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温商学习
26672400000021

第21章 向温州人学经商(17)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温州人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勇于创业;温州人模仿力强、渗透力强,敢闯世界,活动范围大;温州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独立性强、竞争意识强,人人争当老板,这些商性无不与温州的文化有关。

温州历代人才辈出,其中的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温州乃至中国历史舞台上熠熠闪光,他们分别是: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谢灵运;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叶适;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戏曲史上卓越的剧作家、“南曲之祖”高则诚;毕生致力于治学、兴业、办校的朴学大师孙诒让;词学宗师夏承焘;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著名篆刻艺术家方介堪;著名文学史家、戏剧史学家王季思;卓越的考古学家、现代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夏鼐。

功利并举

温州文化最大的特点是一个“商”字,这要从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中追根溯源。永嘉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提倡“功利并举”、“农商并重”,即功名和利益同等,务农和经商一样重要;强调实际的经济利益,农资流通的客观存在。正如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所指出的:“永嘉之学,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盖亦鉴一种闭眉合眼,朦瞳精神,自附道学者,于古今事物之变不知为何等也。”(《宋元学案》卷五十二《艮斋学案》黄宗羲按语)

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提倡“经世致用”、“功利并举”、“农商并重”,这不仅与当时中原地区产生的正统理学形成了鼎立局面,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占有很高的地位,并且对温州的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种思想使温州人脑子里充斥着“无利不起早”、“平安二字值千金,冒险半生为万贯”等朴素的价值观和务实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

这种思想表现为温州人创业时期的不怕丢面子。在20世纪80年代,北方一所著名高等院校门口来了一位俊美的少女,她整天坐在那里补皮鞋,大学生背地里都叫她“补鞋西施”,有一天,一个年轻的男教师来补鞋,和她拉起了家常,有下面一段对话:“你是哪里人呀?”姑娘甜甜一笑:“我是温州人。”“你这么年轻漂亮,大庭广众之下为人家补鞋,不觉得丢面子吗?”“靠手艺挣钱,丢什么面子呀?”“你补鞋补到什么时候?”“补到人人打赤脚时。”“你打算将来干什么?”“想开一家小店,自己当老板。”“好大的口气,你有资金吗?”“你没看见,我这不是在攒钱吗?”后来不久,这位温州少女在闹市区开了一家鞋店,又过了几年,鞋店发展成鞋城,零售转为批发,她的生意规模逐步扩大。

在中国,自古以来,经商被视为“贱业”,补锅、修鞋、弹棉花等缝缝补补的小生意更是贱中之最,很多人宁可饿死,也不做这些掉价、丢面子、伤自尊的营生。而温州人则不同,他们很早就突破了“面子”思想的禁锢,他们是最彻底的现实主义者。有的地方文化是宁抢不偷,宁偷不骗,宁讨不工作,而温州人则主张只要赚钱就行。在他们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温州人才四处闯荡,以人们看不起的菜刀、剪刀、皮刀、剃头刀、螺丝刀这“五把刀”,占据外地人不屑一顾的领域,默默无言地承受着世俗的眼光,踏踏实实地赚钱,等到讥笑他们的人醒悟过来时,温州人已经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在更高的平台上大展宏图了。

现实充满戏剧色彩,多数温州人刚到上海时,被上海人看作是“拉车的”。那时候的上海人最看不起的是温州人,一提到温州人就联想起投机倒把和做苦力的,“迭格温州赤佬,就会投机倒把”,“迭格温州赤佬,只会弹棉花”之类是上海人提起温州人的口头禅。时至今日,温州人改换门庭,以公认的“有钱人”身份在上海滩举足轻重,温州人成了上海人的好朋友,而不是“阿乡头”了。

另一方面,温州人在“信誉”二字面前又极爱面子。2001年11月,温州五金商会成立了锁具维权委员会,举行“独立开发创新、决不模仿他人”的大型签字仪式,制订了《锁具行业维权公约》,根据维权公约的规定,企业研制的新产品经维权委员会登记,由专家鉴定通过、公示后发给维权证书,凡有其他企业仿冒,维权委员会确认后将销毁侵权产品的模具,没收仿冒产品,情节严重的提请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想不到这一招还真有用,”温州市五金商会秘书长李国荣说,“温州人爱面子,尤其不愿意在同行面前丢脸,这个办法在行业内部形成了一种默契。”温州人不是爱面子,而是深谙“德者得也”之道。

海洋文化

温州地处东海之滨,自古以来靠海为生,海洋赋予了温州人独特的性格和心理:不依不赖、富于竞争、敢于冒险、追求功利。著名的经济学家董辅扔认为,温州模式最重要和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的精神:一是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二是不断追求、永不满足;三是异常勤劳,敢冒风险,勇闯天下,努力学习本领,善于适应环境。

温州人不怕海,漂洋过海谋生对于温州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温州人不怕冒风险,海上的风浪和海盗是他们人生旅途的调剂品。海洋让他们走得更远,拥抱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温州市地理分布图

作为濒临东海的城市,温州人既有“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也有犹太人那种“愿为财富走四方”的商业精神。“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会出现温州人”,温州750万人口,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就有225万,每4个温州人中就有1个在外打拼,其中在海外谋发展的有50万人,温州人淘金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可以开拓市场的角落。

2001年5月,上海著名的《新民周刊》以“温商突起沪上”为题,描绘了温州对上海的占领:温州的资本力量,在市场、工业、教育等板块,已经震撼了上海“老大哥”的地位。据上海市人民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流先生介绍,在浩浩荡荡外出的“温家军”中,有1/8把脚步留给了上海,温州人在上海创办的企业,超出了5000家,人数达20万人。在这个国际大都市里的GDP,温州人创造了不少于5个千分点。在上海,温州人创办的市场比比皆是,有周冠成投入巨资改建的大型农贸市场,有林益民、吴宝荣等人创办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商贸中心,有邱宗桥等人创建的上海温州经济城,有蔡祈敢创办的上海春申商城,有黄爱国等人创办的大名鞋类批发市场和大都鞋类批发市场。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温州人还不到6万人,如今至少有23万人。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法拉盛人气最旺的超市,老板几乎是清一色的温州人。巴黎的13区和14区,就是所谓的“温州街”,住着的都是温州人,听到的都是温州方言,甚至警察也得说温州话。温州人的经营特色是从小生意做起,纽约的緬街“新中国”超市老板卢先生,三年前初到緬街,曾在路边摆摊卖蔬菜,他经过自身的艰辛努力,凭着对商机的敏感,很快发展起来。温州人在世界各地的人数与商业势力逐年扩大印证了温州精神的力量。

江泽民主席曾经对温州有过一段中肯的评价:“世界的人都知道温州人会做生意,沿海靠山赋予他们这种开放的精神和冒险的精神。”有人戏言,温州打个喷嚏,全球都要感冒,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走出去”的温州人,正在“无孔不入”的影响着世界,有人说温州人太可怕了,温州人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出的强悍和无穷尽的潜力。

移民文化

温州是全国重点侨乡,有上千年移民史。三国时期,这里曾是吴国的流放之地。南宋以来,衣冠南渡,隐居瓯越,使温州又有大量人员移入迁出。这些都使中原文化与地域文化在温州碰撞交融形成了文化杂糅的特殊文化。温州移民对温州本地的文化有深刻的影响,据史书记载,温州历代取得殿试资格者,祖籍南方者占六成,祖籍北方者占三成,而真正属于本地籍贯者,尚不足一成。移民文化的特质是融合的、是动态的、是碰撞的,与之相匹配的是温州人抱团打拼、独立思考、敢冒风险和不满足现状的品格。

温州的移民文化让温州人的抱团打拼成为可能,他们提倡有钱大家一起赚,通过“传帮带”提升弱势群体的行动力。温州商人在自己办实业的同时,还承担了另外的任务,就是将自己得到的商业信息传到家乡,然后老乡们再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最后决定是否投资。南京金东南智能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前几天,我与3个资产在2000万左右的温州“小老板”去上海看一个朋友,在晚上吃饭的时候,上海人问我们:“你们在上海有投资吗?”我的一个朋友听了后,就掰着手指数了起来,最后告诉这位上海人:“我们加起来在上海总共有20多套房子。这些房子并不是大家想当然买的,都是由在上海的温州商人提供信息,然后经过考察后,觉得能增值才投资的。”陈家平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在各地的温州人都一样,只要有人觉得什么东西可以赚钱,就会把这种信息带回老家,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移民文化的另一种体现:温州企业的成长和产业的扩散大都是通过家族这个渠道。温州的产业是轻工产业,具有很强的复制性,竞争激烈。当一个青年人在面临就业问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学一门手艺,而最好的途径是向族内某个有手艺的前辈学习。吉尔达鞋业公司董事长余阿寿曾带出了16名徒弟,现在有15个徒弟都自己办了皮鞋厂。韩田村一家企业的几个股东曾达成一个默契:凡亲戚来厂学手艺,必安排关键位置,让老师细心教导核心技术;有亲戚到厂里进货开店,第一趟都赊货给他作本钱。

目前福建商人在温州大约有1000多人,他们主要从事阀门生产、水果批发、鞋业(经销鞋机、鞋革、鞋料)、化工、服装、眼镜制造等等。温州宽容的移民文化表现为对外来人员的一视同仁,2003年,温州市出台了对纳税大户、企业管理人才、技术骨干等优秀人才入户温州的政策,据了解,温州市目前有15所民工学校,市县700多所公办中小学全部开设了随班就读、民工子弟班,共接纳外来人员子弟15万多人。让外来人员真正享受到“市民待遇”的举措实现了人才的有效集聚。

近年来,数以万计的温州人走南闯北,把市场建在了五湖四海,创造了“温州人经济”。但他们的根仍植在家乡,温州是他们永远的归宿之地,生活的大后方。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温州人从温州的乡村到法国后,可以完全置身于法国人的视线之外。他可以在温州人开的工厂里打工,在温州人家中粗房,在温州人开的小餐馆吃饭,请温州的泥瓦匠来家里装修,请温州的电工来安装电器,去温州人开的地下理发店剃头,可以去温州人组织的、只有温州成员的基督教堂做弥撒……温州移民在离开家乡,不远万里地翻山越岭之后,可以重新回到微缩的家园之中。

文化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本”,多元文化是一股发展的动力源,经济是形,文化是神,温州正形神兼备的发展着。文化将温州人的经商理念提高到了哲学高度,也为“温州模式”做出了最好的注解,过去的温州“虽不宜桑而织纴工,不宜粟麦而稻足,不宜漆而器用备”,未来的温州将继续书写它的创富神话。正如费孝通大师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二十八:模式可以复制

好的模式是寻找优秀创业者的根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周逵

“温州模式”就是没有模式,因为模式意味着条条框框,温州人其实是在不断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下发展起来的。温州模式创造了温州速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温州模式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生存。所谓新温州模式就是温州企业通过二次创业打出温州制造的大旗,以品质为先、名牌敬业、科技为先打响温州品牌。

可以这样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是温州模式的代言人。从1986年开始,费孝通三次前往温州调查,并三次撰文解读温州经济发展情况,这也是学术界和经济界广为探讨的“温州模式”的由来。

温州模式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温州“最困难的时期”。这一阶段是“温州模式”究竟姓“社”还是姓“资”争论最多,也是温州压力最大的时期。“就在这一阶段,费老给了温州支持。”温州大学教授马津龙说。1986年初春,费孝通走访了温州四县五镇,并参观了市区的两个街办厂。根据那次调查,费老在《了望》杂志上发表了《小商品,大市场》一文:“我觉得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从这一特点看去,‘温州模式’就超出了区域范围,而在全国范围内带有普遍意义。”费孝通的这一论断,使温州及温州人的形象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极大关注。“小商品,大市场”从此成为“温州模式”的一种颇具影响的经典性表述。