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26631900000002

第2章 穿戴文化(2)

人造纤维的原料仍没脱离农村副业作物的范围。特别是木材,用途很广,不能满足化纤工业的要求。人们必须考虑用别的物质来代替它。

1913年,德国制成了以塑料——聚氯乙烯为原料的氯纶纤维;1924年,德国人又发明了以聚乙烯醇制成的维尼纶,并大规模生产。可惜它遇水就会溶化,不是理想的制衣材料。维尼纶畏水的缺点,直到二十多年后,才由日本化学家樱田一郎等人所克服。1950年在日本投产上市。

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合成纤维陆续发明并投入生产,如1935年发明的锦纶、1944年发明的涤纶和腈纶等。它们虽然还有一些缺点,但是,人们既能从无到有把它们制造出来,也一定能使它们日臻完美。

“耐磨冠军”锦纶

在化纤世族中,锦纶一直是纤维量最大的优良品种。它于1939年问世。降生之早仅次于氯纶。人们最早接触的所谓“玻璃丝袜”,就是它的早期产儿。后来被称为尼龙袜,也就是现今正式统称的弹力锦纶袜或锦纶丝袜。“尼龙”和“耐纶”是英、美两国的名称;“卡普隆”是苏联的名称;日本称“阿米纶”,西德称“贝纶”;捷克称“西纶”。据说我同最早准备给它取名“华纶”,既代表中华,又有华丽的含义。后经斟酌,终于命名为“锦纶”。可能是国内最早试产于锦西,而且也含有锦秀之意。

锦纶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途的化纤,它分为锦纶短纤和锦纶长丝两类。长丝比重占百分之九十。目前用于生产单丝袜,复丝袜和弹力丝袜的用量最大。其次用于生产弹力锦纶衫裤、手套,围巾、帽子、头巾、台巾、沙巾和花边带等。锦纶还可以与人造丝、棉花和羊毛等混纺或交织成质地轻软,价廉物美的各种产品。市场上常见的锦缎被面、锦格绸、尼棉绸以及粘棉华达呢、粘棉凡立丁、粘腈锦花呢等都是这类产品。

结实耐磨是锦纶的主要特点,所以它在所有纤维中享有“耐磨冠军”之美称。它的缺点是保型性差,容易变形。不能在日光中长时间曝晒。

棉花是从哪里传来的?

我国自古以产丝绸着称于世。古人穿的都是丝织品或麻织品,棉花和棉布在我国古代是没有的。

世界上最早植棉的国家是印度。我国的棉花便是从那里传进来的。我国最早关于棉花、棉布的记载,见于汉魏之际。那时称棉花叫“织贝”,魏晋南北朝时,又称“木棉”或“吉贝”。

大概是印度语“劫波罗”音译而来。但汉魏时,棉花的种植尚只流行于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一处是西北新疆的高昌人地区,《南史》曾记有高昌产棉布的情况,另一处是云南哀牢山一带,东汉时中原人将这个地方用棉花织成的布叫做“白叠花布”。

后来,棉花由少数民族地区向中原普遍推广。当时有两条传播路线,一条称为“南道”,大体由澜沧江流域、珠江流域向长江流域传开。其中闽广一带大约于三国时候就已开始栽种,而江南地区,却直到十三世纪才普遍推广开来。另一条又叫“北道”,是新疆向陕西一带传播,直到黄河南北。

元以后,我国植棉已经非常普遍。明末徐光启所着《农政全书·木棉篇》,曾将我国所植棉花分为许多品种,湖南一带韵叫“江花”,河北、山东一带的叫“北花”,浙江的称“浙花”,其他还有“青核”、“宽大衣”、“紫花”等名目。我国棉花生产在解放后增长速度很快,现在,已成为世界主要产棉国之一。

养蚕的历史

我国是蚕丝的发源地,相传在四千六百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发明了养蚕。丝绸一向被看作高贵的衣着和装饰品。汉武帝时疏通西域,中国绢帛,也随着输出到中亚细亚、伊朗和印度等地。从此,中国丝绸也就闻名世界了。

在悠久的年代里,我国劳动人民在蚕桑生产上,不断地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魏贾思勰着的《齐民要术》,元代司农司撰的《农桑辑要》,明代徐光启编的《农政全书》,清代蒯德模着的《蚕桑实济》等书里,都有蚕桑生产的经验记载。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在蚕丝科学上的重大贡献。

清同治年间,陈启元在广东创办丝厂,使我国蚕丝业更向前推进一步。光绪年间,杭州林迪臣太守创办蚕学馆于西湖,为我国蚕业教育的开始。

染料古今

据《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染人”和“掌染草"的官职,掌管原料和印染工作。当时用染料染的衣服,只准皇帝和官员们穿用,而且只有熏(淡红)、玄(黑)两种颜色。

到了秦汉以后,染料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颜色的种类也多了。皇室朝服由熏,玄改为大黄,大红。平民也可以穿染色衣服。生产和经营染料风靡一时。据司马迁在《货殖传》中记载,当时已经开始大量生产栀(蓝色)、茜(红色)、姜(黄色)、韭(绿色)等植物染料,红、黄、蓝是基本色,可以配出其他各种颜色来。但当时还不能直接染出黑色,必须先染蓝以后再染黑。另外还有一种矿物性染料(有颜色的土质),古代叫“石染”,有红、赭,青、黄等色。“石染”的衣服怕水洗,因此用途不广。

到了明清,我国的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乾隆时,有人这样描写上海的染坊:“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自,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房,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佛面金等。”此外,比较复杂的印花技术也有了发展。

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俄国的科学家布特列罗维伊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理论,为解决人造染料找到了一条门径。1842年,俄国科学家齐宁发明了极重要的芳香族胺,并用硝基苯制成了阿尼林染料。1856年,英国人潘根氏制成了紫色染料。1860-1880年,制造染料的方法传到瑞士、德国。由于德国化学工业发展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个时期之内,德国染料曾垄断过国际市场。之后,日本又大量向我国输入染料,并在我国山东设立工厂。1932-1934年,我国民族资本家相继在上海建立染料厂。这时帝国主义联合杀价,民族染料工业一开始就受到了严重的摧残。1937年抗战开始,上海染料工业遂陷于停顿。解放前,整个市场,都受着帝国主义的控制。直到解放以后,我国染料工业才走上了康庄大道。

剪刀今昔

剪刀,在我国古代,不仅作为工具使用,还把它作为馈赠韵礼品。那时候的剪刀形状和现在不完全相同。到目前为止,在河南洛阳西汉墓中发现二千一百多年前最古的剪刀,它中间没有轴眼,没有支轴,就只是在一根铁条的两端锤成刀状,然后将刀刃弯成“8”字形,支点在剪刀的最后部。从前这种剪刀又叫交刀。人们使用时是依靠熟铁的弹性,一按一张,有点儿像现在我们使用的镊子一样。后来,剪刀的使用有很大发展。相传到了唐朝,太原剪刀极为有名,杜甫曾有诗句称赞遭:“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唐代,太原称为并州)。现代剪刀从形状到质量,已经有很大变化和改进。但是,究竟什么时候改制成现在这个样子呢?考古学家曾经在洛阳北宋熙宁五年墓中挖掘一些历史文物,其中就有类似现在的剪刀。这说明至少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剪刀的形状就有了变化,使用方法也不再是一按一张,而是在刀与把的中间,打了轴眼,装上支轴,将支点移在刀与把之间。这样,使用起来非常省劲,这是当时科学技术上的一个进步。

剪刀这门手工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每家铁匠铺几乎都可以生产。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和北京王麻子剪刀厂制造的传统剪刀,都是驰名全国的。

缝针的历史

现在人们缝衣、行被,用的都是光滑纤细的钢针。但在远古时候,用的却不是这种东西。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当距离现在五万年以前,正是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居住在我国北部的“山顶洞人”,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已经懂得用兽骨制成针,穿上兽筋,把兽皮联缀成衣着来御寒。人们学会了种麻、织布后,才进一步用比较精巧的骨针和麻缕缝衣裳。到了商朝,青铜工艺相当发达,可是由于不适宜铸造细小的青铜针,缝纫仍然由骨针来承担。

大约在西周末年,人类已经发现了铁。春秋后期,在齐国,人们便使用铁针缝制衣裳了。

北宋时,人们开始掌握了初期的炼钢技术,当时磁州(河北磁县)炼钢,耒阳(湖南耒阳)制针,成为名产。

在明代,制钢针的技术又有进步。当时钢针的生产制造过程,在《天工开物》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明代的钢针,不仅行销国内,还远销真腊(柬埔寨)和日本等国。

钢针在清代前期,依然没有超出土法、手工业生产的范围。以当时山西省晋城县大杨镇和广东省佛山镇的产品最负盛名。在鸦片战争以前,全国各地缝针,绝大部分是由这两处生产供应的。但是,自从进口的洋针在市场倾销以后,很快就挤掉了我国手工业生产土针的销路。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湖广总督陈夔龙倡导,在湖北汉水南岸创办新型针钉厂——湖北针钉厂,但开办不久就倒闭了。从此外国货长期霸占着中国的缝针市场。直到全国解放前“冀鲁制针厂”成立以后,我国市场上才出现了大批国产缝针。

缝纫机的创制与发展

过去,缝制衣服,全靠手工。我国如此,世界各国也都如此。

1829年,法国里昂有一名叫巴尔托洛美·契蒙耶的裁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缝纫机,衣服的缝制才由手工中解放出来。

我国人民最早使用缝纫机,是在本世纪初,由美国输入的。当时,他们只让机子出口,不允许出口零件,坏了没法修理。1919年,有一个姓沈的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缝纫机厂——协昌缝纫机厂,由于没有机器设备,三十年内一直是搞修修配配。直到1948年,才利用较多的进口零件,设计制成我国第一台国产“无敌牌”缝纫机。由于反动统治者对我国民族工业的摧残,这个厂出产的缝纫机,一直停留在拙劣的水平线上。解放后,这一家我国最早设立的缝纫机厂,才得到了新发展。它目前生产的七种型号的家用缝纫机,销行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