千五百公里,灌溉面积达十六万亩。由于有了“坎儿井”,吐鲁番便成为沙漠中的绿洲,生产出全国闻名的棉花和葡萄。

水车的发明

从宙书记载来看,先秦以前还没有水车。那时候,人们遇到天旱,就“抱甄而汲”(《淮南子·汛沦训》)。甄,就是瓮罐。抱着瓮罐到井里或河中取水浇田,可以想象到是多么艰难费力。后来出现了“桔榫”,这是类似旧式打井水和灌溉用的“挑竿子”的东西,一头挂汲水的桶。一头挂石块,利用杠杆力取水,这比“抱甄”取水算是大大进了一步。水车正式出现在东汉时代。《后汉书·张瀼传》记载,当时有个叫毕岚的人,曾制作了一种叫“翻车”的东西;后人说它就是龙骨水车的前身。三国时代的马钧,对“翻车”又有了改进。古书说,马钧“居京都时,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复,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

所以,毕岚和马钧两人,应该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水车的创始人。

犁的来历

犁,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可是,你知道我们现在用的犁是怎样来的?

在远古时代,没有犁。我们的祖先,就折树枝挖地松土。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才知道把树枝绑在木杆上挖土。大约到了夏商时候,我国发明了炼铜术,在黄河流域一带,才出现了叫“耒”的原始犁。这种犁,就是在木杆的曲柄上安个铜头,用它挖土,比木杆绑树枝要锋利得多。到了周朝,我国发明了铁,才出现了“斫木为耜,柔木为来力的挖地工具。因为耜是由耒发展来的,所以通称“耒耜”。它的上面是木柄,下面是铁片,手握木柄挖土。

后来,人口增加了,耕地面积扩大了,用“耒耜”忙不过来,于是,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创造了“犁馆”,人拉不动,就用畜拉。相传后稷时,有个叫孙权均的人,创造了用牛拉的耕犁。到汉武帝时,又有个叫赵过的人,把“犁馆”作了进一步改造,牛耕犁就开始较普遍地用起来了。据说在三国或晋时,牛耕犁已较完善,几千年来变化不大。如唐朝陆龟蒙在《耒耜经》里说的犁的形状、构造、尺寸,就和现在的旧式犁差不多。

马的进化史

马,它那魁梧的身躯,奔驰千里的英姿,一直为人们所赞颂。可是马并不是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单从形体大小来说,大约经过了五千多万年的由小到大的变化,才由其貌不扬的小兽变成了今天的骠悍雄健的骏马。

世界上最早的马,是五千多万年以前的始祖马,它只有一尺左右高,相貌和现代的狐狸差不多,尾巴很细,脖子不长,背部隆起,没有马鬃。到了距今三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时候,始祖马进化成中马,但中马也只有一尺五寸多高,和现代的羊或狼相似。到距今二千五百万年前,出现了住在草原上的草原古马。才只有现代的小驴那么大……大约在一百万年前,才出现了现代马。

北京是我国古代名马的产地之一。当中国猿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时候,和那批最早的老北京作街坊的就有一种比较大型的马,叫周口店三门马,肩高一米五,头部短而宽,四肢粗而短,中国猿人曾经吃过它的肉。到距今四五万年前的北京的原,野里,曾经奔驰着一种跟野马很相近的北京马,它是一种由三门马进化到野马的过渡类型的马,样子很骏秀,也是古代北京的特产动物,在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过。

骡的养殖史

骡子是农业运输业中一种十分得力的役畜。但它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畜种,因为骡是马和驴两种不同的牲畜交配而生下来的杂种。它本身不能繁殖后代。马父驴母交配生下的叫驴骡,古代称为“驮騠”;驴父马母生下的叫马骡,古代称为“赢”。

我国养骡,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它作为耕畜之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却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据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里记载:“自秦以上,传说无言驴者,虽有而非人家之常畜也”。

上古时代,我国内地农区没有驴,当然更没有骡。最初的骡子,来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古农学家们的研究,骡子从边疆引入内地,大约始于三千多年以前的商汤时代。那时候,西北少数民族以骡子为“贡品”,献给帝王将相当作珍贵异兽来玩赏。到了战国末年,骡子曾比以前多了一些,但仍属皇族玩物。

汉代陆贾的《新语》里说:“驴、骡、驼、珊瑚、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由此可知,在汉代初年,骡子的身价,可和珊瑚之类的珍品相媲美。

汉以后,内地的骡子多了起来。但当时人们还没有把它的生产能力挖掘出来。直到南北朝,西北少数民族带来了大量的驴骡,内地农区人民逐渐掌握了马配驴或驴配马繁殖骡子的方法和饲养知识,才把它列为马属之类的牲畜,广泛地用于耕运。到了唐朝,更在陕西一带设立了繁殖驴骡的牧场,骡子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

医院发展史

我国最早的医院形式见于史籍的,为《汉书》所记载。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平,帝纪》卷十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居民隔离医院。以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设有患坊,收容贫病的残废人和乞丐,还有“疠人坊”,专门隔离及医治麻疯病人。到了宋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政府办的医院叫做“安剂坊”,内有’

专职管理人员,有病房,有医生,并有病历表。政府根据医生的医疗成绩给予规定的奖励。这种医院除在北宋的京城(开封)设立以外,在别的一些大城市里也可见到。如杭州太守苏东坡举办的“病坊”,苏州城内的“济民药局”,以及一些私人办,的“养济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